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抑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龙小燕[1](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周继燕[2](2016)在《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长河,经济增长大多伴随着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发生的次数屈指可数。因此,多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都对通货膨胀给予更大关注,研究通货紧缩者甚少。然而,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常更加难以应付,因为通货紧缩一旦发生,带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灾难。无论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大萧条,还是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如今又一次处于通货紧缩的泥沼之中,抑或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建国以来发生的首轮通货紧缩,无不对经济产生严重冲击,至今令人心有余悸。继成功预言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保罗·克鲁格曼(Paul R.Krugman)在获得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前夕再次预言,于《萧条经济学的回归和2008年经济危机》一书中提到:"21世纪将发生严重的经济衰退,这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或将遭遇’失去的十年’,萧条经济学将重返历史舞台。"这究竟危言耸听还是会一语成谶?不得不令人反思,通货紧缩是否再度来袭?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货紧缩呼声再次高起,为防止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试图力挽狂澜,助推了新一轮经济的高速增长。随后,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持续走弱,CPI增速在2012年7月低于2%的水平,并于2014年8月开始正式跌入" 1"时代,PPI自2012年3月份开始呈现负增长,且降幅不断扩大,截至2015年末,PPI已连续46个月负增长,同时,GDP跌破7%的目标,实现6.9%的增长速度。由此,再度引发关于当前中国是否面临通货紧缩风险的争论。然而,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通货紧缩不同,此轮通货紧缩风险是在中国经济迈入新常态时期发生的。新常态的主要特点是增速换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是经济增长方式和人口结构转变的必然结果。根据人均GDP这一指标衡量,中国已在2010年跻身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以人均GDP为衡量指标),中国已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此外,在2001年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后,中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比重在2010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总抚养比也于2010年开始上升。长期以来,人口红利支撑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人口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意味着传统增长动力逐渐式微,从而导致潜在增长率下降,实际经济增速放缓。如果说经济增长减速是新常态的一个重要表现,通货紧缩风险则是新常态下结构性矛盾的产物。本文认为当前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供给侧的结构冲击,如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过度负债导致的债务-通货紧缩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基于以上背景,本文选择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对策作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首先对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进行了阐述,并通过分析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物价水平变动趋势,对中国是否发生通货紧缩进行初步判定。其次,从通货紧缩风险形成的直接原因出发,分别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性研究,并进一步通过实证分析检验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再次,在对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寻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最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及其他配套改革措施三个维度,提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本文分为七个部分,主要结构及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罗列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指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对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供需失衡论、货币供给收缩论、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主要从通货紧缩本质和成因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在借鉴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文将要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和初步诊断。从理论上对通货紧缩的界定范畴、判断标准、衡量指标进行分析,详细阐述由物价水平下降、货币供给不足和经济持续衰退三者分别或共同决定的单要素论、双要素论和三要素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剖析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着重分析物价水平、货币供给和经济增长三个经济层面的趋势和特点,厘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对当前中国通货紧缩形势做出初步判定。第四部分为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从结构性因素、资源环境因素、货币因素和外部冲击因素四个角度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进行定性分析。在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基础上,引入结构性因素及其他控制变量,得到扩展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并进一步建立三机制门槛回归模型,以通货膨胀率作为门槛变量,将样本期间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分为通货紧缩、低通货膨胀和高通货膨胀三个阶段,从而得到各因素对通货紧缩风险的影响程度。第五部分为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回顾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通货紧缩的时代背景、形成原因及经济影响,对比分析美国、日本通货紧缩的特点及治理经验,并探索其对中国的启示。