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三台隆起南坡储层敏感性分析

北三台隆起南坡储层敏感性分析

一、北三台凸起南斜坡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闫永超[1](2021)在《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二段河流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文中研究表明

杜双虎[2](2019)在《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有利砂体成因机制》文中指出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位于盆地的腹部,多口探井在侏罗系地层中见油气显示,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勘探潜力,但受多物源供给且相互交互的影响,砂体沉积类型复杂,有利砂体成因机制多样,油气勘探难度较大。本论文以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为研究对象,通过综合运用岩心、薄片、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与方法,开展了精细的层序地层分析,并结合重矿物、流体包裹体等数据,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对该区的物源体系、沉积体系和有利砂体发育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依据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在研究区头屯河组内部识别出3个四级层序,不同层序内地层发育稳定,向湖盆边部整体减薄。3个层序均由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砂体含量自下而上逐渐降低,砂体相对富集段主要对应湖侵体系域的早期和高位体系域的晚期。(2)头屯河组沉积时期,中4区块总体存在北东、北西及南部3个相对独立的物源体系,且以北东方向克拉美丽山火山岩母岩区和南部博格达山中、高级变质岩母岩区为主要物源区。不同时期各物源体系影响范围不同,头一段受到南部物源和北东方向物源的共同控制,北东方向物源主要对董2井北部地区有一定影响,南部物源主要影响董6井以南地区;头二段中部天山物源进一步加强,影响董2井及其以东地区,北部的克拉美丽山物源供给能力有所减弱,南部物源进一步加强,对董6以南区域有明显控制作用;头三段受南部物源和北部物源的共同控制,且北部物源加强,扩展至董2井和董8井以北的大部分地区。(3)头屯河组地层由底部向顶部具有由“灰砂灰泥”向“红泥灰砂”和“红泥红砂”转变的特征,气候由潮湿向干旱转变,早期主要发育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晚期则主要为河流扇沉积体系。河流扇由季节性洪水作用形成,主要发育河道和末端扇两种微相类型,岩性以粉砂岩和细砂岩为主。(4)头屯河组砂岩主要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岩屑主要是火山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砂体整体为低孔渗-超低孔渗储层,储集空间以粒间残余孔和粒间溶孔为主,裂缝不发育。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石英次生加大→绿泥石薄膜→早期方解石/方沸石胶结→长石胶结及加大→硬石膏/重晶石胶结→孔隙充填式绿泥石胶结/石英加大→方解石胶结,溶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早期方解石和方沸石胶结和晚期方解石胶结之后。软岩屑含量是控制储层物性的根本因素;软岩屑机械压实是导致储层质量差的直接原因;溶蚀作用是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因素;沉积相控制成岩作用差异性,是相对有利砂体发育的主控因素。

张玉[3](2018)在《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钻井液在施工过程中对油气层的侵害会直接影响到油气井产能,甚至缩短油气井寿命。随着胜利油田勘探开发推进,深井、复杂井、特殊工艺井不断增多,对钻井液和油气层保护技术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但目前钻井液设计多借鉴临井资料,有一定盲目性。因此,有必要针对胜利油田重点区块进行储层伤害机理和保护原理开展研究,优化设计方案,满足油气层保护需求、保证工程施工和降低综合成本。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胜利油田主要新区的储层伤害机理,优化储层保护技术,完善钻井工程方案设计。研究表明,胜利油田储层伤害的因素主要有固相侵入、粘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分散性处理剂吸附、井壁不稳定、外来流体不配伍以及水锁,目前主要有盐水钻井液、正电胶钻井液、低固相钻井液、无固相无土相钻井液、油基钻井液、聚合物钻井液等类型钻井液,在用油气层保护材料存在配伍性不强、现场用量偏大、占成本比例偏高的问题。对重点区块分别研究,针对埕北326区块储层中等偏弱水敏、弱盐敏伤害,推荐使用聚合醇、非渗透处理剂和可自然降解聚合物,构建的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渗透率恢复率大于90%;针对青东12区块储层弱水敏、弱碱敏、强酸敏,构建的海水MEG钻井液储层保护性能优异;史深100区块储层具较强水敏、酸敏,弱盐敏,采用理想充填和防水锁技术最大限度保护储层;王55区块为低渗透层状岩性油藏、地层压力衰减快、钻井液密度偏高造成较严重伤害,推荐添加胺基聚醇抑制粘土膨胀,添加双膜承压剂封堵封堵微裂缝、降低动态滤失量,使用防水锁剂降低界面张力、加快返排等措施的储层保护效果好,渗透率恢复值在86%以上。在埕北326区块、青东12区块、永3断区块、史深100区块、王55区块的现场试验与应用效果良好、产量显着,实现了目标区块钻井液技术与油气层保护技术的有效结合,取得了提高生产时效与油气层保护的双重作用。

