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浅析穆齐尔和卡夫卡名作中的主人公

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浅析穆齐尔和卡夫卡名作中的主人公

一、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关于穆齐尔与卡夫卡代表作中主人公的一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孔俐颖[1](2021)在《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维克多·奥列格维奇·佩列文是当代最受欢迎的俄罗斯作家之一,俄罗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俄罗斯青年作家中最着名、最神秘和最有争议的一位。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西方学者常常将他与海明威、卡夫卡等大文豪相提并论。中国学者将其比作当代着名作家王朔和莫言。还有学者认为佩列文和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十分类似,二人皆成功填平了严肃文学和大众文学之间的鸿沟。佩列文在作品中体现了睿智的思想和哲学思辨能力,在这一点上甚至有评论家将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提并论。不同于一些后现代主义作家对苏维埃神话和俄罗斯传统的狂热解构,佩列文在内容上忠实地继承了关照现实的文学传统。我们认为,佩列文在创作中延续了俄罗斯文学史上的“西方派”与“斯拉夫派”关于东西方问题的论争。他擅于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透过荒诞的故事揭示深刻的哲理。苏联解体后人们的幻灭感和迷惘感、大众传媒对人们思想的控制,西方商品、科技、语言与文化对俄罗斯的渗透、俄罗斯在东西方间的踟蹰均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当代俄罗斯人在文化归属上的西方化倾向,佩列文以东方文化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浪潮和转型时期俄罗斯人的心理迷茫,并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之下将历史、现实和人的存在本质均指向虚空,旨在放下对民族定位的执念,号召俄罗斯人以精神自由的姿态踏入新的历史道路。在本论文中,我们以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思想为着眼点,对俄罗斯、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符号域特点进行了梳理,将佩列文笔下的东西方问题转换为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的西方文化符号域和东方文化符号域,以探究不同文化符号域之间交流碰撞所产生的意义。我们在洛特曼文化符号学基础之上结合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拟像”论和“内爆”论,霍米·巴巴的“模仿说”和“中间地带”思想、德勒兹的“游牧空间”说等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及日本“空无”思想、中国禅宗的“空观”和道家的“无为”思想等东方哲学理论对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小说人物在符号域边界地带的求索及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文本分析。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我们简述了俄罗斯文学史上东西方问题的缘起,综述了俄罗斯、国内与西方学界对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和难点。在第一章“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中,我们对洛特曼的文化符号学理论进行了总结与梳理,并对“二元对立”“符号域”等概念进行重点论述,总结出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的特征,并以佩列文的系列作品加以比照,分析将文化符号学理论运用于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在第二章“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结合了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霍米巴巴的模仿说等相关理论从“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和“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揭示苏联解体后西方的文化、商品、政治、科技席卷俄罗斯社会的图景;在第三章“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中,我们采用了中国禅宗思想、道家思想、日本“空无”思想等相关学说从“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和“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三个层面来探究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分析作者如何以东方文化来抵抗资本主义全球化浪潮并揭示俄罗斯社会的“智慧转型”的东方转向;在第四章“边界地带的求索”中,我们结合身份理论及德勒兹的游牧空间理论,从“身份的焦虑”“无望的恋情”“游牧空间下的逃逸”三个方面分析边界地带人的求索,揭示苏联解体后,面临不同模式在人的心理层面的激烈碰撞与冲击,人的心灵形成的巨大“虚空”;在第五章“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和审美效果”中,我们主要从“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两个层面进行阐释,揭示了佩列文立足“虚空”思维对俄罗斯的东西方历史地理意义进行消解,并构建了一个东西方及多种文化和谐共生的美学图景的过程。通过对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的特点、思想内涵和建构艺术的研究,我们发现佩列文以后现代主义的荒诞和文字游戏为面具,充满对生命本源的执着,对人性的诘问,对物欲横流的时代和虚拟世界的担忧,以及对俄罗斯未来发展道路的紧张思索,至此,一个忧国忧民的作家形象跃然纸上。

戴东新[2](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对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是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齐艳[3](2020)在《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古希腊的描述地理学到18世纪意大利维柯《新科学》的“诗性地理”,再到德国康德的《自然地理学》,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概念在反复推敲中得以明晰。此后,文学地理学的多元性和空间性取代了原本单一以时间为依据的目的论,文学地理学逐渐转换为文学地理学批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广义上描述包含理论、方法与批评实践三个部分,在发展中逐渐构建出了体系化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成为了当今文学批评的热点和新方法。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十分关注地理学科意义上文学的价值与功用。随着20世纪地理学“文化转向”与人文科学“空间转向”的相互交叉融合,地理空间进而渗透到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内容、实践中去。