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鹧鸪配料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跳霞[1](2021)在《国际汉语中高级文化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饮食文化为例》文中提出本文针对目前文化课教学中出现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对文化课重视不足的教学现状,参考对外汉语课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文化课中,并进行教学设计及实践,提供教学实践的操作经验及教学建议,为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模式的研究抛砖引玉。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翻转课堂教学的定义及起源、理论基础、在对外汉语文化课中的可行性分析,介绍翻转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第三章总结了中高级文化课的内容、特点及教学现状,包括教学方法多样化、文化讲述与言语技能相结合的优点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教师过度依赖教材、学生课前准备时间不足等缺点。第四章以教学分析为基础,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设计并实施对外汉语饮食文化翻转课堂教学,针对实践情况从教师、学习者、教学单位等方面提出建议。最后得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对外汉语中高级文化课教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文化课教学的不足的结论。
任若禹[2](2020)在《宋吉州窑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木叶纹盏是宋代吉州窑独创的陶瓷品类,是利用天然树叶作为原料的黑釉装饰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基于目前木叶纹盏研究研较少的现状,选择木叶纹盏作为研究对象。本论文从多方位对木叶纹盏进行分析,并探究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法、实物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等方法,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根据众多木叶纹盏的设名进行比对拆解,概述设名拆解后的相关信息,来对木叶纹盏的设名进行研究,确定木叶纹盏的意义;其次,对宋代吉州窑所处的时代背景、主流文化、地理民俗进行梳理,推测影响木叶纹盏形态的因素;然后,通过对木叶纹盏的装饰与造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接着,在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基础上发掘更深层次的美学意趣。最后针对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审美特质的研究结论,在学校工作室实进行木叶贴花技法的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思考并探索木叶纹盏的传承与创新。
王自龙[3](2019)在《长坝连拱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及施工安全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连拱隧道在开挖支护过程中,由于隧址区地质条件多变、结构受力复杂、存在多次扰动和施工场地限制等因素影响,经常会在先行洞衬砌右拱腰至右拱肩部位产生大小不一的多条裂缝,裂缝的出现不仅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还会导致渗漏水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隧道局部掉块坍塌等安全事故。本文以长坝连拱隧道为工程依托,在对裂缝分布形态展开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等手段,对长坝连拱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展开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安全支护措施,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对长坝连拱隧道左幅先行洞衬砌出现的裂缝展开空间分布特征调查,裂缝主要分布在左幅右拱腰至右拱肩部位,以纵向裂缝和斜向裂缝为主。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隧道存在局部施工偏压现象,围岩结构松散、粘结强度差,在埋深荷载和后行洞开挖扰动作用下岩体的部分下滑力和岩体自重向先行洞右拱肩转移,导致先行洞二衬混凝土承受荷载过大,进而出现裂缝。(2)从连拱隧道衬砌实际受力和围岩变形情况出发,结合规范中关于隧道深浅埋分界高度的规定,计算出长坝连拱隧道的分界埋深;根据普氏平衡拱理论,确定了连拱隧道在深埋、浅埋和偏压情况下的围岩荷载计算公式,并依据长坝连拱隧道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计算了围岩土压力荷载。(3)借助MIDAS/GTS NX岩土模拟软件,建立连拱隧道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隧道衬砌结构随垂直埋深和水平进洞深度以及初支钢支撑搭接高度变化的应力和位移特征。结果表明,隧道在ZK6+390断面开始衬砌下沉量为2.5mm与实际裂缝位置宽度相符合,在最大埋深处衬砌下沉量达到9.63mm;隧道所有断面最大压应力未超过衬砌结构抗压强度设计值13.8MPa,拉应力在ZK6+390断面为1.43MPa,已超过结构抗拉强度设计值1.39MPa,拉应力集中是导致左幅右拱腰至右拱肩衬砌开裂的主要因素;初支钢支撑搭接高度上移50cm能够最大程度优化隧道衬砌结构整体受力情况,有效降低隧道衬砌垂直位移量和最大主应力中的拉应力。(4)对开裂段衬砌背后围岩进行注浆以及采用超前小导管预加固掌子面前方围岩,破碎围岩固结形成了有效承载拱,有效控制了上覆围岩下沉变形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通过埋设监控量测点进行监测,有效断面最大垂直位移为69mm,最大周边收敛位移为51.36mm。裂缝采用环氧树脂修补之后宽度最大增加0.06mm,并最终稳定。二衬经过钢筋网补强在初支20d施作后,二衬于第15d趋于稳定,衬砌层间压力最大值出现在拱顶为0.45MPa,砼应变和钢筋拉应力最大值均出现在右拱肩部位,分别为91μ?和0.58MPa,与模拟结果相比,降幅均较大,衬砌开裂处置措施合理且效果明显。
