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京地铁——欧洲考察随记(论文文献综述)
王春悦[1](2021)在《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国际间的文物流通越发频密,大量中国文物流散至各国,与之对应,海外中国艺术品收藏也渐成规模,美国着名东亚文物收藏家查尔斯·朗·弗利尔即是其中翘楚。弗利尔接续受到惠斯勒、费诺罗萨、劳费尔等艺术家、汉学家、考古学家的影响,经历了视野从欧洲移动到东方、由日本关注到中国的过程,并分别在1895年、1907年、1909年和1910至1911年四次赴华旅行和考察。笔者拟通过对弗利尔日记、史密森尼学会藏档案等相关文献史料加以分析,并结合弗利尔美术馆藏文物等实物资料,梳理弗利尔的学术背景、在华旅行史和收藏史,整理其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活动轨迹,对其所收购的文物之流散经历按图索骥,分析以弗利尔为代表的近代收藏家与学术界、文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呈现文物外流与收藏的模式和运作机制,展示海外中国文物收藏形成的过程及考古学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文章主要从以下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回顾了弗利尔的收藏史概况,对中外学人对弗利尔数次中国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和弗利尔的中国文物收藏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要爬梳,整理、分析研究现状与研究空间,阐明文章的研究意义、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分析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文物收藏的情况,以此为基础,论述弗利尔投身于文物收藏的肇始、社会背景和审美偏好。第二章以时间为线索论述受到惠斯勒和费诺罗萨的美术学、考古学理论的影响,分别于1895年、1907年两次在中国的旅行和文物收藏活动及相关成果。第三章依照时间线索论述弗利尔在1909、1910-1911年间在中国的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通过弗利尔在华期间与端方和福开森等人的交往情况、文物收藏情况、馆藏编号为F1917.396.1的玉器流散过程、对龙门石窟和巩县石窟等史迹的游览考察等内容进行分析,展现弗利尔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情况,呈现弗利尔中国文物的收藏模式与运作机制及其所受到的考古学的影响。结语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结果进行整体的梳理、归纳和总结。
李铃[2](2021)在《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中日国力对比发生逆转,中日关系发生质的改变,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也发生转变。本论文试图通过游记文本研究,检视游记文本中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如何改变。本论文在统计现存明治时期日本人游记书目和概述近代日本人中国旅行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 1862年“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9部游记、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和《北京纪游》(1875年)、宗方小太郎的《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1887年)、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1900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1907年)作为个案,挖掘这些不同年代文本中的相同主题,发现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共性,也注意分析各旅行者源于各自旅行目的和兴趣的个人关注点。本论文由七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序章,第二章是先行研究综述。第三章统计了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整体情况并分类,选出具有代表意义的个案。第四章到第六章是本论文的核心部分,分别细读了明治之前、明治前期和明治后期的游记个案。第七章为终章。通过对明治之前和明治时期游记中中国认识的考察,本论文有以下发现:1)各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既有共同的关注点,也有各自的问题意识。不同时期日本人在游记中的共同关注点是:中国人、中国的外国势力、近代中国面临的问题。时间较长的旅行,游记中会对中国会有相对全面的观察和记录;而以奔赴名胜古迹或某些固定旅行点为目的的旅行,旅行者较为偏向于把局部事实概括成中国的整体特征。2)整体而言,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是中国正在走向衰败,对中国人、中国卫生、中国名胜古迹、中国的鸦片问题等,都是类似评价。在明治以前和明治前期的游记中,部分日本人对中国人和中国的境遇仍怀有同情和理解,日本间谍则始终对中国怀有恶意。明治后期的游记中,日本人以日本作为标准来衡量中国,认为中国远不如日本。3)明治之前和明治前期,旅行者以社会上层、某领域的精英人士、间谍和军人居多,他们接触的多是中国下层人士。到了明治后期,普通日本人也能访华。明治维新的成功、近代日本对外武力扩张的阶段性胜利,使日本人国民身份意识加强,他们在游记中常以维新成功国和战胜国国民的心态凭吊、评估中国。随着生活在中国的日本人的增多,日本人越来越依靠在中国的日本人获取信息,笔谈的作用发生改变,不再只是了解中国的方式,也成了他们向中国人传达中国认识的方式。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指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马旭[4](2019)在《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文中指出中国的控烟运动自1979年进入政府议程,至今刚好40年。尽管中国政府早在2003年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由于种种利益牵绊,控烟进程一直处于缓慢而渐进的状态中。以往研究中,通过对控烟政策的考察,发现中国控烟运动存在多元主体的相互博弈,是一场多方不情愿的运动;立足于健康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则更多聚焦于控烟宣导的效果提升,对本土文化的牵制作用和个体心理基模的能动性有所忽略。本研究认为,促成控烟运动走向深远的关键因素是不同群体在健康认知和控烟行动上取得一致;即达成控烟的多元共识,从根本上弥合分歧,让控烟运动实现社会共治。所以,本文以达成控烟共识为出发点,引入社会表征理论,从社会表征的两个重要来源:媒体影响和社会互动入手,分别与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的核心要素相勾连,建立了由媒介表征呈现“表层共识”,即共识的结果;数字媒介实践中的主体互动反映“深层共识”,即共识的过程两个维度的分析链条,结合框架分析探讨达成控烟共识的过程、结果与机制。研究综合运用数据挖掘、基于LDA主题建模的框架分析、基于语料库的批判性话语分析、基于Plutchik情绪轮的细粒度情绪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探寻2003到2018十六年间反映在媒体表征中的“表层共识”;以及数字媒介实践中多元主体通过搜索、展演、参与等互动达成“深层共识”的过程。研究发现:(1)媒介表征中的控烟议题在时间、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对不同主体的话语表征趋向固化,“表层共识”容易分化。烟草控制与烟草经营两种悖离的议题在我国的媒体报道中此消彼长,并在外力“拔河”下趋于平衡,长期共存。从全局来看,控烟报道在烟草大省和非烟草大省之间存在巨大反差,这种差异在中央级媒体的表达上得到了微妙的调和,但仍显示出控烟议题在中国境内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价值地位。通过行动者并置词的分析发现行动团体间存在话语的割裂与固化,这种路径依赖的现状正是因为控烟议题缺乏进入公共议程价值而造成的。(2)数字媒介实践的考察中,当控烟议题与网络公共事件勾连,进入公共视野,并在互动中形成一致的意见和情绪,便可成为聚合控烟“深层共识”的强势路径;但在其他数字媒介实践中控烟议题则容易失焦与圈层化。通过控烟志愿者微信群的观察和典型人群的访谈也印证了上述结论。(3)我国控烟运动所展现出来的媒介表征和数字媒介实践,存在着阻抑共识聚合、分化不同群体烟草表征认知的现象。不同群体间关于烟草的表征和控烟的共识存在着争议性和模糊性,网络空间关于控烟议题的互动与现实生活也存在差异,但可以通过不断的意见扩散和协商,争取控烟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在研究创新方面,本研究首先致力于转变健康传播的常规研究视角,提出了媒介表征、数字媒介实践与共识达成的理论机制模型,并借助框架理论进行了操作化补充;随后,将此理论模型在控烟运动研究中进行了演绎和总结,推演出控烟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最后,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和框架理论对海量数据文本进行分析,跳出了静态的结构分析,实现了对框架过程和情绪流变的呈现。
