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的四种新型农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祝洪章[2](2021)在《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具有鲜明效率维度的价值追求和经济属性。立足中国特殊国情、农情,耕地流转问题不单纯是经济效率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自发演化力量和有意识构建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具有自身特定的演进规律。我国现行耕地“三权分置”改革就是考虑到耕地流转的多重属性,通过权利分层方式,兼顾耕地社会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这是理解当下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问题的前提,是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制度环境。主流经济学推崇的简约理论模型的研究范式在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上存在明显的缺陷。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理论研究方法,从历史演进规律、制度逻辑的宏观视角,顺推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制度环境因素;从制度目标、制度机制的应然预设与流转运行和流转制度经济影响绩效实然状态的差异,逆推权利结构设计和流转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针对问题成因提出优化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分析了建国至今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和演化规律,提出农地产权制度存在制度价值复合化取向,呈现渐进、路径依赖式演化模式,具有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相结合,服务于国家城乡关系的国家意志等发展演进规律。“三权分置”改革以农户分化发展的社会现实为背景,遵循了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的历史规律,依托多重制度逻辑框架,将“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作为多重逻辑兼容的指引,通过“地权细分”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载体,通过“走廊调控”方式为多重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通过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多重逻辑兼容共存提供动力。经营权流转制度是以经济绩效为主导逻辑的农地产权交易制度,相关的政策制定和立法近年取得较大发展。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目标主要是优化耕地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保障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实现以上预设功能,国家通过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稳定机制三种制度机制综合推进流转改革。激励机制包括鼓励主体分流、客体强权赋权和完善流转交易市场体系等;约束机制包括设立农地集体所有的制度红线、流转用途红线、农民权利保护红线等;稳定机制包括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等。本文在系统梳理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流转主体、流转方式、流转合约、流转价格、流转效力等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从宏观时空角度,运用LMDI法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农户行为角度,基于农户流转规模决策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流转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农户耕地禀赋效应以及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等对流转决策的影响。对照流转制度功能目标定位,本文分别分析了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耕地配置绩效、生产效率绩效、粮食安全保障绩效。研究发现,虽然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耕地配置效率,但面积和地块细碎化和耕地撂荒等问题依然存在;耕地流转制度提升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但对流转双方、全国区域间影响存在较强的异质性;现有耕地流转制度对流转“非农化”“非粮化”抑制效果不佳,经济发达地区的流转“非农化”明显,非粮食主产区流转“非粮化”明显,粮食主产区也存在流转“非粮化”趋势。依循“制度环境-制度逻辑-制度功能-制度机制-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我国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进程的渐进性约束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产权结构-行为激励与约束-制度绩效”分析脉络,本文得出了耕地“三权”赋权方案不确定性、立法内容与技术缺陷影响了流转制度绩效发挥的结论;根据“制度交易成本”分析,本文得出了农户政策认知弱、流转交易平台建设滞后、交易监管薄弱、交易信息化程度低等因素增加了制度交易成本,造成流转制度绩效损失的结论。针对制度环境,本文提出耕地经营权流转应与农业非农转移、城市及乡村非农产业吸纳能力、农业技术进步水平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相适应发展,加快协同配套进程推进。针对赋权环节,本文建议应捋顺三权关系,采取“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路径,完善立法以减轻经营权非经济属性功能负荷;针对流转制度运行,本文提出从规模化思路、政策指导、主体培育、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持续降低经营权流转制度交易成本,提高流转制度效能。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田雨露[4](2021)在《家庭农场生成、经营绩效及其成长要素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样本的分析》文中指出始于1978年的中国农村改革,确立了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农户成为农村经济中的基本单元。在中国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向发达的现代化国家转变的历史进程中,狭小的农户经营必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从1980年代起,中国的农户就开始进入一个分化的时代。小农户的渐次退出与家庭农场的崛起,必然是一个不可规避的历史进程。本文在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家庭农场“生成——绩效评价——成长要素”的逻辑分析框架,以中国最具典型性的粮食主产区吉林省为研究的区域样本,并以216个省内不同区域的家庭农场为研究的小样本,通过八章的内容分析了家庭农场兴起与发展的基本进程,家庭农场现状及生成的条件,家庭农场的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家庭农场成长进程中面临的土地、资金与个体素质的约束。家庭农场的生成与发展是中国城乡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结果。农业经营制度的变革为家庭农场的产生准备了制度基础;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家庭农场生成的产业背景;国家的肯定和支持是家庭农场得以较快发展的政策背景。由于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全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的家庭农场类型,不同类型的家庭农场都与生成与发展的条件相适应。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内部的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条件使农业表现出较强的地域性,由此也使家庭农场呈现出较强的地域差异性。相对丰裕的耕地资源和粮食大省的背景,形成了以粮食型家庭农场为优势和特色的产业分布。然而,良好的资源禀赋对农户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二重性效应。其积极效应表现在,可以满足农户较快解决温饱的诉求,并可以为家庭农场的生成创造较为有利的初始条件。但资源的丰裕也会使农户产生对资源的依赖性,满足于一时之安,从而减弱了发展的欲望和动力,不利于农户加快剩余劳动的转移,为家庭农场的成长创造条件。家庭农场经营绩效提升空间较大且区域差异显着。经营绩效是评价家庭农场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选取土地、资金和劳动力作为投入指标,销售收入作为产出指标构建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测算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从家庭农场主特征、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特征和外部政策环境特征3个维度考察其对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影响,分析影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家庭农场效率不高,无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影响家庭农场经营效率的诸多因素中,家庭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农场主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机械价值正向影响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土地规模、土地流转成本、贷款是否存在困难、政府补贴金额负向影响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及关键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部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最高,其次是东部地区家庭农场,西部地区家庭农场的经营效率最低,且东部地区家庭农场的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西部地区家庭农场的规模效率低于纯技术效率。