蔡妤荻[4](2018)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文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承载着人类数千年的活态文明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基因。其内容丰富多彩,既能够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又能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绩显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各领域的关注。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显得零散、碎片化、不成体系,缺乏对整体保护框架建设和顶层设计的思考与探讨。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持续推进,将标准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标准工作指南中的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加之理论基础和技术保障,以及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的应用,实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适应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实施有赖于标准体系的建构。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概念分析,依据霍尔三维结构模式以及WSR系统方法论以及相关理论分析,在遵循体系建构的全面性、整体性、专业性、系统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的基础上,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表编制的要求,构画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规划图。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是由若干项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次序进行分类,有机组合在一起而形成。从种类维(物理)、序列维(事理)、参与者维(人理)三个主要维度进行展开,从宏观上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形成一个立体的标准库集合,指导当前和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具有专业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点,因而有必要以一个具体非遗为案例讨论其实际应用。江西景德镇具有近2000年的制瓷历史,保存有完好的手工制瓷技艺,分别被列入我国国家级和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是较好的分析案例。通过运用三维理论和WSR系统方法论,建构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并通过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图表式具体建设展开说明,标示拟重点研制标准领域,最终进行应用研究,确立景德镇制瓷工艺的具体标准,包括相关术语和定义、传统窑炉、工艺流程、制瓷判断依据等,旨在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刘丽[5](2017)在《宋代饮食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饮食诗是以食事为描写对象的诗歌。宋代是我国饮食文化的昌盛时代,随着饮食业的发展和时代审美趋向的变迁,士大夫对饮食的兴趣空前浓厚,饮食创作亦出现如日中天的繁荣景象。宋代诗人几乎没有不提及饮食的,他们写食材、叙过程、谈感受,在诗中乐此不疲地展示与食事相关的一切内容,并从中寄寓深刻的情感。对日常饮食的描写是宋诗世俗化的重要表现,为我们了解宋代社会风尚和士人性情心迹提供了史志阙失的形象化视角。与前代相比,宋人的创作有哪些传承与新变,他们面对饮食会产生怎样的情感,在艺术表现上有怎样的追求,又体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质,这是本论文要探索的主要内容。正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追溯宋前饮食诗的创作情况,分三部分,简述先秦(以《诗经》、《楚辞》为例)、魏晋六朝、唐代饮食题材诗歌的创作和发展。这是一个从背景衬托到专题吟咏、从礼乐文化呈现到个人情感表达、从贵族饮食虚写到士大夫饮食实录的缓慢过渡。第二章阐述宋代饮食书写的时代文化背景。指出人才的流动、党争的频繁促进了宋代饮食诗的书写;在饮食书写中渗透着庶族文化的影响和务实重用的审美趋向;而饮食业的发展为饮食诗创作提供了现实物质基础。第三章揭示宋代饮食诗的主题意蕴。和前代相比,宋人创作饮食诗的态度更加端正,本着自觉的记录意识,他们在具体描写中表现出写实的倾向,这使饮食摆脱了以往的配衬地位,成为一种物事被专门记述。他们不仅有意识地赞美地方名食,还在其中寄寓对故乡、亲友的思念,对政治、人生的感慨。第四章探讨宋代饮食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表现。宋人善于将饮食生活、艺术审美与诗词创作结合起来,使宋代饮食诗表现出美、雅、趣的特点,显示了宋人对饮食美学的独特追求。第五章为个案研究。以梅尧臣、苏轼、陆游为例,辨析他们的饮食观和诗中的饮食意趣。第六章考察宋代饮食诗与宋代文化的双边关系,包括文人饮食观和文学观之间的联系。
