一、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分级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炳然[1](2021)在《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十二指肠中的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损伤而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并且近些年的发病逐渐升高,质子泵抑制剂(PPI)是治疗RE的首选药物,它起效较快,但副作用较多,停药后复发率较高。中医药治疗RE能够在缓解临床症状和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显示出一定优势,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献研究,主要阐述RE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第二部分是临床疗效研究,验证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临床疗效,并通过随访,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第三部分是实验研究,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大鼠造模,从调节cAMP/PKA信号通路及上下游相关蛋白表达的角度探讨健脾降逆方治疗RE的机制。研究方法临床研究:纳入131例中虚气逆型RE病例,其中对照组64例、治疗组67例。治疗组予健脾降逆方颗粒剂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20mg/每次,2次/每日。服药周期均为8周,在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安全性检查,对治疗组治疗前后MTL、VIP、Ghrelin进行对比,并分别于停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问卷随访。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SD大鼠,使用贲门肌切开结合幽门部半结扎的方法进行RE造模,于造模后进行分组,共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和中药低剂量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对照组予奥美拉唑肠溶片药液灌胃,中药组分别以不同浓度的健脾降逆方灌胃,灌胃14天后进行取材,应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VIP、Ghrelin含量;PCR法检测下段食管组织中VIP、VPAC2、Ghrelin、GHSR、cAMP、PKA mRNA 表达;Western Blot 法测定下段食管组织中cAMP、PK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ROCK1、MLC阳性表达。研究结果临床研究部分:(1)对于GerdQ量表评分而言,在服药8周后,健脾降逆方和奥美拉唑均能有效降低总分,两者未显示出明显差异,但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6个月的远期效果均优于奥美拉唑,并且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之间未体现出明显差异,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2)根据GerdQ量表判断复发率,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与远期疗效对比的结果一致。(3)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主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并在远期疗效上显示出与GerdQ量表同样的趋势:健脾降逆方在停药3个月和停药6个月并未体现出明显差异,至停药12个月时,才出现明显的疗效下降,体现了对疗效具有较好的保持效果。而奥美拉唑在停药3个月便出现症状反复。(4)对于中医症状分级量表中的次要症状评分而言,健脾降逆方的疗效在治疗后、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停药12个月均优于奥美拉唑。(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MTL含量较治疗前升高,血清VIP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胃底Ghrelin表达较治疗前增多。实验研究部分:(1)造模后,假手术组大鼠在毛发光泽、行动、进食饮水量等方面均优于其余5组。在手术后第7天,随机选择2只非假手术组大鼠取材,HE染色后观察食管大体及病理形态,验证造模成功。(2)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减少VIP及受体VPAC2mRNA表达;中药高、中剂量组较对照组和中药低剂量组而言,均能有效增加Ghrelin及受体GHSR mRNA表达。(3)中药高、中剂量组均能显着降低cAMP、PKA mRNA表达水平。(4)中药高剂量组能够显着增加ROCK1、MLC表达,中剂量组能显着增加ROCK1表达,但MLC的表达仅有升高趋势。结论在本次研究中,验证了健脾降逆方对于RE典型症状的短期疗效(8周内)与奥美拉唑相当,同时在缓解非典型症状上疗效显着,且对停药后的疗效维持具有明显优势,这与健脾降逆方益气健脾,和降胃气,治本顾标的功效相适应。在观察到健脾降逆方对于RE的临床疗效后,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健脾降逆方能够调节VIP、Ghrelin分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cAMP/PKA信号通路活性,增加下游蛋白ROCK1、MLC表达,增强平滑肌收缩,促进胃排空有关。
许凤英[2](2021)在《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对本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使中医辨证系统更加标准化、客观化,为今后更有效诊疗RE奠定基础。方法:对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晋江市中医院及泉州市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病房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RE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如实填写临床登记表,并根据症状和舌脉进行辨证分型,整理复核收集到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06例RE患者的一般资料:本研究206例RE患者中,男性161例(78.16%),女性45例(21.84%),男女比例约为3.58:1。年龄最大者为70岁,最小者为23岁,平均(43.80±11.98)岁。年龄分组主要以青年人107例(51.94%)及中年人79例(38.35%)为主。病程主要以1~3年68例(33.01%),<1年62例(30.10%)为主。胃镜分级主要以A级102例(49.51%),B级83例(40.29%)为主。HP检测阳性检出率38.83%。发病诱因与本病关系从大到小为:情志不畅>饮食不适>劳逸过度>感受外邪。饮食偏嗜前三位:习惯饮酒、喜食油腻、喜食海鲜。出现典型的反流症状者有178人,所占比例达86.41%。2.206例RE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肝胃郁热证67例(32.52%)>脾胃湿热证57例(27.67%)>胆热犯胃证32例(15.53%)>气郁痰阻证22例(10.68%)>瘀血阻络证15例(7.28%)>中虚气逆证13例(6.31%)。3.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的研究性别:性别与中医证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年龄分组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主要分布在青年组,中虚气逆证主要分布在中、老年组。病程:RE患者病程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病程的相对较短,瘀血阻络证及中虚气逆证的病程相对较长。胃镜分级:RE患者胃镜分级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胃郁热证胃镜分级以A级、B级为主,脾胃湿热证胃镜分级以A级为主,瘀血阻络证胃镜分级以C级为主,D级较少见,主要以中虚气逆证为主。