李鹏真[4](2016)在《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文中研究说明运用层序地层理论,以取芯、测井等资料为依据,选取西地2井作为标准井,确立了T2k、P3wt两个标准层,建立对比网络,使用标志层法、曲线形态法及切片对比法,对三台油田西地2区梧桐沟组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分析岩性地层圈闭发育的规律,将梧桐沟组(P3wt)地层划分为两个砂层组(P3wt1、P3wt2)。结合区域沉积背景资料,分析研究区稳定矿物分布及砂岩厚度分布,得出三台油田西地2井区梧桐沟组沉积物源来自博格达山。在物源与沉积背景分析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等为理论指导,结合地质相、测井相分析,对准噶尔盆地三台油田西地2井区梧桐沟组沉积优势微相相进行了研究,认为梧桐沟组二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包含席状砂微相,一段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微相包含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在地层划分与对比,落实研究区断裂、层位,沉积优势微相的基础上,利用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储层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新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开展叠后波阻抗反演,对二叠系岩性圈闭进行了预测与特征刻画。二叠系梧桐沟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最终发现、落实梧桐沟组北83井梧桐沟组岩性圈闭等8个圈闭,总面积28.34km2,平面上主要位于北83井鼻凸带和北32井鼻凸带。综合以上研究,结合已知已知油气分布位置、油气藏类型、控藏因素分析成果和圈闭要素,对三台油田西地2井三维区圈闭进行综合地质评价,优选西地1井西圈闭为最有利圈闭。

魏彩茹,许学龙,魏东涛,王彦君,郭娟娟,彭文春,何贤英[5](2014)在《准东西泉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指出为搞清西泉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毛管压力等资料,对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剖析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地质因素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应力作用和异常压力。认为:沉积相带、砂岩粒度是影响储层物性关键因素;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是孔渗降低主要原因,溶蚀作用形成次生孔隙,改善储层物性;构造挤压应力及异常高压可导致储集层的压实,使物性变差。构造应力产生的断裂、微裂缝发育、异常高压的存在有利于孔隙的保存,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物性。

邵国良,杜社宽,唐相路,赵光亮,戴龙,张大权[6](2013)在《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中下三叠统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通过对沉积层序、岩心特征、测井及录井等资料的分析,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及储层特征,并详细预测了有利含油区带。平面上,北三台凸起中下三叠统自北东—南西向依次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及滨浅湖亚相沉积,物源来自于东北部的克拉美丽山。沉积相分布的主控因素为构造抬升与沉降、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的供给等。从储层物性来看,研究区多属于低孔、低渗的Ⅲ类储层,优质储集相带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微相。