值得强调的是,虽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在理论研究与文本批评实践之间不甚平衡,对于具体文学地理现象的研究远多于理论方法的探讨,但是它对现代人生存空间状态的关注,文学与地理空间互动关系的探讨以及概念范畴的阐释、理论体系的建构、基本方法的探索都在多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经历了理论探求、学科构建和批评实践的丰富和发展过程。本文旨在结合理论方法与文本实践,探究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个部分是如何更好地结合的,从而为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和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更好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价值和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本文的切入点,交代了论文的结构框架与写作逻辑。第一部分主要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概念的演变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以及明确其各自理论内涵。首先通过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梳理与阐释,明确在当代社会语境下“文学地理”的复杂理论内涵,厘清了西方“文学与地理”关系的流变与发展。其次,通过对维柯、孟德斯鸠、海德格尔、斯达尔夫人、柯罗等人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文学与地理关系的结合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影响作用。再次,通过分析以乔纳森·贝特、劳伦斯·布伊尔为代表的西方生态批评理论,探讨生态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概念进行界定,辨析其与生态批评的异同,彰显其独特的理论建树。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重要概念的研究。即通过对地理环境、地方、地理景观、地理空间、地理叙事等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基础范畴的梳理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地方关注”理论内涵进行了阐述。论文在明确各范畴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考察其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角色与作用,进一步廓清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并界定、辨析与之相似概念的异同,论述这些概念在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建构过程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考察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四大基本方法,即“地理中心”“多重聚焦”“共感性”“地层学视角”。正是基于这四种基本方法,法国利摩日大学教授波特兰·韦斯特法尔建构起了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体系雏形。之后,美国学者罗伯特·泰利将韦斯特法尔的代表作《地理批评》翻译成英文,并在其着作《空间性》中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该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化和发展。本章重点从“作者中心”到“地理中心”,从“主体凝视”到“多重聚焦”,从“单一感官”到“共感性”,从“单项化的空间表现”到“多维地层学视角”这四大转向的维度来阐述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基本方法。第四部分主要考察的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另一重要研究理论“文学地图”催生出的两种研究方法,这也是文学与地理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最突出的理论与实践融合点。同时,重点梳理了在文学地图理论影响下两大代表流派——以美国罗伯特·泰利为代表的“文学制图”和以法国弗兰克·莫莱蒂为代表的“文学绘图”所主张的理论内涵、概念外延及表现形态。第五部分是对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批评实践进行考察。波特兰·韦斯特法尔作为地理批评的代表人物,他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四大基本方法对众多文学文本中的地理空间进行了解读实践。本章重点分析了韦斯特法尔从都市空间的结构与重组的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的文本解读实践方式,以期通过分析寻找文学文本中虚构的和真实世界的调和与发展。此外,本章还对罗伯特·泰利运用文学地理学批评方法从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角度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的实践案例进行了分析,探索文学地理学批评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批评方式如何对文学作品、文学作家、文学现象、地理空间等进行批评实践分析,以此说明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第六部分主要通过简要分析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定位、理论建构、方法研究、实践探索现状的同时关注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交融与发展,重点阐述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从多维度、多层次方面对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带来的创新性影响,对中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融合发展的前景从学科层面、技术层面和媒介层面进行逻辑阐述。在结语中,论文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总结梳理,提炼出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文学研究、地理批评、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所引起的反思与启示,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与相关实践文本的再梳理,在对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理论先行的特点与中国文学地理学批评实证为主的特点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与论述后,论文认为,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这种有着深刻的哲学理论基础、科学的理论建构体系、多国学者丰富的批评实践的跨学科文学批评形式,无论从精神内质、思维路径还是理论范式方面,都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领域的学科知识拓展、理论范式研究、学科体系建构、动态发展前景有着积极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值得持续深入的关注和研究下去。