HP感染:HP感染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HP阳性率较高,中虚气逆证HP阳性率最低。诱因:发病诱因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情志不畅是肝胃郁热证的主要诱因;饮食不适是脾胃湿热证的主要诱因;劳逸过度是中虚气逆证的主要诱因;感受外邪引起RE发病的情况则较少。RE合并症:RE合并糜烂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泉州地区RE的发病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人群为主,病程主要在3年之内,且容易复发。2.RE患者中医证型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RE主要中医证型以实证、热证多见。3.年龄、病程、胃镜分级、HP感染、诱因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相关性。4.RE胃镜下合并症:以合并糜烂性胃炎及合并十二指肠溃疡居多。RE合并糜烂性胃炎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胃郁热证,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最常见的中医证型是脾胃湿热证。
余良[3](2021)在《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比柴胡宁心饮与兰索拉唑肠溶片对胃食管反流病(GE RD)患者反流性疾病问卷(RDQ)、中医临床症状、焦虑抑郁(SAS、S DS)状态的改善程度以及血液中五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甘丙肽(galanin,GAL)的影响,客观评价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临床疗效,为柴胡宁心饮治疗GERD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服用柴胡宁心饮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兰索拉唑肠溶片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焦虑、抑郁(SAS、SDS)评分及血清5-HT、GAL表达水平变化情况,期间监测患者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对比,中药治疗组总体临床疗效更高,疗效更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SAS、SDS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其中治疗组下降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血清5-HT、GAL方面,与治疗前相比,5-HT均较前升高,GAL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中药治疗组5-HT较西药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而在GAL方面,两者疗效相当,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1)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总疗效比西药治疗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GERD患者临床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并对患者血清5-HT、GAL具有调节作用,使血清中5-HT表达升高,GAL降低。(2)柴胡宁心饮可能是通过升高患者血清5-HT同时降低GAL的表达水平从而调节脏腑机能,继而促进胃肠动力,加速胃排空或者降低内脏高敏状态,减轻反流从而实现治疗肝胃郁热型GERD的作用。
岑人慈[4](2021)在《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观察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咽喉反流RSI和RFS积分、胃镜下食管黏膜分级、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相关数值等因素,来评价此联合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0例,C组32例,其中A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清幽含漱方含漱。B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加味旋代方口服;C组: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口服;三组均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对比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咽喉反流RSI及RFS评分、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数值的变化等,从而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三组各项观察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A组总有效率为96.66%,B组总有效率为86.6%,C组总有效率为80.0%。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A组临床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临床疗效优于C组(P<0.05)。2.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对比,三组均对中医症状具有改善作用(P<0.05),A组改善作用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疗效优于C组(P<0.05)。3.治疗后三组主要、次要症状积分比较:①A组患者在改善反酸、烧心、咽异物感、清嗓动作、声音嘶哑、口干口苦、胸胁胀满、急躁易怒症状上优于C组(P<0.05);A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优于B组(P<0.05)。除咽喉症状外,A组与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②除咽喉症状外,B组在改善其他症状上优于C组(P<0.05)。B组与C组在改善咽喉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③三组在改善大便干结症状疗效一致(P>0.05)。4.胃镜下比较:前后对比三组白光胃镜下食管炎症分级,三组药物均可以修复食管黏膜(P<0.05);A组和B组在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上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修复食管黏膜炎症上无明显差异(P>0.05)。5.咽喉反流症状RSI评分及RFS评分比较:治疗后三组与治疗前相比评分数值均下降(P<0.05);三组治疗后咽喉部症状及体征的整体改善效果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无明显差异(P>0.05)。6.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指标比较:三组在治疗后总反流性次数、酸反流百分比、长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DeMeester评分数值均较前降低(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优于C组(P<0.05),A组和B组在减少食管酸暴露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通过研究,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相较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反酸、烧心等食管内症状及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等肝胃郁热症状,明显改善食管黏膜炎症,且能显着减少患者的食管酸暴露。2.相较于单纯使用内服药物治疗,本联合方能显着改善患者咽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咽喉部症状,并且对下咽部黏膜炎症具有显着疗效。3.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治疗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李海丹,周志伟,黄欢龙[5](2021)在《半夏泻心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应用在返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广东省第二荣军医院收治的返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为97.5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返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临床疗效显着,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积分。