商琳[7](2011)在《准东南部地区构造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准东南部地区的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一直是制约油气勘探的重点问题,尤其是北三台凸起的形成及其对沉积相带的控制作用更是争议的焦点。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准东南部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以及侏罗系、白垩系重点层系的沉积体系。通过断层落差和断层活动速率研究认为,二叠纪以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体系发育为主,三叠纪-侏罗纪以北东向断裂体系发育为主,新近纪以近东西向断裂体系发育为主。采用声波时差法对全区地层剥蚀厚度进行了恢复,二叠系北三台凸起剥蚀厚度最大,三叠系阜康断裂带剥蚀厚度最大,侏罗系北三台凸起和阜康断裂带剥蚀厚度最大,白垩系北三台凸起剥蚀厚度最大。综合上述研究认为,东西向构造主要受海西期和喜马拉雅期构造活动影响,南北向构造主要受印支期和燕山期构造活动影响,其中三叠纪末的印支运动是“棋盘格局”的形成期,燕山II幕是最终定型期。通过岩心、钻井、测井、地震、地化等资料分析,认为准东南部地区头屯河组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北部沙奇凸起物源为主,湖盆范围逐渐扩大,水体加深,北三台凸起沉没于水下。齐古组为三角洲沉积体系,以南部天山物源为主,受燕山I幕的影响,北三台凸起规模增大,研究区整体抬升,水体变浅,气候干旱,湖泊范围小。清水河期,准东地区继续抬升,湖盆大幅萎缩,水体变浅,北三台凸起出露水面,提供物源,由底部扇三角洲过渡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分析构造演化和沉积特征发现,断层落差较大的区域以及活动断裂密集发育区为三角洲入湖的主要位置,断裂走向控制着三角洲朵叶体的延伸入湖方向,砂砾岩体集中发育在活动断裂附近,砂砾岩体展布的长轴方向与断层走向近于一致。陡岸坡折带由于物源有限,水系分散,容易形成小型的扇三角洲。缓坡带物源作用增强,可形成朵状前积三角洲。沟谷的分布制约着砂体位置,大沟对大扇,小沟对小扇。头屯河期盆地北坡为凸起-沟谷-缓坡带-凹陷组合模式,发育大型的三角洲沉积体系,是最有利的储层发育区,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的主体部位物性好,向末端方向逐渐变差。清水河组北部规模较大的三角洲体系物性好于南部规模较小的三角洲体系。