管丽峥[4](2019)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每及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因素时,就一定会涉及到波德莱尔、法国象征诗派、唯美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现代作家创作的影响。西方现代主义作家们反传统的姿态、追求主观呈现的艺术立场和颓废的美学主张为现代文坛带来了一些完全有别于传统的文学观念,促进了文学的转型。在这些影响源头中,有一位作家的重要性一直没有被充分发掘,他就是被誉为现代主义先驱的美国作家爱伦·坡。他作品中鲜明的审美特征和反思精神,引起了诸如鲁迅、郁达夫、于赓虞、施蛰存等众多重要的现代作家的兴趣,他们积极地翻译和介绍爱伦·坡,形成了一股可观的译介潮流。但是,因为现代文坛思想潮的更迭,以及作家和批评家在翻译介绍过程中,对爱伦·坡的中国化的改造,使得爱伦·坡的影响力逐渐弱化的同时,其一度非常鲜明的文学引导者的形象也逐渐消隐,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受到了遮蔽。基于上述缘由,本研究将梳理自1905年到1949年期间,爱伦·坡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历史,厘清和重新认识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发生所起到的作用。本文有如下几个研究的层次,其一是考察他的创作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和文学观念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其二是探究他的文学观念对中国短篇小说理论和新诗理论的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其三,接受者一方,也就是现代作家对爱伦·坡有何种反馈,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这些反馈既包括评价和介绍,也包括作品的借鉴,摹仿和改造。从这些反馈中,可以看出现代作家已经具备了现代性审美的意识,以及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对话的渴望。但是,对现代性审美的敏感也使得他们面临着一种思想的困境,因为以颓废之美为追求的现代性审美,其现实态度是消极性的,而其时在中国语境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启蒙救亡意识,其现实态度则是异常积极主动的。所以,现代作家将如何解决这种抵牾,如何处理现代性审美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也是本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现代作家对于爱伦·坡反思性意识的深度把握。爱伦·坡得以进入现代作家的视野,是借助于启蒙运动创造的契机。他对传统和文学历史的反思,是相比审美趣味,更能吸引现代作家的关键原因。鲁迅和梁遇春两位作家,都是在发现了爱伦·坡作品反思意识之后,才确定了其可资借鉴的价值。爱伦·坡不仅在文学上具有进步性,且对分析中国的当代问题具有参考作用。这是爱伦·坡得以在中国流行、传播的一个重要的认识基础。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梳理民国时期爱伦·坡重要的批评案例。现代作家们通过把启蒙的社会理想与个人的人生诉求结合在一起,纾解了在西方语境中,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之间原本是紧张的关系。反映在爱伦·坡的批评和介绍中,就是现代作家从审美和启蒙的双重立场出发,把爱伦·坡塑造成为在艺术上做出了超越其时代的贡献的启蒙者式的榜样。现代作家们之所以能合并两种立场,是因为在他们看来,拓展审美和思想启蒙是二而一的过程。第三章的重点,是梳理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译介历史,以及现代作家所做的相关阐释。通过这些梳理可以发现,爱伦·坡的短篇小说理论,是除了社会环境和作家个人选择以外,导致现代小说“为人生”和“为艺术”两种文艺观念发生分野的原因之一。此外,部分作家和批评家如胡适、郁达夫、施蛰存等人,则触及到了爱伦·坡小说理论诞生的现代性背景。第四章主要分析和介绍现代作家对爱伦·坡的“反常形象”进行借鉴的具体案例。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无论从外貌还是精神特征,对现代作家来说都极具参考性。因为,塑造不正常的人物形象,展现国人精神迷茫和生命力的萎缩,正是现代作家在进行现实批判时所采用的重要的艺术手段。所以通过移植和借鉴,爱伦·坡笔下的反常形象及反思精神,也潜移默化地进入了现代作家的作品之中,并对封建礼教和社会批判发挥了作用。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爱伦·坡的诗歌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中出现的几个重要的传播案例,来窥见看其诗歌、诗论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吴宓以古典的“忆内”诗来与《乌鸦》做主题的比较,穆木天、王独清和梁宗岱从古典诗歌资源中去寻找符合或者应对“纯诗”主张等探索,显示出他们既期望融合,同时也期望超越和克服西方现代主义诗歌观念的诗学愿望。

刘英[5](2018)在《老子哲学视野下的赫拉巴尔小说解读 ——以《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为例》文中提出捷克“国民作家”赫拉巴尔一生创作丰富,其多部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获得各类大奖。其小说创作以《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为代表。他是一位拥有法学博士学位的作家,广泛阅读各类哲学着作,拥有广泛的知识面。《道德经》不仅仅是赫拉巴尔喜爱阅读的书籍,也是伴随终身的思索对象。老子思想建立在对社会的分析基础上,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以老子哲学作为小说阐释的理论工具,可对赫拉巴尔的代表性小说进行分析,挖掘其丰富的内涵。首先,由于“正言若反”思想贯穿老子哲学,“天地不仁”的“不仁”即为“仁”。天地仁慈、平等,万物自行生长,反对强制干预。不仁慈心态的蔓延会使社会浮躁,甚至引发动乱。分析小说中的社会环境可知,对文化的践踏使得文化被无视,非正义战争频发使得社会混乱。这些都有违老子“仁”的哲学,而且造成了一定的恶果。其次,在社会大环境下,合理的处世之道是立身之本。老子辩证思想强调事物之间呈现祸福相依、荣辱相随、强弱转换的发展趋势,为此,人们要懂得“无为”。这是一种有节制的有所作为,反对盲目崇拜金钱、肆意放纵性欲及无度滥用权力,并非是简单的消极避世。最后,老子哲学“小国寡民”思想建构了他的理想社会。赫拉巴尔小说表现的回归山林的期盼,提出的消解战争危害的世界公民身份的设想。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找寻平息社会动乱的良方,对理想社会的憧憬都只能停留于空想的层面。以老子哲学为阐释理论,既需要站在前人的研究经验之上,也要选择性的吸收。因为老子哲学有其特定的产生背景,而且学者们的理解角度不一。以老子哲学为阐释赫拉巴尔小说的理论基点,延展老子哲学的解释范围,多方面解读赫拉巴尔小说。

刘早[6](2018)在《潜文本的阐释与翻译研究 ——以俄罗斯小说汉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十九世纪以来,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现象便一直受到本国语言学家和文艺学家的关注。随着小说文本中潜文本出现的逐渐增多,其构建手法的不断发展,潜文本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开始成为各领域学者们的研究客体。对于中国读者和学者而言,俄罗斯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作品占据着较为特殊的地位。俄国小说对于中国小说的影响,对于几代中国读者世界观和文学素养的影响堪称广泛而深远。俄罗斯小说作品的中译本数量繁多,新作的译介和旧作的重译层出不穷,译者代有人才出。另一方面,作为俄罗斯小说作品显着特点之一的潜文本现象始终未得到较系统的阐释,其特性、类别、阐释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尚显不足。这种现状导致了潜文本翻译的标准缺失,潜文本翻译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随意性,并进一步导致俄罗斯小说译本质量的良莠不齐,制约了俄罗斯小说的翻译和传播。