何海艳[6](2021)在《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PPI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及体质分析》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并探讨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及远期疗效,并分析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体质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0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苏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科住院部及门诊病人,纳入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患者52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半夏厚朴汤加减)+糊剂(三七粉、白及粉、藕粉)+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以口服雷贝拉唑治疗,疗程均为12周。将中医症状积分、中医证候情况、RDQ表评分、胃镜下食管黏膜修复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指标,并分析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结果:1.中医证候情况,两组在治疗4周、8周后的中医证候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存在差异(P<0.05),提示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积分,治疗4周后,两组对中医各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相当(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改善咽喉不适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中医各项症状两组改善情况仍相当(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改善咽喉不适、烧心反酸、声音嘶哑、神情忧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RDQ评分,两组在治疗4周、8周后的RDQ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在改善RDQ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胃镜疗效,治疗后两组的胃镜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两组在改善食管黏膜修复方面疗效相当。5.远期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后半年的RDQ评分均比治疗12周后RDQ评分升高,但对照组RDQ评分升高程度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说明治疗组对RE症状远期疗效的改善要优于对照组。6.本研究中52例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体质分布频数由高到低为:气郁质14例、痰湿质9例、气虚质9例、平和质6例、阳虚质5例、湿热质4例、阴虚质2例、血瘀质2例、特禀质1例。7.两组病例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在改善临床症状、远期疗效方面更具有优势,且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2.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最多见,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张华[7](2020)在《补中降逆汤合雷贝拉唑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补中降逆汤联合雷贝拉唑对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疗效以及食管粘膜的恢复情况,归纳总结中医药临床治疗RE的新思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推广补中降逆汤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符合中虚气逆型RE标准的门诊患者,共88例,按先后就诊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脱落2例,最终42例,对照组脱落5例,最终39例。治疗组予补中降逆汤,1剂/日,2次/日,水冲服400mL,早晚空腹温服,加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次,2次/日,早晚两餐前半小时口服;予对照组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10mg/次,2次/日,早晚两餐前半小时口服。疗程8周。治疗期间少吃肥甘厚腻,避免饱食、烟酒,禁服它药,注意防寒保暖,卧需抬高床头。治疗前后对临床主要单项症状、中医证候、胃镜下食管炎症进行积分,通过SPSS22.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从而评价补中降逆汤联合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中虚气逆型RE的近期临床疗效,并观察服药前后患者一般生命体征及血尿便三大常规、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有无异常,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主要单项症状及中医证候总积分、食管炎症疗效方面的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组内比较也有统计差异;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2.9%,统计学上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9%)。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结论:补中降逆汤在治疗中虚气逆型RE的过程中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加之联合西药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用于治疗RE,中医症状、消除食管炎症等方面改善优于单纯西药组,因此为中医药临床治疗RE提供了疗效新证据,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及应用。