第六部分为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引发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的根本原因,尤其是人口结构变化、产能过剩、过度负债等结构性因素的冲击,提出实施结构化改革和总需求管理政策以及多种政策的科学合理搭配策略,以有效应对中国的通货紧缩风险。第七部分为结论与展望。给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提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何海琳[3](2014)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刘国光经济思想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主要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本文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计划与市场结合论、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模式转换、宏观调控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批判新自由主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进入新世纪后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史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刘国光曾多次参与党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文件的起草,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可以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第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经济学人学习的榜样。
马利军[4](2014)在《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价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都必须面对的民生问题。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许多快速增长的经济体都必然伴随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与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低水平时,较高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可能只会带来较低的通货膨胀;而当通货膨胀预期在较高水平时,同样的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也会容易造成较高的通货膨胀。因而,对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系统性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行为主体的预期形成和预期效应,从而对稳定物价和整体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历史考察和计量实证等方法展开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研究落脚点应该是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引导和管理方面,而为了能够对居民通货膨胀预期进行更为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我们需要首先理解通货膨胀预期的基本特点和形成机理。中国的经济实践以及通货膨胀预期数据表明,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具有明显的主体异质性和整体不确定性特点,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由于不同经济行为主体在教育、年龄、收入水平、知识结构、风险偏好、信息差异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其对相关“信息量”的感知是不同的,预期过程中的信息搜集和处理方式也就具有了稳定性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整体复杂性。其中,知识结构更加科学,风险偏好和信心偏好更具理性的群体,其通胀预期形成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也更为容易,因而其预期值也更为精准;而对于普通群众而言,限于其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以及容易规避风险或喜欢偏激,其通胀预期过程中的信息搜集也相对感性,从而使得预期值与实际通胀值之间存在一定的预期误差,并因此造成一定的福利损失。虽然这种预期差异性的局面在短期内是稳定存在的,但在长期内,无论是经济学家还是普通群众都会通过学习的形式对其他经济行为主体的以往预期结果进行判断和借鉴,因而长期来看,不同主体的通胀预期过程又均近似于理性,或者说近似于实际通货膨胀率。整体来看,中国的通货膨胀预期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横向看,中国的通胀预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其中专家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理性预期,一般公众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适应性预期,而整个社会的通胀预期形成方式更接近于有限理性预期;纵向看,中国的通胀预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短期内,通胀预期形成方式近似于非理性预期,而长期来看,其形成方式又接近于理性预期,因而纵向整体分析,整个社会的通胀预期形成近似于粘性预期。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横向与纵向比较,构成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主要方面。虽然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行为主体的人口特征和经济特征,但它的形成也会受到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对中国经济实践的实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主要来自于住房价格、汇率、央行货币政策等方面。其中,汇率变动对通胀预期值的影响,反映的是中国居民在判断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价格走势时,会较多关注资本市场和外部因素的变化,它包含了信贷量、外汇对冲、热钱流入、贵金属价格以及国外局势变动等多方面的内容;央行货币政策对居民通胀预期值的影响使我们认识到,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在短期内出台频繁,这会直接造成居民短期预期水平的不稳定,导致公众的通胀预期值粘在较高水平,进而推动物价的上涨;住房价格变动对居民通胀预期值的冲击使我们认识到,政府要稳定居民的通胀预期,就必须稳定住房市场,真正能够有效引导居民通胀预期的工具,不仅是金融政策,更应该是对民生问题的持续改善。除此,实际通货膨胀对通胀预期形成的反作用,也是形成较高通货膨胀预期的重要原因,如果物价指数波动剧烈,呈现快速上涨态势,那么公众必然会调高未来一段时期内的通胀预期值,进而形成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螺旋上涨过程。中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对实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是通过不同主体的行为方式改变体现出来的。它在短期内会使得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需求出现较大波动,从而加剧总需求的变动。同时,通胀预期也会使得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的要素价格提高,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引起总供给的较大波动。总供求的变动,将进一步导致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经济发展乏力,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长期内,通货膨胀预期干扰了市场信号的传递,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行为,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和实际供求关系变化,从而加剧整体经济波动,最终会演变成潜在产出水平基本不变基础上的物价螺旋式上涨。