曾丽容[6](2016)在《藏地巫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巫术虽然难以定义,但作为一种“役使鬼神之力”不仅仅在“前佛教时期”而且在近现代的藏族地区都一直存在并对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发挥作用。探讨藏地巫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研究藏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藏族历史研究中对其早期文明来源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藏文典籍对其史前时期常常以神话传说而代之,而后世的史籍则大书特书佛教的兴旺发达史。同时,苯教研究者则用苯教涵盖整个藏族发展的历史,把整个藏地史前文明统统归入苯教的早期发展阶段,却并未认真考虑古代西藏的“苯”与后期系统化宗教——苯教中的“苯”已经变化。巫术作为人类早期精神和实践活动的产物,在青藏高原早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古代藏人的巫术,实际是对青藏高原早期文明的一个探讨。藏地巫术研究目的之二便是对现代藏文化性质有一个清醒认识,而这乃是本研究工作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从巫术文化史这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藏族历史,理解藏族文明的构成因素,才能真正推翻藏族文化在佛、苯以外皆为虚无的观点。本文将分上下两篇来讨论藏地巫术:上篇是藏地巫术简史;下篇是藏地巫术文本研究。上篇着力于梳理巫术在青藏高原的发展变迁史,包括三章:第一章、藏地早期巫术及其发展;第二章、吐蕃王朝时期藏地巫术的成熟与衰落;第三章、后吐蕃时期藏地巫术及巫师。下篇对不同时期藏文文本进行翻译和分析,通过这些材料进一步展现巫术在藏地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并以此作为上篇关于藏地巫术历史叙述的实证解读。下篇包括三章:第四章、藏地早期占卜文书研究;第五章、吐蕃王朝时期藏地巫术仪式文书研究;第六章、后吐蕃时期藏地巫术及巫仪文本研究。最后是全文的结论。从巫术文化现象入手,利用新材料全面梳理巫术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历程,并试图找到推动其发展的内外动因,这是对藏族历史的一种新诠释。作为一种精神文化活动,藏地巫术以超自然观念为基础,以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为表现形式,在人与神互动之中展示的则是人的需求。它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等客观物质条件的一面镜子,不仅表达个体的实际物质需求,而且表达整个群体的政治诉求。通过对巫术表现形态、内在规律和发展动力等内容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藏人视为神奇的技术之详情,理解其从古至今的精神世界,更能通过巫术文化史这面镜子了解藏族历史的变迁。在藏地巫术的发展历程中,既能看到汉文化和印度文化对藏文化的深刻影响,也能看到藏传佛教和苯教体系中对古代藏地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能看清今人对古代藏族历史解读中普遍存在的误解误读现象。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藏人社会生活的需求是巫术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之一。正是对超越人类力量的向往,也正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身的欲求,巫术应运而生且适应时代的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第二,文化交流是藏地巫术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动因,它为藏地巫术提供了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虽然藏族社会中佛教的影响有目共睹,但是汉文化对青藏高原的影响则更为深刻而且长久。地处多种文明交汇之地,从古象雄对各种外来文明的吸收创新和对其周边地区的传播影响开始,藏文化中既吸收了大量其他文化的因子也为亚洲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地区政治需求是影响藏地巫术发展因素中最为醒目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的政治环境和政治需求直接而且有效地决定了巫术在藏地发展变迁的主旋律。本文从巫术文化史这个新的视角,在传统藏汉文史料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大量运用前人未曾使用的藏文原始材料来分析论证藏地巫术发展的历史。这些材料作为论证的基本依据之一,具体而真实,故而结论不是笔者主观的推测,也不是人云亦云,每个观点都有其确实的文本依据。花费大量时间来解读古今藏文文献,并对不同时期文献进行对比分析,对藏地巫术史作一个较为完整的梳理,并探究推动藏地巫术变迁的内外动因,这是笔者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虽然传统佛苯两家典籍中,对历史的叙述都有偏颇和不实之处,但是不同时期典籍文献的对比分析则能还原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是本文的难点,其实也是本文的要点。