张劼[5](2018)在《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文中研究说明青岛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近现代城市景观着称,近现代园林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建设发展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进程密切相关,具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它立足于山海地域环境特色,在多元文化碰撞与交融的影响下,通过吸收与融合,形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特定的时代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论文以青岛近现代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分析研究,结合实地调研,对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营造特征、演进特征、影响与启示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历史分期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特点,提出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经过了德占日据时期“欧化与日化”背景下的“殖民输入”、民国时期“民族化与中西交汇”双重影响下的“二元互动”和新中国时期“多元化与新时代要求”多方因素影响下的“多元融合”等时空元素主导与交融的历史发展演进过程。其次,在对典型园林实例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园林内容与功能、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园林造园要素、园林造景手法等方面,深入探究了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着重提出了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主要表现为突出的山海迤逦地域景观特色,包容西方与本土、现代与传统相交织的多元造园风格及要素和充满异域风情的植物景观特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青岛近现代园林创造了山海地域特色与多元园林艺术有机结合的无比杰作,包含了人文与自然、西方与本土、传统与现代的多元韵律。其三,从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的角度,分析了青岛近现代园林建设发展对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的形成、城市公共空间的优化、城市景观风貌的塑造、城市文化空间的形塑以及城市活力的提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积极意义;重点探讨了1898年至1994年这一时段的历史发展演变对此后青岛园林造园风格及手法的发展、园林空间分布的扩展以及园林空间历史特色的延续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地影响,对当前及今后青岛园林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总结出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具有“多元文化包容性”与“本地文化薄弱性”双重并存的特征,园林发展在具有多元性的同时,也表现出地域自主性的文化创新较薄弱,园林文化及风格的发展方向较盲目的局限性。因此,青岛园林未来发展必须清晰认识这一局限性,立足地域特色,提升地域自主性园林文化的创新能力,将是青岛园林未来发展的重要探索方向。
韩宝睿[6](2012)在《大都市连绵带综合交通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沪宁大都市连绵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大都市连绵带(以下简称MIR)是目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最高阶段,该区域内存在多个大都市核心,周边数十个中小城市相互紧密联系,景观上形成连绵不断的城市形态。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内经济最发达、最活跃、最具有竞争力的区域。然而对于这样一个新型发达地区,应该构筑一个什么样的MIR交通体系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概念。现有的交通规划理论并不能全面指导这样高级、复杂、大范围区域的综合交通规划。本论文从交通本源出发,以MIR区域的产生与发展为线索,运用城市规划与空间演变的原理,深入分析MIR内交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相互关系,从而寻找出MIR交通结构演变与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论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与结论。(1)运用城市地理学、社会学的观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MIR区域产生、特点以及空间演化过程做了总结与分析,研究认为除了传统定义MIR之外,空间的斑块化、破碎化特点是MIR区域与其他类型城市化区域差别最大的地方。此外,研究显示,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导致MIR范围不断延伸,MIR空间发展在地理空间范围上有进一步扩展趋势。(2)在总结大量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MIR的交通结构、政策与对策。从对比中发现发达国家在MIR内部注重控制土地蔓延使用、环境保护、交通结构与连绵带形态之间的共同之处,也总结出各国的差异。此外,为使研究成果更加适合于国内参考,论文也分析了东南亚、拉丁美洲等人口稠密城市化密集区域的交通发展情况。研究认为拉美主要大都市区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值得中国借鉴。(3)运用城市空间演化理论,对MIR交通与城镇发展的互动关系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深刻分析了水运、公路、铁路、民航几类运输系统对大都市连绵带产生、发展以及优化起到的作用。总结和揭示出几个重要结论:水运是MIR发展的基础动力,也是对外经济的基础;公路运输是MIR的稳定力量,引导区域繁荣与蔓延,形成产业集结;轨道交通是MIR发展的新型动力与核心力量;民航运输是外向型新型经济的加速器与孵化器。论文在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也注重与国内实际结合,分别讨论了国内内河运输更新、轨道交通站点与郊区土地开发以及民航机场的布局等重大问题的发展趋势与原则。(4)论文深入分析了当今MIR作为宏观背景下的综合交通规划理论的改进与不足。从规划过程、目标、方法上做了反思,提出了面对新形势下的战略交通规划理念和过程。研究认为,由于MIR面积广大和不确定因素多带来的复杂性,一般情况下使所涉及到的研究内容数据众多而很难全面综合分析这样的问题,运用情景分析理论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规划的背景和范围、规划的目的和作用。论文将交通战略应对按照情景规划的方法进行分析,以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交通系统内部的结构、组成、分布。运用逻辑推理和情景演绎制定未来交通战略的模式,为大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5)根据沪宁MIR的翔实资料,梳理与总结出该连绵带的发展背景与特征,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区域内交通战略需求与发展方向。重点解读了沪宁MIR的经济发展动力、能源需求与运输、主要物资(如钢铁、煤炭、粮食等)战略运输等一系列与交通运输战略相关的重大问题。结合世界全球化和能源环境安全等战略背景,分析沪宁MIR可能的运输前景和方式。研究认为,区域内内河运输设备与管理水平滞后,海运较为发达,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区域内公路网运输内存在一定的不平衡;轨道交通发展较快,城际轨道交通尚不能适应都市连绵带出行特征与需求。民航需求增长迅速,将成为国内主要航空枢纽区域,但机场密度、运营管理远不能满足未来发展。(6)以交通区位论、交通地理学、运输工程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将通道与走廊以及枢纽规划理论作为MIR交通规划的重要的支撑理论。通道与走廊是MIR区域内最为重要的交通载体和体系,是形成MIR的骨架。论文借鉴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区分了通道与走廊的概念。将大都市连绵带的通道、运输走廊进行了分类与分级研究。着眼于通道的发展演化,重点分析了通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沪宁地区交通通道的等级与各自趋势。最后针对沪宁走廊,验证其产生、演化以及结构的形成机理。并对未来结构做出预判。研究也以相同方法对交通枢纽进行了分类与排序,以MIR为背景,研究各类运输枢纽在城市发展演化中所起作用。研究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总体背景,分析公、铁、水、空各类枢纽的功能与发展趋势。根据综合交通规划要求,逐项列举这些枢纽在位置、规模、容量在指标上的变化趋势。(7)研究认为健康发展的大都市边缘区域和郊区将是未来MIR成功发展的关键所在。而MIR边缘区域的交通结构将成为这类区域最有创新最有活力和代表性的新型交通发展方向。本文从微观角度,以沪宁区域内大都市郊区化特点和趋势为研究线索,以大都市边缘区域的居民出行产生与特点为目标,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国内大都市边缘区域居民通勤出行、生活出行的趋势。研究考虑了边缘区域(郊区)居民通勤出行的方向、距离、时间与分布特点,并分析了这些特点背后的作用因素,比较了国内外郊区通勤的差别,并提出适应新发展过程的规划理念。此外,对郊区居民生活出行频率、距离与分布规律做出总结。研究提出在MIR边缘区建设中,应以紧缩城市、公交都市等新兴理论指导城市发展,对郊区公共交通发展方式、合乘以及郊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论文研究涵盖了大都市连绵带综合交通的起源与发展规律、各类设施在系统中的作用与结构研究、规划方法和理念的更新与探索。并将理论与思想贯穿应用于沪宁MIR的综合交通战略研究。