家庭农场作为规模化的经营主体,其成长首先面临土地供给的约束。土地供给既决定于资源禀赋,也决定于工业化对农村剩余劳动的吸纳程度。对吉林省而言,同时面临着两者的限制。因此,以追求效率为目标的规模经营尺度并不可取,收入尺度才是衡量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可行选择。过高的家庭农场规模起点不利于提高土地配置中的社会福利。在可流转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一部分农场规模较大,必然以减少家庭农场的数量为代价,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只可配置于少数的家庭农场,其结果必然降低农民的社会福利。在现阶段,在吉林省这样资源相对丰裕的地区,旱田的规模以10公顷为宜,既可使家庭农场获得满意的收入,也可满足现代生产要素的合理使用,同时防止稀缺的土地资源过度集中。现阶段家庭农场规模的扩大主要是依靠土地流转,在中国土地资源高度稀缺的国情之下,加之粮食价格等主要农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使地租多数年份呈居高不下的状态。在较长时期内地租都将成为家庭农场收益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据样本家庭农场的成本收益分析,目前地租已经占据了家庭农场总成本的50%以上,其中中部家庭农场的地租已经占到了总成本的55.7%,由此造成了总成本中过高的地租比例。这意味着地租将会吃掉利润,并大大降低家庭农场的市场竞争力,这是未来家庭农场发展的不可低估的限制因素。农业金融创新滞后是家庭农场成长的软肋。经营规模的扩大,必然伴随着资金增长的需求。与快速发展中的家庭农场多元化资金需求相比,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明显滞后。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不足。目前,在农村信贷市场中提供信贷资金的金融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但一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服务受网点和信贷管理模式的制约,难以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供给。因此,形成了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体系。而农村信用社贷款额度小,并且存在一定比例的“关系贷款”。家庭农场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二是农村金融机构缺少对家庭农场的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吉林省各类银行针对“三农”的信贷产品创新名目繁多,但针对家庭农场的信贷产品创新很少,最主要的依然是联保贷款、抵押担保贷款。现行的3或5户联保贷款,粮食直补抵押贷款以及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贷款额度最高5万元,无法满足再生产要求,而且附有较严苛的还款条件。迫于无奈,农民只好寻求亲朋好友借款或者民间借贷,使民间借贷成为家庭农场的主要融资渠道,较高的民间借贷利息进一步加大了家庭农场的融资成本。农村融资环境的脆弱无力,成为家庭农场成长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农场主素质是影响家庭农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家庭农场主集生产者与管理者于一身,其素质的构成有丰富的内容,至少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素质和生产经验四个要素。在文化素质上,农场主素质要显着高于普通农户,但与浙江、天津、江苏等地的农场主相比,仍明显偏低。在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的同时,吉林省农场主受教育程度还存在地区差异,呈现中部较高,东西部较低的特征。农场主的科技素质主要从农业技术培训和农业新技术采用两个方面考察。农业技术培训的渠道主要包括政府公益型技术推广和农资企业以推销农资为目标技术培训。公益性的技术推广存在较多的形式主义,而企业的技术推广则表现为较强的功利化色彩,缺少系统性,因此在培训效果上差强人意。在农业新技术采用方面,农场主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性,但某些关键技术的采用仍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经营素质方面,农场主素质与发达地区相比也相对较低,主要是由粮食型家庭农场所致,粮食生产由国家包销,农场主不必自己开发市场。农场主多数拥有一般性的生产经验,但作为规模化生产经验,因时间较短,仍面临经验不足的问题。从案例分析的角度,家庭农场可分为知识型、技术型、阅历型和经验型四种,他们各有优长。但从未来看,知识型和技术型是发展的方向。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家庭农场的产生和发展主要基于制度背景、产业背景和政策背景;基于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吉林省家庭农场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租佃式的家庭农场,使地租成为家庭农场收益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在土地资源的高度约束下,以收入为尺度确定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是可行的选择;家庭农场普遍面临资金的“饥渴”,脆弱的农村金融市场是家庭农场发展的瓶颈。
李青[5](2021)在《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郝武峰[6](2021)在《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农业发展取得巨大进步,但我国“三农”问题依旧严重,农村产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空间受限,城乡发展不平衡。突出的“三农”问题既与我国乡村产业兴旺的总体要求相矛盾,又是国内经济大循环发展的“淤点、堵点”。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期破解“三农”困局,加快乡村产业兴旺,促进国家经济内循环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新范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老路,而是农村一二三产业在主体、利益、价值、空间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路。如何顺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时代趋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破解“三农”困局成为学界、政府和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新命题。产业链是现代产业的基本组织方式,是产业融合分析研究的重要载体。产业融合是产业链分解、重构和升级的过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然引发农业产业链重塑升级。因此,从产业链视角研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价值。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思路,从产业链视角重点回答了融合发展三个层面的关键性问题:第一,理论问题: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二,历史发展问题: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进程和发展水平如何?第三,实践核心问题: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空间优化、价值增值问题。①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是谁?农民如何深度参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实现就业增收?如何培育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②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载体有哪些?农村如何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提升空间载体功能?③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如何进行融合发展?农业如何通过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获得价值增值,提升附加价值?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成果,明确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等。第二章,产业链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分析。在分析产业链理论的基础上,从产业链视角重点探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概念、内涵、动因、机理等,构建了一个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以农村空间为主导,以农业为依托,以产业增值为目的,通过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旅游业等涉农二三产业或农业产业内部之间交叉重组、互动融合,形成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创新升级农业产业链的过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本质是将产业链这一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使一二三产业在产业价值、主体、空间等维度实现深度融合。从融合动因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个多种因素推动的复杂过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模块化分工、主体利益驱动、技术与知识创新、市场需求升级、产业组织创新、政策与制度变革等六个方面。从融合机理来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始于农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双向链式关联关系,经过产业链环节的模块化分解、整合两个阶段,最终形成融合型农业产业链网络。第三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考察。