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型氮杂黄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鹤营[1](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陈露[2](2021)在《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大环分子是一类由12个及以上的原子所构建而成的环状化合物。该类分子结构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且长期以来被用于疾病临床研究。研究表明,链状分子成环后,分子内键旋转受到限制,导致大环的可变构象减少,从而提高其靶点亲和能力与选择性,此外,其独特的三维构象对增强代谢稳定性、改善相对生物利用度及细胞膜渗透性等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基于天然产物大环的独特骨架,设计与合成类天然大环化合物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尽管已报道的合成策略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环的合成发展,但是结构新颖且功能多样的大环化学空间仍然匮乏,难以满足人们对多功能靶点的活性筛选要求。因此,发展新的方法与策略高效快速地合成结构新颖且具有多功能活性的大环化合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本文第二章,我们以苯甲酸、乙烯基环碳酸酯以及天然氨基酸作为重要合成砌块通过仿生模块化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强效逆转P-gp介导的MDR活性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了高效快速地构建结构新颖的大环分子,我们以广泛存在的羧基作为导向基团,在无溶剂条件下,实现了Rh(III)催化高化学、高立体选择性C(sp2)-H烯丙基化反应,合成了多样性官能团取代的烯丙基醇类化合物。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放大至50倍不影响产物的收率与立体选择性。紧接着我们将多取代烯丙基醇作为关键的连接子,与二肽及三肽通过缩合、水解与大环内酯化实现了14元与17元新型(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构建。此外,利用这一策略,糖尿病治疗药物瑞格列奈作为模块分子可与二肽成功组装为大环内酯化合物4g。通过活性筛选,我们发现这一类结构新颖的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能有效抑制P-gp转运体功能、逆转P-gp介导的多药耐药并显着增强肿瘤细胞对细胞毒药物的敏感性。其中4g的活性(逆转倍数高达176倍)远强于第一代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在这一部分工作中,我们发展了碳氢键活化烯丙基化的新方法并利用仿生模块化的新策略高效快速地构建了结构新颖的功能型大环内酯类化合物,为克服耐药肿瘤提供了新的分子骨架,为多样性大环的合成提供了新思路。在本文第三章,我们发展了光诱导远程C(sp3)-H键酰基化反应。首先,我们以简单的醛作为酰基自由基来源,通过光氧化还原体系在蓝光照射下实现了分子间的酰基化反应。这一反应条件温和,底物官能团兼容性良好,反应直接放大至80倍仍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酰基化产物。通过机理验证实验,我们发现底物可经N自由基介导的1,5-氢迁移以及苄位的单电子氧化两条路径生成苄基自由基。紧接着我们将这一反应应用于后阶段大环的合成中实现了大环拟肽的构建。我们以包含脯氨酸的肽链前体作为模板底物进行条件优化,同时计划合成包含多样性氨基酸的大环拟肽化合物并进行生物活性筛选,这部分工作仍在进行中。第二部分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结核病是一类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耐药性的出现,当前用于治疗药物敏感性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对于耐药性结核病不再有效,导致耐药性结核病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以及更加复杂的治疗方案,并带来了严重的毒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最终,结核病的治愈情况进一步恶化。现有的结核病治疗药物均是靶向结核分枝杆菌自身,但随着人们对于宿主导向治疗的不断深入了解,越来越多人关注用于结核病治疗的宿主导向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中PPM1A的上调会激活PPM1A-JNK信号通路,最终,抑制巨噬细胞凋亡实现免疫逃逸。因此,PPM1A可能是缩短治疗时间并且消除结核分枝杆菌持久性感染的强有力的药物靶标。然而,当前尚未发现安全有效的PPM1A抑制剂。文献调研表明,氮杂稠环类天然产物血根碱对PPM1A具有较好的体外抑制活性,然而,这一天然产物表现出很强的细胞毒性以及低靶点特异性,导致其不适用于进一步体内药效以及机制研究。在本文第四章,我们在天然产物血根碱的基础上,通过生物电子等排、优势片段整合、骨架跃迁等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类具有PPM1A抑制活性的菲啶盐类小分子。通过体外蛋白水平PPM1A抑制活性研究,我们发现化合物17-5与18-4的IC50分别为1μM与2.5μM,且对PPM1B的选择性分别为15倍与40倍,两者均具有良好的靶点特异性。与此同时,毒性试验表明,这些菲啶盐化合物不存在细胞毒性。此外,18-4在不直接杀伤Mtb的情况下,可通过宿主导向策略,显着增强巨噬细胞对Mtb的清除能力,而17-5无明显效果。进一步,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8-4的体内活性。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这一化合物对肺部结核分枝杆菌无明显影响,但是与低剂量利福平联用时可使肺部结核分枝杆菌负载量降低10倍。此外,这一治疗方案不会导致小鼠体内出现高炎症反应,这表明小鼠对于化合物18-4耐受性良好,并且这一化合物有可能预防与慢性TB感染相关的过度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血根碱优化得到的化合物18-4不仅可作为一个安全有效的探针分子进行相关药理机制研究,并且是当前第一个体内安全有效且高靶点特异性的PPM1A抑制剂。
王洁[3](2021)在《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亟需开发新药遏制微生物耐药性蔓延。喹唑酮是一类与临床抗感染药物喹诺酮仅在3-位有区别的抗菌骨架,而研究报道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其3-位的羧基有关,从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出喹唑酮类化合物在治疗微生物感染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该类衍生物不仅对许多耐药菌株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较宽的抗菌谱,还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而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唑环的存在。五元芳杂环噻唑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等非共价键力与微生物体内的关键代谢酶、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的生物学靶标结合从而增强化合物的活性,广泛存在许多抗菌药物中,为抗感染疾病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本论文基于喹唑酮的结构特征和开发趋势及本课题组对噻唑的研究,利用药物拼合设计原理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构建全新结构的抗菌分子。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喹唑酮噻唑类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证实,通过探究所有新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效果,对其构效关系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初步探索高活性分子的成药潜力和潜在的抗菌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a)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醋酸甲脒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构建喹唑酮骨架Ⅱ-2a-d,再与溴化的2-乙酰基噻唑进行取代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Ⅱ-3a-d。化合物Ⅱ-3a分别与伯胺和肼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对应的目标产物甲亚胺类衍生物Ⅱ-4a-e和腙类化合物Ⅱ5a-e。此外,将Ⅱ-3a与盐酸羟胺缩合得到肟Ⅱ-6,再与不同卤代烃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Ⅱ-7a-g。(b)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为起始原料,分别与各种五元芳杂环醛、苯甲醛、苯并杂环醛和萘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一系列相应的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类目标产物Ⅲ-1a-e、Ⅲ-2a-n、Ⅲ-3a-e和Ⅲ-4。此外,还通过Ⅱ-3a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80℃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备脂肪族喹唑酮噻唑Ⅲ-5。根据抗菌结果,以喹唑酮上含不同取代基的中间体Ⅱ-3b-c为起始原料,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醛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Ⅲ-6a-b。(c)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e为起始原料,与不同的膦酸酯发生反应,得到膦酸酯类目标产物Ⅳ-1a-k,并将Ⅱ-3a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还原产物Ⅳ-2,该化合物再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氯化产物Ⅳ-3。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和/或X-射线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手段证实了所有新制备的喹唑酮噻唑的结构,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了化合物的纯度。3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a)系列Ⅱ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部分目标分子能够明显的抑制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其中化合物Ⅱ-7d对铜绿假单胞菌(MIC=0.01 mM)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临床药物氯霉素和诺氟沙星。(b)系列Ⅲ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苯基类衍生物对被测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含4-三氟甲基苯基的化合物Ⅲ-2j的抗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诺氟沙星。(c)系列Ⅳ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差的抗菌活性,而不含膦酸酯的目标化合物Ⅳ-3能够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生长,MIC值均为0.003 mM,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抗菌活性。4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a)喹唑酮7-位上氯原子的存在和3-位上的乙酰噻唑的引入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都发挥着关键作用。(b)系列Ⅱ中,肟类衍生物比其它席夫碱类的抗菌效果更好。甲亚胺类衍生物中,水溶性基团有益于抗菌活性,而疏水性的脂肪链对抗菌活性是不利的。肟上饱和烷基链的存在比不饱和烷基链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更有利。(c)系列Ⅲ中,苯基的引入比其他芳香环的引入对抗菌效果更有利,并且苯基上取代基的存在也对抑制细菌的生长至关重要。(d)系列Ⅳ中,膦酸酯的引入尽管增大了化合物的水溶度但不利于化合物发挥抗菌活性,而氯原子的存在比羟基的存在更有利。5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成药潜力:(a)系列Ⅱ中,活性分子Ⅱ-7d不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似性和对正常肝细胞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还能够快速杀死铜绿假单胞菌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b)系列Ⅲ中,化合物Ⅲ-2j具有低溶血的性质,且该化合物还可以通过阻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此外,化合物Ⅲ-2j在与诺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抗革兰阴性菌表现出协同作用。