研究成果可为大都市连绵带发展机理的认识提供新的思路,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刘敏[7](2012)在《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同时,公众的民主意识、权益意识不断提高、市民社会持续进步,建筑遗产保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认可,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积极性和呼声逐渐加强。这既顺应了国际社会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也响应了国家政策的号召,是社会民主进步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我国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不健全,一边是建筑遗产不断受到蚕食、消失在城市开发改造中;一边是公众参与阻力重重,政府自利化趋势明显,导致缺乏公众参与保障机制、非政府组织和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公众参与无序、专家“御用化”趋势、企业趋利现象明显等诸多不良现象。面对如此局面,笔者在研究西方国家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公共政策和市民社会的角度,对我国公众参与现状及困境加以解析,找出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的不足,采用跨学科、走访、现场考察等方法,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机制加以研究与分析。其次,以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运动为例,通过对公众参与主体的采访、现场考察调研以及媒体报道分析等,对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历程加以分析研究,建立天津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手档案。尤其重点分析研究了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可行性,结合天津市专门负责历史风貌建筑修缮的国有企业——“整理公司”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实例,对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优势和社会责任加以重点研究。同时结合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的案例,采用跨学科、多角度的研究方法。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是一门专业性强、深层次、复杂的社会问题,仅凭单一学科很难解决全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学、文化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历史学、法学、遗产保护等角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加以分析研究,从公众参与法治机制、回应机制和教育机制三个方面展开系统性全面的研究,探索“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建筑遗产保护制度化之路。
刘春玲[8](2010)在《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1898年—1949年间青岛的市政建设为研究对象,引入市政学、管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生态学、城市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此期间青岛的市政建设和市政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1898年德国租借青岛后,大规模的建港建城拉开了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序幕,此后青岛经历了日本的两度侵占、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本文纵向梳理了德租时期的“依法治城”、日据时期的“以军治城”和“以华制华”、北洋政府时期在“自主治市”过程中进行的官制改革,以及国民政府时期的市长制及“专家治市”等不同的政府组织构建系统及运行机制;通过对1900年《青岛城市规划》、1910年《青岛市区扩张规划》、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方案》、1939年《青岛特别市地方计划》和《青岛特别市母市计划》的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城市规划在技术层面和可实施性上有着哪些特点,对青岛的城市现代化、空间布局、城市规模、建筑文化、人文景观等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通过对青岛港、胶济铁路、道路、下水管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研究,和自来水、供电、公共交通、公共卫生与防疫、园林绿地等城市公用事业的研究,以及城市居民的住宅建设及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的考察,探讨青岛如何按照现代西方市政理论去实践和构建城市设施,如何按照“现代方式”去规划和整顿城市空间,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居住环境和培养了市民的现代生活方式,市政府又是如何进行有效的城市管理的,对青岛的城市化和都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最后,本文总结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三个特点,即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市政建设经费来源固定化;市政工程实行招商承建制度、有统一的建筑标准和有规范的监管机制。
程洁[9](2010)在《上海竹枝词研究》文中指出在上海地区,竹枝词这种文学样式曾经十分壮观,不仅数量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创作者众多。本文首次对上海竹枝词进行了整体研究。所谓整体研究,一是指时间跨度上从元代至解放前;二是指包括文本、功能、作者等在内较为系统的研究。除绪论、结语及附录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阐述上海竹枝词研究的基本问题。首先通过厘清风俗诗、风土诗、民俗诗以及人类学诗等概念,明确上海竹枝词是风土诗的一种。诗性智慧的集体无意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以风土诗为中心的感性载体,以及历史诗学的思维与策略,四位一体,构成了上海竹枝词独特的外观形态与深层结构。上海竹枝词是一部诗性的风土志。无论是内容、写作手法,还是创作群体,都表明上海竹枝词的诗性身份不妨碍它“以诗补史”的价值与信度。第二章介绍上海竹枝词的主要内容。通过以“兴观群怨”为纲、以风土为目这种建构性的分类,以及传统的诗文细读的分析方式,清晰地展示出上海竹枝词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诗性风土志,它全方位地表现了上海地区数百年来的风土与社会。第三章论述上海竹枝词的功能。上海竹枝词以丰富的内容和宏大的气魄建构出了上海文化模式,这是上海竹枝词的一个重要功能。纵观物质与景观文化以及行为与观念文化,上海竹枝词描述和建构了一种“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近代市场意识、社会平等观念、肯定人欲、追求自由的伦理观念、开放包容的文化心态,等等,既具现代性特征,又兼具诗性特征,诗性与现代性共同作用,造就出上海自在、开放的文化精神。从文化变迁角度看,该文化模式中的“诗性”与“现代性”一直处于变化、调适状态。与现代性建构相比,诗性建构越来越趋于弱势,当前,诗性精神几乎沦丧殆尽。上海竹枝词“诗性”的现代性建构对于上海地区文化精神的阐释具有独特价值。第四章分析上海竹枝词的作者群体。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与学术背景使得“诗性”的现代性文化模式在知识者身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呈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启蒙心态。上海开埠之后,这群生活在条约口岸的知识者在传统与现代中挣扎、徘徊。上海竹枝词中隐含的民族文化观、民俗民众观及地域文化观,充分体现出知识者意识中传统与现代的较量,以及知识者们面临文化冲突时的犹豫与矛盾。现代性的发生最终引发了知识阶层的心灵绎动,遂有这一诗性风土志的书写。就竹枝词而言,它因自身的民间性而获益,成为知识者用以建构现代性的审美工具。自心而生的竹枝词,也是一部知识者走向现代性的心灵史。第五章思考上海竹枝词当下的生存危机。全球化这柄双刃剑的消极一面使得文化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加上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样式的挑战,介于口传与书写之间的上海竹枝词失去了创作和传播的群体与渠道,流传了千年的记述工具已然处于濒危境地。保护上海竹枝词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意义。一方面,竹枝词是我们民族和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今天,我们必须全力加以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上海文化模式中的“诗性”精神正处于历史最弱势,城市精神的迷失也隐喻在竹枝词的式微之中,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根本性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坐视蕴涵巨大诗性力量的竹枝词趋向枯萎而无动于衷,必须从诗性主体的重建与诗性土壤的培育两方面逐步推进对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让诗性的书写运动在这个现代都市继续下去。