黎妍[8](2020)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收集内镜下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分布及内镜下分级等相关因素,探讨其中的相关性,得出一定的规律,将中医辨证、中医辨体及内镜诊断相结合,为RE患者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脾胃病科住院部及门诊就诊内镜下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进行分析,结合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126例符合标准患者,收集其症状、体征及内镜下表现等相关数据,进行中医辨证及体质分型,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医证型、中医体质、内镜结果及一般情况的分布规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结果:1.本次研究126例患者,男性79例(占62.70%),女性47例(占37.30%),男女比例为1.68:1,年龄分布上,中年组61例(占48.41%),老年组为42例(占33.33%),平均年龄52.83±10.23。病程为1至3年之间的患者最多,占42.06%。发病诱因以情志不调和饮食不节占比最高,分别为42.86%和32.54%。体重分布上,超正常体重占比最多,达47.62%。HP感染阳性43.65%,阴性56.35%。2.本次研究RE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肝胃不和型(31.75%)>肝胃郁热型(23.02%)>脾胃虚寒型(16.67%)>气郁痰热型(11.11%)>脾虚痰阻型(8.73%)>气滞血瘀型(4.76%)>胃阴不足型(3.97%)。3.本次研究RE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气郁质(22.22%)>湿热质(19.05%)>阳虚质(16.67%)>痰湿质(14.29%)>气虚质(9.52%)>平和质(7.14%)>阴虚质(4.76%)>血瘀质(3.97%)>特禀质(2.38%)。4.本次研究RE内镜下分级规律为A级(51.59%)>B级(30.16%)>C级(11.90%)>D级(6.35%)。5.本次研究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及中医体质的相关性:A级以肝胃不和、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为主,B级以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气郁痰热为主;C、D级则以肝胃郁热、气郁痰热较多。肝胃不和证主要见于A、B级,肝胃郁热与气郁痰热型则多见于C、D级,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和平和质患者内镜下表现分级多为A级,而湿热质、痰湿质以B级、C级、D级多见。6.本次研究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四种主要体质中,气郁质以肝胃不和证最多,湿热质多见肝胃郁热以及气郁痰阻证,阳虚质见脾胃虚寒和脾虚痰阻两证,痰湿质见于脾虚痰阻、肝胃郁热及脾胃虚寒三证。结论:1.RE以中老年男性为高发人群,发病诱因以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为主,与肥胖具有明显相关性,病程大多小于3年,内镜下表现以A、B级多见,与HP感染呈负相关。2.RE中医证型以肝胃不和证、肝胃郁热证以及脾胃虚寒证三型较常见。3.RE中医体质以气郁质、湿热质、阳虚质和痰湿质四种体质类型多见。4.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及内镜下表现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
叶少情[9](2020)在《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研究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在临床症状、胃镜表现、近期复发率等方面对此病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符合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对就诊患者先按就诊顺序编号,然后参照随机数字表分组,试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过程中剔除/脱落3例,纳入疗效评估共67例,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予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治疗,疗程均为8周。停药后比较两组病例症状疗效、内镜疗效和不良反应等情况。并对痊愈及显效病例进行2月随访,以评价近期复发率。结果:(1)总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和RDQ总积分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总有效率: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6.96%,对照组为88.2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医证候愈显率为75.75%,对照组为44.1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DQ积分总有效率为87.87%,对照组为82.3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RDQ积分愈显率为60.60%,对照组为26.4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为85.2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痊愈率为81.81%,对照组为76.4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治疗后两组反酸、嗳气、胃脘隐痛、胃脘痞满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泛吐清涎、食少纳差、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主症痊愈时间:反酸痊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泛吐清涎、嗳气、胃脘隐痛主症两组比较,试验组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近期复发率:随访2月,试验组中医证候复发率为16.00%,对照组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疗效确切。与单用雷贝拉唑比较,能明显降低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患者近期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刘之义[10](2020)在《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文将梳理王氏连朴饮的方证信息,并且运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现代临床所报道的医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来研究隐含在医案中的病、证、舌、脉、药等信息,研究发病区域、发病季节、患者性别、患者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王氏连朴饮使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网络药理学研究技术,进一步探讨王氏连朴饮方证的特点和临床使用的规律,特别是对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对该方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以期提高该方临床运用中的针对性。方法:第一章为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对温病学家王孟英的生平、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王氏连朴饮功用主治、王连朴饮的有关条文进行总结梳理,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二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现代医案研究,以“王氏连朴饮”为主题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VIP以及CBM等数据库,搜集所有运用王氏连朴饮治疗各类疾病的临床报道,并通过本文规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纳入研究的病案,使用微软公司软件Microsoft Excel工作表格建立本次研究的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统计方法与聚类分析法,总结王氏连朴饮方证中、西医疾病谱、症状以及舌象和脉象的诊断标准、原方的药物及所加减药物的用药规律等。