重点分析了建国七十多年以来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性特征、核心政策以及历史脉络。本文认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程分为四个阶段:以工农结合发展为导向的萌芽阶段(1949-1977年)、以农工商联合为导向的探索阶段(1978-1990年)、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的起步阶段(1991-2014年)、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导向的深化阶段(2015至今)。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政策演化和调整始终坚持以解决“三农”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农民利益为核心,以市场化改革和农村产业政策创新为手段的逻辑主线。第四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运用投入产出模式,探索构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两个核心指标。基于2002年到2017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7张国家42部门投入产出表,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融合均衡度,农业与涉农第二、三产业及18个涉农二三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度度进行了科学测度分析。研究表明,①从总体水平来看,2002-2017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呈现先上升、后波动变化趋势,2017年融合度达到0.2188,整体仍处于低水平融合状态。②从均衡水平来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非均衡”状况突出。2017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为0.1613,我国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远高于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滞后成为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短板。从融合均衡度的变化来看,2002-2015年和2015-2017年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融合均衡度变化特征。2002-2015年,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均衡度逐渐下降,农业与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等涉农第二产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成为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提升的主要动力。而这一时期,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的融合水平呈现低水平逐年下降趋势,特别是农业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的融合度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但是从2015年到2017年,随着一系列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政策的实施,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下降趋势发生逆转,交通运输、仓储业及邮政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迅猛发展,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低水平融合现状有所改善,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提升的重要动力。第五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升级分析。从产业组织链维度,重点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特征、主体之间组织链模式,剖析融合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深层次原因,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和实地调研状况,探索我国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方向,创新融合主体组织链模式。本文认为,当前融合主体发展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弱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诸多局限;二是高质量融合主体缺失,组织链构建动力不足;三是融合主体之间利益联结关系松散,组织链协同水平不强。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政府政策错配和政策泛化以及配套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应从小农户、融合主体和融合主体间组织链三个层次全面推动,小农户必须通过自身提质增效、内源组织化、外向嵌入联合等方式提升参与农村产业融合的深度。对于融合主体而言,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民综合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体和村集体经济主导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内生型融合主体壮大;另一方面要继续提高龙头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服务咨询公司等外生型和混合型融合主体的带动示范作用。在此基础上,融合主体之间要不断创新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组织链模式,推动产业组织链高水平分工协作。第六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优化分析。从产业空间链维度,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农村要素禀赋与产业发展的空间变化状况,剖析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空间制约问题及原因,探究融合发展空间优化的目标载体和优化方向。本文认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呈现出潜在要素禀赋逐渐显性化、城乡要素资源互补性与流动性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核心区加快形成、经济空间产业形态不断重塑等特征,这些新比较优势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石。但与此同时,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仍面临着农村空间资源无效利用与价值流失,城市知识、技术、数据等现代经济要素向农村流通不畅,农业产业空间链“短链”和“断链”等空间制约。基于此,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应重点以村庄和小城镇为核心空间,城市与郊区城镇为辅助空间,以数字虚拟空间为新兴空间,构建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的地理-网络多维融合空间体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既要以农村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小城镇涉农二三产业空间集聚等方式推动农村区域内部产业空间链延伸,提升农村融合空间主体地位,又要以农村农业产业链外向对接、城市总部经济、产业转移等方式重构城乡间产业空间链,促进城乡产业空间大循环。第七章,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析。从产业价值链维度,分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价值增值空间特征,探究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结合典型案例,对比研究不同路径特征和区域空间、融合主体的现实适用条件。本文认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空间呈不规则马鞍型。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空间的“长、宽、高”三个方面来看,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为三种:价值链抬高、价值链攀升、价值链拓展。三种路径的价值增值特征、区域空间适用条件、融合主体适用条件迥异,不同区域要根据资源禀赋条件、经济发展阶段,因地制宜,进行融合发展目标路径选择。第八章,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融合发展方向与趋势,从政策与制度创新、融合主体升级、融合空间优化、融合价值增值以及利益联结机制构建等五个方面,提出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一,强化农村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第二,提升多元融合主体能级;第三,完善多维利益联结机制;第四,加快农村要素资源与空间优势重塑;第五,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升级。
戴昌楠[7](2020)在《“三权分置”下湖南省粮食生产主体行为研究》文中认为
