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贵州省狠抓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杜娟[1](2020)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重要或脆弱的生态区域划定生态公益林,是健康森林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构建人类生存环境的安全屏障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大面积的生态公益林可能占用了林农原本有限的可经营林地资源,保护区内严格的林木限伐等管理措施也无法完全避免林农的逆向选择,林农对生态公益林的经营行为直接决定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林农原有林地资源禀赋,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林农会调整林地经营行为,进而影响家庭林业收入,可能会产生诱导农民职业分化等社会功效。本文依托江西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项目,根据县域差异随机抽取10个县、50个村的500个样本林农进行跟踪调查,2011~2018连续8年累计获得3849份有效问卷。基于激励相容理论,本文试图解析在政府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激励下林农的林地经营决策机理,并验证可能产生的对林农职业分化和收入变化的影响。本文运用林业公共物品理论和“两山”生态资本理论对南方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进行功能定位再识别,基于激励相容理论和林农决策理论构建了集体林区利益相关林农在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的林地经营行为分析框架。在回顾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政策演变、归类梳理的基础上,对林地资源进行聚类分析并测算不同林种林地被划为生态公益林的成本收益,运用Logistic-Tobit回归模型对比不同群体林农林地经营中资本、劳动投入差异,引入广义估计方程(GEE)的Logistic回归模型验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化分化的驱动机制,进而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探究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背景下林地资源禀赋重构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研究主要结论为:(1)通过优化生态公益林补偿限伐措施,激励林农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利用生态公益林资源,可以实现政府生态效益最大化的整体目标和林农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个体目标趋于一致;(2)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改变了集体林区原有林地资源禀赋结构,林农则根据不同林种林地的预期收益调整家庭林地经营决策;(3)二元经济背景下,集体林区农民职业分化是基于家庭林地资源禀赋做出的理性抉择,不同林种林地资源及集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吸附农民从事农林生产的引力大小不一;(4)林农林业收入是林地资源、劳动力、资本投入协作的结果,集体林区不同林种生态公益林面积比重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程度不一。
盘劲呈[2](2021)在《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初,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人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发生转变,体育旅游作为旅游产业和体育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兴产业形态,显现出较强的减贫效应。多地利用体育旅游扶贫新举措,建设体育旅游减贫示范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文化及生态减贫成果,其在扶贫方面有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旅游不仅可以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旅游消费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同时也利于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国现阶段实情及未来发展需要,“乡村社区如何参与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减贫路径如何得到补偿优化?”等问题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重要意义。为衡量减贫效应并提出体育旅游扶贫新路径,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与问卷调查等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对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乡村旅游扶贫研究、旅游社区参与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历程、条件与机制,基于中心地理论、社会交换论等理论基础,构建了“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体育旅游扶贫是一项持续型工程,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化体育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能力的互动、增强基层社区体育锻炼的可持续性、提升社区运营体育企业的自主脱贫能力,是乡村居民摆脱贫困的真实意愿,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依托于非城市区域的可用体育资源,居民以村落体育社区为中心地,开展户外游憩、休闲健身、体育汇演等新兴经营性活动。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特征是主动性、分享性和监督性,参与途径为双重参与、全人群参与、运动项目参与和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形态主要有运动消费市场、运动社区、乡村赛事及其附属影响力、当地居民互动,衡量体育旅游减贫成效的途径主要有内生性评价(参与程度、参与能力、动力机制);影响力评价;减贫节点评价以及村民认知中的减贫评价。第二,研究从3802个标签中提取了2184个基本概念,整理出46个概念类属,凝练为11个主范畴,聚合为一个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在此涵义中,“参与度”与“动能”是分类变量,“参与度”表明社区是否具备发展体育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基础,“动能”代表贫困社区具备开发体育旅游资源的动力和能量,由居民参与运动的能力、资源识别能力和扶贫制度等要件构成。基于此,国内体育旅游区域可划分为四类减贫区:运动项目本位区、体育侧位区、旅游侧位区和体育旅游失位区。居民对待体育旅游积极、消极影响时的支持意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减贫的延续性,即持续减贫。第三,我国乡村社区的旅游资源富集,体育旅游发展形态丰富,森林旅游、海滨旅游、冰雪旅游、山地旅游、冒险旅游等形式繁多,旅游资源与运动能力相互促进。在减贫的实践中,体育旅游能促进个体的精神收获,助力精神脱贫,是较好的“扶志”手段;村委会、县城学校和景区具备转化体育资源的能力,具有培养民族传统体育后备运动员、转变经营模式和扩大影响力的功能;同时,体育旅游能更新社区居民观念、强化民间体育团体的内外部网络关系。第四,体育旅游驱动减贫的基础性要素是体育行政管理职能,村委会、景区和学校等单位是推动社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构;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是社区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以及社区参与体育的动能,两种要素能够促进“贫困社区”的精神减贫,有助于提升社区居民愉悦感、幸福感;社区居民扩大体育基层组织的规模能够有效增强减贫要素之间的互动。第五,减贫效应是一种具有长期影响力的社会现象,体育旅游业融合形态单一、供应链简单、关联产业附加值低,对持续推动经济减贫的效果还未显现。强化以社区为单位的内、外部体育参与能力,能缩小农村文化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差距。社区支持意愿代表社区可持续脱贫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专项扶贫计划有助于增加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权利,体育组织促进社交网络不断完善。居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能有效提升贫困生活的“存在感”;压缩旅游空间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效率,多社区联动和专项规划等核心导向有助于激发社区参与的自主性,扩大脱贫规模、提升减贫效率。在具体建议方面,一是深化运动参与和社区发展的互动。促进个体锻炼行为转变为社区集体旅游活动,增强社区群体的体育锻炼意愿及运动能力;不断创新具有体育传统文化价值的项目,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二是增强体育旅游减贫的可持续性。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强体育旅游物权收益;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三是增加社区运营体育旅游业的自主脱贫能力。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促进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研究提出了体育旅游新兴领域的理论构架,尝试解决深度贫困区域中的实践矛盾。