本研究旨在对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现象进行系统性梳理,从其原理、特性、种类、构建方式、发展传承、分析途径、翻译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从已有理论中整合创新,再到翻译实践中验证新理论,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潜文本分析、翻译方法,以有理、有据、有用为目标,力求研究的理据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共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本研究的起源,以及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理论的长处与不足,引出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介绍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论文结构和创新点。正文部分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本及文本分析理论,主要论述文本理论的各个定义,分析文本的信息结构,尤其是其包含隐性信息的深层结构,引出文本分析理论。第二章为文艺文本的分析途径。本章首先论述文本分析的心理过程,引出文艺文本分析相关的因素。之后论述三大类八种文本分析因素的权重以及因素间的关系。最后搭建文本分析模型。第三章为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构建方式。本章首先论述国内外与潜文本阐释相关的理论,指出潜文本阐释理论与文本分析理论之间的紧密关系。而后对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进行分类,论述每一类潜文本的构建方式进行详细论述,在潜文本构建手法与文本分析因素之间建立联系。第四章为以文本分析阐释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本章以文本分析模型为基础,论述十九世纪至当代,包括莱蒙托夫、果戈里、契诃夫、别雷等共九位知名作家小说作品中的潜文本现象,解析每一位作家的潜文本构建手法以及潜文本涵义种类,厘清其中发展和传承的脉络。第五章为俄罗斯小说中潜文本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本章首先论述了潜文本翻译的伦理和原则,根据潜文本翻译的三条原则,即不显译、不漏译、不过度解读,分别论述情感潜文本和规约潜文本的翻译方法,并佐以译例进行说明。结论部分重新梳理第一至五章的理论脉络,意简言赅地展示全文的论证逻辑。

刘春园[7](2014)在《“亲密敌人”与“快乐伴侣”——文学作为刑法学研究工具之可能性探讨》文中研究指明一、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对特定时期成文法典的考察,是每一个法学研究者开启该时期法学思想宝库的最可信赖的钥匙。然而,从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Hammurabi)到古希伯来的摩西(Moses),从古希腊的德拉古(Draco)到古罗马的"十人委员会"(Decemvirate)[1],当镌刻着西方早期文明密码的立柱、海岩、石板、青铜随着伫立于文明源头的立法者身影逐渐消

王春[8](2014)在《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文中指出翻译家李文俊(1930-),译述成果丰富,所译介的代表作家阵容壮观,如卡夫卡、福克纳、海明威、塞林格、麦卡勒斯、艾略特、艾丽斯·门罗等,尤其对威廉·福克纳在中国的译介,引导了几代中国读者的阅读兴趣,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的发生发展。就其译作的数量、质量和影响而言,理应被当作一个重量级翻译家进行专门研究,但截至目前,却罕有专门的深度评述。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缺憾,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比较文学视域下的福克纳影响研究,以及翻译家的当代翻译文学史地位研究等方面,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成果也将为学界的进一步穷其精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翻译家李文俊成长于文化碰撞衍生的时代,这个时代是思想、方法论不断推陈出新的时代。有机会从中国现代“文艺复兴”的成果中汲取丰富的滋养,并受教于那些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文化先行者们,多元的文化影响与沉淀,契合了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艺术最大限度的用另一种语言等值再现的文学翻译工作。作为译者,李文俊功力深厚,中英文俱佳,在各种文体的翻译中均有所优异表现,尤长于翻译美国作家的作品,其所译福克纳的作品,均为上乘之作,被奉为经典,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成为当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一笔,为当代中国文学不仅仅“创造新词和新的表达模式”,更在创作思想、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为当代作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2011年因其卓越的翻译成就,李文俊获中国译协颁发的“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本文以比较文学和翻译社会学理论为研究视角,考察、描述和挖掘当代中国文学不断变换的语境下,翻译家李文俊在新中国成立后各不同时期的文学译介活动和翻译思想,尝试对其基本特征进行归纳总结,做理论层面上的升华。换言之,一方面,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给翻译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从社会、历史、文化等多重角度探讨译者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捕捉其生存心态影响下的翻译观和翻译策略,有助于全面考察其翻译活动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另一方面,从比较文学的“互文”视角,将外来文学影响、当代文化语境以及民族文学传统等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以期在影响研究中对翻译家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审视。本研究意义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跨学科意义: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李译福克纳深刻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和生产,并在文学传播、文学评论、比较文学、审美文化等方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对李译福克纳的研究,是认识当代中国文化史和思想史脉络的重要途径之一。2)文学意义:福克纳等作家及作品的译介是美国文学研究的组成部分,映射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诸多发展特征,李文俊的翻译为国内学界美国文学研究提供了文本基础,对其翻译思想和翻译策略等进行探讨,是洞察、把握美国文学的价值观、创作理念、艺术手段最新变化的有效途径。3)实践意义:注重资料收集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通过对译者的深度访谈、译者“副文本”的分析,以及译者影响力的文献计量研究,考察李文俊文学翻译行为和思想策略;此外,当下学界对尚且健在、翻译工作活跃、译着较多的翻译家鲜见关注,翻译家的研究不应沦为一种形式上的“考古学”,应突破那种“盖棺”方可“定论”的惯性思维。本文采取共时描写与历时比较的方法:横向以新时期文化语境为背景,共时描写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征,揭示其受时代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活动与当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纵向以时间为坐标(1958-2012),以李文俊不同时期的福克纳翻译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将李译福克纳的经典建构和演变轨迹置于一个“互文性”参照之中,以形成一个由多视角、多层面构成的系统研究成果。具体而言,在比较文学层面上,本文以描写研究为基础,在尽可能收集所有相关资料后,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成熟的实证研究方式,辅以译本个案研究、翻译家影响力研究等实证方法。在翻译社会学层面上,切入社会学主要概念的视角,廓清研究范围;深化惯习、场域等社会学概念及其本质属性的认识,厘清其与翻译家研究的相互关系;从李文俊翻译活动的梳理上升至其翻译思想的理论高度,共时比较当代翻译家的集体特点,揭示他们受时代社会语境操控和影响下的文学翻译与当代中国文学建设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本研究的预期目标和当下意义做逻辑递归,尝试对社会学视域下的翻译家研究提出参考性意见,从研究方向和内容方法上做实践基础上的前瞻。