董书芸[10](2008)在《北方城市地铁活塞风对地铁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有效利用》文中指出活塞风通过隧道和出入口引起地铁环境的变化,是地铁能耗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过渡季节和冬季充分利用活塞风是实现地铁通风系统进一步节能的有效措施。带风口屏蔽门系统可有效利用活塞风,因其兼具安全、舒适的特点,较之传统的半高安全门系统和屏蔽门系统具有许多优点。本文在大量现场实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即活塞风对地铁环境的影响规律、活塞风的有效利用对地铁通风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和带风口屏蔽门系统在北方城市的适用性。本文就天津地铁车站的大量实测数据分析了活塞风对地铁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地铁环境动态条件下和瞬变条件下的舒适性。舒适性分析和可吸入颗粒物、噪声的测试表明半高安全门系统可满足规范中的设计要求。将地铁按照地下室考虑,应用EnergyPlus能耗分析软件,在周详的负荷计算基础上,以典型年的气候条件计算分析了屏蔽门系统、半高安全门系统和带风口屏蔽门系统的能耗。通过合理的参数设置和模块选择提高了EnergyPlus能耗分析软件应用于地铁系统的精确性和便捷性。利用费用年值和价值工程方法对屏蔽门系统、半高安全门系统和带风口屏蔽门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发现在北方地区,从降低初投资、节约能耗的角度考虑,半高安全门系统优于屏蔽门系统,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为了得到更精确的站台的温度场和速度场的波动情况,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模型中根据实测数据将活塞风速设置为分段函数,利用动态模拟分析活塞风和站台、站厅温度、速度的变化规律。这是与以往研究的不同之处,应该说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获得了比稳态模拟精确和丰富的模拟数据。为地铁活塞风和通风空调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屏蔽门形式——带风口屏蔽门,即在屏蔽门上加装可控风口,夏季关闭隔断列车产生的热量和活塞风的影响,过渡季和冬季打开有效利用活塞风降低通风能耗,在火灾工况下打开协助排烟,为火灾事故情况下乘客的顺利疏散争取了时间。带风口屏蔽门系统综合了屏蔽门系统和半高安全门系统的优势,可为北方城市地铁提供更安全、更舒适和更节能的站台门系统,将为站台门系统的改进和通风空调能耗的降低提供一项新的技术。
二、南京地铁——欧洲考察随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京地铁——欧洲考察随记(论文提纲范文)
(1)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界现有研究情况综述 |
一、关于弗利尔四次赴华旅行、收藏和考察的研究现状 |
二、关于弗利尔其他方面的研究现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弗利尔收藏之肇始 |
第一节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与艺术品收藏 |
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欧洲的关系 |
二、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东亚艺术研究和收藏与日本的关系 |
第二节 弗利尔的收藏肇始 |
一、弗利尔的生平与收藏起始 |
二、收藏的转折:弗利尔与惠斯勒的结识与来往 |
第二章 弗利尔的第一次、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1895、1907) |
第一节 惠斯勒的艺术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一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
一、惠斯勒的艺术理论及其对弗利尔的影响 |
二、弗利尔的第一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
第二节 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与弗利尔的第二次在华旅行和收藏活动 |
一、费诺罗萨的考古学、美术学理论及对弗利尔的影响 |
二、弗利尔的第二次亚洲旅行和在华旅行与文物搜集活动 |
第三章 弗利尔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1909、1910-1911) |
第一节 弗利尔1909、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梗概 |
一、1909 年在华旅行、收藏与考察活动轨迹 |
二、1910-1911 年在华旅行、收藏和考察活动轨迹 |
第二节 弗利尔在华期间的文物收藏活动 |
一、中外鉴藏家与文物商和弗利尔的交往及影响:以端方和弗利尔为例 |
二、弗利尔在第三次、第四次在华旅行期间的收藏文物情况 |
三、F1917.396.1 的流散个案:文物收藏之步骤及与考古学的关系 |
第三节 弗利尔在华的史迹旅行与考察 |
一、弗利尔在洛阳、杭州、大连、旅顺等地史迹的旅行与考察概况 |
二、弗利尔的洛阳旅行与考察所受西方考古学界研究之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弗利尔生平年表 |
附录二 底特律自由通讯(Detroit Free Press)1890年3月30 日刊登对弗利尔拜访惠斯勒之采访 |
附录三 弗利尔与游筱溪等人的部分通信档案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问题意识 |
一、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认识发生质变 |
二、近代日本人的中国旅行热潮 |
三、日本人游记是研究日本人中国认识的好材料 |
第二节 本论文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三、本论文的创新、意义和不足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先行研究 |
第一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认识的研究 |
第二节 关于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研究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及统计 |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的分类 |
第二节 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的统计分析及案例选择 |
小结 |
第四章 明治时期以前的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0-1867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 |
一、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整体情况 |
二、幕末日本人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特点 |
三、“千岁丸”上海考察团的中国旅行和游记的代表性问题 |
第三节 个案研究: 以“千岁丸”一行的中国游记为中心 |
一、旅行目的、各部游记的重心和特点 |
二、完整的个案: 以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为例 |
三、各游记共同的关注点: 以对难民和孔庙的看法为例 |
四、小结: 中国认识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
第五章 明治前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68-1894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小栗栖香顶的《北京纪事》 |
一、小栗栖香顶的第一次中国旅行和《北京纪事》 |
二、日常生活中的中国人认识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小栗栖香顶的特别关注点: 宗教 |
五、小结: 日常生活中的对中国人的多面观察 |
第三节 个案二: 宗方小太郎与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一、宗方小太郎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 |
二、1887年《宗方小太郎日记(未刊稿)》中的中国人、日本人、欧美人和朝鲜人 |
三、对中国的认识 |
四、宗方小太郎的特别关注点: 中国地势和兵力 |
五、小结: 中国作为日本“相机而动”的对象国 |
第六章 明治后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1895-1912年) |
第一节 历史背景 |
第二节 个案一: 内藤湖南和《燕山楚水》 |
一、内藤湖南的第一次中国之行 |
二、《燕山楚水》的概况 |
三、对中国人和西方人的认识 |
四、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一: 名胜古迹 |
五、内藤湖南的特别关注点之二: 以笔谈了解中国时局 |
六、内藤湖南认识中国的方法: 比较与局部代替整体法 |
第三节 个案二: 广岛高等师范学校的《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 |
一、1906年广岛高等师范学校满韩修学旅行 |
二、游记《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概况 |
三、《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对中国人的认识 |
四、《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中国认识 |
五、《满韩修学旅行记念录》中的特别关注点: 旧战场和新经营 |
六、评价中国东北的方式: 与日本作比较 |
七、小结: 落后的中国、胜利者日本、新经营者日本 |
第七章 幕末和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探讨 |