詹永康[7](2013)在《高海拔隧道冬季施工及洞口路面防凝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力推进,在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西部高海拔地区建设的公路、铁路都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高海拔地区常年处于低温环境下,高海拨隧道工程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都面临非常特殊的自然环境,许多问题具有其独特性,对于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高海拔地区气候寒冷,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施工过程中对相应施工设备和混凝土的保温措施是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人员的防护也是高海拨地区施工必须要重点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针对上术问题,通过经验公式确定了混凝土拌合过程中的温度损失值,详细分析了低温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提出了混凝土原料及施工过程中的加热保温要求。通过巴郎山隧道施工的工程实例分析,提出了拌合站、运输设备、二衬设备的保温措施及人员防护的具体方法。高海拨地区路面极易结冰,特别是隧道洞口处于光线明暗和温度高低的过渡段,安全隐患较大,对洞口段路面进行特殊处理,防止洞口路面结冰,有利于行车安全。本文结合已通车的鹧鸪山隧道,详细价细了采用特殊的抗凝冰材料进行路面处理的实施方案,对其它高海拨隧道路面解决结冰问题有一定借鉴作用。
黄金谷[8](2013)在《光泽与象征—中国传统瓷釉的精神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尝试将中国传统瓷釉的审美意义放置到更大的文化语境中去考察,因此对“釉”的物质象征与精神内涵研究成为了理解、认识传统陶瓷文化的新途径。通过这一研究目标探讨传统社会中的人对瓷釉文化感知的特征与途径,以及这种途径是如何建立并加以改造的,同时也指明了这种心理感知对瓷釉技术发展的影响。根据人们对传统瓷釉心理感知的途径,本文的研究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与“釉”相关联的物质象征系统、釉所创造出的视觉图式以及釉的文化概念与命名。第2章与第6章探讨的是与“釉”相关联的物质象征系统,其中第2章中论述了釉与民间宗教信仰之间密切的象征性关系,第6章是从釉色系统构建的角度来研究明清色釉瓷的创造机制和釉色谱系的建立。第3章与第4章围绕着釉所创造出的视觉图式展开研究。在第3章中,“釉衣”与“釉象”分别代表了釉在陶瓷器物装饰中遵循的两种基本图式,而第4章则阐述了宋人对釉的物质本体(如釉色、釉斑、釉质等)的关注、品评和改造,以及他们的使用行为如何为传统瓷釉注入了更丰富的精神内涵。第1章绪论和第5章论述了釉的文化概念以及对其命名中的审美想象。
吉哲[9](2012)在《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预防与处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隧道冻害是指影响行车安全与结构稳定的冰冻现象。凡位于有季节性冰冻区域的隧道都有可能发生冻害,所以,我国受冻害影响的隧道分布广,数量多。而冻害的发生将会严重威胁行车安全,降低隧道服务水平,那么如何在新建隧道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冻害,如何对既有隧道出现的冻害采取行之有效的处治措施,是隧道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论文从寒区隧道温度场入手,分析了地面表层冻结深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隧道纵向和径向温度场分布规律,为冻害处治提供理论依据。分析了冻害对寒区隧道的影响,如冻胀、春融期渗漏水和衬砌裂缝,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本文提出了“严密防水、妥善排水、酌情保温、急时供热”的隧道冻害设防理念。重点从防水与排水方面对新建隧道提出设计理念和技术措施。水是寒冷地区隧道冻害的产生之源。防水是隧道防冻的基础,应设法阻止水接近隧道结构,特别要防止水穿越隧道的防水构造。隧道排水的目的是为防水创造有利条件,必须妥善设计与施工。推荐使用几种新型止水带,如“蝶形中埋式可排水止水带”、“梯形背贴式可排水止水带”等以及新型防水层铺设方法“自带水密塑料组件的防水层铺设方法”。隧道保温的目的主要是为排水创造条件,应针对排水系统的易冻环节实施保温措施,避免盲目保温。通过供热解决隧道的冻害问题通常代价较大,供热宜作为隧道防冻的工程预案。针对既有隧道出现衬砌施工缝渗漏水情况提出了“微创伤可维护的隧道施工缝渗漏水处治技术”,将冻害处治对衬砌结构的损伤程度降至最低,并可实现对处治情况的工间检测及后期维护。
本刊编辑部[10](2012)在《养鸽子 本大本小都能赚》文中研究表明一、养鸽子一本万利。鸽子分肉鸽、信鸽、观赏鸽。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1.就特点而言,肉鸽靠规模,信鸽靠品质,观赏鸽靠精美;2.就单体价格而言,肉鸽比较便宜,信鸽就贵多了,观赏鸽1万多元一只很常见,高品质的即使价格较贵也不愁销路;3.就销路而言,肉鸽属于大众快消品,信鸽只在鸽友中交易,观赏鸽属于宠物,价位高,更加小众;4.就场地而言,肉鸽场地要相对大,信鸽可大可小,观赏鸽可以最小;5.就风险而言,肉鸽相对稳定,信鸽居中,观赏鸽最大。一、养鸽子一本万利。鸽子分肉鸽、信鸽、观赏鸽。
二、鹧鸪配料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鹧鸪配料应注意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汉语中高级文化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饮食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2 翻转课堂教学概述 |
2.1 翻转课堂的定义及起源 |
2.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
2.2.1 认知主义理论 |
2.2.2 人本主义理论 |
2.2.3 微型学习理论 |
2.3 翻转课堂教学的优点与不足 |
2.3.1 翻转课堂教学的优越性 |
2.3.2 翻转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
2.4 翻转课堂教学在中高级文化课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 |
2.4.1 理论可行性研究 |
2.4.2 实践可行性研究 |
3 中高级文化课教学概述 |
3.1 中高级文化课教学的内容 |
3.2 中高级文化课教学的特点 |
3.2.1 文化知识具有系统性、专题性 |
3.2.2 文化知识信息量大 |
3.2.3 文化教学和言语技能教学并重 |
3.3 中高级文化课教学现状 |
3.3.1 中高级文化课的优点 |
3.3.2 高级文化课的不足 |
4 以《中国的饮食文化》为例的中高级文化课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 |