(c)系列Ⅳ中,活性化合物Ⅳ-3不仅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并且满足里宾斯基五规则内,与诺氟沙星具有相同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评分,显示出良好的药物相似性和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6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机制:(a)系列Ⅱ中,化合物Ⅱ-7d可以扰乱细菌细胞膜诱导细菌死亡,同时可以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和嵌入DNA阻止细菌生长。(b)系列Ⅳ中,化合物Ⅲ-2j不仅能够破坏细菌的外膜和内膜导致细胞质内容物泄漏,而且通过抑制乳酸脱氢酶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Ⅲ-2j可以插入DNA发挥强大的抗菌作用。(c)系列Ⅳ中,化合物Ⅳ-3不仅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细菌代谢,且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从而阻止细菌生长。本论文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目标分子,并初步研究它们的抗菌能力、成药性和作用靶点。本论文共合成了 68个化合物,包括59个新目标化合物和9个中间体。一些目标化合物显示出强于临床药物或与之相当的抗菌能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低毒性、耐药性发展缓慢和快速杀菌的特性,且与临床药物联用显示出协同作用;初步的抗菌机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细菌细胞膜、导致膜内蛋白泄露、抑制细菌代谢和嵌入DNA等功能。这些研究表明这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作为新抗菌药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潘能宇[4](2020)在《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微生物以及病原菌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感染或交叉感染在各种环境中都有发生。石墨烯类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结构在诸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并且其与微生物独特的作用方式使其在抗菌领域崭露头角。但是,随着抗菌产品种类与数量的不断增加,微生物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导致人们对于抗菌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卤胺化合物因其广谱杀菌、稳定、长效、效率高且抗菌功能可再生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此基础上,开发高效、安全、持久的新型复合型抗菌剂以应对日益增长的市场要求势在必行。首先,以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5,5-二甲基海因为原料,制备出了硅氧烷类卤胺聚合物前驱体PSPH,并通过表面接枝改性的方式接枝到氧化石墨烯(GO)表面。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产物进行表征,证明卤胺聚合物前驱体PSPH是通过化学改性的方法接枝到GO的表面,根据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发现改性未对GO的结构造成很大的影响。经过氯化处理后的产物GO-PSPH-Cl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能够分别在30 min和10 min内杀死接种量为6.74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8.08 log的大肠杆菌。但是,经过表面化学接枝的GO改性产物的分散性能有所下降,不利于材料后续的加工利用。为了获得分散性能良好的抗菌材料,以烯烃类卤胺化合物前驱体(APDMH)为单体,通过原位聚合的方式在氧化石墨烯层间进行聚合,并且其端基会与氧化石墨烯上的含氧基团进行结合,得到烯烃类卤胺化合物改性的氧化石墨烯(GO-PAPDMH)。改性之后的材料分散性有所提升,能够很好地分散在水或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当中。同时,氧化石墨烯作为一个很好的载体,在没有细菌或还原性物质存在的情况下,活性氯的水体释放具有明显的缓释效果,并且还拥有非常优异的储存稳定性。经过5个月的储存之后,仍然有高达96%的活性氯被保存下来。对氯化后的材料进行抗菌测试分析,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起到了很好的杀灭作用,能够在30 min内完全杀死7.20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06 log的大肠杆菌。原位聚合的方式的确改善了改性氧化石墨烯材料的分散性,但相对于原石墨烯材料还是易于聚集或者甚至重新堆积成石墨结构,从而影响了材料本身超高的比表面积、优异的机械性能等特性。并且,共价改性破坏了石墨烯类材料的sp2杂化结构,从而导致缺陷以及电子特性的损失。采用一种“喷雾-渗透-絮凝”的方法将季铵盐(QAS)负载到氧化石墨烯基材当中。这种方法能够避免高浓度聚阳离子与GO复合时引起的瞬时絮凝以及冷冻干燥后气凝胶的不规则形状。季铵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与氧化石墨烯结合,并引入苯环结构以?-?共轭的方式增强作用力。为了减少静电相互作用对季铵盐抗菌性能的影响,在季铵盐结构当中又引入了卤胺。冷冻干燥后获得的气凝胶(GQA)不仅具有极低的密度(≤18.1 mg/cm3)、超高的孔隙率(92~97%),并且在其表面以及截面都表现出分级多孔的结构特性,使其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研究发现GQA对水溶性染料、有机溶剂以及油性物质都具有非常好的吸附能力。并且复合气凝胶GQA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能够在5 min内完全杀死初始接种量为6.00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6.26 log的大肠杆菌。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制备出的复合气凝胶在对于染料的吸附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部分染料以及有机溶剂都具有高毒性,并且很难被生物降解。因此,在最大限度保留石墨烯类材料本身固有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替代之前的共价以及非共价改性,即在石墨烯主体结构中引入杂原子以提高其催化活性。创新性地提出一种低温成环反应(100oC)。反应之后,石墨烯边缘会生长出吲哚结构,最终得到了N掺杂石墨烯(NG)。采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以及XPS对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测试结果表明氮原子成功被掺杂到石墨烯结构当中,并且是以吡咯氮为主导。对制备出的NG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NG具有超快并强有力的光催化性能,能够在仅仅10 min就完全降解所有的亚甲基蓝,其中·O2-在光催化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所制备出的NG还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在120 min的照射时间内,能够杀死10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99.86%的大肠杆菌。碳量子点也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因为其独特的光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经过含氮化合物表面钝化的碳量子点具有独特的光诱导抗菌性能。采用微波辅助法制备了含有不同尺寸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的C/TiO2复合量子点,并且所制备的碳量子点能够很好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对样品进行吸收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粒径分析,虽然几种碳量子点的构型不同,却具有极其相似的吸收光谱与荧光光谱,这是因为其光学性质主要是与碳量子点中的纳米碳区域有关。但是,在这些复合量子点中,碳核与TiO2的相对大小以及构型的不同,会导致抗菌性能存在显着差异。与含有尺寸为8 nm TiO2的碳量子点相比,含有25 nm TiO2的碳量子点具有更加优异的抗菌性能;可见光激发的碳区域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细菌,还可以作为TiO2的敏化剂,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抗菌性能;纳米碳的引入使得TiO2的激发区域从紫外区偏移到了可见光区,从而拓宽了TiO2的应用范围。通过胞内ROS生成、脂质过氧化测试以及细胞荧光图像等表征分析,表明主要是由ROS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导致细菌细胞膜破裂,进而与其中各组分进行反应,最终导致细菌死亡。以GO-PSPH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浸渍-干燥的方法将其负载到棉织物上,再经过还原处理后制备出具有多重功能的改性棉织物。所制备出的cotton/rGO-PSPH的防紫外线能力最强,UPF值为187,且其疏水性能较好,接触角为130o。氯化后cotton/rGO-PSPH-Cl的UPF仍可达132,并且疏水性能进一步提高,其接触角为140o,使得材料获得了良好的自清洁性能。cotton/rGO-PSPH-Cl还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能够在1 min内完全杀死数量级为5.07 lo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5 min内完全杀死数量级为5.18 log的大肠杆菌。此外,cotton/rGO-PSPH-Cl织物的氯含量与导电性呈负相关;因此,cotton/rGO-PSPH-Cl织物的电信号可以用来监测氯含量,确定重新氯化的时间,以保障其较高的抗菌效能。
秦银辉[5](2020)在《新型N-11,C-12,C-13和C-9位芳烷基克拉霉素半合成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常是以14~16元内酯环为母核,在母核的不同位置连接着甲基、乙基、羟基、羰基和糖基等各种取代基,是一种性质比较稳定的弱碱性物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但对各种敏感菌和耐药菌表现出优异的体内和体外抗菌作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高、达峰时间短、半衰期长等。因此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它们主要用于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各种感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结合位点位于细菌核糖体的23S rRNA中,可以和此处的G2057、A2058、A2059、G2505、A2062和U790等碱基发生结合并堵塞新生肽释放通道,同时促进短酰基肽tRNA与核糖体的解离,使肽链的延长过程终止,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最终使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表现出抗菌活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通常是由结合位点修饰或突变、主动外排和酶灭活产生的,23S rRNA甲基化修饰、核糖体RNA突变、核糖体蛋白质变异、细菌外排泵的主动外排和基于酶机制的耐药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常见的几种耐药机制。自从第一个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苦霉素于1950年发现以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已经历经了四代。第一代到第四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历程表明:(1)从最初的体内酸不稳定性,副作用大(如红霉素)发展到具有优良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如体内稳定性好、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浓度高和半衰期长等(如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2)从最初的抗菌谱窄,抗耐药菌活性差(如红霉素、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等)发展到对各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抗菌活性越来越强,尤其对于erm基因介导的MLSB型和mef基因介导的M型耐药菌表现出强烈的抗菌作用(如泰利霉素、喹红霉素和索利霉素)。