第一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 |
一、五个个案的基本情况对比 |
二、中国认识的共性和个性 |
第二节 中国认识及其变化的原因初探 |
一、看中国的视角: 俯视的视角 |
二、信息源的变化 |
三、笔谈作用的转变 |
四、中国认识的二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 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关键概念界定 |
1.3 从表征到共识的媒介研究路径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中国控烟运动的历程 |
2.2 国外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
2.3 国内跨学科视角下有关控烟运动的研究 |
2.4 文献评述与研究问题提出 |
3 媒介表征:基于历时、全局、主体性的考察 |
3.1 研究对象的选取和处理 |
3.2 时间脉络 |
3.3 社会变迁与关键事件 |
3.4 地域差异 |
3.5 媒介表征下的行动者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数字媒介实践:基于实践画像的考察 |
4.1 数字媒介实践的类型 |
4.2 搜索: 媒体聚焦与用户关注的偏离与重合 |
4.3 展演: 热门话题的表达实践 |
4.4 “劝烟”网络公众事件的聚类 |
4.5 参与: 网络公众事件中的表征流动与情绪竞合 |
4.6 补充与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语 |
5.1 控烟议题的共识机制 |
5.2 反思: 共识达成的媒介路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五类主体高频并置词 |
附录二: 2009-2018影响力排名前50热门微博 |
附录三: 2016-2018新浪微博“劝阻吸烟”媒介事件汇总 |
附录四: 深度访谈引导问题 |
附录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5)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2 研究成果综述和相关领域史料搜集 |
1.2.1 中国近现代园林史研究的成果与趋势 |
1.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历史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3 相关领域史料的搜集 |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基本框架 |
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环境及历史分期 |
2.1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 |
2.1.1 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及植被等自然环境 |
2.1.2 自然环境对园林形成发展的意义 |
2.2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
2.2.1 从海防要地到海滨名城 |
2.2.2 极具个性特色的城市建筑 |
2.2.3 兼容并包与开放的文化特色 |
2.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园林类型及特点 |
2.3.1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宗教园林 |
2.3.2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私家园林 |
2.3.3 开埠以前青岛地区衙署园林 |
2.4 青岛近现代园林形成发展的历史分期 |
2.5 小结 |
3 德占日据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发端(1898-1922) |
3.1 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与初扩 |
3.1.1 德制规划与近代青岛城市的形成 |
3.1.2 日据时期青岛城市的扩张 |
3.2 德占时期以欧人区为主的公园绿地规划与建设 |
3.2.1 1898年首份城市规划中的公园绿地规划 |
3.2.2 1899年对首份规划修订中公园绿地的调整与补充 |
3.2.3 1901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4 1906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5 1913年欧人区公园绿地建设状况 |
3.2.6 代表性园林实例——督署公园、阿尔伯特大街公园和总督公园 |
3.3 德占时期郊外别墅区的园林景观建设 |
3.3.1 运动休闲区的规划与景观建设 |
3.3.2 森林公园(Forstgarten):兼具植物试验场与公园的双重功能 |
3.3.3 “胜利大道”(Siegesalle):街区的景观建设 |
3.4 日据时期城市园林绿地的初拓 |
3.4.1 “旧城”园林绿地的续建与新建 |
3.4.2 “新城”园林绿地的辟建 |
3.4.3 代表性园林实例——新町公园、青岛神社 |
3.5 西式公共建筑庭院的兴建 |
3.5.1 西式公建庭院的建设背景 |
3.5.2 西式公建庭院的实例分析 |
3.5.3 西式公建庭院的特点 |
3.6 外人与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初兴 |
3.6.1 西式外人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6.2 逊清遗老别墅庭院的建设背景与特点 |
3.7 大规模造林绿化及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7.1 德占时期大规模的造林绿化 |
3.7.2 行道树的初步发展 |
3.8 园林管理制度与教育的创设 |
3.8.1 园林管理制度的初建 |
3.8.2 园林教育的初创 |
3.9 小结 |
4 民国时期青岛近现代园林的快速发展与衰退(1922-1949) |
4.1 伴随城市成长园林绿地的快速发展(1922-1937) |
4.1.1 主权回归后青岛近代园林快速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4.1.2 伴随城市成长的公园绿地的快速发展 |
4.2 民族主义渐进下既有大中型公园的调整与扩充 |
4.2.1 传统民族文化意象的凝练 |
4.2.2 独具民族特色公园空间的开辟 |
4.2.3 培育民族主义精神的公园空间的规划设计 |
4.3 “前海三湾”一线公园的辟建 |
4.3.1 民族精神象征:青岛湾栈桥公园的历史变迁及建设特点 |
4.3.2 中西交汇公园:汇泉湾莱阳路海滨公园的设计与建设 |
4.3.3 其他沿海公园的辟建 |
4.4 劳工居住区公园绿地的新辟 |
4.4.1 台东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东镇公园的辟建 |
4.4.2 台西镇劳工居住区的规划建设及西镇公园的辟建 |
4.5 中国传统寺庙园林的兴建 |
4.5.1 湛山寺的选址与用地 |
4.5.2 湛山寺的初建过程 |
4.5.3 湛山寺的空间环境特色 |
4.6 传统风景名胜园林的近代兴起 |
4.6.1 德占时期崂山郊游地的初兴 |
4.6.2 民国时期崂山风景名胜园林的勃兴 |
4.7 公共建筑庭院的多样化 |
4.7.1 从兵营到校园:国立山东大学的校园建设及变迁 |
4.7.2 “外教披中衣”:青岛红十字会及其庭院的建设 |
4.8 别墅庭院及别墅群园林的快速发展 |
4.8.1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的形成 |
4.8.2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别墅群园林的主要景观特征 |
4.8.3 八大关与太平角区域内风格多样的别墅庭院 |
4.9 行道树的快速发展 |
4.10 战争状态下青岛近代园林发展的衰退(1937-1949) |
4.10.1 既有大中型公园功能的日益杂糅 |
4.10.2 园林绿地遭受严重破坏 |
4.11 园林管理与规划 |
4.11.1 园林管理制度的完善 |
4.11.2 1935年《青岛市施行都市计划案》中的园林规划 |
4.12 小结 |
5 新中国成立以后青岛近现代园林的曲折发展与全面逾越(1949-1994) |
5.1 五六十年代城市绿化的恢复与曲折发展 |
5.1.1 建国初期城市绿化的恢复 |
5.1.2 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城市绿化的曲折发展 |
5.2 五六十年代城市既有公园绿地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1 中山公园的恢复、充实与改造 |
5.2.2 文化休息公园:第三公园的改造与功能调适 |
5.2.3 街头游园的恢复、新辟与改造 |
5.3 五六十年代大中型公园的新辟 |
5.3.1 海泊河公园 |
5.3.2 沧口公园 |
5.4 疗养区园林绿地的兴建 |
5.4.1 以八大关一带为主的休养区公园绿地建设 |
5.4.2 湛山一带疗养院及其庭院的兴建 |
5.5 文革时期园林绿地发展的几近停滞(1966-1976) |
5.6 改革开放后城市绿化的全面发展(1978-1994) |
5.7 改革开放后园林绿地的蓬勃发展(1978-1994) |
5.7.1 专类公园的建设 |
5.7.2 山头公园的大量兴建 |
5.7.3 纪念性园林的建设 |
5.7.4 大型广场绿地的兴建 |
5.8 园林管理与规划 |
5.8.1 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的演变与定型 |
5.8.2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的逐步成熟 |
5.8.3 风景名胜区规划步入正轨 |
5.9 小结 |
6 青岛近现代园林的营造特征 |
6.1 多重复合的园林内容与功能 |
6.1.1 社会承载之功能 |
6.1.2 政治教化之功能 |
6.1.3 改善生态与美化环境之功能 |
6.1.4 青岛近现代园林功能的特殊性 |
6.2 园林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1 公园选址及空间布局 |
6.2.2 庭院平面布局及竖向处理 |
6.3 园林山石与水景营造 |
6.3.1 巧借山、海、礁石等自然要素 |
6.3.2 人工山石营造 |
6.3.3 人工水景营造 |
6.4 园林建筑营造 |
6.4.1 园林建筑类型丰富,风格杂糅 |
6.4.2 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注重对比变化 |