马池春[8](2020)在《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资本下乡日趋活跃和频繁,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潜在推动着乡村社会的秩序变革。当前,围绕资本下乡议题学界争论不断,既有资本下乡的坚定支持者,也有资本下乡的强烈反对者,争论双方的核心关切是资本下乡究竟促进还是损害农民利益?本文以粤东北地区的育村为研究个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采用政治经济学、政治社会学等理论分析框架,详细考察了资本下乡在个案村的具体实践过程。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形态变革是本研究所关注的核心内容。资本下乡能否促进农民利益根本上取决于多元主体间利益秩序均衡与否,关键在于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而资本下乡良性机制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利益博弈的过程,是农民利益发展与利益保护的均衡过程,也是村庄秩序再造和乡村社会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研究聚焦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深入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全景展现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过程及其结果,并试图揭示资本下乡良性机制建构的内在逻辑机理。本文主要由导论、正文、结论与讨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部分主要回答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回顾和梳理相关文献并进行简要评述,介绍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概况及本研究的创新和不足之处。正文部分共由五个章节构成,围绕资本下乡中的政府、企业与农民,按照事件发展的过程脉络,论述和呈现资本下乡对村庄秩序的再造过程和结果,揭示和分析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第一章主要从政府、企业和村集体三个层面分析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行为逻辑,研究认为政府的治理逻辑、村庄的发展逻辑与企业的生存逻辑具有内在契合性,推动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行动路径的适应性耦合,实现了乡村关系、政企关系和村企关系的再造,形塑了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第二章主要呈现资本下乡中政府和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过程,分析认为村治精英在资本下乡中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加速了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进程。企业的“需求—回应”机制和政府的体制压力传导是资本下乡中精英吸纳的主要动力来源。资本下乡中政府与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双重吸纳实现了对村治精英的再造,引致村治精英“政治化”。第三章主要展现资本下乡中企业主导的现代规则与乡土规则的碰撞过程,分析认为资本下乡为重塑和再造乡村社会的规则体系提供了契机。资本下乡中乡村社会基于共同需要具有规则再造的内在动力,而政府的强制性矫正则为乡土规则再造提供了外部辅助。同时,资本下乡中企业理性与农民理性的耦合过程也内涵着企业对乡土规则的再造。第四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农民再组织化的动因,呈现农民再组织化过程。资本下乡中企业基于生产成本控制需要,具有吸纳农民参与的内在动力。而企业基于交易成本控制需要,则将分散化的农民参与推向了再组织化。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的农民再组织化有助于乡村社会自主性“集体”建构。农民再组织化搭建了农民组织化利益表达新秩序,重塑了农村政治经济格局,拓展了乡村精英成长空间,推动了村社集体再造。第五章主要分析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研究认为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遵循内在多重逻辑进路,具有积极治理效应,对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助推作用。同时,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潜在冲突、政企关系诱变、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使得资本下乡中的村庄秩序再造有其限度。基于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围绕如何建构和完善资本下乡良性机制,推动资本下乡秩序均衡,促进农民利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的信任建构是基础;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的保障;有效的利益联结分配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中的主要桥梁和纽带;打造党建引领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是资本下乡进程中乡村治理模式的转型方向。
冷成英[9](2020)在《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观察我国家庭农场的五种典型发展模式,除了一些特殊模式外,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按照区位条件可以分为都市郊区模式和一般农业区模式。比较这两类模式,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否与区位因素有关?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为什么出现分化?发展路径分化对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带来什么影响?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发现学术界对家庭农场的研究集中在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而关于区位因素在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则是一个研究盲点。基于这一情况,本文研究了区位视角下家庭农场的发展路径问题,通过比较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探究不同区位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出现分化的机制,以及由发展路径分化带来的影响。首先,文章对一些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概述了对论文写作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农业区位论、交易成本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演化理论,为后续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础。文章认为,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在农业生产中通过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生产经营来获得家庭主要收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一定义突出了家庭农场是现代农业的主体地位,并体现了家庭农场的五个基本特征,即以农户家庭为主体,适度规模经营,集约化生产,市场化经营,农业收入为家庭的主要收入。这一界定能将家庭农场与传统小农、种养大户、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休闲农场等其它农业经营主体相区别开来。其次,文章简述了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上海松江、浙江宁波、湖北武汉、吉林延边和安徽郎溪五大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总结了各种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将其归类为都市郊区模式和一般农业区模式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在两地进行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文章总结了我国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问题,指出市场化环境是家庭农场产生和兴起的关键,工业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家庭农场的繁荣,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形成是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大规模投资是家庭农场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扶持对家庭农场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家庭农场的界定不规范稀释了政策支持力度,农场主文化素质不高限制了家庭农场的管理水平,现代科技支撑力度不强制约了家庭农场集约化水平,金融机构融资门槛高增加了家庭农场经营难度,风险控制措施匮乏对家庭农场发展带来挑战。同时,文章从上述分析中总结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异同点,指出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在发展中都需要一定的经济社会基础,近年来发展规模不断壮大,规范程度逐渐提高,经营产品都趋于多元化,政府推动作用都非常明显,但两种模式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也存在明显不同,都市郊区家庭农场的复合经营程度更高,经营蔬菜瓜果、水产的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种植类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较小,而一般农业区家庭农场实行单一经营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经营范围以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为主,种植类农场经营规模较大。再次,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认为家庭农场是传统农户在土地流转市场建立、农产品流通放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为获得更高期望收益而推进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产生的制度安排,进一步运用数理和图示推导的方法,分析了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内在机理,指出区位与消费市场的差异是不同区位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关键。都市郊区家庭农场可以依托庞大的都市消费需求经营附加值更高的蔬菜瓜果、水产等农产品,同时很多家庭农场为规避较高的市场风险而选择复合经营,而一般农业区的农产品消费市场有限,受距离限制,家庭农场主要种植粮油作物和经济作物,且面临的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从事单一经营的家庭农场比重更高。经营范围的差异又会进一步导致种植类的经营规模的不同,都市郊区家庭农场种植类规模要小,而一般农业区种植类规模更大。随后,论文构建了多个计量模型,利用家庭农场调查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实证验证。最后,总结全文研究结论,并针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充分考虑本地的区位条件,优化家庭农场扶持政策取向;构建与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导向相匹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家庭农场培训,提高农场主对家庭农场发展规律的认识;支持和鼓励有志于扎根农村的高素质人才创办家庭农场,提高农场主群体素质水平;提高家庭农场对各类经营风险的防御能力。