以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和成功为有效缓解细菌耐药性问题带来了希望。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发历程表明得到新型大环内酯母核和引入芳烷基侧链的结构改造是研发出新型抗菌药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我们基于“片段切割和结合”的设计策略,首先将克拉霉素的14元内酯环通过氧化反应开环,接着引入适当的芳烷基侧链,最后经酯化反应重新构建新型15元内酯环。我们得到的新型15元内酯环母核,其立体构象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以有利于与细菌核糖体的结合。各种芳烷基侧链也可以灵活的引入到内酯环上,它们可以与细菌核糖体23S rRNA结构域Ⅱ发生结合。因此,我们设计、合成了 5个系列共计103个N-11,C-12,C-13和C-9位芳烷基克拉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并对它们的抗菌活性、杀菌活性、杀菌动力学和细胞毒性进行了测定和评价。我们使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以克拉霉素和阿奇霉素作为对照,对它们的抗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所示:1.抗敏感菌活性:对于敏感型S.aureus3,ATCC2592C和D系列化合物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其中化合物49b、491和49v(属于D系列)表现出最强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L),与克拉霉素相当(MIC≤0.25μg/mL);对于B.subtilis ATCC9372,A、C和D系列化合物表现出极强的抗菌活性,其中C系列化合物中的36g、36h和36j(MIC ≤ 0.25 μg/mL)和D系列化合物中的49b、49d、49f、491和49v(MIC≤0.25μg/mL)表现出最强的抗菌活性,与克拉霉素(MIC≤0.25 μg/mL)相当;对于E.coli ATCC25922和P.aeruginosa ATCC27853,所有的目标化合物和克拉霉素均表现出较弱的抗菌活性。综上所述,化合物49b、491和49v在所有的目标化合物中表现出最强的抗菌作用,对于敏感型S.aureus ATCC25923 和 B.subtilis ATCC9372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MIC≤0.25 μg/mL)。此外,对于E.coli ATCC25922和P.aeruginosa ATCC27853,这三个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与克拉霉素相比也表现出一定的提高。2.抗耐药菌活性:A、B、C和D系列化合物中均有多个化合物对耐药菌表现出强烈的抗菌作用。对于耐药型P.aureus ATCC3 1007,A系列化合物中的11g(MIC=4 μg/mL)表现出最强抗菌活性,比克拉霉素(MIC>256μg/mL)提高了 64 倍;对于耐药型S.aureus ATCC43300,化合物 11g(MIC=4μg/mL)和 B系列化合物中的20m(MIC=4μg/mL)抗菌作用最强,比克拉霉素(MIC>256μg/mL)提高了 64倍;对于ermB耐药型S.pneumoniaeB1,A系列化合物中的11d、11f 和 11g(MIC=8 μg/mL)、B 系列化合物中的 20m 和 20n(MIC=8μg/mL)和C系列化合物中的36m和36n(MIC=8 μg/mL)具有最强的抗菌活性,比克拉霉素(MIC>256 μg/mL)提高了 32倍;对于mefA+ermB耐药型S.pneumoniae AB11,化合物 11g(MIC=4μg/mL)和 36m(MIC=4μg/mL)具有最强的抗菌活性,比克拉霉素(MIC=128μg/mL)提高了 32倍;对于耐药型S.pyogenes 1,A系列化合物中的11e-g(MIC=8 μg/mL)、B系列化合物中的20m和 20n(MIC=8μg/mL)和 C 系列化合物中的 36k、36m 和 36n(MIC=8 μg/mL)表现出最强的抗菌活性,其活性比克拉霉素(MIC=256 μg/mL)提高了 32倍。综上所述,化合物 11f、11g、20m、20n、36m 和 36n 对于耐药型S.aureus ATCC31007、耐药型S.aureus ATCC43300、ermB 耐药型S.pneumoniae B 1、mefA+ermB 耐药型S.pneumoniae AB11和耐药型S.pyogenes 1均表现出强力和均衡的抗菌活性(MIC=4~8 μg/mL),具有抗菌谱广的优点。根据以上抗菌活性结果,我们对A-E系列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总结如下:(1)芳烷基侧链连接在15元内酯环的C-13位对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抗敏感菌活性效果最好,N-11位次之,C-12位最差;(2)增加芳烷基侧链和15元内酯环之间的距离可以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抗敏感菌活性;(3)与目标化合物相比,克拉霉素对耐药菌几乎没有活性,说明芳烷基侧链是提高目标化合物抗耐药菌活性的必需基团;(4)芳烷基侧链在内酯环的连接位置会使A-E系列化合物表现出活性差别。当芳烷基侧链连接在N-11、C-12或C-13位时,这有利于提高目标化合物的抗耐药菌活性。但是当连接在C-9位时对耐药菌的活性基本丧失;(5)当芳烷基侧链末端连接的基团是给电子基、吸电子基或无取代基时,以给电子基中的烷基对提高化合物的抗耐药菌活性贡献最大。同时烷基链越长,抗耐药菌活性越强,当达到5个碳原子长度时,抗耐药菌活性最强。我们选择A系列化合物中的11f和11g、B系列化合物中的20m和20n、C系列化合物中的36k、36m和36n和D系列化合物中的49g,测定它们对mefA+ermB耐药型S.pneumoniae AB11的最低杀菌浓度(MBC)。研究表明它们均是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而发挥抗菌活性。此外,还测定了 C系列化合物中的36g、36h和36j和D系列化合物中的49b、491和49v对敏感型S.aureus ATCC25923的MBC值。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也是通过抑菌机制发挥抗菌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杀菌动力学性质,我们绘制了化合物11g和36k对mefA+ermB耐药型S.pneumoniae AB11的时间杀菌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1g在高于或等于1 MIC浓度时,0-12小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杀菌作用,并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在12-24小时则表现出优良的抑菌作用。同样,化合物36k也表现出与11g类似的杀菌动力学性质。综上所述,所测试的化合物均是优良的抑菌剂。选择C系列化合物中的36g、36h和36j和D系列化合物中的49b、491和49v,以克拉霉素作为对照,使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毒性。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化合物对敏感型S.aureus ATCC25923和B.subtilis ATCC9372的抗菌活性是有效的,可以排除毒性因素。对四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发历程的充分认识,其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其结构修饰和活性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这些均为我们采用“片段切割和结合”设计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以克拉霉素为原料,以改变大环内酯母核结构和引入芳烷基侧链等设计策略,设计、合成了 5个系列的新型N-11,C-12,C-13和C-9位芳烷基克拉霉素半合成衍生物。在抗菌活性评价中发现多个具有优良抗菌活性的化合物,例如化合物11g(MIC=4μg/mL)对mefA+ermB耐药型S.pneumoniae AB11的抗菌活性显着,明显优于克拉霉素(MIC=128μg/mL),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所有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合理的构效关系分析和总结,发现了内酯环、芳烷基侧链类型、芳烷基侧链在内酯环上的连接位置和连接位置手性碳的构型与抗菌活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进一步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今后发现更多具有全新结构类型的大环内酯类衍生物以应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谭富雪[6](2020)在《含氮杂环农药噻唑硫磷的热性能及在疏水叶片表面浸润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含氮杂环农药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使用量最大的农药产品之一,其在杀虫、杀菌、除螨等方面均有广泛的应用。我国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对含氮杂环农药的使用量更是远超其他国家,而研究表明,我国农药有效使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随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理念的提出,减少农药产品使用中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杀虫剂噻唑硫磷的反应中间体热力学性质的研究,为含氮杂环农药新产品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基础热力学数据;同时,通过向溶液中加入聚电解质和表面活性剂,提高农药在叶片表面的铺展附着能力,增大农药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采用综合物性测量系统(PPMS)的热容模块对噻唑硫磷的反应中间体2-噻唑烷酮和2-噻唑硫酮的低温热容进行了测量,利用低温拟合公式对热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后得到(1.9-303)K温区内2-噻唑硫酮的摩尔焓值和摩尔熵值和(1.9-181)K温区内2-噻唑烷酮的摩尔焓值和摩尔熵值;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获得2-噻唑烷酮和2-噻唑硫酮的熔点分别为328.5K、378.15K;另外,使用热重分析仪对两种中间体的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分析。采用鹅掌柴代替农业生产中的疏水作物,向溶液中加入对环境友好的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同时喷洒。结果显示由于聚电解质的钉扎作用使液滴在叶片表面形成原位沉淀,能有效抑制液滴弹跳,使液滴发生聚结;随着聚电解质浓度的增大,溶液粘附力增大,当加入2g/L的聚电解质时,能实现在60°的倾斜叶片表面的不发生弹跳滚动。向聚电解质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乙醇以提高溶液的铺展能力,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大,溶液的表面张力降低,铺展能力增大,当乙醇浓度达到20%时,液滴喷洒时的覆盖率为90.3%,对比水只有百分之1 7.8%。故乙醇-壳聚糖体系能显着增大液滴在叶片表面的有效覆盖率,减少弹跳,提高药液的使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将乙醇-壳聚糖体系应用到噻唑硫磷中,结果显示,能有效增强液滴聚结的能力。
钟朱惠[7](2020)在《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稀土有机配合物由于其独特的荧光性能,在发光材料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黄烷酮类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共轭结构,但是一直以来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学领域。β-二酮类有机配体能以鳌合的形式与稀土离子配位,得到具有高荧光性能的稀土配合物,是稀土配合物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在黄烷酮结构的基础上,合成了一系列具有β-二酮结构的黄烷酮类衍生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三羰基结构的酮类配体,分别将其与稀土铕离子配位制备了若干新型β-二酮类,三酮类稀土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以及热重等手段对配体及其铕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配体对配合物性能的影响,这对进一步拓展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2’-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4种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L(1-4)),并将其与稀土铕离子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的二元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其结构通式可推测为Eu(L(1-4))3·2H2O。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探究其固体状态下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4种配体都能有效地敏化稀土铕离子发光,取代基的引入对其荧光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引入了-Cl基团的稀土配合物Eu(L4)3·2H2O表现出最佳的荧光性能。