6.4.3 具有重要的历史及科学价值 |
6.5 园林雕塑 |
6.6 园林植物与动物 |
6.6.1 树种选择以外来引进树种为主构建基调 |
6.6.2 植物配置形式因地制宜,营造不同特色的植物景观 |
6.6.3 从动物角到专类动物园的园林动物 |
6.7 园林造景手法特色 |
6.7.1 利用海岸线空间形态特点,营造具有标志性的园林景观 |
6.7.2 契合“地景”,营造“地”与“景”相互融合的园林空间 |
6.7.3 运用“对景”,营造广角度、多维度的园林景观集合 |
6.8 园林景观营造的总体特征——“青岛特色” |
6.9 小结 |
7 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特征、动因及影响 |
7.1 与近现代其他沿海开埠城市园林发展之比较 |
7.1.1 比较对象的选择与分析——大连、上海、天津和广州 |
7.1.2 比较总结 |
7.2 近现代园林发展的演进过程及阶段性特征 |
7.2.1 德占日据时期:被动强制的“殖民输入” |
7.2.2 民国时期:主动感性的“二元互动” |
7.2.3 新中国时期:主动理性的“多元融合” |
7.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动因分析 |
7.3.1 不同政经条件影响下城市发展的推动 |
7.3.2 不同文化及造园思想的移植、碰撞与融合 |
7.3.3 相关规划及制度的引导与管理 |
7.4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的影响与启示 |
7.4.1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城市空间及景观风貌塑造的影响与意义 |
7.4.2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对1994年以后青岛园林建设发展的影响 |
7.4.3 近现代园林发展演进在文化上的双重性及未来发展的探索方向 |
7.5 小结 |
8 结论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8.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博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
附录 |
附录一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分布图 |
附录二 青岛近现代主要城市公园调查表 |
附录三 青岛近现代主要庭院调查表 |
(6)大都市连绵带综合交通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沪宁大都市连绵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MIR 内综合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 |
1.1.3 研究主要构想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1.3.1 国外连绵带及其交通模式研究状况 |
1.3.2 国内都市连绵带交通结构研究状况 |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路径 |
第二章 大都市连绵带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表象 |
2.1 大都市连绵带的基本概念与表象 |
2.1.1 MIR 的概念 |
2.1.2 与 MIR 涵义相近的概念 |
2.1.3 相关概念的差异 |
2.2 MIR 的地理与空间特征 |
2.2.1 MIR 空间位置和自然条件 |
2.2.2 城镇体系特征 |
2.2.3 经济与产业结构特征 |
2.2.4 空间布局与景观特征 |
2.2.5 MIR 地区的社会与文化特征 |
2.3 发达国家的 MIR 的基本情况 |
2.3.1 MIR 在全球的分布 |
2.3.2 北美大都市连绵带 |
2.3.3 欧洲大都市连绵带 |
2.3.4 亚洲大都市连绵带 |
2.3.5 拉丁美洲的大都市连绵带潜在区域 |
2.4 MIR 未来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
2.4.1 MIR 区域内的发展趋势 |
2.4.2 MIR 区域发展制约因素 |
2.4.3 MIR 交通体系趋势 |
2.5 沪宁大都市连绵带特征分析 |
2.5.1 研究区域综述 |
2.5.2 沪宁 MIR 的空间与地理特征 |
2.5.3 区域内人口特点 |
2.5.4 沪宁 MIR 城镇体系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MIR 的交通模式与战略选择 |
3.1 轨道交通对 MIR 的支撑作用 |
3.1.1 轨道交通对城市带早期发育的促进 |
3.1.2 轨道交通复兴对 MIR 的促进 |
3.1.3 高速铁路给 MIR 带来的负面影响 |
3.1.4 日本东海道 MIR 的轨道交通模式 |
3.2 机场枢纽对 MIR 的拉动作用 |
3.2.1 机场枢纽在 MIR 运输体系中的地位与特点 |
3.2.2 新经济模式下机场对 MIR 发展的影响 |
3.2.3 由机场产生的新型城市空间 |
3.2.4 美国机场布局特点 |
3.2.5 国外机场布局经验借鉴 |
3.3 水运对 MIR 发展的促动作用 |
3.3.1 水运对 MIR 早期形成的重要作用 |
3.3.2 海运及港口业对 MIR 发展的支撑作用 |
3.3.3 内河运输在 MIR 区域内新的发展机遇 |
3.3.4 欧洲内河运输政策的经验借鉴 |
3.4 公路运输对 MIR 郊区边缘的蔓延与聚集的影响 |
3.4.1 公路对大都市郊区化的促进作用 |
3.4.2 国外郊区化过程借鉴 |
3.4.3 公路对城市化进程影响 |
3.4.4 MIR 区域内高速公路与城镇的协同发展 |
3.5 MIR 综合交通模式的战略选择 |
3.5.1 MIR 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趋势 |
3.5.2 MIR 综合交通运输模式制定的层次与对象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IR 交通规划理论发展与探索 |
4.1 大区域规划理论脉络 |
4.1.1 早期区域经济规划中的理论 |
4.1.2 MIR 综合交通规划的指导理论 |
4.2 MIR 综合交通体系战略规划反思 |
4.2.1 大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过程反思 |
4.2.2 大都市连绵区的交通规划特点、难点与方向 |
4.2.3 MIR 区域交通战略规划的目标 |
4.3 MIR 交通战略规划的框架与流程 |
4.3.1 区域交通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
4.3.2 区域交通规划的层面分析 |
4.3.3 MIR 区域交通体系战略制定流程 |
4.4 MIR 交通规划应具备的理念 |
4.4.1 全球视野理念 |
4.4.2 动态区域规划理念 |
4.4.3 可持续发展理念 |
4.4.4 人本位规划理念 |
4.5 MIR 战略交通规划的研究方法——情景规划 |
4.5.1 情景规划的内涵 |
4.5.2. 情景规划的关键要点 |
4.5.3 情景规划过程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沪宁 MIR 地区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分析 |
5.1 沪宁 MIR 综合运输发展状况与挑战 |
5.1.1 综合运输发展现状分析 |
5.1.2 公路运输 |
5.1.3 沪宁 MIR 地区水运发展状况 |
5.1.4 沪宁 MIR 地区的轨道交通 |
5.1.5 沪宁 MIR 地区民航运输状况 |
5.2 沪宁 MIR 地区综合交通发展的情景分析 |
5.2.1 远期 MIR 综合交通发展的核心问题界定 |
5.2.2 各个情景因素的逻辑推理与演绎 |
5.2.3 快速城镇化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
5.2.4 沪宁 MIR 各类运输方式面临的挑战 |
5.3 交通运输面临的形势和主要因素发展趋势分析 |
5.3.1 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因素 |
5.3.2 城市化和居民收入因素 |
5.3.3 经济贸易导致的交通运输增长 |
5.4 沪宁 MIR 地区城际客运水平宏观预测因素 |
5.4.1 沪宁 MIR 地区城际客运联系强度 |
5.4.2 客运 OD 空间分布 |
5.4.3 沪宁 MIR 地区城际客运趋势分析与说明 |
5.5 沪宁 MIR 地区货运量分析 |
5.5.1 沪宁 MIR 货运总量分析 |
5.5.2 地区内货运 OD 分析 |
5.5.3 主要货种运输前景分析 |
5.5.4 主要货物流向与通道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都市连绵带的综合交通设施战略布局 |
6.1 交通走廊 |
6.1.1 交通走廊定义 |
6.1.2 交通走廊功能 |
6.1.3 交通走廊的分类与等级 |
6.1.4 沪宁 MIR 的交通走廊发展趋势 |
6.2 运输通道 |
6.2.1 运输通道概念 |
6.2.2 运输通道特征 |
6.2.3 综合交通运输通道的分类 |
6.2.4 运输通道的演化动力 |
6.2.5 MIR 内通道的发展趋势 |
6.3 沪宁 MIR 区域运输走廊与通道演化分析 |
6.3.1 沪宁地区交通通道的潜在区位分析 |
6.3.2 沪宁 MIR 交通走廊与通道布局分析 |
6.3.3 沪宁 MIR 交通通道的布局设想 |
6.3.4 沪宁 MIR 综合交通通道内部协调 |
6.4 交通枢纽 |
6.4.1 交通枢纽概念 |
6.4.2 交通枢纽的分类 |
6.4.3 交通枢纽发展历程 |
6.4.4 交通枢纽在 MIR 中发展趋势 |
6.5 沪宁 MIR 的战略枢纽布局研究 |
6.5.1 枢纽城市的等级划分 |
6.5.2 沪宁 MIR 综合交通枢纽体系总体框架 |
6.5.3 沪宁 MIR 航空枢纽的布局研究 |
6.5.4 沪宁 MIR 的现代化水运枢纽 |
6.5.5 高速铁路枢纽的布局与发展战略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沪宁 MIR 都市边缘区域的交通发展模式 |
7.1 MIR 边缘地区的概念与研究概况 |
7.1.1 边缘地区与郊区 |
7.1.2 国外大都市区郊区化的状况 |
7.1.3 国内大都市区郊区化的发展趋势与特征 |
7.1.4 MIR 居民出行区域按特征划分 |
7.2 MIR 边缘区域内居民出行特征 |
7.2.1 大都市圈域内居民出行的特征 |
7.2.2 MIR 边缘地区居民出行的通勤特征与变化 |
7.2.3 大都市通勤圈范围 |
7.2.4 沪宁 MIR 地区的通勤范围 |