郭咏嘉[3](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提出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鲁霞[4](2020)在《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致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破坏、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不断发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已成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要求。生态空间作为国土空间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科学识别,深入分析生态空间的生态环境状况,对于构建生态空间管控体系、合理利用自然生态资源有重要意义。赤水河流域是我国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植被覆盖度高,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对于保障流域中下游沿线城市的用水安全以及维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极其重要。基于上述考虑,本文以赤水河流域(贵州段)为研究区,以生态空间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流域环境特点和主要生态问题,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然后叠加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数据共同识别流域生态空间范围,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和生态资产状况,提出生态空间管控建议。以期为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文章得出以下结论:(1)文章选取了水土流失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水源涵养重要性、水土保持重要性和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五个指标构建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指标体系,明确流域生态保护重要区范围;采用ArcGIS软件对流域内自然资源现状数据进行整理和矢量化识别,得到研究区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具体名录和矢量数据库;其中生态保护重要区与禁止开发区、其他保护地范围高度重叠,集中连片分布在流域下游地区,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符合,为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保护重要区、禁止开发区和其他保护地等区域是研究区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区域主导功能以及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为生态空间识别分类提供了依据。文章综合考虑各类区域结构功能特点并结合流域发展需求,构建了研究区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方案,识别得到研究区生态空间面积为5759.92km2,占流域总面积的50.08%。将其分为核心生态空间和其他生态空间,其中以核心生态空间占主导地位;流域生态空间以其他保护地类生态空间分布最多,主要来源是流域内广泛分布的公益林和天然林;流域生态空间主导功能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为主;研究区生态空间的分布受自然资源和城市发展综合制约,在各行政区分布不均,其中赤水市生态空间面积最大,占研究区生态空间总面积的20.91%;总体来看,流域生态空间分布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增趋势,其中流域下游区段生态空间面积最大,面积为2384.91km2,且分布集中连片,生态优势明显。(3)根据生态资产评估结果可知,2016年流域生态空间范围内生态资产为186.34亿元,占整个流域生态资产的65.46%;生态空间单位面积的生态资产明显高于非生态空间,且核心生态空间生态资产同样高于其他生态空间。表明本次生态空间的识别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为研究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4)针对研究区生态空间识别结果探讨差别化管控建议。根据生态空间具体管控单元,遵循生态保护优先、差异性、动态性管控原则,充分考虑流域生态空间的生态保护等级和主导功能特点,参照相应管理条例制定生态空间管控清单,对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管控措施进行探讨。为健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体系提供一定参考。
曲超[5](2020)在《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文中提出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之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政策,也是调节基于生态环境服务、保护和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江经济带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务院相继出台《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等重要政策,十九大报告又提出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当前,我国生态补偿工作已经进入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实践在全国开展得早,投入资金多,补偿效果好,但同时,由于部门利益分割,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没有开展系统回顾和绩效评价,生态补偿工作未形成工作闭环,难以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评述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概念,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基于绩效评价进行补偿的合理性,构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总体框架和指标体系,开展了生态补偿政策效益、效应和效率的综合评价,测算了实际补偿与按绩效应支付补偿的差额,为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本文理论部分对生态补偿的理论与机制进行了分析。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生态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社会学理论主要回答了生态补偿“为什么补、补什么、谁来补、补给谁、补多少、怎么补”等问题,揭示了生态补偿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管理学理论主要回答了“好不好、怎么改”等问题。其次,对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梳理,从政策设计、政策执行、补偿效果分析、补偿效应评价、投入产出效率等多位维度进行了评述。之后,采用博弈论方法,按照预补偿、后补偿、按照绩效补偿三种模式,对生态补偿的激励机制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发现在绩效补偿模式下分配补偿资金并进行博弈,有利于提高生态补偿的预算刚性和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实践评述与框架设计部分对国内外生态补偿法律、政策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并设计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一是发展阶段方面,我国的生态补偿经历了初设阶段(1978-2004年)、形成阶段(2004-2012年),完善阶段(2012年-至今)等三个阶段,梳理了三个阶段出台的重要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二是实践进展方面,我国重点领域生态补偿基本实现全覆盖,重点区域生态补偿取得新进展,市场化生态补偿取得新突破;同时,总结了美国、欧盟、拉美等国家生态补偿实践情况;归纳出我国生态补偿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政策针对性不强、补偿效率不高等实践方面的问题。三是框架设计方面,针对当前研究对象集中在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领域集中在生态环境绩效研究、研究方法集中在EPI指数等线性加总等不足,系统性提出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主要目标、评价原则和指标体系,全面拓展了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文实证分析部分包括四项内容:一是采用熵值法测度生态补偿的六项效益。2011-2018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综合效益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熵均值由2011年的16.77增加到2018年的33.58,增加了100.20%。上海市、浙江省、重庆市熵均值位于前列,贵州省、安徽省、云南省熵值增速位于前列。二是采用DID模型对长江流域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价,回归结果显示生态补偿显着改善了流域水质。在各控制变量中,人均GDP、氨氮排放强度通过1%显着性水平检验,表明其与政策效应关联性较强。通过改变窗期、子样本回归、安慰剂等进行稳健性检验,证明政策效应具有稳健性。三是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森林、流域的综合补偿效率进行了计算,发现综合效率呈先升后降趋势,其规模效率下降是导致综合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四是综合以上三个逻辑层次评价结论,以效应评价作为可信度参考,以效益评价作为计算基数,以效率评价作为调整系数,测算了按绩效应补偿的金额,形成绩效评价工作闭环。2011-2015年应在实际补偿的基础上额外补偿,而2016-2018年应扣减补偿资金。分省市测算,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湖北省、安徽省等5个省市应给予额外补偿。