第三章为王氏连朴饮的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构建“王氏连朴饮-靶点-慢性胃炎”的网络结构,从理论角度诠释连朴饮治疗慢性胃炎的作用机制。结果:(1)一般运用规律:王氏连朴饮使用最多季节为春季、秋季;使用范围包括儿、内、外、妇科等各科。用药年龄段主要为青年、中年,性别比例无较大差异,主要使用地区为华中地区。(2)核心脉症:王氏连朴饮运用的主要症状是口干、小便黄、腹胀、口苦、纳差便溏等,舌象以舌质红,苔黄腻为诊断标准;脉象则以滑脉作为主要诊断标准,复合脉象则以滑数、濡数、弦滑为主要诊断标准。(3)原方用药规律:60例王氏连朴饮在临床使用中黄连、厚朴、半夏栀子为本方使用的必备药,其余药物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石菖蒲、芦根、茯苓、枳壳、豆豉。(4)加减药物用药规律:纳入医案中加味药物共计139味药,总共使用次数为417次,出现频次排布前十名的加味药物分别为:茯苓、枳壳、甘草、薏苡仁、黄芩、陈皮、麦芽、藿香、杏仁、滑石。(5)中医疾病谱:王氏连朴饮主治中医病证广泛,医案中共涉及32个病种,以脾胃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为主,主要涉及的疾病有胃痛、痞满、便秘、泄泻、疟疾、反胃、呕吐等。(6)西医疾病谱:在所选病案中西医病种共计28种,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传染性疾病、耳鼻喉科、内分泌系统、妇科疾病、皮肤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科、口腔科疾病13类。主要涉及的疾病以急性、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神经官能症为主。(7)王氏连朴饮与慢性胃炎靶点连接度最高的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素(quercetin)、山奈酚(kaempferol)、黄芩苷(baicalein)、谷固醇(beta-sitosterol)。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核心靶点包括IL-1β、IL-2、VEGFA、JUN、RB1、CDKN1A、FOS、HSP90AA1、IL6、TP53、MYC*、MAPK1、MAPK14、CCND1、AKT1等,其作用的信号通路为: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上皮细胞信号转导等。结论:(1)王氏连朴饮的中医优势病种为脾胃病证,其中主要为胃痛、痞满。(2)王氏连朴饮西医优势病种为消化系统疾病疾病,其中主要为各类胃炎。(3)王氏连朴饮的临床运用指征为胃痞、胃痛、消化不良等表现,舌质多为红舌,舌苔多为黄腻。(4)王氏连朴饮具有多靶点、多途径治疗慢性胃炎的药理学特点,从理论上看,该方对慢性胃炎复杂的病理机制有干预作用。
二、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分级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分级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病名研究 |
2 病因与病机探究 |
3 中医治疗方法 |
4 中医预后与调护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特征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临床表现 |
4 诊断方法 |
5 治疗手段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部分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西医诊断标准 |
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4 病例纳入标准 |
5 病例排除标准 |
6 入组病例一般情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1 样本量计算 |
2 分组方法 |
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 |
1 基本情况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
2 GerdQ量表结果 |
3 主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4 次要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5 总症状疗效评定结果 |
6 复发率对比 |
7 血清MTL、VIP结果 |
8 胃组织中Ghrelin表达结果 |
第五节 讨论 |
1 组方思路 |
2 脾、肝二脏与RE的关系 |
3 健脾降逆方对中虚气逆型RE的治疗思路 |
4 研究结果分析 |
5 MTL、VIP、Ghrelin与RE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健脾降逆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创新点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HP感染的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标准 |
3.4 脱落标准 |
4 研究方法 |
4.1 调查表的设计 |
4.2 调查表的内容 |
4.3 调查步骤 |
4.4 病例筛选质量把控 |
4.5 数据整理 |
4.6 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1.1 性别分布规律 |
1.2 年龄分布规律 |
1.3 病程分布规律 |
1.4 是否为首次发病 |
1.5 胃镜分级分布规律 |
1.6 诱因分布规律 |
1.7 饮食偏嗜分布规律 |
1.8 主要症状分布 |
1.9 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
2 中医证型分布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
2.1 性别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2 年龄分组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3 病程分组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4 胃镜分级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5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2.6 诱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3 RE伴胃镜下其他并发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
3.1 RE合并症分布情况 |
3.2 RE合并糜烂性胃炎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3 RE合并十二指肠溃疡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讨论 |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1.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病名 |
1.2 古今医家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辨证分型 |
1.4 治疗 |
2 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研究 |
2.1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
2.2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 |
3 结果讨论 |
3.1 性别、年龄、病程、胃镜下分级分布特点 |
3.2 发病诱因、饮食偏嗜分布 |
3.3 临床症状分布 |
3.4 RE中医证型分布 |
3.5 RE性别、年龄、病程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6 RE胃镜下分级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7 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8 诱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3.9 RE合并症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西医对GERD的研究进展 |