热重分析表明,配体取代基的不同对配合物热稳定的影响不大,4种稀土配合物皆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2)将4种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L(1-4)),分别以1,10-邻菲罗啉(phen)为第二配体与稀土铕离子反应得到了4种新型三元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其结构通式可推测为Eu(L(1-4))3·phen。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探究其固体状态下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在第二配体phen的存在下给电子基团-CH3,-OCH3的引入使得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减弱,而吸电子基团的-Cl的引入能有效地提高了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配合物Eu(L4)3·phen具有最佳的荧光性能。热重分析表明,配体取代基的不同对配合物热稳定的影响不大,但是,第二配体phen的引入提高了稀土配合物的热稳定性,4种稀土配合物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3)以2’-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种苯并二氢吡喃酮酯类化合物(V1)以及一种具有三羰基的新型三酮类配体(V2),引入phen为第二配体,分别与稀土铕离子反应得到了2种新型三元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其结构通式可推测为Eu(V1)3.phen和Na[Eu(V2)2.phen]。测定了配合物的固体荧光光谱,结果表明,两种配体都能敏化稀土铕离子发光,但是配合物荧光强度都比较弱,究其原因主要是与配体的结构以及配位方式有关。
关治蓉[8](2020)在《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常被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结构单元。且含氮杂环化合物易于进行结构修饰,可以引入各种官能化的基团,在有机合成、医药设计和新材料开发等方面具有广泛地应用。Ugi反应、Wittig反应、van Leusen反应、Biginelli等多组分反应具有很多优势,比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行、底物适用性优良、产物产率高,为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该论文利用上述反应分别与一些后修饰反应,比如说Michael反应,发生级联反应生成了多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并对这些合成的杂环化合物的性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此外还利用Knoevenagel缩合/还原反应/铜催化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三唑基苯并吡喃衍生物,且由于缩合反应存在Z/E式异构,通过Z式异构体的C-H活化/铜催化偶联反应意外得到了三唑并异喹啉衍生物,并均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探究,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1.对多组分反应Ugi反应、Wittig反应、van Leusen反应、Biginelli反应、Michael反应以及三唑类杀菌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地概述。2.以酯基叶立德异腈、醛、胺和硫代羧酸为原料,在一倍当量的三乙胺存在下发生连续的Ugi反应/Wittig反应可以以高收率得到18个三取代噻唑化合物Ⅱ-5,且均为新化合物。而且酯基叶立德异腈和硫代羧酸发生二组分反应,也可以以高收率得到19个二取代噻唑化合物Ⅱ-6,其中5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另外14个化合物已被报道,并均对结构通过波谱分析进行了确认。该方法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以及产物产率高。然后作者又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Ⅱ-5和Ⅱ-6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5n和Ⅱ-6g在20 ppm浓度下对灰霉病原菌分别有90%和70%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Ⅱ-6e、Ⅱ-6g、Ⅱ-6h、Ⅱ-6i和Ⅱ-6m在100 ppm浓度下对蚕豆单胞锈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可高达90%、100%、72%、100%和77%。化合物Ⅱ-6q在32 ppm浓度下对早熟禾的除草活性为70%。3.以邻叠氮苯甲醛、胺和对甲苯磺酰基甲基异腈为原料,在碳酸钾存在的条件下以甲醇和DME(乙二醇二甲醚)为混合溶剂,发生van Leusen反应生成叠氮基咪唑化合物,然后再将叠氮基咪唑化合物与三苯基膦发生Staudinger反应生成膦亚胺,膦亚胺再与异氰酸酯发生aza-Wittig反应生成碳二亚胺,最后碳二亚胺在180℃条件下加热关环生成21个目标产物咪唑并喹啉衍生物Ⅲ-7,且均位新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对结构进行了确认。对比其他合成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以及无需催化剂。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Ⅲ-7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Ⅲ-7c以及Ⅲ-7r在50 ppm浓度下对桃蚜有80%的杀虫活性。4.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与胺、异腈在20%的磷酸催化下,发生Ugi三组分反应先生成中间产物,然后在碳酸钾存在下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3个多取代的异吲哚啉衍生物Ⅳ-5。同时也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发生连续的Ugi-TMSN3反应以及Michael加成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0个四唑基异吲哚啉衍生物Ⅳ-8,均为新化合物。并通过单晶结构和波谱分析证明了最终所得结构与作者预期结构一致。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Ⅳ-5和Ⅳ-8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Ⅳ-5h和Ⅳ-8b在2 ppm浓度下对腐霉病原菌分别有80%和70%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Ⅳ-5h在10 ppm浓度下对拟南芥有90%的除草活性。5.以邻丙烯酸酯苯甲醛为原料,与乙酰乙酸酯、脲(硫脲)先在乙醇作溶剂条件下在一倍当量的HCl催化下,发生Biginelli反应生成中间体嘧啶酮衍生物,然后再直接脱溶,换乙腈溶剂,加入1.1倍当量的碳酸铯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在最优条件下以高非对映选择性以及高产率合成了 19个全新未报道的并环多取代嘧啶酮并异吲哚啉衍生物V-5。并通过单晶结构和波谱分析证明了最终所得结构与作者预期结构一致。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V-5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Ⅴ-5h在20 ppm浓度下对基本培养的小麦壳针孢病原菌有90%的抑菌活性。6.以邻碘苯甲醛和α-唑基酮为原料,通过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生成Z/E式α,β-不饱和酮,然后再通过E式α,β-不饱和酮发生还原反应和铜催化偶联反应设计合成了 9个预期产物三唑基苯并吡喃衍生物Ⅵ-6。接着将Z式α,β-不饱和酮通过发生C-H键活化/铜催化偶联反应意外地合成了 10个三唑并异喹啉酮衍生物Ⅵ-7以及9个三唑并异喹啉醇衍生物Ⅵ-8,均为新化合物,并通过波谱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同时作者对所合成的化合物Ⅵ-6、Ⅵ-7和Ⅵ-8又分别探究了杀菌、杀虫以及除草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化合物Ⅵ-6b和Ⅵ-6f对禾谷镰刀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优于商品化的烯唑醇,具有优良的抑菌效果。且化合物Ⅵ-6c和Ⅵ-8f对稻瘟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也优于商品化的烯唑醇。化合物Ⅵ-6a、Ⅵ-6i和Ⅵ-8a在20 ppm浓度下对灰霉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均为100%。化合物Ⅵ-7c在20 ppm浓度下对基本培养的小麦壳针孢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100%。化合物Ⅵ-6d和Ⅵ-6g在50 ppm浓度下对桃蚜的杀虫活性均为100%。化合物Ⅵ-6b和Ⅵ-6d在500 ppm浓度下对小菜蛾的杀虫活性均为100%。
张雨盟[9](2019)在《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文中提出为了开发新型高效的杀菌剂,本文参考异噻菌胺的结构,以3,4-二氯异噻唑环为母体,引入双酰胺,1,2,4-恶二唑和环烷基磺酰胺活性基团,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共81个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方法进行了鉴定,并采用多种生测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杀菌活性评价。离体生测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稻瘟病菌(Pyricularia grisea)、禾谷镰刀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瓜果腐霉病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在50μg/mL下,化合物I-7,III-9,III-10,III-11,III-13对黄瓜灰霉菌和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突出,对灰霉菌的EC50值分别为1.6,3.8,1.4,1.6,2.7μg/mL,对水稻稻瘟菌的EC50值分别为1.3,3.1,1.6,3.2,2.4μg/mL,与相应的对照药剂相当。对比EC80值时,仅化合物I-7和III-10对两种菌的EC80值与对照药剂相近。此外,化合物III-9,III-10,III-11在50μg/mL下对灰霉菌的孢子萌发也表现出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2.2,89.7,83.5%。活体生测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炭疽病具有较高的防效。在200μg/mL剂量下,化合物I-7,III-9,III-10对番茄叶片、花和果实上灰霉病的防效均超过80%,其中化合物III-10的效果最突出,防治效果分别为94.3,89.3,91.9%。此外,在100μg/mL浓度下,化合物I-7对黄瓜霜霉病菌的防效达90%,13个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高于80%,其中化合物I-11,II-17,II-18,II-20的防效超过90%。构效关系分析:1)在双酰胺结构中引入三氟甲基、三氯甲基时,化合物对灰霉病菌和稻瘟病菌的杀菌活性明显,对黄瓜炭疽病的防效突出。2)结构中引入1,2,4-恶二唑杂环,化合物对黄瓜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效,且环上5位为杂环取代时杀菌活性更高。3)在环烷基磺酰胺结构中,引入3,4-二氯异噻唑活性片段后,环烷基为五元环时化合物的活性最突出,并且氟原子的引入对化合物的杀菌活性有显着影响。本文在杀菌活性方面拓宽了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研究范围,并探索出新的构效关系,为进一步化合物设计、杀菌活性筛选及作用方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孔晗晗[10](2019)在《含氮杂环与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近十年来,异腈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和药物化学以及高分子科学领域。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异腈被用于合成许多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Ugi反应由于其用途广泛、高效、原子经济性、简单的一锅操作等优点,受到有机化学界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利用异腈参与的反应以及post-Ugi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杂环化合物。同时,我们还通过分子内的O-芳基化反应,合成了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并对其农药活性进行研究,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杀菌活性。具体内容如下:1.