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四项政策建议:一是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二是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生态补偿运行机制;三是突出绩效化,坚持生态补偿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四是突出激励化,以生态补偿为抓手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陈展图[6](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张江峰[7](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韩俊英[8](2019)在《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南方集体林区作为我国传统的三大林区之一,同时作为我国集体林区制度改革推行的试点区域,在全国率先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我国森林资源与林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后,南方集体林区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各种新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特别是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在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上的矛盾日渐成为影响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在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系统中,依法行政子系统与经济转型子系统以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为媒介促进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有效辨识南方集体林区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内生关系,有效解决行政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借助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理论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研究范式,系统分析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运行机理,关键影响因素与耦合度测量方法等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涉及本文的研究文献进行全面梳理,对依法行政、经济转型以及二者关系的研究进行了全面阐述;做了相关的理论贮备,分析了法经济学理论、依法行政理论、经济转型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2)以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典型经济指标特征确定划分标准,将其划分为第一类地区、第二类地区和第三类地区,分别对三个区域的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结合三区域的实际发展状况分别总结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现实基础;(3)辨识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文献分析与专家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影响因子集,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构建白化函数,对初始指标集合进行客观筛选,最终共得到7大类46项关键影响因素,作为构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依据。(4)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目标、功能以及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对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主分量各序参量之间、主分量与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为二者耦合发展的评价与耦合度表征奠定基础。(5)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度评测方法体系。结合研究对象实际特点,在对关键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整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行政经济主分量和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以及市场环境子系统等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行政经济主分量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产业环境与行政环境影响因素指标,三者的指标要素能够很好地表征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具体效应,而关键影响因素中资源条件、科技创新水平、人文与地理环境以及资金与市场环境则分别对应设计为资源条件子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和市场环境子系统等要素指标,作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辅助子系统来表征子系统间以及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度。结合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度测量的实际需要,分别用极差方法、距离协调度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模型构建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其中运用极差方法确定指标与序参量权重系数,运用协调度与灰色关联度模型测量耦合度。(6)以广东省为例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评价进行了实证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前述研究结论,特别是耦合度测量指标体系与耦合度测量方法体系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7)针对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结合实证研究结论,给出适用于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发展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命题,但是二者的耦合具有广泛的现实与理论基础。南方集体林区10省区之间无论是在依法行政还是经济转型发展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区,表现出法治政府建设相对规范,政府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较高,直接反映了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与依法行政存在一定的内生关系。正确处理好依法行政、政府职能转变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改革后新生矛盾的有效路径。
毛丽佳[9](2019)在《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为研究地域,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而言,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厘清和界定跨省界地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相关概念,并对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以民族学、经济学、管理学、经济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研究的基本框架。进一步地,本论文的研究以断裂点模型为研究工具,并对其参数应用进行拓展,从而进一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县域间的经济空间联系关系,由此计算出重庆市黔江区的综合得分最高,有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进而对跨省界两两相邻的县域进行空间联系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探究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空间联系。同时,本论文以空间关联视角,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在中药材、茶叶、畜牧养殖、矿产、旅游等方面已具备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但依然存在现代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特色不明显、缺乏优势产业带、缺乏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和缺乏地方政府间协调机制等问题。本文基于空间关联视角,以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为基础,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进行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标体系的构建,运用区位熵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进行实证分析,计算得出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的优势分布县域,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第一、二、三产业和工业进行综合得分排序,进而基本确定蔬菜、茶叶、烤烟、中药材、畜牧养殖、清洁能源、矿产升级转型、加工业、医药化工业和旅游业可以作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象。综上所述,本论文以空间关联为视角,针对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协同创新开发模式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由此,进一步地提出了促进武陵山区跨省界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六条对策建议,对武陵山片区跨省界区域特色产业的协调发展具有较好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陈国磊[10](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二、贵州省狠抓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狠抓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林农决策行为的相关研究 |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效果研究 |