7.2.5 MIR 边缘地区居民生活出行特征 |
7.3 MIR 居民出行特征的变化趋势 |
7.3.1 多元化的出行方式 |
7.3.2 城际交通数量与距离不断增加 |
7.4 都市连绵带边缘区域交通模式构建方式的反思 |
7.4.1 大都市郊区的发展理念 |
7.4.2 中国传统大都市郊区化的发展模式 |
7.4.3 建设中国大都市连绵带郊区公共交通的原则与模式 |
7.4.4 大都市连绵带边缘区传统交通设施改进与升级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主要结论以及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与方向 |
8.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
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上篇——基础理论篇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1.3 为什么以天津为例 |
1.1.4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研究结构 |
第二章 概念释义及西方国家公众参与概述 |
2.1 概念释义 |
2.1.1 公众参与 |
2.1.2 建筑遗产 |
2.2 西方国家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1 英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2 法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3 美国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2.4 日本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概述 |
2.3 小结 |
第三章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解析 |
3.1 市民参与阶梯理论 |
3.2 公众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现状概述 |
3.3 公众参与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
3.3.1 存在问题 |
3.3.2 应对策略 |
3.3.3 小结 |
3.4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法律法规支持体系研究 |
3.4.1 法律法规释义 |
3.4.2 建筑遗产保护立法研究 |
3.4.3 公众参与立法研究 |
3.4.4 小结 |
3.5 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1 非政府组织(NGO)定义 |
3.5.2 西方国家非政府组织分析 |
3.5.3 我国非政府组织研究 |
3.5.3.1 管理规定 |
3.5.3.2 已注册登记建筑遗产保护组织 |
3.5.3.3 未注册登记NGO组织 |
3.5.4 小结 |
第四章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
4.1 概念释义 |
4.2 公众参与法治机制 |
4.2.1 知情权 |
4.2.2 参与权 |
4.2.3 监督权 |
4.2.4 公益诉讼权 |
4.2.5 小结 |
4.3 公众参与回应机制 |
4.3.1 定义 |
4.3.2 相关规定 |
4.3.3 存在问题 |
4.3.4 应对策略 |
4.3.5 小结 |
4.4 公众参与教育机制 |
4.4.1 定义 |
4.4.2 相关规定 |
4.4.3 建筑遗产保护公众教育 |
4.4.3.1 大众教育 |
4.4.3.2 专业教育 |
4.4.3.3 职业教育 |
4.4.4 小结 |
下篇——天津篇 |
第五章 天津建筑遗产概述及现状研究 |
5.1 天津建筑遗产简介 |
5.2 天津建筑遗产现状概述 |
5.3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1 相关法律法规制定 |
5.3.2 建筑遗产保护情况 |
5.3.3 保护规划制定 |
5.4 建筑遗产破坏情况 |
5.5 小结 |
第六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公众参与发展历程解析 |
6.1 觉醒期(1980S——2003 年) |
6.2 发展期(2004 年——2009 年) |
6.3 瓶颈期(2010——今) |
6.4 小结 |
第七章 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实践解析 |
7.1 个人参与——天津市民张强先生 |
7.1.1 张强先生简介 |
7.1.2 呼吁保护历史街区的漫漫长路 |
7.1.3 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方式介绍 |
7.2 社团组织——天津市建筑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 |
7.2.1 穆森简介 |
7.2.2 团队简介 |
7.2.3 主要参与保护事件 |
7.2.4 主要参与保护方式 |
7.2.5 参与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
7.2.5.1 天津盛锡福旧址保护事件 |
7.2.5.2 和平区五大道保护事件 |
7.2.5.3 解放北路“原中国农工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 精英参与——专家学者 |
7.3.1 旧城文化采风和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1 冯骥才先生简介 |
7.3.1.2 旧城文化采风运动 |
7.3.1.3 抢救估衣街运动 |
7.3.1.4 比较分析 |
7.3.2 天津浙江兴业银行旧址保护事件 |
7.3.3 天津原盐业银行保护事件 |
7.4 非政府组织空缺下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1 企业分类及其特征 |
7.4.1.1 企业社会责任 |
7.4.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研究 |
7.4.2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可行性分析 |
7.4.2.1 必然性分析 |
7.4.2.2 问题分析 |
7.4.3 企业参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 |
7.4.3.1 企业家参与——王可有先生 |
7.4.3.2 非国有企业参与——天津老城厢改造 |
7.4.3.3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3.4 专门性国有企业 |
7.4.4 比较分析 |
7.4.4.1 非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形势分析 |
7.4.4.2 专门性国有企业参与保护优势分析 |
7.4.4.3 建筑遗产保护专门性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
7.5 小结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一) 对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的研究,对城市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二) 在反思中为当今青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
三 课题研究的概念解析、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
(一) 有关市政的概念 |
(二) 研究目标 |
(三) 研究内容和框架 |
四 本文的突破与创新 |
(一) 视角新颖 |
(二) 史论结合与图文并茂 |
(三) 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 |
(四) 充分挖掘运用新史料 |
第一章 青岛的城市近代化进程 |
第一节 青岛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第二节 清末建置与传统市镇的形成 |
第三节 以商贸为中心的港口城市的初步形成 |
第四节 多功能中心城市的形成 |
第二章 城市政府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德租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依法治城” |
第二节 日据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以华治华” |
一 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军治城” |
二 日本第二次侵占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以华制华” |
第三节 北洋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自主治市” |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构建与“专家治市” |
(一) 市政府的构建 |
(二) 区以下行政组织的构建 |
(三) 市政机构的主要职能 |
第三章 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 |
第一节 德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北狭长”带状空间结构 |
第二节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城市规划与五大功能分区的空间结构 |
第三节 日占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南宿北工的空间布局 |
第四节 青岛近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分析 |
第四章 按照“近代方式”构建的基础设施 |
第一节 远洋和内航并重的青岛港 |
第二节 与山东腹地相连通的胶济铁路 |
第三节 实用与人文并重的街路 |
第四节 雨污分离为主体的下水管道 |
第五章 以“城市近代化”为主旨的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保证城市用水的自来水建设 |