杨伟荣[10](2020)在《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文中认为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否取得根本成功、国家现代化发展能否获得顺利实现。不可否认,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村和农民“更好”发展的政策性安排的确是党和国家对西式城市化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时代成果,但当下各地方振兴战略的规划方向和实施重点仍延续了发展主义话语下乡村经济如何实现快速发展的老问题。鉴于以往乡村发展被发展主义裹挟的客观结果是乡村更加边缘化,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果不转变思路,很可能会再次遭遇过去那些乡村建设运动所面临的发展主义困境。为此,本文以发展伦理学为学理依据,从“发展”的流动性特点切入,通过系统梳理“发展”意蕴的伦理呈现和乡村发展概念的价值彰显过程,分析了国际发展伦理的建构瓶颈以及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语境和当代使命,并以乡村振兴的发展主义遭遇为突破口,对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以及发展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化”表现进行深层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提出了应对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以及城市中心主义的伦理策略,确立了乡村“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取向,力求在推动乡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语境下建构符合中国乡村发展实际的发展伦理体系。首先,就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而言,经济增长至上的乡村增长主义给农民带来了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使乡村面临“负增长”困境、农民陷入无意义的价值危机。为此,必须以乡村“美好发展”对乡村发展目标进行伦理定位,明确农民美好生活作为乡村发展价值目标的基本内涵,并在推动农民劳动休闲化和休闲劳动化融合统一的过程中落实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其次,在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方面,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凭其较高的经济贡献率主导了乡村发展,并对分散小农群体产生“排斥”,导致了不同阶层之间发展权益的不平等。为此,必须以乡村“整体发展”对乡村发展主体进行伦理审视,坚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并共享乡村发展成果的伦理要求,发挥“中坚农民”的主体联结功能以克服弱势小农群体“被组织”、“被合作”的主体建构困境。再次,在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方面,刺激农民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被人为建构并无限扩张,最终出现了资本逻辑宰制的、不可持续的乡村发展动力谱系。为此,必须以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乡村发展动力进行伦理整合,明确资本逻辑在乡村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并以“社会运行与发展的总体逻辑”整合多元化的乡村发展动力要素,实现内、外源动力之间的互动转换和有效聚合。最后,在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方面,以城市(镇)化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方式使我国城乡发展长期处于一种非均衡、不协调的状态,乡村难以享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和权益。为此,必须以城乡“共生发展”对乡村发展方式进行伦理调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的属人性、平等性和多样性价值,并通过践行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及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推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当然,发展主义在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化”表现并非仅有乡村增长主义、精英主义、消费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四种形式,发展伦理对社会发展的伦理考量和价值确认也不止是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和发展方式四个方面。只有在更深层发掘“问题域”和更广泛拓展“价值面”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和农民“更好”的发展。
二、新世纪的四种新型农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的四种新型农业(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2)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一)关于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研究述评 |
(二)关于我国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研究述评 |
(三)关于家庭承包耕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研究述评 |
(四)关于农地制度绩效的研究述评 |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耕地 |
二、耕地经营权及耕地经营权流转 |
三、制度及制度绩效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 |
三、多重制度逻辑理论 |
四、小农经济与规模经济理论 |
五、土地用益物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三权分置”改革制度逻辑 |
第一节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与演进特征 |
一、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发展历程 |
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三权分置”改革的多重制度逻辑 |
一、以“系统观念、底线思维”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指引 |
二、通过“地权细分”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载体 |
三、以“走廊调控”方式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机制 |
四、以“增量改革”和“绩效提升”为制度逻辑兼容提供动力 |
五、“三条底线”与“放活经营权”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与运行机制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立法现状 |
一、《农村土地承包法》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相关规定 |
二、《民法典》物权编关于土地经营权及流转的相关规定 |
三、《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办法》关于经营权流转内容的相关规定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功能定位 |
一、耕地配置优化功能 |
二、生产效率优化功能 |
三、粮食安全保障功能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运行机制 |
一、流转激励机制 |
二、流转约束机制 |
三、流转稳定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
一、流转规模方面 |
二、流转主体方面 |
三、流转方式方面 |
四、流转合约方面 |
五、流转价格方面 |
六、流转效力方面 |
第二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时空特征与影响因素 |
一、LMDI法模型设计 |
二、变量解释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的微观决策与影响因素 |
一、农户耕地流转规模决策模型 |
二、农户耕地福利保障效应 |
三、农户耕地禀赋效应 |
四、农户政策感知、预期与反馈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的绩效评价 |
第一节 耕地配置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撂荒”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与规模种植 |
第二节 生产效率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二、变量与数据 |
三、结果分析 |
第三节 粮食安全保障方面的绩效评价 |
一、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农化”的影响 |
二、耕地经营权流转对“非粮化”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制约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根源分析 |
第一节 制度环境发展进展约束 |
一、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约束 |