1.2.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收入的影响研究 |
1.2.4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 |
1.2.5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来源 |
1.4.3 样本林业资源概况 |
1.5 创新点 |
2 理论依据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集体林区 |
2.1.2 生态公益林 |
2.1.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林农决策行为理论 |
2.2.4 激励相容理论 |
2.2.5 生态功能区划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2.3.1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目标函数 |
2.3.2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模式比较 |
2.3.3 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2.4 本章小结 |
3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演化 |
3.1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现状 |
3.1.1 江西省森林资源概况 |
3.1.2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产权结构 |
3.1.3 江西省生态公益林的功能分类 |
3.1.4 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 |
3.2 江西省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历程 |
3.2.1 探索期(1978——1998年) |
3.2.2 规模保护期(1999——2012年) |
3.2.3 系统推进期(2013年——今) |
3.3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相关政策梳理 |
3.3 .与集体生态公益林产权有关的文件 |
3.3.2 与生态公益林管理验收有关的文件 |
3.3.3 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关的文件 |
3.4 本章小结 |
4 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评价 |
4.1 满意度模型构建 |
4.2 理论研究假设 |
4.3 公益林保护政策的社会满意度实证分析 |
4.3.1 指标设置 |
4.3.2 模型构建 |
4.3.3 不同社会群体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满意度对比 |
4.3.4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5 定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 |
4.4 小结与讨论 |
5 生态公益林经营的成本收益测算 |
5.1 测算方法 |
5.2 样本聚类分析 |
5.3 基于林种差异的成本收益测算 |
5.3.1 用材林 |
5.3.2 经济林 |
5.3.3 竹林 |
5.4 小结与讨论 |
6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地投入行为分析 |
6.1 理论研究假设 |
6.2 模型构建 |
6.2.1 变量定义 |
6.2.2 模型设定 |
6.2.3 样本统计 |
6.3 实证分析 |
6.3.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3.2 林农林地投入差异分析 |
6.3.3 林农林地投入可能性实证分析 |
6.3.4 林农林地投入量实证分析 |
6.3.5 不同样本组林农林地投入对比分析 |
6.3.6 稳健型检验 |
6.4 小结与讨论 |
7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农民职业分化的影响 |
7.1 集体林区林农职业分化现状 |
7.2 模型构建 |
7.2.1 模型设定 |
7.3 理论研究假设 |
7.3.1 变量设置 |
7.3.2 样本统计 |
7.4 实证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结果 |
7.4.2 全样本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
7.4.3 生态公益林农民职业分化GEE面板回归分析 |
7.5 小结与讨论 |
8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机理分析 |
8.1 集体林区林农林业收入分析 |
8.2 理论研究假设 |
8.3 模型构建 |
8.4 实证分析 |
8.4.1 林地资源禀赋 |
8.4.2 经典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
8.4.3 基于林种差异的林农林业收入影响模型 |
8.4.4 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林农林业收入的影响模型 |
8.4.5 稳健型检验 |
8.5 小结与讨论 |
9 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3 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难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难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体育旅游减贫的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 |
2.1.1 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概述 |
2.1.2 体育旅游与乡村发展概述 |
2.2 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1 国内外乡村旅游减贫研究 |
2.2.2 乡村旅游的减贫效应研究 |
2.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相关研究 |
2.3.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主要涵义 |
2.3.2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影响因素 |
2.3.3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居民态度 |
2.3.4 旅游社区参与减贫的效果评价 |
2.4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释义 |
2.4.1 乡村社区 |
2.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 |
2.4.3 体育旅游减贫 |
2.4.4 旅游减贫感知 |
2.5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5.1 地理二元经济论 |
2.5.2 中心地理论 |
2.5.3 社会交换论 |
2.5.4 公民参与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历程及理论分析 |
3.1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历程 |
3.1.1 “社区参与”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2 社区体育旅游的现象演变及特征 |
3.1.3 体育旅游减贫的典型案例 |
3.1.4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表现形态 |
3.2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过程 |
3.2.1 体育旅游减贫的条件识别 |
3.2.2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对象 |
3.2.3 体育旅游减贫的帮扶管理 |
3.2.4 体育旅游减贫的成效评价 |
3.3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的减贫机制 |
3.3.1 体育旅游减贫的利益机制 |
3.3.2 社区参与体育的互动机制 |
3.3.3 减贫效应成效的衡量机制 |
3.4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混合研究评估框架 |
3.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理论特性 |
3.4.2 社区体育旅游认知结构的内涵 |
3.4.3 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 |
3.4.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质性框架检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理论框架构建 |
4.1 评估目标—社区参与体育运动多维减贫的长期效应 |
4.1.1 体育运动的健康减贫效应 |
4.1.2 体育多维减贫的社区营造 |
4.2 空间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区域及对象 |
4.2.1 贫困乡村社区的地理区域筛选 |
4.2.2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的多维指向 |
4.2.3 体育旅游帮扶对象的多维测度 |
4.3 执行规范—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评估方法及原则 |