4.1 教学总体分析 |
4.1.1 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
4.1.2 教学目标 |
4.1.3 教学对象 |
4.1.4 教学时间 |
4.1.5 教学重难点 |
4.1.6 教学方法 |
4.2 课前教案设计 |
4.2.1 翻转课堂流程 |
4.2.2 教学步骤设计 |
4.3 课程教案设计 |
4.4 教学反思 |
4.4.1 课前准备 |
4.4.2 课堂教学 |
4.4.3 教学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2)宋吉州窑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的设名 |
第一节 宋代吉州窑 |
第二节 宋代吉州窑的黑釉 |
第三节 宋代吉州窑的木叶纹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影响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形态的因素 |
第一节 宋代手工业中的陶瓷 |
第二节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 |
第三节 地理文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 |
第一节 吉州窑木叶纹与剪纸纹的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的原创美学内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中的美学意趣 |
第一节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中的文人审美意趣 |
第二节 宋代吉州窑木叶纹盏中的禅意 |
第三节 木叶纹盏中的自然意趣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本人的宋代吉州窑木叶纹实践汇报 |
第一节 木叶纹的成因机理 |
第二节 当代陶瓷工作者对宋代木叶纹的再现 |
第三节 宋代吉州窑传统木叶纹的再现实验 |
第四节 非传统木叶纹的实验 |
第五节 实验结论 |
第六节 木叶纹在创作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本人作品)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长坝连拱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及施工安全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连拱隧道研究现状 |
1.2.2 衬砌开裂研究现状 |
1.2.3 安全对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坝连拱隧道工程地质概况 |
2.1 隧道工程概况 |
2.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特征 |
2.2.1 地形地貌 |
2.2.2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
2.2.3 气象 |
2.2.4 隧道区地层岩性构成 |
2.2.5 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 |
2.2.6 隧道区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
2.2.7 隧道区围岩分级 |
2.3 长坝隧道新奥法设计 |
2.3.1 隧道主洞结构设计 |
2.3.2 隧道内轮廓设计 |
2.3.3 隧道施工程序设计 |
2.3.4 隧道主要施工方案 |
2.4 隧道掌子面围岩地质精细勘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坝连拱隧道衬砌裂缝分布特征调查 |
3.1 隧道衬砌开裂的主要危害 |
3.2 隧道衬砌裂缝分类 |
3.2.1 按裂缝走向分类 |
3.2.2 按裂缝产生的原因分类 |
3.3 长坝连拱隧道衬砌开裂特征调查 |
3.3.1 裂缝分布情况调查 |
3.3.2 裂缝时空特征调查分析 |
3.4 裂缝成因初步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拱隧道衬砌受力特征理论分析 |
4.1 隧道围岩变形机制 |
4.2 隧道岩体初始地应力 |
4.3 连拱隧道埋深荷载研究 |
4.3.1 连拱隧道埋深界定 |
4.3.2 连拱隧道土压力荷载计算方法 |
4.4 长坝连拱隧道衬砌受力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坝连拱隧道衬砌受力数值模拟分析研究 |
5.1 MIDAS/GTS NX简介 |
5.2 长坝连拱隧道数值模拟分析模型 |
5.2.1 数值模型的计算假定 |
5.2.2 模型尺寸及边界条件设定 |
5.2.3 材料物理力学参数确定 |
5.2.4 施工过程模拟的实现 |
5.3 隧道衬砌随埋深变化其受力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3.1 隧道衬砌随埋深变化其位移场特征分析 |
5.3.2 隧道衬砌随埋深变化其应力场特征分析 |
5.4 隧道衬砌随钢支撑搭接高度变化其受力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4.1 钢支撑不同搭接高度隧道位移场特征分析 |
5.4.2 钢支撑不同搭接高度隧道应力场特征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隧道衬砌裂缝安全处置对策及效果分析 |
6.1 隧道衬砌裂缝的处置原则 |
6.2 长坝隧道加固及裂缝处置措施 |
6.2.1 围岩加固措施 |
6.2.2 隧道衬砌加固措施 |
6.3 隧道衬砌裂缝处置效果分析 |
6.3.1 监测仪器及监测点布置 |
6.3.2 隧道监控量测位移分析 |
6.3.3 隧道监控量测应力应变分析 |
6.3.4 隧道监控量测裂缝宽度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与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 |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出台的背景 |
二、国际公约与国内非遗保护法律的对照 |
三、保护的含义、对象与流程 |
四、立法保护和名录保护 |