对近年来Ugi反应、分子内胺炔环化反应进展以及其在杂环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三唑类农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2.以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串联的亲核加成/异腈环化反应,合成了 3,4-二氢喹唑啉-4-醇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底物范围广等优点,3,4-二氢喹唑啉-4-醇类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中间体,合成4-取代的3,4-二氢喹唑啉类化合物。对3,4-二氢喹唑啉-4-醇类化合物Ⅱ-11的结构通过单晶衍射、核磁、质谱进行确认,随后测试了化合物Ⅱ-11的杀菌、除草和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Ⅱ-11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农药活性。3.以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串联的钯催化偶联/碳二亚胺环化/区域选择性的5-exo-dig环化反应,一锅合成了咪唑并[2,1-b]喹唑啉-5(1H)-酮类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底物范围广和简单一锅操作等优点,可以作为一种合成各类咪唑并[2,1-b]喹唑啉-5(1H)-酮类化合物很有效的方法。对咪唑并[2,1-b]喹唑啉-5(1H)-酮类化合物Ⅲ-5的结构通过核磁、质谱进行确认,随后测试了化合物Ⅲ-5的杀菌、除草、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Ⅲ-5q和Ⅲ-5t在20 ppm浓度下对小麦壳针孢菌表现出55%和62%的杀菌活性;化合物Ⅲ-5b和Ⅲ-5f在100 ppm浓度下对蚕豆锈病表现出55%和50%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Ⅲ-5a,Ⅲ-5b,Ⅲ-5c和Ⅲ-5d在10 ppm浓度下对拟南芥表现出90%,90%,70%和60%的除草活性。化合物Ⅲ-5c和Ⅲ-5r在32 ppm浓度下对马唐表现出50%和60%的除草活性。4.以简单易得的原料,通过连续的Ugi/银催化环异构化反应得到了两类多取代吡咯类化合物。该方法底物范围广,为合成多取代吡咯类化合物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对3-酰基吡咯化合物Ⅳ-6和吡咯化合物Ⅳ-7’的结构通过核磁、质谱进行确认,随后测试了化合物Ⅳ-6和Ⅳ-7’的杀菌、除草、杀虫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Ⅳ-7’a在100 ppm浓度下对蚕豆锈病表现出72%的抑菌活性;化合物Ⅳ-6c,Ⅳ-6h,Ⅳ-6i,Ⅳ-6j,Ⅳ-6o和Ⅳ-6p在500 ppm浓度下对小菜蛾分别表现出86%,86%,93%,100%,86%,86%的杀虫活性。5.以简单易得的硫盐、2-氨基苯酮化合物、醛和异腈为原料,通过连续的Ugi-4CR/环化/重排反应,意外的得到了二苯并[b,e]氮杂卓-6-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新方法。对二苯并[b,e]氮杂卓-6-酮类化合物V-7的结构通过单晶衍射、核磁、质谱进行确认。随后测试了化合物V-7的杀菌、除草、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Ⅴ-7i,Ⅴ-7j和Ⅴ-71对多种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活性。6.通过NBS溴代、亲核取代、还原以及分子内O-芳基化反应,得到了 3-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Ⅵ-6,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及杀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Ⅵ-6b,Ⅵ-6k和Ⅵ-6m对柑橘绿霉表现出等同或优于商品化的三唑酮的杀菌活性;化合物Ⅵ-6h对稻瘟菌表现出优于商品化的三唑酮的杀菌活性。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这类化合物结构新颖,未见报道,可以作为农药先导化合物。
二、新型氮杂黄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型氮杂黄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1 前言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进展 |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种与细胞 |
2.1.2 药物与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4 溶液配制 |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2.1.6 细菌培养 |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
2.1.9 细胞培养 |
2.1.10 细胞毒性 |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2.1.12 3D-QSAR |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2.2 结果 |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2.3 讨论 |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2.4 小结 |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菌种与细胞 |
3.1.2 药物与试剂 |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1.4 溶液配制 |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
3.1.6 细菌培养 |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
3.1.8 细胞培养 |
3.1.9 细胞毒性 |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
3.1.11 3D-QSAR |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
3.2 结果 |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
3.3 讨论 |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3.4 小结 |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蛋白酶 |
4.1.2 菌种与细胞 |
4.1.3 药品与试剂 |
4.1.4 溶液配制 |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
4.1.7 酶动力学试验 |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
4.1.11 细胞毒性 |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
4.1.19 统计学分析 |
4.2 结果 |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
4.3 讨论 |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
4.4 小结 |
5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
(2)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大环合成方法学与生物活性研究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仿生模块碳氢活化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2.1 研究背景 |
2.1.1 B/C/P策略 |
2.1.2 化学结构片段混排策略 |
2.1.3 扩环策略 |
2.1.4 环加成/环裂解策略 |
2.1.5 小结 |
2.2 课题提出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铑催化C(sp~2)-H键烯丙基化反应构建烯丙基连接子 |
2.3.2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
2.3.3 (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3.1 研究背景 |
3.1.0 C(sp~2)-C(sp~2)的构建 |
3.1.1 C(sp~3)-C(sp~2)的构建 |
3.1.2 C(sp~3)-C(sp~3)的构建 |
3.1.3 C(sp)-C(sp~2)的构建 |
3.1.4 C-X的构建 |
3.1.5 光氧化还原催化 |
3.1.6 小结 |
3.2 课题提出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条件优化 |
3.3.2 远程C(sp~3)-H键的酰基化反应底物普适性考察 |
3.3.3 机理验证与讨论 |
3.3.4 后阶段酰基化关环反应构建大环拟肽 |
3.4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天然产物启发的氮杂稠环合成与抗结核研究 |
第4章 前言 |
4.1 结核病背景 |
4.2 传统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 |
4.2.1 传统结核病治疗药物 |
4.2.2 结核病临床治疗方案 |
4.3 结核病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
4.3.1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能量代谢 |
4.3.2 抑制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 |
4.3.3 干扰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合成 |
4.4 宿主导向治疗药物 |
4.4.1 宿主导向疗法 |
4.4.2 PPM1A作为HDT药物新靶点 |
4.5 小结 |
第5章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评价 |
5.1 课题背景 |
5.2 PPM1A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5.2.1 初步结构改造 |
5.2.2 甲基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3 菲啶盐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以及活性评价 |
5.2.4 第四轮结构优化与活性评价 |
5.2.5 体外活性以及毒性研究 |
5.2.6 化合物18-4 生物活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及展望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仿生模块碳氢活性构建抗耐药肿瘤大环内酯 |
6.2 光诱导后阶段自由基偶联构建类天然产物大环 |
6.3 新型PPM1A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
第7章 实验部分 |
7.1 酸导向铑催化烯丙基化反应与(Z)-烯丙基骨架大环内酯的构建 |
7.2 光诱导自由基偶联酰基化反应 |
7.3 PPM1A抑制剂的合成 |
7.4 PPM1A相关的生物学实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喹唑酮化合物抗微生物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
1.1 引言 |
1.2 喹唑酮衍生物抗菌研究 |
1.2.1 五元芳杂环修饰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
1.2.2 席夫碱衍生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
1.2.3 熔融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
1.2.4 其它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
1.3 喹唑酮衍生物抗结核杆菌研究 |
1.4 喹唑酮衍生物抗病毒研究 |
1.5 喹唑酮衍生物抗寄生虫研究 |
1.6 本章小结 |
1.7 论文选题思想 |
第二章 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设计思想 |
2.3 实验部分 |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2.3.3 生物活性实验步骤 |
2.3.4 杀菌动力学实验步骤 |
2.3.5 耐药性实验步骤 |
2.3.6 细胞毒性实验步骤 |
2.3.7 ADME实验步骤 |
2.3.8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步骤 |
2.3.9 分子对接步骤 |
2.3.10 与DNA相互作用实验步骤 |
2.4 结果与讨论 |
2.4.0 合成 |
2.4.1 单晶分析 |
2.4.2 抗菌活性研究 |
2.4.3 杀菌动力学 |
2.4.4 细菌耐药性 |
2.4.5 细胞毒性 |
2.4.6 ADME预测 |
2.4.7 细胞膜通透性 |
2.4.8 分子对接 |
2.4.9 与DNA的相互作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设计思想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
3.3.3 抗菌活性步骤 |
3.3.4 溶血研究 |
3.3.5 活性氧测定 |
3.3.6 抗生物膜研究 |
3.3.7 耐药性研究 |
3.3.8 细菌细胞膜 |
3.3.9 细胞代谢 |