4.3.1 质性研究的原理 |
4.3.2 理论敏感性原则 |
4.3.3 访谈的一般原则 |
4.4 核心要素—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中心涵义 |
4.4.1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数据采集 |
4.4.2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编码及类属 |
4.4.3 “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类属萃取 |
4.4.4 中心涵义:“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 |
4.5 指标确定—“社区参与体育式减贫”框架的预测 |
4.5.1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减贫的小样本测试 |
4.5.2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指标信效度检验 |
4.5.3 体育旅游多维减贫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4.5.4 “参与度-动能-持续效应”框架PLS回归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贵州省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1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范围及活动 |
5.1.1 乡村分布与活动范围 |
5.1.2 体育赛事与节庆活动 |
5.2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评估设计 |
5.2.1 减贫效应的研究假设 |
5.2.2 减贫效应变量与条目 |
5.2.3 调查过程及数据来源 |
5.2.4 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评估模型 |
5.2.5 体育旅游减贫维度信效度检验 |
5.3 黔东南“雷公山”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效应调查结果 |
5.3.1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贫困人口特征 |
5.3.2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典型贫困特征 |
5.3.3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探索 |
5.3.4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因素验证 |
5.3.5 黔东南“雷公山”社区减贫假设检验 |
5.4 贫困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意愿分析 |
5.4.1 体育旅游参与人口的基本特征分析 |
5.4.2 居民参与体育旅游减贫具有差异性 |
5.4.3 建档立卡与致贫原因的显着性分析 |
5.5 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效应的要素分析 |
5.5.1 减贫驱动的核心要素——参与度及动能 |
5.5.2 减贫驱动核心要素正向促进个体精神脱贫 |
5.5.3 减贫驱动基础要素——体育管理行政职能 |
5.5.4 减贫驱动要素互动——居民自组织规模化 |
5.6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要素的外部可持续分析 |
5.6.1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可持续减贫 |
5.6.2 体育旅游专项减贫制度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3 体育旅游民间团体的文化传承效应 |
5.6.4 体育旅游社区自主锻炼的社区增权效应 |
5.6.5 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生态减贫效应 |
5.7 贫困社区体育旅游减贫的内驱可持续减贫分析 |
5.7.1 资源识别与价值交换(运营)基础 |
5.7.2 专项规划未能与社区支持形成互动 |
5.7.3 社区支持意愿促进可持续减贫 |
5.7.4 多中心村落社区参与扩大脱贫规模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减贫延续:优化体育旅游社区参与路径 |
6.1 深化体育旅游社区核心要素的互动 |
6.1.1 动能转化,促进个体锻炼向社区集体旅游活动转化 |
6.1.2 强化能力,增强体育锻炼意愿与社区群体运动能力 |
6.1.3 壮大村落,建设承载民俗文体资源的运动示范村群 |
6.1.4 更新观念,创新具有传承体育文化价值的传统项目 |
6.2 增强贫困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的外部可持续性 |
6.2.1 规范健身基本权利,增加体育旅游物权收益 |
6.2.2 壮大体育组织规模,促进民俗旅游多元供给 |
6.2.3 创造公众营收机会,制定利益分配长效措施 |
6.2.4 权衡社区参与范围,兼顾资源生态减贫效益 |
6.3 延展体育旅游业内在驱动减贫的自主脱贫空间 |
6.3.1 鼓励村寨社区运营,激发社区主导型动能 |
6.3.2 多社区联动办赛,扩大旅游减贫辐射区域 |
6.3.3 普及户外运动技能,布局体育生计型产业 |
6.3.4 调动社区参与积极性,营造社区支持氛围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访谈提纲与文本概况 |
附件2 预调查与正式调查 |
附件3 文本数据编码示例 |
学习经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
1.3.1 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拟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文献获取与论证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生态空间研究进展 |
2.2.2 生态资产研究进展 |
2.3 理论基础 |
2.3.1 生态空间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
3.1.2 自然资源概况 |
3.1.2.1 地质地貌 |
3.1.2.2 气候水文 |
3.1.2.3 土壤 |
3.1.2.4 生物资源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3.1 人口民族 |
3.1.3.2 经济发展 |
3.1.4 主要生态问题 |
3.1.4.1 耕地垦殖率高、分布破碎 |
3.1.4.2 水土流失、石漠化严重 |
3.1.4.3 水资源量减少,水污染防治严峻 |
3.1.4.4 矿产资源与生态空间重叠 |
3.2 数据源与预处理 |
3.2.1 遥感影像数据 |
3.2.2 气象数据 |
3.2.3 DEM数据 |
3.2.4 NPP数据 |
3.2.5 自然资源数据 |
3.2.6 其他辅助数据 |
第四章 生态空间识别分类体系构建 |
4.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 |
4.1.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
4.1.1.1 水土流失敏感性 |
4.1.1.2 石漠化敏感性 |
4.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
4.1.2.1 水源涵养重要性 |
4.1.2.2 水土保持重要性 |
4.1.2.3 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性 |
4.1.3 生态保护重要区集成 |
4.2 禁止开发区与其他保护地识别 |
4.3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与分类 |
4.3.1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原则 |
4.3.2 生态空间综合识别方案 |
4.3.2.1 生态空间分类标准 |
4.3.2.2 生态空间数据修正 |
第五章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分析 |
5.1 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结果 |
5.1.1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结果 |
5.1.2 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 |
5.1.3 生态保护重要区结果分析 |
5.2 禁止开发区与其他保护地识别结果 |
5.2.1 禁止开发区 |
5.2.2 其他保护地 |
5.3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分析 |
5.3.1 生态空间识别结果 |
5.3.2 生态空间构成分析 |
5.3.3 生态空间分布格局 |
第六章 生态空间生态资产评估及管控建议 |
6.1 生态资产评估方法 |
6.1.1 自然资源价值评估 |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
6.2 生态资产评估结果 |
6.2.1 生态资产总价值 |
6.2.2 生态资产结构 |
6.3 生态空间管控建议 |
6.3.1 生态空间管控分区 |
6.3.2 生态空间管控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5)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分析 |
(二)历史沿革 |
(三)主要原则 |
(四)标准核算 |
二、国内生态补偿研究综述 |
(一)文献筛选 |
(二)总体分布 |
(三)实证研究情况 |
(四)评价方法情况 |
三、生态补偿绩效研究进展 |
(一)生态补偿绩效的评价重点 |
(二)生态补偿绩效评价主要功能 |
(三)生态补偿效果评价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标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实证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演绎分析法 |
第四节 论文结构与框架 |
一、论文结构 |
二、论文框架 |
第五节 本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方法的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理论来源与机制分析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生态补偿 |
二、生态补偿模式 |
(一)市场主导型生态补偿 |
(二)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 |
(三)社会参与型生态补偿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一)绩效 |