第二节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要素与保护现状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环境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与表现过程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
第三节 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概念 |
二、标准化在早期文化领域的应用 |
三、标准与古代国家治理的关系 |
四、现代标准的普及与应用 |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可行性 |
一、标准适用范围以及可行的方式方法 |
二、非遗保护标准化具有科学基础和技术的保障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性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适应领域 |
二、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化的应用 |
第四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概念的界定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 |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编制依据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建构的思路与实施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三节 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和规划路线图 |
一、研制标准体系的领域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体系建设规划路线图 |
第五章 景德镇非遗手工制瓷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古代制瓷技艺历史概述 |
一、古代制瓷技艺的发展 |
二、景德镇古代制瓷技艺的历史变迁 |
三、景德镇古御窑与民窑 |
第二节 景德镇制瓷技艺现状及其文化特点 |
一、景德镇现代制瓷技艺的发展与困境 |
二、景德镇传统陶瓷文化特点 |
三、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
第三节 景德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事件 |
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分析 |
第四节 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现状及需求调查 |
一、制瓷标准现状的文献统计 |
二、标准需求深度访谈 |
第六章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应用研究 |
第一节 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保护标准体系的建构 |
一、基于WSR系统方法论的体系建设与思路说明 |
二、标准体系各个维度的具体建设与展开说明 |
第二节 研制标准的领域和编制依据 |
一、研制标准的领域 |
二、编制依据 |
第三节 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标准的制定 |
一、相关术语和定义 |
二、景德镇传统窑炉 |
三、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流程 |
四、景德镇传统制瓷判断依据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
附录 B:第一批~第五批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附录 C:国家级陶瓷手工技艺类非遗项目名录(共40项)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宋代饮食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选题范围 |
第一章 宋前饮食诗概论 |
第一节 饮食诗的溯源 |
一 《诗经》中的饮食描写 |
二 《楚辞》中的宴饮描写 |
第二节 汉魏六朝饮食诗 |
一 汉魏六朝时期的酒事与诗歌创作 |
二 其它饮食入诗情况 |
三 贫士之歌—陶渊明的饮食书写 |
第三节 唐代饮食诗 |
一 唐代饮食诗的演变 |
二 唐代饮食创作的过渡意义 |
第二章 宋代饮食诗的创作机缘 |
第一节 宋代饮食诗创作的政治因素 |
一 人才的流动与饮食创作 |
二 党争的频繁与饮食创作 |
第二节 宋代饮食诗创作的社会文化氛围 |
一 重世俗、务实用的时代心理 |
二 宋代饮食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宋代文人的饮食生活 |
一 酒宴聚会与饮食诗创作 |
二 友朋酬唱赠答与饮食诗创作 |
第三章 宋代饮食诗的主题意蕴 |
第一节 记物—宋代食录 |
一 就物写物之作 |
二 地方食录 |
三 节俗食录 |
第二节 达情—宋代饮食诗的情感内涵 |
一 家乡之思、亲友之念 |
二 国运之忧、时政之叹 |
三 身世之感、人生之悟 |
第四章 宋代饮食诗的审美特征及其艺术表现 |
第一节 宋代饮食诗之美 |
一 宋诗中饮食美的表现 |
二 展示饮食之美的艺术手法 |
第二节 宋代饮食诗之趣 |
一 谐趣 |
二 俗趣 |
三 理趣 |
第三节 宋代饮食诗之雅 |
一 食材、食味等的选取 |
二 用语的化俗为雅 |
三 情怀的抒写与意境的提升 |
第五章 宋代饮食诗个案研究 |
第一节 梅尧臣饮食诗的创作及意义 |
第二节 苏轼饮食书写中的生命意识 |
第三节 陆游饮食文化述论 |
第六章 宋代饮食诗和宋代文化 |
第一节 宋代食风新变与诗歌演进 |
一 饮食选材与宋诗新境 |
二 烹饪技艺与宋诗新貌 |
三 宋人味观与诗歌审美 |
第二节 宋诗中的蔬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
一 与官场相对立的蔬食意象 |
二 代表人格修养的蔬食意象 |
三 蕴含释道文化的蔬食意象 |
四 余论 |
第三节 宋代文人对南食的态度与文化转型 |
一 从不适到接受 |