吴百慧[9](2012)在《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研究》文中指出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四部理论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集中表达了他小说诗学的主要观念。与传统诗学理论必须系统化、条理化、逻辑化不同,昆德拉的诗学理论里充满了跳动的文思,鲜活的语言,灵感式的抒发,具有极强的实践特质。本论文在深入研读这四部理论随笔集的基础上结合他的作品、访谈录等文献,以整体论思路,内部研究与外部关照相结合的方法,力图全面、准确地梳理其文学观。第1章:“绪论”。介绍米兰·昆德拉及其小说诗学的基本情况,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目标及设想。第2章:昆德拉小说本质论。小说是对存在多种可能性的执着探寻;小说是一种认知行为,同时小说是一种反抒情的诗。第3章:复调——昆德拉小说形式论。文类复调是昆德拉复调理论的创新,小说是将“哲学、叙述和梦幻连成同一种的音乐”。音乐性是小说结构的主要特征。第4章:幽默——昆德拉小说精神论。幽默是小说的基本精神,反嘲是幽默主要的构成手法,将道德审判延期是幽默的功用。第5章:“第三时”小说——昆德拉小说史论。小说史是作为价值的历史,在昆德拉勾勒的“欧洲小说”地图上,小说史被划分为上下两个半时以及作为加时赛的“第三时”。“第三时”是对下半时小说美学的反拨,对上半时小说美学的致敬与回归。第6章:昆德拉小说家论。小说作家从抒情的废墟诞生;小说作家有强烈的作家权利意识,并应该自觉地反作家传记研究,以免小说坠入不应有的“死亡”。

梁建东[10](201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文中指出埃德蒙·威尔逊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在他人生开始起步的时候,“斯文”尚存,他的心灵得以能够同时受到古典理性与现代知识的润泽。他承续了整个西方人文主义的传统,也肩负了带领美国知识分子应对新世纪挑战的重任。威尔逊关于文学的随笔和评论,基本起源于他面向大众而在杂志上发表的各种批评性文章,大多都以作家为中心,注重于对作家生活的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分析,这是他的批评特色之一。这些文章通常都会关注作家所处的社会和文学语境、文本对现实的反映、读者的作用和要求以及书籍的生产、流通等情况。社会和文学的语境始终都会摆在评论最为显着的位置,而个人的出身背景、阅历则构成了论述的背景。本文的导言部分主要介绍威尔逊的生平及着述情况,并简要地介绍了他与西方批评传统的关系以及独特的写作风格;主体部分的前三章分别以威尔逊的早、中期的主要作品为基础,对《阿克瑟尔的城堡》、《伤与弓》、《三重思想家》、《经典与商业作品》、《光明的彼岸》等重要的文本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二十世纪欧美现代文学的困境与突围、文学与政治的合谋与冲突以及文学写作与社会因素的关系等问题;第四章主要是研究了威尔逊写于此时期的与文学有关的日记、笔记和书信,探讨它们与威尔逊的个人心灵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我们对时代精神、文学风尚的理解;结论部分将重申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价值,并对他的方法和立场予以点评。

二、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关于穆齐尔与卡夫卡代表作中主人公的一种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关于穆齐尔与卡夫卡代表作中主人公的一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Авто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节 佩列文的创作与俄罗斯文学中的东西方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佩列文小说东西方问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写作思路
    第四节 本论文研究的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域与佩列文作品的东西方问题
    第一节 文化符号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文学
        一、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文本观
        二、洛特曼的文本思想与罗兰·巴特的解构主义文本观
        三、文化符号学理论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
    第二节 多元文化符号域与佩列文的创作个性
        一、作家的个人经历
        二、东方写作
        三、对传统的批判继承
    第三节 文化符号学思想与佩列文小说的东西方问题
        一、“二元对立”思想
        二、二元对立的两种模式
        三、俄罗斯文化符号域、东方文化符号域与西方文化符号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西方文化符号域
    第一节 虚空之上的虚空:资本主义浪潮下的俄式消费社会
        一、消费主体:俄式消费社会的突出景观
        二、广告、电视:俄式消费社会的躯体
        三、金钱:俄式消费社会的血液
    第二节 “令人神往”的俄式民主社会
        一、模仿:“俄式民主社会”的内核
        二、大众传媒:打造“俄式民主社会”的肌体
        三、民主VS反民主:俄罗斯民族身份的重构
    第三节 人工智能打造的虚拟未来
        一、人机共生:人的主体地位面临的挑战
        二、人与物的翻转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佩列文小说中的东方文化符号域
    第一节 日本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打造的“理想之境”
        一、讲究实用主义的“理想国”
        二、“空无”作为一种精神向度
        三、日本式东方道路:实用主义和“空无”思想的结合
    第二节 中国禅宗的虚空之境
        一、闭环:虚空的存在状态
        二、涅盘:虚空的超越
    第三节 中国道家的无为之境
        一、亦真亦幻的梦境
        二、“天人合一”之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边界地带的求索
    第一节 身份的焦虑
        一、姓名:混杂的身份和文化隐喻
        二、变装:通往西方世界的名片
        三、广告撰稿人:边界地带的“翻译官”
    第二节 无望的恋情
        一、跨国恋
        二、人神恋
        三、人机恋
    第三节 游牧空间下的逃逸
        一、人物生成中的逃逸
        二、逃逸的理想归宿:自由开放的游牧空间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佩列文小说中东西方问题的思想意蕴与审美效果