(二)公共政策绩效评价 |
(三)生态补偿绩效评价 |
第二节 基础理论 |
一、经济学理论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产权理论 |
(四)博弈论理论 |
(五)生态资本理论 |
(六)生态价值理论 |
二、管理学理论 |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二)委托代理理论 |
(三)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机制比较与经济学分析 |
一、纵向与横向生态补偿模式比较 |
二、生态补偿激励机制经济学分析 |
(一)预补偿型 |
(二)后补偿型 |
(三)按绩效评价补偿型 |
(四)三种补偿模型的比较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补偿实践述评 |
第一节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一、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二、生态补偿政策进展 |
(一)初始阶段:生态补偿依附于环境管制 |
(二)形成阶段:体现“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 |
(三)完善阶段: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第二节 我国生态补偿实践 |
一、我国生态补偿实践总体情况 |
二、我国生态补偿重点实施领域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
(二)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补偿 |
(三)流域生态补偿 |
第三节 国外生态补偿实践 |
一、美国生态补偿实践 |
二、欧盟生态补偿实践 |
三、拉美国家生态补偿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框架设计 |
第一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的步骤与指标构建思路 |
一、总体思路 |
二、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三、绩效评价主要目标 |
第二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方法比选 |
一、方法比较 |
二、方法选择 |
(一)效益评价——熵值法 |
(二)效应评价——双重差分法 |
(三)效率评价——三阶段DEA方法 |
第三节 生态补偿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一、生态补偿效益评价指标 |
二、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指标 |
三、生态补偿效率评价指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熵值法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评价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现状 |
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状况 |
二、森林生态补偿状况 |
三、流域生态补偿状况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益综合评价 |
一、生态补偿效益分类 |
(一)经济效益 |
(二)生态效益 |
(三)环境质量效益 |
(四)污染减排效益 |
(五)资源节约效益 |
(六)社会公平效益 |
二、描述性统计 |
三、效益熵值分析 |
(一)11省市生态补偿综合效益熵值分析 |
(二)11省市生态补偿各单项效益熵值评价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DID模型的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 |
第一节 流域生态补偿效应评价模型的设定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 |
三、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
第二节 长江干流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DID模型设置 |
三、基本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三节 长江支流赤水河生态补偿政策效应评价 |
一、平行趋势检验 |
二、基本回归 |
三、分行业回归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三阶段DEA模型的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效率评价 |
第一节 各类生态补偿综合效率评价 |
一、综合效率评价第一阶段 |
二、综合效率评价第二阶段 |
三、综合效率评价第三阶段 |
四、综合效率与单项效率对比 |
五、分析与讨论 |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环境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环境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三节 生态补偿脱贫效率评价 |
一、调整前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二、调整后的生态补偿脱贫效率 |
三、分析与讨论 |
第四节 按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金额测算 |
一、纳入计算的生态补偿总金额 |
二、综合效益总量 |
三、11省市绩效熵值 |
四、11省市基于综合绩效评价的生态补偿资金分配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生态补偿制度不断完善,重点领域实现全覆盖 |
二、生态补偿规模逐年提高,综合效益稳步上升 |
三、生态补偿政策效应显着,宜在重点流域总结推广 |
四、生态补偿综合效率先升后降,规模效率低为主要因素 |
五、补偿金额与绩效评价结果背离,由补偿不足转变为补偿过度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三节 建议 |
一、突出综合化,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补偿制度 |
二、突出市场化,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补偿运行机制 |
三、突出绩效化,完善生态补偿的科学标准和效率导向 |
四、突出激励化,推动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1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功能区划 |
表1 2016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2 2017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3 2018年中央对地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分配情况表 |
表4 长江经济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重点补助县域名单(2018年). |
表5 长江经济带各类主体功能区面积(km~2)及占比(2018年) |
表6 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7 黄河流域8省区2011-2018年流域绩效评价指标概况 |
表8 长江经济带生态补偿调查问卷情况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7)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8)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2.1 法经济学理论 |
2.1.1 法治与经济的关系 |
2.1.2 法与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
2.1.3 法律制度与预期行为刺激 |
2.1.4 法治政府的经济理性 |
2.2 依法行政理论 |
2.2.1 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的关系 |
2.2.2 政府职能与权力清单 |
2.2.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的界定 |
2.3 转型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3.2 中国的经济转型 |
2.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的界定 |
2.4 系统耦合理论 |
2.4.1 耦合与耦合发展 |
2.4.2 系统与系统耦合 |
2.4.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1 南方集体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
2.5.2 依法行政与可持续发展 |
2.5.3 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2.6 本章小结 |
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南方集体林区特征区域划分标准 |
3.2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1 第一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2 第二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2.3 第三类地区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
3.3 南方集体林区经济转型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共性问题 |
3.3.2 个性问题 |
3.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1 第一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2 第二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4.3 第三类地区依法行政现状 |
3.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
3.5.1 共性问题 |
3.5.2 个性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关键影响因子 |
4.1 辨识关键影响因子应遵循的原则 |