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中国政府应在认识到管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必要性的基础上,注重顶层设计在通胀预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尝试建立分类管理和分期管理并重的双向管理体系。在具体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过程中,政策部门既要考虑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异质性特点,做到因人而异的差异化引导,又要注重流动性、房地产价格、货币供给量等市场参数对通胀预期值的影响;既要做到对大众传媒等市场媒介的有效利用,又要注重预期管理的时间跨度。在判断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基础和预期效应的基础上,决策层应适时适量地提供一套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稳定中国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确保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的系统性、理论性和时效性等方面。通过对通货膨胀预期的特点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与实际经济发展关系的历史考察和实证分析,本文利用时效性较强的时间序列数据探讨了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效应,并提出了在注重顶层设计基础上的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双向管理体系。同时,由于通货膨胀预期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时间尚短,因而本文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实证分析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有待于后续的进一步微观化。
蔡志远[5](2012)在《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采取的反周期财政措施,它通过财政收入、支出、借债水平等因素变动来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和研究了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这些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和周期性两个方面,其结论并不一致。尽管如此,在实践中,各国政府都将财政政策作为干预和管理经济的重要调控手段。本文通过对财政政策周期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过程及原理,以期能得出相应的经济政策启示和经济政策建议。在论文研究过程中主要考虑和解决了下面几个问题:首先,本文归纳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对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周期性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同时,介绍我国财政政策体系的一般框架,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政策的实践过程进行梳理。其次,本文利用欧拉方程对李嘉图等价进行检验,认为在存在流动性约束的情况下,李嘉图等价失效,这意味着在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具有重要的总需求效应,这也为经济收缩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随后通过脉冲响应曲线和投资方程分析,我们认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对政府财政支出增速的冲击反应并不显着,表明财政支出对固定资产投资不存在挤出效应。财政支出序列与工业增加值增速序列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工业增加值增速与财政支出增速之间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影响关系,表明我国财政政策是有效的。在本文的第四章中,我们刻画并描述了财政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财政收入序列还是财政支出序列都具有不平稳性。对于政府收入序列而言,国家财政收入与各项税收收入的性质相似,都为一阶单整序列。财政支出序列则表现出了更强的持续性,单整阶数为2。支出与收入序列单整阶数不同,说明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序列间并不存在相应的共同趋势。由此说明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在一定程度上与财政收入变化并不同步。从数据上看,产出的周期性成分与财政收入的周期性成分表现出了较好的吻合性和同步性。但是,受周期性序列中其他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的变化频率更大。财政支出与经济周期波动在短期表现出较强的相依性。这充分表明了财政激励政策只能在短期内改变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对于短期刺激经济和熨平经济周期波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财政刺激政策却无法改变经济增长的中长期波动态势,对于宏观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作用也有限。着眼于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实质性的转变,财政政策更应该起到引导经济转型而非主导经济转型的作用。财政收入与经济周期波动在各个波动成分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相依性,这说明我国财政政策表现出了显着的“自动稳定器”功能,财政收入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稳定作用。针对当前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通过改进税制,合理调整税收结构有助于稳定实体经济,促进资源的合理再分配。在本文的第五章,我们通过对基础冲击设定冲击反应函数的符号约束,并假设基础冲击之间的正交性,得到了基础财政支出冲击和基础财政收入冲击。在两个线性无关的基础冲击张成的空间中,通过线性组合构建了积极财政支出政策冲击向量。从财政支出冲击向量对于宏观经济变量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出,积极财政支出对于产出而言有持续的促进作用,然而对于消费却有较强的挤出作用。对于投资而言,积极财政支出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挤出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社会投资水平而言具有一定的引导和挤入作用。美国国债违约危机以及欧债危机使得学者对于政府债务的规模问题再次予以重视。根据对国债期限结构的分析,我国还应继续完善国债品种和投资者种类,逐步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推广金融衍生工具,完善国债期限结构的配套制度,以便更好发挥国债在宏观调控和金融方面的作用。从财政政策角度审视欧债危机,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财政政策必须与货币政策有效配合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必须重视财政政策在赤字规模、主体行为、支出结构等方面的风险。