1.1 GERD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 GERD发病机制 |
1.3 GERD与血清5-HT、GAL及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
1.4 GERD的治疗 |
2.中医对GERD的研究概况 |
2.1 GERD的中医病名 |
2.2 GERD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GERD的中医辨证论治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知情同意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与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及疗程 |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2.4 统计分析 |
3.结果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导师对胃食管反流病病机认识 |
2 柴胡宁心饮治疗肝胃郁热证GERD的机理探讨 |
2.1 柴胡宁心饮组方分析 |
2.2 柴胡宁心饮的由来及“气机、枢机互调”、“以枢调枢”的机理 |
2.3 柴胡宁心饮对焦虑抑郁和血清5-HT、GAL的影响 |
3 研究结果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症状评分及疗效比较 |
3.3 两组肝胃郁热型GER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5-HT、GAL浓度比较 |
4 安全性评价 |
5 局限性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中医药治疗肝胃郁热证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现代医学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诊断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认识 |
2.1 病名病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治疗方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检查仪器 |
1.2 病例来源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分组 |
2.2 干预措施 |
2.3 胃镜及食管24小时pH-阻抗监测方法 |
2.4 注意事项 |
2.5 观察指标 |
2.6 评分标准 |
2.7 安全性指标 |
2.8 疗效指标 |
2.9 统计学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情况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结果 |
3.4 三组患者安全性比较 |
4 讨论 |
4.1 清幽含漱方的研究 |
4.2 加味旋代方的研究 |
4.3 清幽含漱方联合加味旋代方作用机制 |
5 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医治疗RE伴反流性咽喉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半夏泻心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
3 讨 论 |
(6)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PPI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及体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分析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西医对RE的治疗 |
2.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2.1 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2.2 病因病机 |
2.3 中医药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试验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定标准 |
1.6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
2.3 中医证候比较 |
2.4 RDQ表评分比较 |
2.5 胃镜分级比较 |
2.6 远期疗效比较 |
2.7 RE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 |
2.8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对痰气交阻型RE的认识 |
1.1 痰气交阻型RE的病机特点 |
1.2 痰气交阻型RE的治疗原则 |
2. 半夏厚朴汤方药分析 |
2.1 出处及组方 |
2.2 方药分析 |
3. 糊剂护膜法分析 |
4. 中医体质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 |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6. 不足及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补中降逆汤合雷贝拉唑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病例收集 |
1.2 一般资料 |
1.3 病例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随机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观测项目、方法 |
3.1 安全性观测 |
3.2 临床单项症状观察 |
3.3 中医证候疗效观测 |
3.4 电子胃镜疗效观测 |
4.疗效评价 |
4.1 安全性评定 |
4.2 中虚气逆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4.3 电子胃镜疗效评定标准 |
5.统计学处理 |
6.研究结果 |
6.1 治疗前后中医证状积分比较 |
6.2 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6.3 治疗前后食管炎症比较 |
6.4 食管炎症改善疗效比较 |
6.5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学术理论依据及处方思路 |
2.处方来源及方义分析 |
3.现代药理研究 |
4.补中降逆汤合雷贝拉唑对 RE 治疗作用的机制探微 |
4.1 补中降逆汤 |
4.2 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 |
5.实验结果分析 |
6.生活调护 |
7.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1.1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命名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 |
1.4 中医药治疗现状 |
2 西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 |
2.1 定义及诊断标准 |
2.2 流行病学研究 |
2.3 发病机制 |
2.4 西医治疗现状 |
3 中医体质学说 |
3.1 中医体质学概述 |
3.2 中医体质与中医证候 |
3.3 中医体质与消化系统疾病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3 中医体质分型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制定临床观察表 |
2.2 胃镜检查 |
2.3 HP检测 |
2.4 观察指标 |
2.5 数据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1.1 RE发病与性别的关系 |
3.1.2 RE发病与年龄层的关系 |
3.1.3 RE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
3.1.4 RE患者体质指数分布情况 |
3.1.5 RE患者Hp感染分布情况 |
3.2 RE患者发病诱因分布情况 |
3.3 RE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 |