二 从“全身斯为孝”到“值那一死” |
三 从“常惧染蛮夷”到“天下无正味” |
四 结语 |
第四节 宋代以食喻诗略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藏地巫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关于巫术及本研究所涵盖的范围 |
1 、巫术的定义 |
2 、本研究中巫术所涵盖的范围及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二、国内外关于藏地巫术的研究概况 |
1 、占卜术 |
2 、巫术仪式 |
三、本文的选题意义、创新点、难点和研究方法 |
上篇 藏地巫术简史 |
第一章 早期巫术及其发展 |
一、早期巫术的概况 |
1 、“天赤七王”与古代巫术的平稳发展 |
2 、止贡赞普与古代巫术的大发展 |
小结 |
二、青藏高原早期巫术的几个关键概念 |
1 、关于“苯” |
2 、关于“德乌” |
3 、关于“仲” |
4 、关于“赤”和“恰” |
小结 |
第二章 吐蕃时期巫术的成熟与衰落——兼论古代藏地巫术与苯教之关系 |
一、巫术的多样化、仪式化和巫师的专业化发展 |
1 、外来文化的传入带来巫术的仪式化和多样化发展 |
2、政治需求推动巫师的专业化、仪式化和大型化发展 |
二、剪不断理还乱的“巫”与“苯” |
1、古代巫术之“苯”与后期苯教之“苯”的关系 |
2、苯教以古代巫术为基础,是在外来文化促进下发展而成的体系化宗教 |
小结 |
第三章 后吐蕃时期巫术及巫师 |
一、藏传佛教和苯教对古代巫术的吸收和改造 |
1、藏传佛教对古代巫术的吸收 |
2、苯教与佛教相互认同之争与内在本质的同一 |
3、苯教是对古代巫术的规范、整理和提高 |
二、藏传佛教僧人的“神力”——藏地巫术的新天地 |
1、预示休咎祸福,禳灾治病,“起死回生”等等各类神迹 |
2、降魔歼敌,在战争中助战施法 |
三、民间巫术的碎片化与民间巫师的边缘化 |
1、民间巫术技艺匮乏 |
2、民间巫师“技不如人” |
3、民间巫师地位不保 |
4、民间巫师成分复杂 |
四、地方政府体系中的专职“神巫”及其“代言”活动 |
1、“神巫”的驻地及形象 |
2、“神巫”职能与地位 |
3、清朝中央政府对“神巫”活动的控制 |
小结 |
下篇 藏地巫术文本研究 |
第四章 早期占卜文书研究 |
一、早期占卜文书的概况 |
二、敦煌藏文占卜文书分析 |
1、骰子卜 |
2、金钱卜 |
3、羊胛骨卜、鸟卜及其他 |
小结 |
第五章 吐蕃时期巫术仪式文书研究 |
一、吐蕃王朝时期的巫术仪式及巫师 |
1 、古代的巫术仪式 |
2 、吐蕃王朝时期的巫师 |
二、吐蕃王朝时期王室大型殡葬仪式 |
1 、吐蕃丧葬仪式葬礼的缘起 |
2 、葬礼的功能 |
3 、葬礼的过程 |
4 、葬礼中献祭的动物 |
小结 |
第六章 后吐蕃时期占卜术及巫仪文本研究 |
一、敦煌文书中已有,且现代藏族也经常使用的占卜术 |
1 、骰子卜 |
2 、鸟卜 |
二、敦煌文书中虽未提及,但是现代藏人正在使用的占卜术 |
1 、圆光占卜 |
2 、绳结占卜 |
小结 |
三、后吐蕃时期佛苯典籍中的巫术仪式 |
1 、关于祛邪除魔仪式中的“堆”和“侣” |
2 、关于“垛”、“解” |
3 、仪式的其他重要内容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海拔隧道冬季施工及洞口路面防凝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与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预期成果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海拨地区隧道特征 |
2.1 高海拔地区隧道划分及工程特点 |
2.1.1 高海拔地区隧道的分布 |
2.1.2 隧道的分类 |
2.1.3 工程的特点 |
2.2 高海拔地区隧道建设和运营中的问题 |
2.2.1 高海拨隧道施工面临的问题 |
2.2.2 高海拨隧道运营中的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海拔地区隧道冬季施工保温防护措施 |
3.1 混凝土保温防护措施 |
3.1.1 低温气候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3.1.2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损耗确定 |
3.1.3 混凝土加热保温措施 |
3.2 施工相关机械设备的保温措施 |
3.2.1 高海拔地区低温条件对机械设备的影响 |
3.2.2 混凝土拌合站保温措施 |
3.3.3 其他设备保温措施 |
3.3 高海拔地区施工人员防护 |
3.3.1 施工人员防护及保护方法 |
3.3.2 施工人员防护及保护措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海拔隧道洞口防凝冰(雪)措施 |
4.1 高海拔地区隧道洞口防积雪措施 |
4.1.1 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
4.1.2 增设隧道洞口的防雪设施 |
4.1.3 改善隧道洞口段路面结构 |
4.2 鹧鸪山隧道路面凝冰防治试验 |
4.2.1 项目概况 |
4.2.2 凝冰防治实验实施方案 |
4.2.3 项目实施过程 |
4.2.4 实施后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及个人简历 |
(8)光泽与象征—中国传统瓷釉的精神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选题的缘起 |
(二) 研究现状 |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本文涉及的基本范畴和概念 |
(一) 釉的概念 |
(二) 釉与瓷的概念及物质关系 |
(三) 色釉与彩绘的概念 |
(四) 色釉瓷的概念 |
(五) 与色釉瓷相关的子概念 |
第二章 光泽的隐喻 |
一、釉的宗教意义与感知 |
(一) 传统文化中的两类物质观念 |
(二) 瓷釉现象与早期宗教信仰 |
二、“瓷”的美感与“普遍可传达性” |
(一) 材料意义的“普遍可传达性” |
(二) 釉于“瓷”的意义 |
三、神形关系的普遍信仰 |
(一) 东汉瓷质明器的流行 |
(二) 瓷质明器与巫术思维 |
(三) 光泽的“神”性 |
(四) 物质的转化与象征 |
第三章 釉“衣”的图式 |
一、釉“衣”的装饰动机 |
(一) 釉“衣”装饰的逻辑1—蒙蔽眼球 |
(二) 釉“衣”装饰的逻辑2—吸引眼球 |
二、釉“衣”图式的视觉要素 |
(一) 釉“色”的吸引 |
(二) 滋润的暗示 |
(三) 纹理的自发性 |
三、釉“象”之兆 |
(一) 祥瑞之象 |