    第一节 虚空:东西方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地理虚空
        二、历史虚空
    第二节 多元文化共生的美学图景
        一、狂欢化的人物群像
        二、多样化的语言和文本形式
        三、内爆型的审美效果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2.1 国内汉译本资料及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单一性分析
        1.2.2.2 国内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2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1.1 “金色”20 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2.1.1.1 “迷惘”的一代与威尔逊批评表达
        2.1.1.2 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与威尔逊对此的认知
        2.1.1.3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文学中盛行的弗洛伊德主义
    2.2 3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2.2.3 美国3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2.2.3.1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与威尔逊批评
        2.2.3.2 30 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衰退与威尔逊批评
    2.3 20 世纪40、5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小结
第三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3.2.1.1 解读阿诺德的文化观——文化的功能及其批评维度
        3.2.1.2 确定以“两希”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及其意义和价值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3.3.3.1 威尔逊“精神分析”对人性、现实和性格冲突的剖析
        3.3.3.2 威尔逊心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结合
    3.4 威尔逊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的涉入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3.4.4.1 执笔《死海古卷》,发掘希伯来文化
        3.4.4.2 调研印第安人文化,保护易洛魁人
        3.4.4.3 威尔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观点表达
    小结
第四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4.3.2.1 对好莱坞电影商业化的批判
        4.3.2.2 从对胡迪尼的批评看威尔逊的艺术人格观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小结
第五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2.1.1 题目的缘起
        5.2.1.2 文集结构的追溯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3.1.1 题目的缘起
        5.3.1.2 作品结构追溯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4.1.1 题目的缘起
        5.4.1.2 作品结构追溯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说明
    二、选题意义
    三、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产生
        一、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文学地理观
        二、近代西方文学地理观
        三、当代“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正式诞生
    第二节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一、生态文学批评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推动
        二、西方地理批评学派与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发展
第二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概念范畴
    第一节 地理环境
        一、地理环境的历史流变
        二、自然地理环境
        三、地理环境决定论
        四、文学地理环境
    第二节 地方与地理景观
        一、自然科学对地方与地理景观的描述
        二、人本主义地理学中的地方与景观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方和景观
    第三节 地理空间
        一、自然科学中的地理空间
        二、空间哲学中的地理空间
        三、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空间
第三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批评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理中心”
        一、“虚构人物”视角下的自身与他者
        二、作为研究中心的“地方”
        三、“地理中心”方法中的动态空间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地层学视角”
        一、传统时空体的研究视角观念
        二、从多层空间分析走向地层学分析
        三、地层学视角开辟新空间
    第三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多重聚焦”
        一、“凝视”的本质与价值
        二、“主体凝视”的主体与客体
        三、“多重聚焦”的基本模式
    第四节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共感性方法
        一、早期的感官理论
        二、文学地理学感知方式的整合诉求
        三、复合感知模式下的“共感性”批评
        四、《香水》文本中的共感性研究向度
第四章 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学地图”理论
    第一节 西方“文学地图”理论溯源
        一、从附属形态走向独立形态的西方文学地图
        二、多元呈现的西方文学地图
    第二节 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方法
        一、弗兰克·莫莱蒂的“文学绘图”概念
        二、文学地图的绘制及应用
    第三节 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方法
        一、文学制图的概念
        二、罗伯特·泰利“文学制图”的应用
        三、罗伯特·泰利的“文学制图”与“小说叙事”
第五章 文学地理学批评的文本解读实践
    第一节 都市空间的解构与重组——以巴黎城市空间解读为例
        一、多重感官下空间的真实与虚拟界限
        二、“地方”与文学文本
        二、地方的建构要素
        三、文本分析中的空间与新现实主义
    第二节 文学地图的技巧与手法——以解读19世纪美国经典文学为例