二、小农户与农业现代化衔接程度约束 |
第二节 三权赋权方案解读的不确定性 |
一、“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不动产租赁权)”赋权方案 |
二、“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 |
第三节 立法内容与立法技术缺陷 |
一、现行法律对承包权的性质、内容没有明确规定 |
二、涉及经营权性质的部分表述容易引发歧义 |
三、法条对承包权受让与经营权受让的身份未区分 |
第四节 流转制度实施环节交易费用高 |
一、农户对流转制度认知度差 |
二、耕地流转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滞后 |
三、耕地流转外部监管缺失 |
四、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规范性差 |
五、耕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信息化水平低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提升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持续引导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
一、引导务农人口的城镇化转移 |
二、引导务农人口的农村非农产业转移 |
三、推进转移人口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二节 推进生产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双轮驱动协调 |
一、推进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互补与转化 |
二、科学设计流转规模化与服务规模化的优序与组合 |
第三节 采用“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的赋权方案 |
一、“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架构 |
二、所有权-承包权(成员权)-经营权(用益物权)赋权方案优势 |
三、逐步实现承包权对承包经营权的替代 |
四、明确承包权成员权性质与内容 |
第四节 加强立法平等保护耕地经营权 |
一、明确经营权“分段”式用益物权权利期限细分模式 |
二、修改完善现有经营权权属性质法条内容 |
第五节 加强耕地经营权流转政策分类指导 |
一、根据城乡融合差异重点对规模化路径进行分类指导 |
二、根据农业现代化模式差异重点对适度规模标准进行分类指导 |
三、根据粮食安全功能差异重点对流转租金、租期进行分类指导 |
第六节 加快耕地流转市场体系建设 |
一、建立完善耕地流转公开交易平台 |
二、加强流转合同管理 |
三、优化耕地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配套服务 |
四、加强承包地流转及流转用途的监督管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表附录 |
图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家庭农场生成、经营绩效及其成长要素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样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与逻辑分析框架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6 本论文的主要学术贡献 |
第二章 我国家庭农场的兴起与发展 |
2.1 我国家庭农场的兴起 |
2.2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现状 |
2.3 我国不同区域类型的家庭农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吉林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生成条件 |
3.1 吉林省家庭农场现状描述 |
3.2 吉林省不同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 |
3.3 吉林省家庭农场生成条件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吉林省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及其决定 |
4.1 样本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情况 |
4.2 基于DEA模型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分析 |
4.3 基于Tobit模型的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家庭农场规模经营尺度及其适度规模的选择 |
5.1 适度经营规模的理论分析 |
5.2 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国际比较 |
5.3 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度量尺度 |
5.4 吉林省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的选择 |
5.5 延边大规模家庭农场与效率尺度的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吉林省家庭农场成长的资金约束 |
6.1 资金约束与家庭农场成长 |
6.2 吉林省家庭农场融资需求分析 |
6.3 吉林省家庭农场经营资金来源 |
6.4 吉林省家庭农场信贷约束的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吉林省家庭农场主素质分析 |
7.1 家庭农场主素质 |
7.2 吉林省家庭农场主素质分析 |
7.3 吉林省家庭农场主素质的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五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链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业链理论 |
一、产业链思想起源与发展 |
二、产业链理论含义 |
三、产业链的三重维度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农村的概念界定 |
二、一二三产业的概念界定 |
三、产业融合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
第四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分析 |
一、模块化分工 |
二、主体利益驱动 |
三、技术知识创新 |
四、市场需求升级 |
五、产业组织创新 |
六、政策与制度变革 |
第五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分析 |
一、融合基础: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双向链式关联关系 |
二、融合阶段Ⅰ:产业链环节模块化分解 |
三、融合阶段Ⅱ:产业链环节模块化整合 |
四、融合状态:融合型农业产业链网络 |
第三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历史考察分析 |
第一节 萌芽阶段:工农结合发展(1949-1977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二节 探索阶段:农工商联合发展(1978-1990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三节 起步阶段:农业产业化发展(1991-2014年)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四节 深化阶段: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5年至今) |
一、阶段性特征 |
二、发展历程与核心政策 |
第五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历史实践启示 |
第四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第一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模型构建 |
一、投入产出法与投入产出模型 |
二、运用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依据 |
三、农业、涉农第二产业以及涉农第三产业划分 |
四、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及构建 |
第二节 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总体融合水平分析 |
二、农业与涉农第二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水平比较 |
第三节 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总体融合水平分析 |
二、农业与涉农第三产业细分行业的融合水平比较 |
第四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分析 |
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分析 |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均衡状况分析 |
三、主要问题 |
第五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与组织链特征分析 |
一、我国不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特征分析 |
二、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组织链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发展困境分析 |
一、原子层:“弱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制约显着 |
二、分子层: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主体缺失 |
三、引力层: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松散 |
四、支撑层:政府相关政策错配、泛化及制度供给不足 |
第三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培育升级方向 |
一、小农户提质增效、内源组织化与外向嵌入 |
二、驱动型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多元化发展 |
三、战略联盟式组织链创新与纵向一体化组织链培育 |
第四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主体组织链目标模式分析 |
一、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
二、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Ⅱ:“龙头企业+信息平台+企业集群+农户” |