李维刚[6](2012)在《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自2005年7月人民银行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进入了对美元的单边升值通道。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以及国际社会对人民币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这些资本与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相配合,最终形成了2007年国内资本市场与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繁荣。与此同时,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巨大波动,因应次贷危机的冲击,美国政府出台了大规模的救市计划,并至今先后两次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水平下。美国这种只考虑自身利益的行为造成了全球美元的泛滥和美元货币的贬值,同时为未来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美国金融危机逐渐延伸到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中国政府为防止出现经济的硬着路,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将货币政策由紧缩转为宽松。适应外部均衡的调节再次导致了内部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反弹。基于当前内外复杂的经济环境,如何将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与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结合起来,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一个出发点,在回顾总结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的理论和汇率决定与管理的理论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与内外均衡调节之间的作用机理及其调节效果。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经济转轨初期的人民币汇率贬值并没有像转轨后期那样队外部均衡发挥明显的调节作用;在人民币名义汇率钉住美元时期,对外均衡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调节内部均衡的货币政策影响实际有效汇率来间接实现的;人民币进入汇改升值后,由于投机与套利资本的进入,扭曲了内外均衡的作用机制,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既需要考虑内部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国际协调。基于人民币汇改升值后套利资本涌入与经济过热的现实,本文从比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与中国当前经济相似的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内外均衡政策与汇率波动的作用机理,并对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和日元汇率的升值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日元、人民币升值的部分原因都是由于中日相对美国快速增长的生产率差异,这对今后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提供了指导方向。综合中日经济过热时期的原因与宏观经济走势的相似性,本文提出日本因应泡沫经济的内外均衡调节与汇率政策对指导中国处理当前局部过热(主要是房地产行业)具有借鉴意义。之后,本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程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失调并不是一直保持着高估或者低估,个别时间接近均衡汇率;汇率失调与资本市场因子和产品市场因子的矛盾有关,实际汇率失调程度既取决于资本市场与产品市场两种相反预期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资本市场价格因子和数量因子内部力量的作用结果。在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人民币汇率调整机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短期内,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产生影响的主要是贸易顺差、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增长的因素;长期来看,决定长期汇率均衡走势的是实体经济的体量因素。据此本文建议,与其重视向长期均衡汇率接近,不如放宽短期波动,稳定短期投机预期,从而实现长期均衡汇率的稳定,为将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条件。另外,名义汇率渐进式的升值要同消除资产市场高估的政策措施相结合。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没有必要硬钉住均衡汇率进行调整,调整力度和成本不但同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以及经济可承受程度相关,更多的还同一个国家整体经济以及国家竞争力有关。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和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的上升,人民币汇率政策还应该包括对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参与与协调。本论文研究认为,由于当前我国金融市场改革尚未完成、资本项目尚未开放,人民币汇率的协调路径应该是先区域化后国际化。在区域化的措施方面,首先应该加快推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职能,并推动人民币作为部分大宗商品定价的尝试;其次要加快国内金融市场改革,扩大人民币的回流通道和投资通道;最后要采取稳定措施,防止人民币的过度投机。综合中国内外均衡的政策协调与人民币汇率的相互作用机制,并借鉴日本对泡沫经济所采取措施形成的教训,本文就围绕内外均衡的可持续发展和与这可持续发展相适应得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三个建议:一是转变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实现内部均衡的同时,减轻外部失衡的压力;二是完善货币政策、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三是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沈全芳[7](2012)在《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银行业经营过程中的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已成为国外和国内理论工作者、实务操作人士和监管者普遍关注的焦点。银行业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主导行业,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信贷业务收入在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同时,与之相应的信贷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风险,而且信贷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相当有影响力的不确定因素。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在已经实行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之下,银行业日益纷繁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中,我国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挑战。