        一、文学制图与文学创作
        二、地方精神与文学空间的绘制——以《白鲸》为例
        三、文学制图的重叠
第六章 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地理学的意义
    第一节 当代中西文学地理学的交融与发展
        一、作为边缘学科的文学地理学
        二、与文学史学科双峰并峙的文学地理学
        三、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方向的文学地理学
        四、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新文学地理学批评
    第二节 中西文学地理学批评的融合发展新趋势
        一、学科层面融合发展
        二、技术层面融合发展
        三、媒介层面融合发展
        四、中西合璧——国际化融合的文学地理学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爱伦·坡在西方、中国的影响情况介绍
        (一) 爱伦·坡在西方的影响
        (二) 爱伦·坡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影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四、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爱伦·坡与现代作家思辨意识的构建
    第一节 鲁迅的善恶观(一): 正义的复仇
        一、《兔和猫》、《狗·猫·鼠》、“仇猫”与《黑猫》
        二、与《黑猫》的互文及“恶鬼”鲁迅
        三、“善”、“恶”之辩
    第二节 鲁迅的善恶观(二): 魔鬼与人之恶
        一、《静》与《失掉的好地狱》
        二、“真”与“恶”的辩证法: “骇人的”与“不是表里两样的”
        三、鲁迅对于爱伦·坡的商榷性接受
    第三节 梁遇春的生死观: 作为爱伦·坡的知音
        一、阴影或知音: 作为“同志”的爱伦·坡
        二、死亡与生机: 写“有力之人生”的爱伦·坡
第二章 爱伦·坡译介中的审美意识
    第一节 从启蒙到审美: 以启蒙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一、启蒙与审美并重: 鲁迅和周作人对爱伦·坡的首次译介
        二、浪漫与现实的结合: 茅盾译介中的文学构想
        三、人道与启蒙: 郑振铎心中的文艺复兴式作家爱伦·坡
    第二节 从审美到启蒙: 以审美为基本立场的爱伦·坡译介
        一、与群体的互通: 陈炜谟、废名的审美启蒙主张
        二、别样的审美: 钱歌川对爱伦·坡现代主义文学观念的普及
    第三节 重估启蒙与审美的价值
        一、爱伦·坡的雅与俗: 程小青对侦探小说地位的重估
        二、虚或实: 李广田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爱伦·坡批评
第三章 爱伦·坡短篇小说观念的接受
    第一节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观念的传播与流变
        一、“经济”说与爱伦·坡短篇小说理论的传播
        二、“横截面”与爱伦·坡的“效果”“印象”说
        三、写实小说的弊端与主观表现小说理论的兴起
        四、爱伦·坡与“为人生”和“为艺术”理念的分野
    第二节 爱伦·坡与现代小说转型意识的发生
    第三节 现代性的浮现: 施蛰存、叶灵凤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特征的探讨
第四章 现代作家对爱伦·坡作品的借鉴与改写
    第一节: 爱伦·坡与反常人物的塑造
        一、作为反叛者的反常人物
        二、郁达夫“零余者”与爱伦·坡病态人物
        三、石民笔下的人格分裂者与《泄密的心》
        四、《妮侬》中的形象移植与审美救赎意识
    第二节 对爱伦·坡作品中空间场景的移植与改造
        一、“阁楼”与“盒子”: 居所的改写与爱伦·坡的“镜像”书写
        三、于赓虞: 流浪空间的借鉴与作为“中间物”的文学
        四、林微音: 都市空间中的爱伦·坡
第五章 爱伦·坡的诗学主张与新诗理论的融合
    第一节 中西对峙: 郭沫若与吴宓对《乌鸦》的不同评价
    第二节 为诗而诗与为生命而诗的融合: 于赓虞诗学思想中的爱伦·坡
        一、误读: “诗歌生命本质”论与爱伦·坡
        二、转变: 从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
        三、定格: 为生命而诗与为诗而诗的融合
    第三节 间接生效: 王独清、穆木天对爱伦·坡诗歌理论的引介
    第四节 融合与超克: 梁宗岱对爱伦·坡诗歌观念的接受
        一、梁宗岱与“纯诗”论
        二、中西诗歌资源的结合
        三、融合与超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老子哲学视野下的赫拉巴尔小说解读 ——以《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赫拉巴尔及其作品简介
        1.赫拉巴尔简介
        2.赫拉巴尔的作品在中国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一 “天地不仁”思想下的社会动乱原因
    (一)对文化的践踏
    (二)非正义战争频发
二 辩证、无为思想下的处世之道
    (一)赫拉巴尔小说与老子辩证思想
        1.祸福相依
        2.荣辱相随
        3.强弱转换
    (二)赫拉巴尔小说与老子“无为”思想
        1.对盲目追求金钱的批判
        2.对肆意放纵性欲的诟病
        3.对无度滥用权力的抨击
三 “小国寡民”思想下的和谐社会愿景
    (一)回归自然的和谐
    (二)对世界公民身份的设想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6)潜文本的阐释与翻译研究 ——以俄罗斯小说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АвтореΦерат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选题意义
    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一章 文本及文本分析理论
    第一节 文本理论中的相关方面
    第二节 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理论及其现状
    小结
第二章 文艺文本的分析途径
    第一节 文本分析的心理过程
    第二节 与文艺文本分析相关的因素及其类别
    第三节 文本分析各因素的权重及因素间关系
    第四节 潜文本阐释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型
    小结
第三章 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构建方式
    第一节 与潜文本阐释相关的理论观点
    第二节 潜文本的类型界定
    第三节 俄罗斯小说中潜文本的构建方式
    小结
第四章 以文本分析阐释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
    第一节 十九世纪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及其阐释
    第二节 二十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及其阐释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下半叶和二十一世纪初俄罗斯小说中的潜文本及其阐释
    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小说中潜文本的翻译方法
    第一节 潜文本翻译的伦理和原则
    第二节 潜文本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8)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李文俊及其对文学翻译的贡献