苏崇华[8](2011)在《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及应用 ——以HND-1/2为例》文中指出针对疏松砂岩储层易于伤害问题,以HND-1/2油田为例,论文系统研究了钻井、完井、生产、修井各过程中储层伤害的内因和外因,明确了储层伤害机理,优选了以“解堵”作为解决这类储层伤害问题的主要措施。重点从解堵机理、实验研究到矿场实施工艺方案、施工方案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对酸化解堵技术、生物酶解堵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为类似疏松砂岩储层伤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论文通过储层储渗空间、岩石矿物、岩石表面性质、内部环境、岩石强度、地层膨胀性和阳离子交换容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疏松砂岩储层存在微粒运移和润湿反转潜在损害因素,这些潜在损害通过在钻井、完井、修井作业中不配伍的工作液进入地层、浸泡等外部因素而诱发,降低了储层的渗流能力。针对目标区块,提出了疏松砂岩油田开发过程中储层伤害机理的新认识:疏松砂岩储层中存在着大量可运移的固相微粒,这些微粒生产过程中吸附产出液中原油的重质组分,被包裹形成具有粘塑性的固相微粒,经运移而聚集在近井壁地带,密实地堵塞了渗流通道;同时,固相微粒的存在,增强了乳化液的稳定性,加剧了产液乳化程度,增大了产液粘度,加剧了微粒运移及其对储层的伤害程度,如此恶性循环,结果严重伤害地层,使产液量大幅度下降。论文通过定量分解储层伤害的表皮系数,明确了储层伤害的主要环节和原因,并提出了酸化解堵技术和生物酶解堵技术是解决类似HND-1/2疏松砂岩储层伤害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开展酸液溶蚀、酸液添加剂评价、铁离子稳定剂性能评价等系列实验,优选出改型硅酸和多氢酸体系作为酸化解堵液,并在HND-1-A9、A10、A7井现场应用,增产效果明显。通过开展生物酶稳定性实验、解除重质组分伤害实验、解除钻井液滤液等15项实验,深化认识了Apollo和Sun酶常规特性和解除重质组分伤害能力,并在HND-2-A9井现场应用,解堵成功,实现日增油16立方米,属国内首次。论文在实验和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套集“储层伤害机理研究、增产方案和实施工艺方案及效果评价”的现场工作流程,形成了能有效解决疏松砂岩储层伤害问题的解堵增产配套技术,为国内外同类型油田的储层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贺凯[9](2009)在《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表明准噶尔盆地基底为陆壳基底,且具有双重结构,即为前寒武结晶基底和古生界褶皱基底。石炭系火山岩是在古生界的褶皱基底上发育形成的,在盆地内中上石炭统应为准噶尔盆地的第一套沉积盖层。整个石炭世构造活动频繁,断裂发育。现今温压场研究表明准东南部地区为低温高压、中部为常温常压、北部为高温负压。石炭系至少存在2个以上的温~压系统。准东地区与石炭系油气藏有关的烃源岩有石炭系本身的烃源岩,也有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五彩湾地区和吉木萨尔凹陷石炭系油气来源于生烃潜力较好的下石炭系统滴水泉组,为自源油气藏。整个北三台地区石炭系顶部均以二叠系平地泉组油源为主。石炭系烃源岩成熟较早,在印支晚期成熟并排烃,燕山期主要以生气为主。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在燕山期成熟并大量排烃,故燕山期是石炭系油气藏主要的形成时期。输导体系是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必要条件。石炭系极其发育的断裂和长期风化剥蚀形成的不整合面是火山岩油气藏的主要输导系统。火山岩横向快速变化及极强的非均质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岩性岩相和储层物性是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安山岩和火山角砾岩为区内主要的岩石类型。以火山角砾岩为主形成的爆发相是本区油气形成的最有利相带。次生孔隙是火山岩主要储集类型,石炭系顶部长期风化剥蚀,受地表水的淋滤作用时间长,次生孔隙在石炭系顶部发育,特别是爆发相更容易风化淋滤,形成了次生孔隙发育的、物性好的岩性岩相带。北三台南部地区火山岩中渗流泥和示底构造的发现及北32井区火山岩油气藏的开发结果很好的诠释了这种观点和认识。圈闭是油气藏形成的前提条件,构造圈闭是目前勘探成功率最高的圈闭类型。而针对地层圈闭和地震异常体部署钻探的井全部落空。地震可识别的火山岩异常体仅仅是“圈型”而非圈闭,只有对火山岩异常体进行圈闭识别,分析其能否形成油气藏后才可考虑钻探,且不可盲目上钻。准东石炭系可划分识别出顶部它源(局部自源)常压(局部高压)半封闭的成藏动力学系统和石炭系内幕自源常压封闭的成藏动力学系统。石炭系存在顶部风化壳储二叠系系平地泉组盖的储盖组合和石炭系下部储其储层上部的稳定泥岩为盖层的储盖组合,目前发现的90%以上的油气藏都位于石炭系上部的储盖组合内。综合研究分析认为五彩湾凹陷、环北三台凸起、环吉木萨尔凹陷等是最为有利的勘探领域,勘探的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应加大在该地区的勘探力度。

贺凯,曾良雄,职文栋,许学龙,海东明[10](2008)在《准噶尔盆地三台油气田侏罗系中—上统储层敏感性评价》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三台油气田侏罗系中—上统储层含较高的蒙脱石和伊蒙混层矿物,造成了较强的储层敏感性。岩芯流动实验发现该区目的层段敏感性最强的是水敏,其次是碱敏。速敏、酸敏、盐敏相对较弱,但与国内其他油田相比仍然较强。对于不同储层,不同黏土稳定剂可能有不同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产生伤害,在研究区应严格筛选出合适的黏土稳定剂,应用于钻井液、完井液、射孔液和注入水中,减小储层的伤害。