三、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Ⅲ:“互联网平台企业+企业集群+合作社+农户” |
四、融合型战略联盟模式Ⅳ:“服务咨询企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 |
五、多元主体驱动的纵向一体化模式 |
第六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要素禀赋与产业空间载体动态变化 |
一、农村空间潜在要素禀赋优势显性化 |
二、城乡要素互补性与流动性增强 |
三、农村经济空间核心区域形成加快 |
四、农村经济空间产业形态不断重塑 |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制约问题 |
一、农业产业空间链“断链”和“短链”现象突出 |
二、农村空间资源无效利用与价值流失 |
三、城市技术、知识等经济要素向农村流通不畅 |
四、空间制约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空间载体功能分析 |
一、核心空间载体:村庄与小城镇 |
二、辅助空间载体:城市与郊区城镇 |
三、新兴空间载体:数字虚拟平台 |
第四节 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空间优化方向 |
一、完善农村内部产业空间链与重构城乡间产业空间链 |
二、内向拓展集聚Ⅰ:农村空间资源立体综合开发 |
三、内向拓展集聚Ⅱ:小城镇涉农二三产业空间集聚 |
四、外向联通循环Ⅰ:农村农业产业链外向对接 |
五、外向联通循环Ⅱ:城市总部经济与产业转移 |
第七章 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分析 |
一、传统农业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分布特征 |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的三维静态空间分析 |
三、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价值增值的动态路径分析 |
第二节 价值增值路径Ⅰ:价值链抬高 |
一、价值链抬高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抬高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三节 价值增值路径Ⅱ:价值链攀升 |
一、价值链攀升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攀升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四节 价值增值路径Ⅲ:价值链拓展 |
一、价值链拓展特征分析 |
二、价值链拓展方向分析 |
三、案例分析 |
第五节 不同价值增值路径比较分析 |
一、价值增值特征比较 |
二、区域空间适用条件比较 |
三、融合主体适用条件比较 |
第八章 推动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农村产业政策与制度创新 |
一、探索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法》 |
二、创新农村融合型产业监管机制 |
三、提高农村财税与金融政策靶向性 |
四、鼓励推进农村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
第二节 提升多元融合主体能级 |
一、推动小农户向高质量规范化家庭农场转变 |
二、重点培育农民综合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体 |
三、大力探索农村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
四、择优支持融合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 |
五、激活新兴现代服务企业融合动力 |
第三节 完善多维利益联结机制 |
一、完善利益协同共享机制 |
二、完善风险协同共担机制 |
三、完善信息协同共享机制 |
第四节 加快农村要素资源与空间优势重塑 |
一、加快建立农村生态要素资源市场化定价机制 |
二、加快优化村庄和小城镇的现代化营商环境 |
三、加快建设农村新型基础设施与数字服务平台 |
第五节 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
一、以生态化+构筑现代农业生态产业链 |
二、以精细化+延伸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 |
三、以创意化+拓展现代农业多功能产业链 |
四、以数字化+提升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水平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研究成果 |
(8)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资本下乡研究综述 |
(二)乡村治理研究综述 |
(三)政企关系研究综述 |
(四)村企关系研究综述 |
(五)农民组织化研究综述 |
(六)对既有研究的评述 |
三、关键词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
(一)主要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案例概况 |
五、分析框架与结构安排 |
(一)论文分析框架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六、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利益主体行为逻辑及其关系再造 |
1.1 引资入村:政府的治理逻辑 |
1.1.1 以资引资:国家资源下乡的策略 |
1.1.2 政府入股:政治资源的隐性配置 |
1.1.3 政府的市场观与市场化中的政府 |
1.2 乡村争资:村治逻辑转换与权力内嵌 |
1.2.1 产业振兴:村集体的富民兴村策略 |
1.2.2 社会资本获取:工商资本的政治表达 |
1.2.3 竞争捷径:主动谋求政府支持 |
1.3 选村投资:政府干预下的资本下乡 |
1.3.1 情感偏好:资本下乡中的政府意志 |
1.3.2 企业配合:寻求政策倾斜与扶持 |
1.3.3 村企共谋:强化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 |
1.4 资本下乡中的利益主体关系再造 |
1.4.1 企业参与下的乡村关系再造 |
1.4.2 村庄参与下的政企关系再造 |
1.4.3 政府参与下的村企关系再造 |
1.4.4 资本下乡中的动态“三角平衡”格局 |
1.5 小结 |
第二章 村治精英吸纳与乡村精英再造 |
2.1 经济精英主导下的村庄治理 |
2.1.1 做企业家:从“草根”到经济能人 |
2.1.2 张榜竞选:从经济能人到村治精英 |
2.1.3 精英的困局:村庄治理内生性缺失 |
2.2 资本下乡中企业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2.1 情感俘获:私人关系的公共性拓展 |
2.2.2 需求对接:对村治精英破局构想的回应 |
2.2.3 信任建构:企业股权结构的社会效应 |
2.3 资本下乡中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吸纳 |
2.3.1 先建后补:政府对村治精英的承诺 |
2.3.2 垫资建厂:村治精英对政府承诺的回应 |
2.3.3 褒奖与荣誉:政府对村治精英的反馈 |
2.4 精英吸纳的动力来源及其再造结果 |
2.4.1 可信承诺:企业的政治关联效应 |
2.4.2 “三强四带”:政党能力建设机制 |
2.4.3 “联乡兴村”:政府权力下沉机制 |
2.4.4 再造结果:村治精英“政治化” |
2.5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规则下乡与乡土规则再造 |
3.1 资本下乡中的现代规则下乡 |
3.1.1 股份合作:企业的利益联结策略 |
3.1.2 市场排斥:村集体反对股份合作制 |
3.1.3 按价收租:村集体的确定性追求 |
3.2 乡土规则运行下的秩序冲突 |
3.2.1 宗族认同:乡土规则的生成机理 |
3.2.2 规则碰撞:产权与收益单位的分合 |
3.2.3 祖宗与神明:分配失序下的暴力抗争 |
3.2.4 资本逃离:地方性知识的挤压 |
3.3 政府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3.1 寻找土地:选定新址与产权重构 |
3.3.2 利益均沾:秩序建构的均衡过程 |
3.3.3 程序再造:权力渗透与强制性矫正 |
3.3.4 资本回流:乡土规则再造的效应 |
3.4 企业参与下的乡土规则再造 |
3.4.1 拒绝签约:农民的理性选择策略 |
3.4.2 寻找中间人:企业的行动逻辑 |
3.4.3 推举代理人:农民的行动逻辑 |
3.5 小结 |
第四章 农民再组织化与村社集体再造 |
4.1 农民再组织化:企业的治理逻辑 |
4.1.1 企业成本控制:农民再组织化缘起 |
4.1.2 向政府说好话:重新俘获中间人 |
4.1.3 为政府造亮点:寻求政府支持 |
4.2 “四社协同”:农民再组织化的过程 |
4.2.1 劳务合作社:闲散劳动力组织化 |
4.2.2 产业合作社:产业过程组织化 |
4.2.3 资金合作社:农民分散资金集聚化 |
4.2.4 土地合作社:土地碎片化及其整合 |
4.3 组织化利益表达:农民的集体行动 |
4.3.1 表达梯度:从中间人到代理人 |
4.3.2 理性抗争:利益再表达的过程 |
4.3.3 “新中间人”的诞生:政府 |
4.4 集体再造:农民再组织化的效应分析 |
4.4.1 权力渗透:经济过程中的政治表达 |
4.4.2 政经分离:农村政治经济格局重塑 |
4.4.3 精英塑造:农民的“新代理人” |
4.5 小结 |
第五章 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治理效应及其限度 |
5.1 村庄秩序再造的逻辑进路 |
5.1.1 利益主体关系:从失衡到均衡 |
5.1.2 制度建设:从碎片化到体系化 |
5.1.3 组织建设:从失序到有序 |
5.1.4 农民能力建设:从单一到全面 |
5.1.5 农民认知转型:从封闭走向开放 |
5.2 村庄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 |
5.2.1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体系 |
5.2.2 秩序再造下的乡村治理能力 |
5.2.3 资本下乡与乡村治理现代化 |
5.3 资本下乡中村庄秩序再造的限度 |
5.3.1 现代性与地方性知识的碰撞冲突 |
5.3.2 政企关系的诱变及其风险 |
5.3.3 间接信任背景下的松散型村企关系 |
5.4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一、基本结论 |
(一)资本下乡中利益主体间信任建构是基础 |
(二)村治精英是资本下乡的主要桥梁和纽带 |
(三)新型政企关系是资本下乡可持续性的保障 |
(四)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是稳定村企关系的关键 |
(五)资本下乡中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是根本 |
二、进一步讨论 |
(一)如何完善资本下乡中的企业治理 |
(二)如何构筑更为合理的利益增长分享机制 |
(三)如何实现乡村传统治理资源的现代性转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 |
二、家庭农场的发展模式 |
三、家庭农场的制约因素 |
四、家庭农场的发展方向 |