如今,中国经济迅速腾飞,2010年GDP总量居全球第二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国内外复杂经济形势的影响之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升、贸易摩擦加剧、刺激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刺激政策逐步退出导致的紧缩预期、利率和汇率的波动的不确定、经济增长的未知性等金融危机所延续的负面影响,使得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占据竞争优势,也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中国商业银行要积极改进经营管理的方式,尤其注重风险的防范,减少不良资产,保持合适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在理论方面,目前我国学术界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视角研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尚不多见,特别是实证方面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实践方面,我国银行业信贷风险量化技术亟待加强,信贷风险防范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角度,研究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宏微观因素,对加强信贷风险的防范,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论证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及风险传导机制,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理论分析的结果。一方面研究在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变化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表现形式和特点,探讨商业银行如何从制度层面防范经济不确定性导致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从宏观调控的角度研究如何通过制度层面的完善提高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从而为通过改进制度来引导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和减小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提供依据,进而为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如何制定信贷决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为引导信贷资源合理配置以及增加宏观经济政策信贷传导的有效性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检验→对策建议”的基本研究思路,主要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角度出发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防范问题,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论文以经济不确定性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根源、传导机理以及信贷风险的防范对策为主要研究内容,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该部分运用历史分析法,回顾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经济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阐述了现有研究的主要观点并进行评述,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研究了经济不确定性和银行信贷风险的相关理论。该部分首先着重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及其产生根源,并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我国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特征;其次,界定了信贷风险的定义及其理论基础,并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传导机理;最后,详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及形成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研究了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该部分首先介绍了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理论发展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然后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进行分析;接着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及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最后,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特点和不足。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首先构建了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银行资产最优配置的分析框架,得出两个有待检验的结论:一是,随着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银行贷款/资产比率的截面分布方差将收窄;二是,当异质性程度增加时,银行贷款/资产比率的截面分布方差也将增大;其次,通过构建GARCH模型,利用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为进一步进行计量分析做好铺垫;最后,进行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信贷资产配置的实证分析,即构建了一个投资组合模型,论证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组合之间的理论关系,然后利用计量模型,基于我国14家商业银行从1995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两者的关系作实证分析,从而验证相关结论的正确性。第五部分(包括第六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结论,针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信贷风险防范提出对策建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二是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三是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四是建立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五是加大对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外部监管;六是加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通过对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置产配置决策有着重要影响。当不确定性增加时,银行贷款/资产比率截面分布方差减小,出现“羊群效应”,贷款集中度增加,收到关于贷款期望收益的更强的噪音信号,从而导致银行行为比宏观经济稳定阶段更具有同质性。异质性的不确定性也有着显着影响,当特定项目贷款的收益更难预测时,拥有较多信息的银行并不比拥有较少信息的银行更有竞争优势,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还有待深入。2.从宏观层面上,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者需要进一步改善并优化资产结构的外部环境建设,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和行业动态的研究和监测分析,从而对宏观经济走势和行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理论研究者需要进一步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度量模型,把宏观因素纳入风险控制和量化的风险度量模型中。3.微观层面上,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则可以从存量和增量两个方面着手,调整资产结构以优化资产配置。存量调整是在保持资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现有资产余额的结构,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增强把握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能力,做好长远规划,以便科学优化银行资产结构配置;增量调整是对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加部分进行结构调整,是资产结构调整现实有效的举措。具体而言,增量的调整表现在,一是优化贷款的期限结构,一般而言,贷款期限越长,周转速度则越慢,流动性越差,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冲击的风险就越大。二是贷款投向结构,包括地区投向结构、产业投向结构和部门投向结构;注重结构细分,遵循多样化原则。三是降低贷款性资产提高非贷款性资产的比重,增加债券、投资、不动产、外币资产等资产的占比。囿于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和资料搜集方面的难度,本文尚存在一些研究不足,对诸如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利用违约率来衡量银行信贷风险等问题还有待于作更深入的探讨。