二、北三台凸起南斜坡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三台凸起南斜坡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有利砂体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质背景
    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层特征
第三章 层序地层学特征
    3.1 层序地层划分理论及依据
    3.2 层序地层划分的方法
        3.2.1 层序界面的识别
        3.2.2 四级层序界面的识别
        3.2.3 体系域的划分方案
    3.3 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
    3.4 层序地层展布特征
        3.4.1 地层剖面展布特征
        3.4.2 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3.5 层序格架内有利砂体发育规律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
    4.1 物源体系的厘定
        4.1.1 砂体厚度特征分析
        4.1.2 地震切片特征分析
        4.1.3 重矿物特征分析
        4.1.4 连井剖面特征分析
    4.2 沉积环境
    4.3 沉积相标志
    4.4 砂体成因类型
        4.4.1 正常河流三角洲
        4.4.2 河流扇
    4.5 沉积相空间发育
        4.5.1 不同层段单井相分析
        4.5.2 连井相分析
        4.5.3 沉积相平面展布
    4.6 沉积相模式
第五章 有利砂体基本特征
    5.1 岩石学特征
    5.2 物性特征
    5.3 储集空间特征
    5.4 成岩作用特征
        5.4.1 压实作用
        5.4.2 胶结作用
        5.4.3 溶蚀作用
    5.5 成岩序列及其演化阶段
第六章 有利砂体成因机制及预测
    6.1 沉积作用对有利砂体物性的控制作用
        6.1.1 岩石组构对有利砂体物性的影响
        6.1.2 沉积相对有利砂体物性的控制
    6.2 成岩作用对有利砂体的控制作用
        6.2.1 压实作用
        6.2.2 胶结作用
        6.2.3 溶蚀作用
    6.3 有利砂体的形成条件
        6.3.1 失利井分析
        6.3.2 油气显示井分析
    6.4 有利砂体的分布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导致储层伤害的因素
        1.2.2 油气层保护钻井液技术
        1.2.3 油气层保护钻井液体系
        1.2.4 油气层保护处理剂
第2章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技术分析
    2.1 胜利油田储层伤害因素分析
        2.1.1 外来流体中固体颗粒的影响
        2.1.2 重晶石对储层的影响
        2.1.3 粘土水化膨胀和分散运移的影响
        2.1.4 聚合物吸附对储层的影响
        2.1.5 井壁失稳对储层的影响
        2.1.6 外来流体不配伍对储层的影响
        2.1.7 水相圈闭对储层的影响
    2.2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技术研究
        2.2.1 降低固液相侵入储层的保护技术
        2.2.2 无(低)固相储层保护技术
        2.2.3 解堵技术
        2.2.4 防水锁技术
    2.3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钻井液类型分析
    2.4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材料分析
    2.5 胜利油田储层保护材料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典型区块储层保护钻井液技术研究
    3.1 埕北326区块水敏储层保护技术
        3.1.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1.2 储层岩性特征研究
        3.1.3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3.1.4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研究
        3.1.5 储层粘土矿物组成研究
        3.1.6 储层岩石润湿性研究
        3.1.7 储层敏感性实验研究
        3.1.8 储层保护存在问题分析
        3.1.9 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配方
        3.1.10 优质无污染海水钻井液性能评价
    3.2 青东12区块强酸敏储层保护技术
        3.2.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2.2 储层保护特点分析
        3.2.3 钻井液体系评价
    3.3 永3 断块盐敏性储层保护技术
        3.3.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3.2 储层保护特点分析
    3.4 史深100区块水敏酸敏储层保护技术
        3.4.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4.2 钻井过程中储层伤害分析
        3.4.3 储层保护面临的问题
        3.4.4 储层保护方案优化
    3.5 王55区块水锁伤害储层保护技术
        3.5.1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3.5.2 储层保护方案优化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试验与应用
    4.1 埕北326区块
    4.2 青东12区块
    4.3 永3断块
    4.4 史深100区块
    4.5 王55区块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4)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扇三角洲前缘相研究概况
        1.2.2 地震储层预测研究概况
    1.3 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1.3.1 地层格架
        1.3.2 沉积相研究
        1.3.3 储层预测
    1.4 主要工作量
    1.5 研究成果及认识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
    2.2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2.3 区域地层特征
第3章 地层格架
    3.1 地层层序
    3.2 砂层组特征
        3.2.1 砂层组划分方法
        3.2.2 地层划分结果
第4章 沉积微相特征
    4.1 物源分析及沉积背景
        4.1.1 物源分析
        4.1.2 沉积背景分析
    4.2 沉积微相标志
        4.2.1 地质相标志
        4.2.2 测井相标志
    4.3 沉积微相划分
    4.4 剖面沉积相分析
    4.5 沉积优势微相平面展布
        4.5.1 砂岩平面分布特征
        4.5.2 沉积优势微相特征
第5章 储层特征及预测
    5.1 储层特征分析
        5.1.1 岩性特征
        5.1.2 孔隙特征
        5.1.3 物性特征
        5.1.4 岩石物理特征
    5.2 储层预测
        5.2.1 油层精细标定
        5.2.2 预测方法
        5.2.3 圈闭特征刻画
第6章 地质综合评价
    6.1 油气藏分布特征
    6.2 储盖组合特征
    6.3 油气藏类型
    6.4 有利目标区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与项目