(二) 釉的垂现 |
(三) “垂”的图式意义 |
(四) 宇宙的图式 |
第四章 宋人对釉的再发现 |
一、釉装饰中的商品逻辑 |
(一) 釉色的商品动机 |
(二) 使用者对釉的关注与兴趣 |
二、官窑器厚釉的精神意义 |
(一) 抑制对空间的表现 |
(二) 返回本真 |
(三) 阻断陶瓷的工具意味 |
三、釉中中影像与禅观的实践 |
(一) 花之幻象 |
(二) 碗中观花 |
四、釉的斑影 |
(一) 对自然纹理的模仿 |
(二) 钧釉瓷中的色斑 |
第五章 对釉的文化想象 |
一、釉质的历史记忆 |
(一) 材质的溯忆 |
(二) 观的愉悦 |
二、釉“迹”的神话 |
(一) 偶发的形迹 |
(二) 釉“迹”的品评 |
(三) 时间的痕迹 |
三、色釉命名中的审美想象 |
(一) 釉色的意象 |
(二) 釉“名”的审美解读 |
(三) 釉“名”中的机缘 |
第六章 色釉体系的构建 |
一、排列与赏玩 |
(一) 文化系谱建构 |
(二) 来自商品体系的诉求 |
二、色釉体系的建立 |
(一) 物质条件 |
(二) 技术条件 |
(三) 传播条件 |
三、色釉的装饰语汇 |
(一) 民间色釉装饰的创造机制 |
(二) 融合不同文化因子的釉装饰 |
四、色釉瓷的象征语汇 |
(一) 材质的象征意义 |
(二) 釉色的象征系统 |
(三) 明清时期色釉语汇的探索 |
(四) 色釉瓷装饰语汇的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论文、作品发表情况 |
(9)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预防与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础性理论研究 |
1.2.2 应用性技术研究 |
1.2.3 评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寒冷地区隧道温度场的研究 |
2.1 地面表层冻结深度随季节变化规律 |
2.1.1 解析法 |
2.1.2 有限元法 |
2.2 寒区隧道轴向及径向温度分布理论 |
2.2.1 寒区隧道围岩径向传热模型 |
2.2.2 寒区隧道洞内轴向传热模型 |
2.2.3 温度场理论解与实测值对比 |
2.3 小结 |
第三章 寒冷地区隧道工程冻害分析 |
3.1. 冻胀及冻融对隧道的影响 |
3.1.1 冻胀对衬砌结构的影响 |
3.1.2 冻融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的影响 |
3.1.3 冻融对围岩的影响 |
3.2 寒区隧道春融期渗漏水原因分析与预防 |
3.2.1 春融期渗漏水原因分析 |
3.2.2 春融期渗漏的预防 |
3.3 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及预防 |
3.3.1 裂缝分类 |
3.3.2 混凝土裂缝的常见成因及预防 |
3.3.3 荷载引起的衬砌裂缝及预防 |
3.3.4 寒区隧道衬砌裂缝及预防 |
3.4 小结 |
第四章 寒冷地区隧道防水与排水 |
4.1 寒冷地区隧道围岩注浆堵水 |
4.1.1 新交洞隧道围岩注浆堵水工程实例 |
4.2 寒冷地区隧道防水层防水 |
4.2.1 防水层铺设方法 |
4.2.2 防水层保护研究 |
4.3 寒区隧道衬砌混凝土及施工缝防水 |
4.3.1 防水混凝土种类 |
4.3.2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求 |
4.3.3 既有衬砌施工缝防水技术的不足 |
4.3.4 梯形背贴式可排水止水带 |
4.3.5 蝶形中埋式可排水止水带 |
4.4 寒冷地区隧道排水 |
4.4.1 寒区隧道常规排水体系 |
4.4.2 寒区隧道排水体系的改进 |
4.4.3 洞外出水口 |
4.5 小结 |
第五章 寒区隧道保温与供热 |
5.1 隧道衬砌全面保温技术 |
5.1.1 表面喷涂法 |
5.1.2 表面铺设法 |
5.1.3 中间铺设法 |
5.1.4 三种施工方法优缺点的比较 |
5.2 局部保温和电供热预案——新交洞隧道冻害预防 |
5.2.1 新交洞隧道保温供热防冻设计 |
5.2.2 隧道保温供热防冻新措施的现场实施 |
5.3 小结 |
第六章 寒冷地区隧道冻害处治技术 |
6.1 寒冷地区隧道渗漏水微创处治技术 |
6.1.1 衬砌循环缝渗漏水处治 |
6.1.2 衬砌循环施工缝渗漏水微创处治构造 |
6.1.3 沿衬砌施工缝切槽技术 |
6.1.4 小规格 PVC 半管加工技术 |
6.1.5 衬砌裂缝渗漏水处治 |
6.2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鹧鸪配料应注意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汉语中高级文化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以饮食文化为例[D]. 张跳霞.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宋吉州窑木叶纹盏的审美特质研究[D]. 任若禹.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3]长坝连拱隧道衬砌裂缝成因分析及施工安全对策研究[D]. 王自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标准体系研究 ——以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为例[D]. 蔡妤荻. 南昌大学, 2018(08)
- [5]宋代饮食诗研究[D]. 刘丽. 浙江大学, 2017(12)
- [6]藏地巫术研究[D]. 曾丽容.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4)
- [7]高海拔隧道冬季施工及洞口路面防凝冰技术研究[D]. 詹永康.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2)
- [8]光泽与象征—中国传统瓷釉的精神内涵研究[D]. 黄金谷.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1)
- [9]寒冷地区隧道冻害预防与处治技术研究[D]. 吉哲. 长安大学, 2012(07)
- [10]养鸽子 本大本小都能赚[J]. 本刊编辑部.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2(07)
标签: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隧道论文; 吉州窑论文; 高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