3.3.10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3.3.11 药物联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 |
3.4.2 单晶分析 |
3.4.3 抗菌活性和溶血研究 |
3.4.4 细胞内活性氧 |
3.4.5 抗生物膜研究 |
3.4.6 细菌耐药性 |
3.4.7 细菌细胞膜 |
3.4.8 细菌代谢研究 |
3.4.9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3.4.10 药物联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设计思想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4.3.3 性质实验步骤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合成 |
4.4.2 抗菌活性研究 |
4.4.3 耐药性 |
4.4.4 ADME预测 |
4.4.5 细胞膜通透性 |
4.4.6 细胞代谢 |
4.4.7 分子对接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
基金支持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研究成果 |
(4)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墨烯类材料 |
1.2.1 石墨烯以及氧化石墨烯概述 |
1.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1.2.3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 |
1.2.4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 |
1.2.5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机理 |
1.2.6 氧化石墨烯的抗菌功能改性 |
1.3 抗菌剂概述 |
1.4 卤胺类抗菌剂 |
1.4.1 环状卤胺化合物 |
1.4.2 非环状卤胺化合物 |
1.4.3 环状/非环状卤胺复合型化合物 |
1.4.4 卤胺类抗菌剂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课题研究意义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硅烷类卤胺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2.3.2 卤胺聚合物前驱体5,5-二甲基-3-(3’-三乙氧基硅丙基)乙内酰脲(PSPH)的制备 |
2.3.3 氧化石墨烯的接枝改性 |
2.3.4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2.3.5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2.3.6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光谱分析 |
2.4.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2.4.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2.4.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热重分析 |
2.4.5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烯烃类卤胺原位聚合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3.3.2 卤胺单体前驱体3-(3'-丙烯酸丙酯)-5,5-二甲基乙内酰脲(APDMH)的制备 |
3.3.3 氧化石墨烯的原位聚合改性 |
3.3.4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3.3.5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3.3.6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3.3.7 样品活性氯释放以及储存稳定性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光谱分析 |
3.4.2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3.4.3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3.4.4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热重分析 |
3.4.5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活性氯释放性能分析 |
3.4.6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储存稳定性分析 |
3.4.7 改性氧化石墨烯的抗菌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季铵盐类卤胺非共价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4.3.2 季铵盐类卤胺聚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4.3.3 氧化石墨烯/季铵盐复合水凝胶(GQH)的制备 |
4.3.4 氧化石墨烯/季铵盐复合气凝胶(GQA)的制备 |
4.3.5 样品活性氯含量滴定 |
4.3.6 改性后样品的表征 |
4.3.7 复合气凝胶的密度以及孔隙率测定 |
4.3.8 染料吸附动力学实验 |
4.3.9 气凝胶对有机溶剂和油类物质的吸附实验 |
4.3.10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4.3.11 样品活性氯水体释放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复合气凝胶GQA的构建原理 |
4.4.2 复合气凝胶GQA的分级多孔结构分析 |
4.4.3 复合气凝胶GQA的吸附动力学以及扩散模型分析 |
4.4.4 复合气凝胶GQA的吸附能力分析 |
4.4.5 复合气凝胶GQA的抗菌性能分析 |
4.4.6 复合气凝胶GQA的活性氯水体释放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吡咯氮掺杂石墨烯的化学法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5.3.2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 |
5.3.3 氮掺杂石墨烯的表征 |
5.3.4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 |
5.3.5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氮掺杂石墨烯的结构分析 |
5.4.2 氮掺杂石墨烯的表面形貌分析 |
5.4.3 氮掺杂石墨烯的性能分析 |
5.4.4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分析 |
5.4.5 氮掺杂石墨烯的光催化抗菌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C/TiO_2复合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聚乙二醇基-C/TiO_2~((25 nm))量子点(PEG-C/TiO_2~((25nm))-Dots)的制备 |
6.3.2 聚醚酰亚胺&聚乙二醇基-C/TiO_2~((25 nm))量子点(PEI&PEG-C/TiO_2~((25 nm))-Dots)的制备 |
6.3.3 聚乙二醇基-C/TiO_2~((8 nm))量子点(PEG-C/TiO_2~((8 nm))-Dotsi)的制备 |
6.3.4 碳量子点的表征 |
6.3.5 样品的可见光激发抗菌性能测试 |
6.3.6 细胞内活性氧物种(ROS)测试 |
6.3.7 脂质过氧化作用测试 |
6.3.8 膜损伤-活/死细菌染色测试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碳量子点的光学特性分析 |
6.4.2 碳量子点的表面形貌分析 |
6.4.3 PEG-C/TiO_2~((8 nm))-Dotsi的抗菌性能分析 |
6.4.4 PEG-C/TiO_2~((25nm))-Dots和 PEI&PEG-C/TiO_2~((25nm))-Dots的抗菌性能分析 |
6.4.5 可见光激发细胞内活性氧物种(ROS)生成分析 |
6.4.6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分析 |
6.4.7 膜损伤致活/死细菌染色荧光图像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卤胺改性氧化石墨烯负载棉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卤胺前驱体表面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7.3.2 卤胺前驱体表面接枝改性氧化石墨烯负载棉织物的制备 |
7.3.3 样品氯化处理以及活性氯含量的滴定 |
7.3.4 样品表面形态以及结构性能测试 |
7.3.5 样品抗菌性能测试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改性棉织物的结构分析 |
7.4.2 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分析 |
7.4.3 改性棉织物的耐紫外线性能分析 |
7.4.4 改性棉织物的疏水性能分析 |
7.4.5 改性棉织物的抗菌性能分析 |
7.4.6 改性棉织物的导电性能及其与抗菌活性的关系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新型N-11,C-12,C-13和C-9位芳烷基克拉霉素半合成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1.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2.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3.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4. 第四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第二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 |
第三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
1. 23S rRNA甲基化修饰 |
2. 核糖体RNA突变 |
3. 核糖体蛋白质变异 |
4. 细菌外排泵的主动外排 |
5. 基于酶机制的耐药 |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
1. 酮内酯类 |
2. 酰内酯类 |
3. 4"-OH修饰物类 |
4. 2,3-烯内酯类 |
5. 5-O-脱氧糖胺修饰物类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二章 11-N-(4-芳基-1H-1,2,3-三氮唑)-9(S)-羟基克拉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 基于大环内酯类天然产物和半合成衍生物的设计策略 |
第二节 A系列化合物的设计 |
1. A系列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
2. A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三节 A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 |
第四节 A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A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2.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 |
3. 杀菌活性评价 |
4. 杀菌动力学研究 |
5. 模拟对接和分析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12-(4-芳基-1H-1,2,3-三氮唑)-9(S)-羟基克拉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 B系列化合物的设计 |
1. B系列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
2. B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二节 B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 |
第三节 B系列化合物的结构确证 |
第四节 B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B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2.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 |
3. 杀菌活性评价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13-(芳基-1H-1,2,3-三氮唑)-9(S)-羟基克拉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 C系列化合物的设计 |
1. C系列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
2. C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二节 C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 |
第三节 C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C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2.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 |