4.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初始因子集 |
4.3 重要影响因子的确定方法 |
4.3.1 专家群体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及调查 |
4.3.2 专家群体意见汇集方法 |
4.3.3 调查结果专家群体意见汇集 |
4.4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筛选关键影响因子 |
4.4.1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
4.4.2 模型运算与结果 |
4.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关键影响因子调查结果分析 |
4.5.1 实际工作中缺乏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共生发展的评价机制 |
4.5.2 学界缺乏针对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内生关系的研究 |
4.5.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的耦合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 |
4.6 本章小结 |
5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机理 |
5.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现实基础 |
5.1.1 我国宏观决策层面的思想转变与法治实践 |
5.1.2 世界典型国家经济改革与法治实践的经验例证 |
5.1.3 国内外学界的理论共识 |
5.1.4 耦合理论与技术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多元化发展与运用 |
5.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的理论基础 |
5.2.1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
5.2.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协同特性 |
5.2.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系统动力学特性 |
5.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设计 |
5.3.1 系统耦合的目标 |
5.3.2 系统耦合的原则 |
5.3.3 系统耦合的结构 |
5.3.4 系统耦合的功能 |
5.3.5 系统的耦合效应 |
5.4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系统的框架 |
5.4.1 行政经济主分量 |
5.4.2 资源条件子系统 |
5.4.3 科技创新子系统 |
5.4.4 社会环境子系统 |
5.4.5 市场环境子系统 |
5.4.6 系统总体框架 |
5.5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机理 |
5.5.1 经济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2 经济发展状况与产业发展状况的耦合 |
5.5.3 产业发展状况与依法行政状况的耦合 |
5.5.4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的总体耦合 |
5.6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6.1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资源条件子系统的耦合 |
5.6.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科技创新子系统的耦合 |
5.6.3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社会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4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市场环境子系统的耦合 |
5.6.5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7 子系统间的耦合机理 |
5.7.1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科技创新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2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3 资源条件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4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5 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6 市场环境子系统与社会环境子系统间的耦合 |
5.7.7 子系统间的总体耦合 |
5.8 本章小结 |
6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与思路 |
6.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2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6.2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6.2.1 经济发展状况 |
6.2.2 依法行政状况 |
6.2.3 产业发展状况 |
6.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6.3.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 |
6.3.2 森林生产力 |
6.3.3 林业资源再利用 |
6.4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6.5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6.5.1 示范促进培训与推广 |
6.5.2 林区居民整体素质 |
6.5.3 林区民俗特色文化 |
6.5.4 林区特色旅游资源 |
6.5.5 林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
6.6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6.6.1 金融机构林业授信 |
6.6.2 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 |
6.7 本章小结 |
7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7.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分析 |
7.1.1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界定 |
7.1.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函数 |
7.1.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的耦合标准分析 |
7.2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
7.2.1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7.2.2 灰色关联度耦合模型 |
7.3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方法 |
7.3.1 确定耦合系统分析序列 |
7.3.2 耦合系数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
7.3.3 确立各子系统间的关联系数 |
7.3.4 计算系数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5 计算子系统间的耦合关联度 |
7.3.6 计算系数整体耦合关联度 |
7.4 本章小结 |
8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实证研究—一以广东省为例 |
8.1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计算 |
8.1.1 行政经济主分量指标 |
8.1.2 资源条件子系统指标 |
8.1.3 科技创新子系统指标 |
8.1.4 社会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5 市场环境子系统指标 |
8.1.6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 |
8.2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度测量 |
8.2.1 行政经济主分量序参量及其要素间耦合度 |
8.2.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子系统间耦合度 |
8.2.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 |
8.3 广东省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系统耦合结果分析 |
8.3.1 行政经济主分量各序参量间的耦合分析 |
8.3.2 行政经济主分量与各子系统间耦合分析 |
8.3.3 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1 依法行政保障对策 |
9.1.1 建立行政人员法治思维意识长期培育和有限录用制度 |
9.1.2 健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倒查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
9.1.3 建立和完善全方位与多渠道的权力监督制约制度 |
9.1.4 建立健全林区依法行政的激励诱导制度 |
9.2 经济转型发展的保障对策 |
9.2.1 持续推进动态产业优化 |
9.2.2 加强完善生态抚育制度 |
9.2.3 强化科教兴林互促发展 |
9.2.4 加快完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 |
9.3 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的保障对策 |
9.3.1 合理制定与严格执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9.3.2 鼓励与推动林业生产经营创新 |
9.3.3 加快建立林业金融支撑保障制度 |
9.3.4 加快建立林业风险保障制度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2.1 关于特色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经济空间结构的研究 |