第二节 以民用和工业动力为基础的城市供电 |
第三节 多元、便捷的公共交通 |
第四节 “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与防疫 |
第五节 兼顾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园林绿地 |
第六章 住宅建设与城乡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一节 人口城市化与城市住宅建设 |
第二节 市内平民和乡区民众居住条件的改善 |
第七章 多元的文化娱乐设施与文化教育的发展 |
第一节 多元的娱乐文化设施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发展 |
第八章 近代青岛市政建设的特点 |
第一节 制度建设具有连贯性、持续性 |
第二节 市政建设财政资金来源的固定化 |
第三节 市政工程建设的制度化、标准化与规范化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上海竹枝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概述 |
二、相关研究回顾与新问题提出 |
三、本文的主要理论视点、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竹枝词与风土诗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风土诗概说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基本特性 |
一、"上海"的时空界定 |
二、上海竹枝词的创作群体与作品数量 |
三、上海竹枝词的主要特点 |
四、上海竹枝词"以诗补史"的信度 |
第二章 内容:一部诗性风土志 |
第一节 "兴观群怨"分类法 |
一、"兴观群怨"说 |
二、"兴观群怨"分类的具体标准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内容的具体分类 |
一、可以兴 |
二、可以观 |
三、可以群 |
四、可以怨 |
第三章 功能:"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建构 |
第一节 物质与景观文化的建构 |
一、开埠前:诗性的江南水乡画面 |
二、开埠后:诗性的现代都市场景 |
第二节 行为与观念文化的建构 |
一、劳动方式 |
二、消费方式 |
三、休闲方式 |
四、信仰方式 |
五、小结:"诗性"现代性的文化模式 |
第三节 "诗性"现代性建构的独特价值 |
一、上海独立的主体意识凸显 |
二、上海文化认同逐渐形成 |
三、展示了海派文化的优越性 |
四、呈现启蒙现代性的演进轨迹 |
第四章 作者:走向现代性 |
第一节 现代性意识生成的背景 |
一、政治经济背景 |
二、风土观念背景 |
三、文化学术背景 |
四、创作的动因与目的 |
第二节 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
一、民族文化观 |
二、民俗民众观 |
三、地域社会观 |
第三节 传统竹枝词的现代性书写 |
一、传统方式为何被采用 |
二、现代意识如何被书写 |
第五章 上海竹枝词在当下的文化危机 |
第一节 上海竹枝词的生存危机 |
一、上海竹枝词的生存现状 |
二、上海竹枝词濒危的原因 |
第二节 上海竹枝词的保护与传承 |
一、保护的意义与难点 |
二、措施与建议 |
结语 |
附录:上海民间散佚竹枝词拾遗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北方城市地铁活塞风对地铁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有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地铁环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主要研究方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
1.5 本文创新与意义 |
第二章 列车对车站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实测 |
2.1 天津地铁1 号线介绍 |
2.1.1 建设情况概述 |
2.1.2 列车基本数据 |
2.1.3 天津地铁1 号线站台门的形式—半高安全门 |
2.1.4 典型站情况概述 |
2.2 典型站活塞风速理论计算 |
2.2.1 活塞风的成因 |
2.2.2 活塞风空气动力学基本方程 |
2.2.3 下瓦房站列车进站活塞风速 |
2.2.4 下瓦房站列车出站活塞风速 |
2.2.5 鞍山道站列车进站活塞风速 |
2.2.6 活塞风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典型站现场实测 |
2.3.1 国内外相关实测研究 |
2.3.2 现场实测目的 |
2.3.3 现场实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2.3.4 测试仪器 |
2.3.5 现场实测分析 |
2.4 活塞效应下车站温度变化影响因素 |
2.4.1 客流量 |
2.4.2 车站形式 |
2.4.3 新风量 |
2.4.4 室外气温 |
2.5 空气质量及舒适性分析 |
2.5.1 地下车站设计标准及空气质量标准 |
2.5.2 瞬变条件下和动态条件下的舒适性 |
2.5.3 地铁内部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的热、湿负荷分析与比较 |
3.1 地铁通风空调负荷分析 |
3.1.1 地铁通风空调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 |
3.1.2 地铁车站各部分得热量计算方法 |
3.1.3 地铁区间隧道得热量计算方法 |
3.1.4 湿负荷分析 |
3.2 下瓦房站负荷计算分析与比较 |
3.2.1 夏季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 |
3.2.2 地铁车站不同季节负荷情况 |
3.2.3 全年负荷分析与比较 |
3.3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车站的建筑能耗分析 |
4.1 建筑全能耗分析软件 EnergyPlus 简介 |
4.1.1 概述 |
4.1.2 基本原理 |
4.1.3 EnergyPlus 的特点 |
4.2 地铁车站能耗分析模型设置 |
4.2.1 基本设置 |
4.2.2 模拟车站的 HVAC 系统 |
4.2.3 两种系统全年空调通风运行模式 |
4.3 通风空调系统能耗模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站台门形式地铁环控系统技术经济性分析 |
5.1 方案介绍 |
5.1.1 半高安全门系统 |
5.1.2 屏蔽门系统 |
5.1.3 带风口的屏蔽门系统 |
5.2 不同站台门形式地铁环控系统费用年值数学模型 |
5.2.1 数学模型中目标的建立 |
5.2.2 机组寿命年限 |
5.2.3 年运行费用的构成 |
5.2.4 年维护费用 |
5.3 不同站台门形式地铁环控系统费用年值经济性分析 |
5.3.1 初投资和运营费用汇总 |
5.3.2 费用年值计算 |
5.3.3 费用年值分析 |
5.4 价值工程评价 |
5.4.1 价值工程基本原理 |
5.4.2 方案价值系数分析 |
5.5 结论 |
第六章 地铁活塞风对站台环境影响规律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6.1 概述 |
6.1.1 计算流体力学在流体流动问题研究中的应用 |
6.1.2 计算流体力学的特点 |
6.1.3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分支及常用软件 |
6.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6.2.2 对气流流动的假设 |
6.2.3 控制方程 |
6.2.4 湍流模型的选择 |
6.2.5 单值性条件的设定 |
6.3 SIMPLE 算法简介及欠松弛因子的选择 |
6.4 离散方程的误差及收敛性的影响因素 |
6.5 建模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分析 |
6.5.1 物理模型的简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6.5.2 边界条件的设置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6.6 地铁车站现场测试与CFD 模拟结果比较 |
6.7 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七章 带风口屏蔽门系统活塞风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1 屏蔽门风口位置的确定 |
7.2 温度场和速度场分析 |
7.3 舒适性分析 |
7.4 带风口屏蔽门系统火灾工况排烟效果分析 |
7.5 节能效果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南京地铁——欧洲考察随记(论文参考文献)
- [1]弗利尔搜集中国文物过程研究[D]. 王春悦. 兰州大学, 2021(02)
- [2]明治时期日本人中国游记中的中国认识研究[D]. 李铃.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流变、竞争与融合 ——中国控烟运动的媒介表征与数字媒介实践[D]. 马旭.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5]青岛近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研究(1898-1994)[D]. 张劼.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2)
- [6]大都市连绵带综合交通演化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沪宁大都市连绵带为例[D]. 韩宝睿.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7]天津建筑遗产保护公众参与机制与实践研究[D]. 刘敏. 天津大学, 2012(05)
- [8]青岛近代市政建设研究(1898-1949)[D]. 刘春玲. 吉林大学, 2010(09)
- [9]上海竹枝词研究[D]. 程洁.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10]北方城市地铁活塞风对地铁环境的影响规律及其有效利用[D]. 董书芸. 天津大学, 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