(5)准东西泉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储层特征
    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1.2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
        1.2.1 储层物性
        1.2.2 孔隙结构特征
2 储层物性主控因素分析
    2.1 沉积相与储层物性
    2.2 成岩作用与储层物性
        2.2.1 压实作用
        2.2.2 胶结作用
        2.2.3 溶蚀作用
    2.3 构造应力作用与储层物性
    2.4 异常高压与储层物性
3 结论

(6)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中下三叠统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沉积相分析
    1.1 单井沉积相分析
    1.2 连井沉积相分析
    1.3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1.3.1 韭菜园组
        1.3.2 烧房沟组
        1.3.3 克拉玛依组
    1.4 沉积相分布的主控因素
        1.4.1 构造抬升与沉降
        1.4.2 湖平面 (基准面) 变化
        1.4.3 物源体系的分布特征
2 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2.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2.2 储层物性特征
3 有利含油区带预测
4 结论

(7)准东南部地区构造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构造方面
        1.2.2 沉积方面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构造单元
        2.1.1 北三台凸起
        2.1.2 吉木萨尔凹陷
        2.1.3 阜康断裂带
    2.2 地层发育特征
    2.3 主要断裂
第三章 构造特征研究
    3.1 断层活动性分析
        3.1.1 断层落差分析
        3.1.2 断层活动速率分析
    3.2 构造演化剖面编制
    3.3 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第四章 古地貌恢复
    4.1 剥蚀量的恢复
        4.1.1 声波时差恢复原理
        4.1.2 不整合面的识别
        4.1.3 剥蚀厚度的求取
        4.1.4 计算结果分析
    4.2 原始地层厚度及沉降中心分布
        4.2.1 原始地层厚度恢复
        4.2.2 沉降中心分布
    4.3 古地貌演化
        4.3.1 古地貌恢复
        4.3.2 古地貌演化
第五章 重点层系沉积体系研究
    5.1 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1.1 三角洲相
        5.1.2 扇三角洲相
        5.1.3 湖泊相
    5.2 头屯河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3 齐古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4 清水河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5.5 构造沉积体系
第六章 构造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
    6.1 古地貌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分析
        6.1.1 古凸起对沉积的控制
        6.1.2 坡折带样式对沉积的控制
        6.1.3 沟谷对沉积的控制
        6.1.4 古地貌组合样式对沉积的控制
    6.2 断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
        6.2.1 断层活动对地层沉积厚度的控制
        6.2.2 断层活动对沉积体系和砂砾岩分布的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及应用 ——以HND-1/2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总论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
        1.2.1 油井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现状
        1.2.2 解堵增产措施现状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关键技术
    1.4 论文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第2章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2.1 HND-1/2疏松砂岩研究区简况
        2.1.1 油田简况
        2.1.2 储层物性
        2.1.3 油藏简况
        2.1.4 开发现状
    2.2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内在因素研究
        2.2.1 储渗空间与储层伤害研究
        2.2.2 储层岩石矿物与储层伤害研究
        2.2.3 储层岩石表面性质与储层伤害研究
        2.2.4 储层内部环境与储层伤害研究
        2.2.5 储层岩石强度与储层伤害研究
        2.2.6 疏松砂岩储层伤害内在因素
    2.3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外在因素研究
        2.3.1 储层伤害外在因素研究
        2.3.2 钻完井作业引起的储层伤害研究
        2.3.3 开采过程引起的储层伤害研究
        2.3.4 修井作业造成的储层伤害研究
        2.3.5 地层膨胀性实验
        2.3.6 工作液实验