五、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评论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家庭农场 |
二、都市郊区 |
三、一般农业区 |
四、发展路径 |
五、发展模式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农业区位论 |
二、交易成本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四、演化理论 |
五、二元经济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和典型发展模式 |
第一节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 |
一、我国家庭农场的起步和发展 |
二、我国家庭农场的现状 |
第二节 我国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 |
一、上海松江模式 |
二、浙江宁波模式 |
三、湖北武汉模式 |
四、吉林延边模式 |
五、安徽郎溪模式 |
六、家庭农场典型发展模式小结 |
第三节 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和问题 |
一、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经验 |
二、我国家庭农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表现 |
第一节 武汉和郎溪的家庭农场发展情况比较 |
一、经营范围和规模 |
二、农场主和家庭劳动力 |
三、土地流转与利用 |
四、生产性固定资产 |
五、劳动力雇工情况 |
六、产品类型和品牌建设 |
七、农场经营性收支 |
八、技术需求与应用 |
九、农场经营和管理 |
十、农业金融和保险 |
十一、参加农民合作社情况 |
十二、武汉和郎溪的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小结 |
第二节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异同 |
一、发展路径的共同特征 |
二、发展路径的不同特征 |
第五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原因 |
第一节 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分析 |
一、家庭农场的主要要素 |
二、家庭农场产生的背景 |
三、都市郊区与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演化背景差异 |
四、家庭农场的演化机制 |
第二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机理 |
一、理论假设:典型家庭农场的故事 |
二、理论分析:典型家庭农场的生产决策 |
三、从个体到区域:区位与家庭农场发展路径的分化 |
四、从典型到一般:拓宽假设条件 |
第六章 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的影响 |
第一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复合经营程度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含义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二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经营范围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及核心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三节 家庭农场发展路径分化对经营规模的影响 |
一、模型设定 |
二、数据及核心解释变量描述性统计 |
三、模型拟合结果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推动家庭农场发展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A.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
B.土地流转与利用情况 |
C.生产性固定资产及投资 |
D.农场劳动雇工情况 |
E.农场生产、储存和销售情况 |
F.农场经营性收支情况 |
G.农业新技术需求与应用情况 |
H.农场经营管理情况 |
I.农业自然与市场风险及其影响 |
J.参与合作社、协会和龙头企业情况 |
K.金融与保险情况 |
M.其他相关问题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的学术考察与分析 |
一、国内外的发展伦理研究及其“地方性”取向 |
二、国内外的乡村伦理研究及其“发展性”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的个案选择与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乡村发展:一种伦理性发展 |
第一节 “发展”意蕴的流变 |
一、客观存在状态的描述 |
二、规范性意义的嵌入 |
三、自反性品质的呈现 |
第二节 乡村发展概念的演进 |
一、模糊的文化概念 |
二、突出的经济概念 |
三、复合的社会概念 |
第三节 乡村发展伦理的出场 |
一、国际发展伦理研究的“进入” |
二、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的发展转型 |
三、“整体美好持续共生”的价值确立 |
第二章 发展至上?——被发展主义遮蔽的乡村伦理视界 |
第一节 增长主义:乡村发展目标的“问题化” |
一、增长主义的“增长”逻辑及其“乡村化” |
二、乡村增长主义驱动下的增长困境与价值危机 |
三、“去增长”的解构与“美好生活”的定义 |
第二节 精英主义:乡村发展主体的“问题化” |
一、农民阶层分化:强势阶层与弱势阶层 |
二、“富人治村”:乡村精英概念的普遍化 |
三、“扶贫内卷化”:乡村精英俘获的消极后果 |
第三节 消费主义:乡村发展动力的“问题化” |
一、消费力:扩大乡村消费需求的动力表现 |
二、由“消费积极分子”到乡村消费主义 |
三、资本逻辑:构成乡村消费主义的深层根源 |
第四节 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发展方式的“问题化” |
一、乡村发展的城市化“偏好” |
二、“城市信仰”与“永恒正义” |
三、“乡村复兴”与“尺蠖效应” |
第三章 为何发展:乡村发展目标的伦理定位 |
第一节 以农民美好生活定位乡村发展:历史沿循与现实审思 |
一、现代乡村发展目标的迷失及缘由 |
二、农民美好生活:新时代乡村发展目标的价值确认 |
三、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伦理消解 |
第二节 在“富”与“安”之间理解农民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 |
一、农业匮乏经济基础上的“小富即安”生成 |
二、乡村发展主义主导下的“小富即安”批判 |
三、乡村发展伦理建构中的“且富且安”实践 |
第三节 以“美好发展”重塑农民生活的“劳—闲”之维 |
一、新乡村增长主义与农民“劳动—休闲”异化 |
二、休闲本原化:农民美好生活的“低人本”设计 |
三、“美好发展”:一种合乎人性的“劳闲融合”策略 |
第四章 谁主发展:乡村发展主体的伦理审视 |
第一节 多元主体参与乡村发展的伦理要求 |
一、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发展理念 |
二、重视“竞争”发展对新型主体的责任引导 |
三、推动“道义”发展对弱势小农的主体建构 |
第二节 乡村“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及其主体困境 |
一、“发展型”小农经济:“道义”发展的现行模式 |
二、“弱势”组织合作:“发展型”小农经济的主体建构 |
三、“被组织”情形下“弱势”主体建构的实践困境 |
第三节 “中坚农民联结”:新“道义”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一、中坚农民:支撑乡村“道义”发展的新主体 |
二、主体联结:中坚农民在乡村发展中的伦理功能 |
三、基于“中坚农民联结”的乡村整体性发展 |
第五章 凭何发展:乡村发展动力的伦理整合 |
第一节 应对乡村资本逻辑的发展伦理思路 |
一、建构与破坏:资本逻辑对乡村发展的双重作用 |
二、既有乡村资本批判的逻辑主题及其伦理向度 |
三、发展总体逻辑: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资本之外”:乡村发展动力体系的伦理考察 |
一、乡村发展的技术支持与“技治主义”的伦理规制 |
二、乡村发展的组织基础与“共同体”的伦理培育 |
三、乡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与政府权责的伦理重构 |
第三节 乡村发展“合力论”及其伦理意义 |
一、外源动力扩张与乡村自主性的式微 |
二、内生动力开发与乡村价值性的单一 |
三、“内外聚合”:乡村可持续真正发展的关键 |
第六章 如何发展:乡村发展方式的伦理调适 |
第一节 发展伦理视域下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导向 |
一、发展的属人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 |
二、发展的平等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核心 |
三、发展的多样性:城乡融合发展的价值标识 |
第二节 从分离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单向逻辑及其局限 |
一、“以乡促城”中的“牺牲型发展”及其“正义性搁置” |
二、“以城带乡”中的“追赶型发展”及其“人本性缺失” |
三、“城乡协调”中的“统筹型发展”及其“地方性消解” |
第三节 “城乡互融共生”:实践乡村振兴的“新范式” |
一、遵循平等公正的“对称性”发展准则 |
二、践行双向合作的“互惠性”发展路径 |
三、建构五位一体的“共赢性”发展格局 |
结语 探索乡村发展伦理体系的建构 |
一、乡村发展“问题域”的发掘 |
二、发展伦理“价值面”的扩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新世纪的四种新型农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我国耕地经营权流转制度绩效研究[D]. 祝洪章.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家庭农场生成、经营绩效及其成长要素的研究 ——基于吉林省样本的分析[D]. 田雨露. 吉林农业大学, 2021
- [5]当代中国农业政策变迁研究 ——基于政策文本的话语分析[D]. 李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6]产业链视角下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郝武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21
- [7]“三权分置”下湖南省粮食生产主体行为研究[D]. 戴昌楠.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8]秩序再造:资本下乡的实践图景 ——以育村为例[D]. 马池春. 山西大学, 2020(07)
- [9]都市郊区和一般农业区的家庭农场发展路径比较研究[D]. 冷成英. 武汉大学, 2020(03)
- [10]中国乡村发展伦理研究[D]. 杨伟荣.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