        1.1.1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分期及成就
        1.1.2 李文俊的外国文学研究成就
        1.1.3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现状及特点
    1.2 比较文学与社会学视角下的翻译家研究
        1.2.1 比较文学的视角
        1.2.2 翻译社会学的视角
    1.3 本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和文学翻译观
    2.1 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2.1.1 几个重要观念的厘清
        2.1.2 新时期译者的集体翻译观
    2.2 李文俊的“世界文学”眼光与中国文学意识
        2.2.1 “世界文学”与文学翻译
        2.2.2 《世界文学》与李文俊
        2.2.3 李文俊的中国文学意识
    2.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观
        2.3.1 李文俊翻译观形成的外来影响
        2.3.2 李文俊的翻译文本选择观
        2.3.3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追求
第三章 李文俊的文学翻译策略——以福克纳的译介为例
    3.1 “阶段式”译介策略
        3.1.1 初期:以“介”带“译”(1958-1977)
        3.1.2 中期:“译”与“介”的同步、互文(1978-1999)
        3.1.3 高潮期:以“着”佐“译”(2000-2012)
    3.2 “掘一井而汲泉式”深度译介:李译“副文本”分析
        3.2.1 “深度翻译”:译者主体意识的觉醒与显现
        3.2.2 “副文本”:译者主体的阐释空间
        3.2.3 李译福克纳的“脚注”语用分析
        3.2.4 《福克纳评论集》“前言”和李译三部长篇“译序”的分析
    3.3 “内容与技巧剥离”式阐释策略
        3.3.1 “意识流”在中国的译介
        3.3.2 福克纳“意识流”成功译介的意义
第四章 李文俊与中国新时期文学——以福克纳译介的接受与影响为例
    4.1 新时期翻译文学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
        4.1.1 新时期翻译文学的接受土壤
        4.1.2 新时期外国文学翻译的择取特点和传播渠道
    4.2 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李文俊影响
        4.2.1 翻译文学影响下的当代文学师承
        4.2.2 福克纳文学的译介对当代作家的影响
    4.3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文俊因素
        4.3.1 国内的“福学”研究略述
        4.3.2 国内“福学”研究中的李译因素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结果
    5.2 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的启示:翻译家在当代文学史中的缺位与匡正
    5.3 研究局限与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寻找与寻见(后记)
附录 1 2012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一次采访
附录 2 2013 年对李文俊先生第二次采访
附录 3 李文俊着译主要情况表

(9)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米兰·昆德拉与其小说诗学
    1.2 米兰·昆德拉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本文研究目标及设想
第2章 昆德拉小说本质论
    2.1 小说是一种认知行为
    2.2 小说是反抒情的诗
        2.2.1 遮蔽与敞亮
        2.2.2 忧虑意识
        2.2.3 反叛的精神
    2.3 小说——对存在的诗意沉思
        2.3.1 何为“存在”?
        2.3.2 存在的多种可能性
        2.3.3 小说,“诗意”地“沉思”
第3章 复调——昆德拉小说形式论
    3.1 复调由来
    3.2 复调的艺术构成
        3.2.1 主题的统一性
        3.2.2 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
        3.2.3 梦幻叙述
        3.2.4 音乐性手法
    3.3 复调论小结
第4章 幽默——昆德拉小说精神论
    4.1 幽默与小说联姻
        4.1.1 幽默-相对性-小说
        4.1.2 欧洲笑的小说的历史嬗变
    4.2 幽默的艺术构成:反嘲
    4.3 道德审判延期
第5章 “第三时”的小说——昆德拉小说历史论
    5.1 小说史,作为价值的历史
        5.1.1 价值的评判标准
        5.1.2 价值史的几个特点
    5.2 “欧洲小说”地图
    5.3 “第三时”的小说史观
第6章 昆德拉小说作家论
    6.1 小说家,从抒情的废墟上诞生
    6.2 作家权利意识
    6.3 反作家传记研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威尔逊的生平、思想及着述概况
    研究现状和本文构思
第一章 现代文学:困惑与希望
    第一节 危机与象征主义的城堡
    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激进与退却
第二章 文学与政治:合谋与冲突
    第一节 从自由到激进
    第二节 作家的行动与政治
    第三节 为文学而辩护
第三章 文学与社会:影响与解释
    第一节 创作与心理创伤
    第二节 环境的力量
    第三节 文学的历史解释
第四章 文学与个人:历史与记忆
    第一节 个人的文学编年史
    第二节 文学的个人记忆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梁建东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关于穆齐尔与卡夫卡代表作中主人公的一种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符号学视域下佩列文小说中的东西方问题研究[D]. 孔俐颖.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3]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批评研究[D]. 齐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爱伦·坡[D]. 管丽峥.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5]老子哲学视野下的赫拉巴尔小说解读 ——以《过于喧嚣的孤独》和《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为例[D]. 刘英. 重庆师范大学, 2018(12)
  • [6]潜文本的阐释与翻译研究 ——以俄罗斯小说汉译为例[D]. 刘早. 武汉大学, 2018(09)
  • [7]“亲密敌人”与“快乐伴侣”——文学作为刑法学研究工具之可能性探讨[J]. 刘春园. 刑事法评论, 2014(02)
  • [8]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 王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8)
  • [9]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研究[D]. 吴百慧. 西南交通大学, 2012(10)
  • [10]埃德蒙·威尔逊的文学批评研究(1914-1950)[D]. 梁建东. 苏州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什么是“没有个性的人”?——浅析穆齐尔和卡夫卡名作中的主人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