        2.3.7 疏松砂岩储层伤害外在因素规律
    2.4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定量评价
        2.4.1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评价标准
        2.4.2 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地层模型
        2.4.3 HND-1/2疏松砂岩油田表皮系数分解
        2.4.4 HND-1/2疏松砂岩油田储层伤害定量评价
        2.4.5 HND疏松砂岩油田各井各层在各阶段伤害机理及主导因素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疏松砂岩油田解堵增产措施研究
    3.1 疏松砂岩油田已开发井解堵增产措施优选
    3.2 疏松砂岩油田酸化解堵技术研究
        3.2.1 疏松砂岩油田酸化解堵机理及实验研究
        3.2.2 矿场实施工艺方案、施工方案及效果评价
    3.3 疏松砂岩油田生物酶解堵技术研究
        3.3.1 生物酶常规特性
        3.3.2 生物酶解堵机理研究
        3.3.3 生物酶解堵模拟实验
        3.3.4 矿场实施工艺方案、施工方案及效果评价
    3.4 HND-1/2疏松砂岩油田增产技术方案
        3.4.1 解堵潜力分析
        3.4.2 判断堵塞类型,选择解堵方法
        3.4.3 设计施工方案,组织实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现场应用与效果
    4.1 酸化解堵实验与效果
        4.1.1 HND-1-A9井生产简介
        4.1.2 HND-1-A9井工艺设计
        4.1.3 HND-1-A9井施工程序
        4.1.4 HND-1-A9井资料录取
        4.1.5 HND-1-A9、A10、A7井酸化效果评价
    4.2 生物酶解堵实验与效果
        4.2.1 HND-2-A9井生产简介
        4.2.2 HND-2-A9井工艺设计
        4.2.3 HND-2-A9井施工程序
        4.2.4 HND-2-A9井资料录取
        4.2.5 HND-2-A9井生物酶解堵效果评价
    4.3 解堵增产措施推广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1.6 主要创新点
2 学科前沿发展现状及技术路线
    2.1 火山岩油气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2.2 成藏动力学与成藏动力系统
    2.3 关键技术及技术路线
3 区域地质背景
    3.1 构造背景
        3.1.1 盆地基底特征
        3.1.2 构造演化特征
        3.1.3 准东地区构造区划
        3.1.4 石炭系现今构造特征
    3.2 沉积特征
        3.2.1 地层层序
        3.2.2 石炭系地层简况
    3.3 温压场特征
        3.3.1 地温场特征
        3.3.2 压力场特征
        3.3.3 地温-地压系统特征
4 成藏条件研究
    4.1 烃源岩研究
        4.1.1 塔木岗组烃源岩评价
        4.1.2 滴水泉组(C_1D)烃源岩
        4.1.3 巴塔玛依内山组(C_2B)烃源岩
        4.1.4 石钱滩组(C_2S)烃源岩
        4.1.5 石炭系烃源岩生烃强度分析
    4.2 岩性岩相特征
        4.2.1 火山岩分类
        4.2.2 准东地区石炭系火山岩的主要类型
        4.2.3 火山岩岩性识别(测井与地震)
        4.2.4 火山岩岩相特征
        4.2.5 准东地区火山岩岩相特征
    4.3 储层特征
        4.3.1 火山岩岩石类型及组合
        4.3.2 储层微观特征
        4.3.3 孔隙结构特征
        4.3.4 储层物性特征
        4.3.5 影响火山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4.3.6 示底构造的发现极其重要意义
    4.4 储盖组合
    4.5 圈闭特征
        4.5.1 背斜圈闭
        4.5.2 断块圈闭
        4.5.3 地层圈闭
        4.5.4 火山岩异常体
    小结
5 火山岩成藏作用研究
    5.1 油源对比分析
        5.1.1 石炭系烃源岩的基本特征
        5.1.2 油源对比
    5.2 成藏作用研究
        5.2.1 成藏期研究
        5.2.2 输导体系
        5.2.3 油气汇聚作用
    5.3 成藏动力学系统
        5.3.1 成藏动力学系统划分原则
        5.3.2 成藏动力学系统类型和命名原则
        5.3.3 准东石炭系动力学系统划分与特征
    5.4 典型油气藏成藏规律分析
        5.4.1 背斜油气藏
        5.4.2 断块油气藏类型
        5.4.3 地层油气藏类型
        5.4.4 火山岩异常体
    小结
6 综合评价及有利钻探目标评价
    6.1 石炭系资源量
    6.2 油气显示基本特征
    6.3 火山岩的分布特征
    6.4 勘探方向及目标
        6.4.1 有利勘探区带评价
        6.4.2 具体勘探目标
    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与认识
    7.2 存在问题及今后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10)准噶尔盆地三台油气田侏罗系中—上统储层敏感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黏土矿物特征
2 储层伤害与敏感性评价
    2.1 储层伤害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2.2 敏感性的分类及评价
    2.3 蒙脱石矿物膨胀与水敏性
    2.4 地层微粒运移与速敏性
    2.5 酸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沉淀—酸敏性
    2.6 临界盐度与盐敏
    2.7 钻井液与碱敏
3 防膨试验测试
4 结论与建议