3.4 RE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规律 |
3.5 RE患者胃镜下分级的规律 |
3.6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
3.7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四种主要中医体质之间的关系 |
3.8 RE患者中医证型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
3.9 RE患者中医证型与HP感染的关系 |
3.10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年龄层之间的关系 |
3.11 RE患者中医体质与内镜下分级之间的关系 |
4 分析讨论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RE发病诱因的分析 |
4.3 RE中医证型的分析 |
4.4 RE中医体质的分析 |
4.5 RE内镜下表现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
4.6 RE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分析 |
4.7 RE不同年龄层与中医证型、中医体质之间的相关性 |
4.8 研究结果对RE的防治作用 |
5 不足 |
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9)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案和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2.3 纳入标准 |
2.2.4 排除标准 |
2.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2.6 终止标准 |
2.3 治疗方法 |
2.3.1 分组情况 |
2.3.2 一般治疗 |
2.3.3 药物治疗 |
2.4 观察内容 |
2.4.1 一般项目观察指标 |
2.4.2 安全性观测指标 |
2.4.3 西医疗效观测指标 |
2.4.4 中医疗效观测指标 |
2.4.5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评估 |
2.4.6 不良事件处理原则 |
2.5 随访 |
2.6 统计分析 |
3.统计结果 |
3.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
3.2 一般资料分析 |
3.3 疗效分析 |
3.3.1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
3.3.2 RDQ疗效分析 |
3.3.3 内镜疗效分析 |
3.4 不良反应评价 |
3.5 安全性分析 |
3.6 复发率分析 |
4.讨论 |
4.1 西医对RE的认识 |
4.1.1 流行病学 |
4.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4.1.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4.1.4 治疗方法 |
4.2 中医对RE认识 |
4.2.1 历史源流 |
4.2.2 病因病机 |
4.2.3 治疗方法 |
4.3 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疗法的确立 |
4.3.1 病因病机探讨 |
4.3.2 中西医并用优势 |
4.3.3 方案确立 |
4.3.4 外台茯苓饮方解 |
4.3.5 药物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1.问题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1.经方结合西药 |
1.1 半夏厚朴汤 |
1.2 旋覆代赭石汤 |
1.3 四逆散 |
1.4 半夏泻心汤 |
1.5 小柴胡汤 |
1.6 小陷胸汤 |
2.自拟方结合西药 |
3.中成药口服结合西药 |
4.中医外治结合西药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反流疾病问卷(RDQ,耐信量表) |
附件2 中医证候疗效积分 |
附件3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10)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前言 |
第一章 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温病学家王孟英与王氏连朴饮 |
1.1 王孟英简介 |
1.2 王氏连朴饮方证出处 |
1.3 《霍乱论》所载王氏连朴饮条文 |
2 王氏连朴饮方证理论研究 |
2.1 王氏连朴饮的组成 |
2.2 王氏连朴饮的古今临床应用 |
第二章 王氏连朴饮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方药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所在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年龄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三章 王氏连朴饮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药物活性成分筛选 |
1.2 药物及慢性胃炎靶点筛选 |
1.3 中药-化合物-靶点、PPI网络构建 |
1.4 基因本体生物论(GO)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 结果 |
2.1 连朴饮活性成分筛选 |
2.2 连朴饮活性成分对应靶点筛选 |
2.3 核心组方-疾病网络构建 |
2.4 GO富集 |
2.5 KEGG富集通路分析 |
3 讨论 |
3.1 主要活性成分 |
3.2 核心靶点分析 |
3.3 通路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1 王氏连朴饮临床应用概述 |
参考文献 |
综述2 慢性胃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奥美拉唑治疗返流性食管炎分级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健脾降逆方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及机制研究[D]. 王炳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泉州地区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相关因素研究[D]. 许凤英.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柴胡宁心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观察与机制探讨[D]. 余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清幽含漱方合加味旋代方对肝胃郁热型RE伴反流性咽喉炎临床研究[D]. 岑人慈.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半夏泻心汤治疗返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J]. 李海丹,周志伟,黄欢龙.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07)
- [6]半夏厚朴汤加减联合PPI治疗痰气交阻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观察及体质分析[D]. 何海艳.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补中降逆汤合雷贝拉唑治疗中虚气逆型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张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8]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体质分布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 黎妍.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9]外台茯苓饮加减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虚气逆证的临床观察[D]. 叶少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王氏连朴饮的方证相关研究[D]. 刘之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