1.2.3 关于省际边界经济联系的研究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创新点 |
第2章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
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基本界定 |
2.1.1 跨省界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2 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基本界定 |
2.1.3 特色产业的基本界定 |
2.1.4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概念 |
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
2.2.1 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
2.2.2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形成因素 |
2.2.3 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区和行政区关系演化 |
2.3.1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前 |
2.3.2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 |
2.3.3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2.3.4 第四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 |
2.4 特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2.4.1 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4.2 有利于提升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 |
2.4.3 有利于推进城乡统筹协调 |
2.4.4 有利于集聚各类生产要素 |
2.4.5 有利于促进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
2.4.6 有利于跨省界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及其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
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基本概况 |
3.1.1 地理区位概况 |
3.1.2 自然资源情况 |
3.1.3 民族文化资源 |
3.1.4 资本现状 |
3.1.5 科教文卫发展情况 |
3.1.6 政策环境 |
3.2 产业与产业结构特征 |
3.2.1 产业结构现状 |
3.2.2 产业结构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的空间作用分析——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空间关联的天然基础 |
4.1.1 地缘关系的紧密性 |
4.1.2 民族文化的相似性 |
4.1.3 自然资源的共有性 |
4.1.4 经济发展的共通性 |
4.1.5 社会发展的依存性 |
4.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地理位置 |
4.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的经济空间分布分析 |
4.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经济联系空间作用的评价与结果——基于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模型 |
4.3.2 对康弗斯断裂点模型的改进 |
4.3.3 指标体系的选择与权重赋值 |
4.3.4 数据处理与评价结果 |
4.3.5 经济联系空间作用及其特征分析 |
4.4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各县域功能定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1 武陵山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资源类型、分布特征及比较分析 |
5.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1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渝东南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2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湘西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3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恩施州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4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铜仁市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5.2.5 渝鄂湘黔邻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5.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5.3.1 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制约现代农业发展 |
5.3.2 地理标志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区域特色不明显 |
5.3.3 缺乏具备资源特色的优势产业带 |
5.3.4 缺少跨省界旅游文化产业的合作 |
5.3.5 城市体系发育尚未成熟,缺乏中心城市辐射带动 |
5.3.6 缺乏地方政府间的协调机制,社会管理边缘化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选择及评价体系研究 |
6.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意义 |
6.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筛选原则 |
6.2.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必要性 |
6.2.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思路 |
6.2.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选择的原则 |
6.3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资源禀赋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评价 |
6.3.2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空间关联的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
6.4.1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
6.4.2 选取指标 |
6.4.3 对区位熵模型的改进 |
6.4.4 特色产业实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7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模式研究 |
7.1 特色自然资源发展模式 |
7.2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
7.3 旅游产业协同创新开发模式 |
7.4 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8章 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
8.1 打造跨省界连片特色现代农业小镇,实现特色农业协调发展 |
8.2 突出地理标志产品民族特色,扩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
8.3 立足优势资源特征培育优势工业产业带 |
8.4 以共有的民族人文资源助推特色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
8.5 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培育中心城市 |
8.6 实现地方政府间跨域协调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展望与不足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9.3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贵州省狠抓森林分类经营区划界定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公益林保护政策对集体林区林农经营决策行为与收入的影响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杜娟.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2]乡村社区参与体育旅游减贫研究[D]. 盘劲呈.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4]赤水河流域(贵州段)生态空间识别及其生态资产评估[D]. 鲁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2)
- [5]生态补偿绩效评价研究 ——以长江经济带为例[D]. 曲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6]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7]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8]南方集体林区依法行政与经济转型耦合发展研究[D]. 韩俊英.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9]空间关联视阈下武陵山区跨省界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 毛丽佳.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10]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