四、北三台凸起南斜坡储层敏感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阜东斜坡侏罗系头屯河组二段河流沉积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D]. 闫永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2]准噶尔盆地中部4区块侏罗系头屯河组有利砂体成因机制[D]. 杜双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3]胜利油田钻井液油气层保护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 张玉.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9)
  • [4]三台油田梧桐沟组地震储层预测[D]. 李鹏真. 西南石油大学, 2016(03)
  • [5]准东西泉地区三叠系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魏彩茹,许学龙,魏东涛,王彦君,郭娟娟,彭文春,何贤英. 新疆地质, 2014(04)
  • [6]准噶尔盆地北三台凸起中下三叠统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J]. 邵国良,杜社宽,唐相路,赵光亮,戴龙,张大权. 岩性油气藏, 2013(03)
  • [7]准东南部地区构造沉积体系研究[D]. 商琳. 中国石油大学, 2011(10)
  • [8]疏松砂岩储层伤害机理及应用 ——以HND-1/2为例[D]. 苏崇华. 西南石油大学, 2011(05)
  • [9]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 贺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5)
  • [10]准噶尔盆地三台油气田侏罗系中—上统储层敏感性评价[J]. 贺凯,曾良雄,职文栋,许学龙,海东明. 世界地质, 2008(02)

标签:;  ;  ;  ;  ;  

北三台隆起南坡储层敏感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