3. 杀菌活性评价 |
4. 杀菌动力学研究 |
5. 细胞毒性测定 |
6. 模拟对接和分析 |
第四节 C系列化合物进一步优化设计D系列化合物 |
1. D系列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
2. D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五节 D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 |
第六节 D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D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2.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 |
3. 杀菌活性评价 |
4. 细胞毒性测定 |
第七节 小结 |
第五章 2',9(S)-二芳基-3-羰基克拉霉素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
第一节 E系列化合物的设计 |
1. E系列化合物的设计策略 |
2. E系列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二节 E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
1. 试剂和仪器 |
2. 合成路线及操作步骤 |
第三节 E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评价 |
1. E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测定方法 |
2. 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和构效关系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和构效关系 |
第一节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 |
第二节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总结 |
第三节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总结 |
1.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制备 |
2. A、B、C、D和E系列化合物的抗菌活性 |
3. 杀菌活性 |
4. 杀菌动力学 |
5. 细胞毒性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
附录 化合物及代表性中间体谱图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含氮杂环农药噻唑硫磷的热性能及在疏水叶片表面浸润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含氮杂环农药热力学性质表征 |
1.2.1 含氮杂环农药概述 |
1.2.2 含氮杂环农药的国内外性质表征 |
1.2.3 低温比热的测量方法 |
1.2.4 本文研究的含氮杂环农药 |
1.3 含氮杂环农药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1.3.1 疏水作物概述 |
1.3.2 农药喷洒中的界面现象 |
1.3.3 液滴在疏水叶片表面上的浸润行为 |
1.3.4 本文研究的疏水作物 |
1.4 提高农药利用率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内容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含氮杂环农药中间体热力学性质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2-噻唑硫酮热力学性质研究 |
2.3.2 2-噻唑烷酮热力学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氮杂环农药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水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3.3.2 聚电解质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3.3.3 乙醇-聚电解质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3.3.4 噻唑硫磷-乙醇-聚电解质在疏水叶片上浸润行为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1.2 影响稀土配合物荧光性能的因素 |
1.1.3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应用及前景 |
1.2 黄烷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黄烷酮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特性 |
1.2.2 黄烷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3 黄烷酮类化合物的应用及前景 |
1.3 β-二酮类稀土配合物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检测方法 |
2.2.4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
2.2.5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酮酯及新型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铕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检测方法 |
3.2.4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铕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5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酮酯及新型三酮类化合物-铕的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溶解性 |
3.3.2 元素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苯并二氢吡喃酮类衍生物-铕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 |
4.2.2 检测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热重分析 |
4.3.2 荧光光谱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Ugi反应研究进展 |
1.1.1 Ug1-4CR反应 |
1.1.2 Ugi-3CR反应 |
1.1.3 催化型Ugi-3CR反应 |
1.2 Wittig反应研究进展 |
1.2.1 分子间Wittig反应 |
1.2.2 分子内Wittig反应 |
1.2.3 催化型Wittig反应 |
1.3 van Leusen反应研究进展 |
1.4 Biginelli反应研究进展 |
1.4.1 催化Biginelli反应 |
1.4.2 外界辅助Biginelli反应 |
1.5 Michael反应研究进展 |
1.5.1 Michael加成反应 |
1.5.2 氧杂Michael加成反应 |
1.5.3 氮杂Michael加成反应 |
1.5.4 硫杂Michael加成反应 |
1.5.5 双Michael加成反应 |
1.6 唑类杀菌剂简介 |
1.6.1 杀菌剂的发展简史 |
1.6.2 杀菌剂作用机制 |
1.6.3 三唑类杀菌剂 |
1.7 课题的提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过连续的Ugi/Wittig反应高效合成多取代噻唑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合成路线 |
2.3 实验 |
2.3.1 仪器及试剂 |
2.3.2 原料Ⅱ-1的制备 |
2.3.3 目标化合物Ⅱ-5的条件优化以及制备 |
2.3.4 目标化合物Ⅱ-6的制备 |
2.4 化合物波谱性质 |
2.4.1 目标化合物Ⅱ-5的波谱性质 |
2.4.2 目标化合物Ⅱ-6的波谱性质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目标化合物Ⅱ-5的合成与性质 |
2.5.2 目标化合物Ⅱ-6的合成与性质 |
2.6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可能的反应机理 |
2.7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的生物活性测试 |
2.7.1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2.7.2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2.7.3 目标化合物Ⅱ-5和Ⅱ-6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2.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通过连续的van Leusen/Staudinger/aza-Wittig反应高效合成咪唑并喹琳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成路线 |
3.3 实验 |
3.3.1 仪器及试剂 |
3.3.2 原料的Ⅲ-1的制备 |
3.3.3 中间体Ⅲ-4的制备 |
3.3.4 中间体Ⅲ-6a的制备 |
3.3.5 目标化合物Ⅲ-7的制备 |
3.4 化合物波谱性质 |
3.4.1 中间体Ⅲ-4的波谱性质 |
3.4.2 中间体Ⅲ-6a的波谱性质 |
3.4.3 目标产物Ⅲ-7的波谱性质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中间体Ⅲ-4的合成与性质 |
3.5.2 目标化合物Ⅲ-7的合成与性质 |
3.6 目标化合物Ⅲ-7的生物活性测试 |
3.6.1 目标化合物Ⅲ-7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3.6.2 目标化合物Ⅲ-7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3.6.3 目标化合物Ⅲ-7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通过连续的Ugi和aza-Michael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多取代异吲哚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成路线 |
4.3 实验 |
4.3.1 仪器和试剂 |
4.3.2 原料Ⅳ-1的制备 |
4.3.3 中间体Ⅳ-4I的制备 |
4.3.4 中间体Ⅳ-7a的制备 |
4.3.5 目标化合物Ⅳ-5的条件优化和制备 |
4.3.6 目标化合物Ⅳ-8的制备 |
4.4 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
4.4.1 中间体Ⅳ-41的波谱性质 |
4.4.2 中间体Ⅳ-7a的波谱性质 |
4.4.3 目标化合物Ⅳ-5的波谱性质 |
4.4.4 目标化合物Ⅳ-8的波谱性质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原料Ⅳ-1的合成与性质 |
4.5.2 中间体Ⅳ-41的合成与性质 |
4.5.3 中间体Ⅳ-7a的合成与性质 |
4.5.4 目标化合物的Ⅳ-5合成与性质 |
4.5.5 目标化合物的Ⅳ-8合成与性质 |
4.6 目标化合物Ⅳ-5a的单晶衍射分析 |
4.7 目标化合物Ⅳ-5以及Ⅳ-8的生物活性测试 |
4.7.1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4.7.2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4.7.3 目标化合物Ⅳ-5和Ⅳ-8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4.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通过连续的Binigelli和aza-Michael反应以高非对映选择性合成嘧啶酮并异吲哚啉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合成路线 |
5.3 实验 |
5.3.1 仪器和试剂 |
5.3.2 原料V-1的制备 |
5.3.3 目标化合物V-5的条件优化 |
5.3.4 目标化合物V-5的制备 |
5.4 目标化合物Ⅴ-5波谱性质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原料V-1的合成与性质 |
5.5.2 目标化合物V-5的合成与性质 |
5.6 目标化合物Ⅴ-5i的单晶衍射分析 |
5.7 目标化合物Ⅴ-5的生物活性测试 |
5.7.1 目标化合物Ⅴ-5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5.7.2 目标化合物Ⅴ-5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5.7.3 目标化合物V-5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5.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3-三唑基苯并吡喃以及三唑并异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合成路线 |
6.3 实验部分 |
6.3.1 仪器及试剂 |
6.3.2 原料Ⅵ-1的制备 |
6.3.3 中间体Ⅵ-3和Ⅵ-4的制备 |
6.3.4 目标化合物Ⅵ-6的制备 |
6.3.5 目标化合物Ⅵ-7的制备 |
6.3.6 目标化合物Ⅵ-8的制备 |
6.4 目标化合物的波谱性质 |
6.4.1 目标化合物Ⅵ-6的波谱性质 |
6.4.2 目标化合物Ⅵ-7的波谱性质 |
6.4.3 目标化合物Ⅵ-8的波谱性质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原料Ⅵ-1的合成及性质 |
6.5.2 目标化合物Ⅵ-6的合成及性质 |
6.5.3 目标化合物Ⅵ-7的合成及性质 |
6.5.4 目标化合物Ⅵ-8的合成及性质 |
6.6 目标化合物Ⅵ-7f的单晶衍射分析 |
6.7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的生物活性测试 |
6.7.1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6.7.2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6.7.3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6.7.4 目标化合物Ⅵ-6、Ⅵ-7和Ⅵ-8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先正达公司测试) |
6.8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9)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双酰胺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
1.2 1,2,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
1.3 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
1.4 异噻唑类化合物的发展与应用 |
1.5 课题设计 |
第二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双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
2.1 化合物的合成 |
2.1.1 试验仪器 |
2.1.2 试验试剂 |
2.1.3 合成路线图 |
2.1.4 中间体1的合成 |
2.1.5 中间体2的合成 |
2.1.6 目标化合物I的合成 |
2.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
2.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
2.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2.3 杀菌活性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2.4 构效关系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1,2,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
3.1 化合物的合成 |
3.1.1 试验仪器 |
3.1.2 试验试剂 |
3.1.3 合成路线图 |
3.1.4 中间体3的合成 |
3.1.5 中间体4的合成 |
3.1.6 目标化合物II的合成 |
3.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
3.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
3.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3 杀菌活性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4 构效关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4-二氯异噻唑酰基环烷基磺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 |
4.1 化合物的合成 |
4.1.1 试验仪器 |
4.1.2 试验试剂 |
4.1.3 合成路线图 |
4.1.4 中间体5的来源 |
4.1.5 目标化合物Ⅲ的合成 |
4.2 合成结果与结构鉴定 |
4.2.1 化合物的合成结果 |
4.2.2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4.2.3 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4.3 杀菌活性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构效关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含氮杂环与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多组分反应简介 |
1.2 Ugi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
1.2.1 Ugi-4CR反应 |
1.2.2 Ugi-Azide反应 |
1.2.3 Ugi-3CR反应 |
1.2.4 催化型Ugi-3CR反应 |
1.3 分子内的胺炔环化反应 |
1.4 三唑类杀菌剂 |
1.4.1 三唑类杀菌剂简介 |
1.4.2 三唑类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
1.4.3 三唑类杀菌剂存在的问题 |
1.5 课题的提出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通过2-异氰苯甲醛合成3,4-二氢喹唑啉-4-醇衍生物与其性质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合成路线 |
2.3 实验部分 |
2.3.1 仪器和试剂 |
2.3.2 原料2-异氰苯甲醛Ⅱ-9的制备和波谱性质 |
2.3.3 目标化合物3,4-二氢喹唑啉-4-醇化合物Ⅱ-11的合成及性质 |
2.3.4 目标化合物3,4-二氢喹唑啉-4-醇Ⅱ-11的合成应用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原料Ⅱ-9的合成 |
2.4.2 目标化合物Ⅱ-11的合成与性质 |
2.5 化合物Ⅱ-11j的单晶衍射分析报告 |
2.5.1 化合物Ⅱ-11j的单晶衍射图 |
2.5.2 化合物Ⅱ-11j的晶体学数据参数 |
2.5.3 原子坐标和等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
2.5.4 键长和键角 |
2.5.5 各相异性位移参数 |
2.5.6 氢原子坐标和等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
2.5.7 化合物Ⅱ-11j的扭转角 |
2.6 目标化合物Ⅱ-11的生物活性测试 |
2.6.1 目标化合物Ⅱ-11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2.6.2 目标化合物Ⅱ-11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2.6.3 目标化合物Ⅱ-11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2.8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通过钯催化Domino反应一锅合成咪唑并[2,1-b]喹唑啉-5(1H)-酮衍生物与其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合成路线 |
3.3 实验部分 |
3.3.1 仪器和试剂 |
3.3.2 原料邻叠氮苯甲酰炔丙胺Ⅲ-3的制备 |
3.3.3 目标化合物咪唑并[2,1-b]喹唑啉-5(1H)-酮衍生物Ⅲ-5的合成及性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原料邻叠氮苯甲酰炔丙胺Ⅲ-3的合成 |
3.4.2 目标化合物Ⅲ-5的合成与性质 |
3.5 目标化合物Ⅲ-5的生物活性测试 |
3.5.1 目标化合物Ⅲ-5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3.5.2 目标化合物Ⅲ-5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3.5.3 目标化合物Ⅲ-5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3.7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通过连续的Ugi-Azide (Ugi-3CR)/银催化环异构化反应合成吡咯类衍生物与其性质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合成路线 |
4.3 实验部分 |
4.3.1 仪器和试剂 |
4.3.2 中间体Ugi产物Ⅳ-5和Ⅳ-8a的制备及性质 |
4.3.3 目标化合物3-酰基吡咯类化合物Ⅳ-6和Ⅳ-9a的合成及性质 |
4.3.4 目标化合物1.2.3.5-四取代的吡咯类化合物Ⅳ-7'的合成及性质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Ugi-Azido产物Ⅳ-5的合成和性质 |
4.4.2 3-酰基吡咯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 |
4.4.3 吡咯类化合物Ⅳ-7'的合成与性质 |
4.5 目标化合物Ⅳ-6和Ⅳ-7'的生物活性测试 |
4.5.1 目标化合物Ⅳ-6和Ⅳ-7'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4.5.2 目标化合物Ⅳ-6和Ⅳ-7'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4.5.3 目标化合物Ⅳ-6和Ⅳ-7'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4.7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通过硫盐参与的Domino反应意外的合成二苯并[b,e]氮杂卓-6-酮衍生物与其性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合成路线 |
5.3 实验部分 |
5.3.1 仪器和试剂 |
5.3.2 原料邻硫盐取代的苯甲酸Ⅴ-1,邻氨基苯基酮Ⅴ-2的制备 |
5.3.3 目标化合物V-9的制备及波谱性质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原料硫盐取代的苯甲酸,邻氨基苯基酮的合成 |
5.4.2 中间体Ⅴ-5的合成与性质 |
5.4.3 目标化合物Ⅴ-7的合成与性质 |
5.5 化合物Ⅴ-7e的单晶衍射分析报告 |
5.5.1 化合物Ⅴ-7e的单晶衍射图 |
5.5.2 化合物Ⅴ-7e的晶体学数据参数 |
5.5.3 原子坐标和等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
5.5.4 键长和键角 |
5.5.5 化合物Ⅴ-7e的各相异性位移参数 |
5.5.6 氢原子坐标和等效各向同性位移参数 |
5.5.7 化合物Ⅴ-7e的扭转角 |
5.6 目标化合物Ⅴ-7的生物活性测试 |
5.6.1 目标化合物Ⅴ-7的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5.6.2 目标化合物Ⅴ-7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5.6.3 目标化合物Ⅴ-7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5.8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新型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测试 |
6.1 引言 |
6.2 合成路线 |
6.3 实验部分 |
6.3.1 仪器和试剂 |
6.3.2 中间体取代邻碘苄溴Ⅵ-2的制备 |
6.3.3 中间体Ⅵ-4的制备 |
6.3.4 中间体Ⅵ-5的制备 |
6.3.5 目标产物Ⅵ-5的制备及波谱性质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中间体Ⅵ-2的合成 |
6.4.2 中间体Ⅵ-5的合成及性质 |
6.4.3 产物Ⅵ-6的合成及性质 |
6.5 目标化合物Ⅵ-6的生物活性测试 |
6.5.1 目标化合物Ⅵ-6杀菌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6.5.2 目标化合物Ⅵ-6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6.5.3 目标化合物Ⅵ-6的杀虫活性测试结果与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6.7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新型氮杂黄烷酮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2]天然产物启发的功能型大环和氮杂稠环合成研究[D]. 陈露.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08)
- [3]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D]. 王洁. 西南大学, 2021
- [4]基于石墨烯类抗菌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潘能宇. 江南大学, 2020(01)
- [5]新型N-11,C-12,C-13和C-9位芳烷基克拉霉素半合成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 秦银辉. 山东大学, 2020(12)
- [6]含氮杂环农药噻唑硫磷的热性能及在疏水叶片表面浸润行为的影响[D]. 谭富雪.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7]苯并二氢吡喃酮类化合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荧光性能研究[D]. 钟朱惠.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8]异腈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及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关治蓉. 华中师范大学, 2020
- [9]3,4-二氯异噻唑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杀菌活性研究[D]. 张雨盟.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10]含氮杂环与三唑基色满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孔晗晗. 华中师范大学, 2019
标签:配合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