方雯[8](2010)在《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形式,财政政策一直是政府对于经济进行直接调控的主要政策方式,也是实现需求管理的主要工具。然而长期以来,在政府实施财政政策能否产生预期政策效果的问题上,不同的经济学派对此表示不同的看法。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灵敏性和稳健性成为当前宏观经济学家争论的焦点,围绕着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是宏观经济学中非常活跃和重要的一个领域。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拉开由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序幕以来,开始在真正意义上执行具有市场经济特征的财政政策。不可否认,这一系列的财政政策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居民收入、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近三十年的财政政策实践经验也表明,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轨国家,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必然会通过财政政策传导机制影响财政政策效应的发挥。本文以财政政策理论为基础,以我国财政政策实践为出发点,对我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进行经济计量分析,并以此为我国制定合理有效的财政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的研究主要沿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对西方经济学派的财政政策主张和国内外财政政策的有效性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实践进行了回顾。二、在IS-LM模型框架下对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详细的数理推导和分析。三、引入“政策中性”命题和“李嘉图等价”命题,在模型框架下分析财政政策无效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利用SVAR模型验证了李嘉图等价命题在我国经济当中并不成立。四、研究了常用于大型宏观经济模型中的几类财政政策规则的短期动态和长期均衡特性,进一步利用时间一致性理论对我国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实证分析,并据此给出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选择建议。五、研究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通过分析财政政策工具变量与收入分配、货币供给和价格等中介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影响,从而检验我国财政政策作用的传导实效。六、研究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利用时变参数模型分别估计并计算得到动态的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需求相对于实际产出的弹性系数,从而检验我国财政政策对总产出的“乘数效应”和“紧缩效应”。
秦洋[9](2010)在《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3年至今,中国的宏观经济经历了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不足的失衡周期,流动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焦点,除了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外,自从流动性作为一个宏观经济变量在上个世界六十年代被提出以来,尤其是流动性失衡问题,对传统的经济理论也产生了挑战。流动性失衡问题不仅困扰理论界,更重要的是研究流动性失衡对我国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流动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流动性的三维内涵。即流动性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价值维度。并在内涵界定的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辩析。基于理论分析,采用非瓦尔拉斯均衡的思想,以流动性的空间维为主线,遴选出流动性失衡的判定指标,得出对中国流动性状态的基本判定结果:2003年至2005年底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流动性失衡;自2006年至2009年3月表现为流动性不足,流动性在短期内完成交替周期,隐藏着中国存在流动性结构失衡的可能。对流动性主体间传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性在主体间传导不畅。在对流动性失衡短期交替原因的解析中,显露出中国股市所代表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导致流动性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中的结构性失衡。为了系统地研究流动性失衡的形成机理,首先在变量间单向单一影响的前提下,分析了流动性的影响因素,得出:货币乘数是影响流动性的重要因素,货币乘数构成中,法定准备金率和定期存款比率的贡献最大;广义货币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长期央行刺激经济而释放的货币量集中显现出了效果;在广义货币量向总产出的传导中,存在着结构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利率的传导路径不畅、股市的财富效应传导不畅、在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中,国际贸易对总产出贡献最大,而消费和投资贡献少且贡献率较小。另外,虽然在2007年以后,中国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对国际贸易等冲击较大,但仅就流动性体系而言,其受到国际流动性的输入效应比之国内影响要小得多,中国流动性失衡的主要原因仍是国内原因。其次,在流动性价值维的内涵下,研究了流动性对经济的冲击,得出:流动性失衡会使得央行货币政策效力减损;流动性失衡对微观经济变量亦有显着影响,流动性结构性失衡下,经济变量反映与经济理论相悖,在我国表现为流动性过剩与总产出成负相关关系。流动性失衡使得企业价格压力增大,无论是流动性过剩还是流动性不足对价格冲击最大的是PPI,而无法有效地传递到CPI,企业风险增大。除此之外,流动性失衡还对投资结构和股价有直接影响。最后,在交互影响和多元反馈机制下,采用路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流动性各相关变量之间的结构性问题,指出我国流动性失衡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结构性困扰:第一,流动性空间维的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货币流动性向机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传导不畅;第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导致了虚拟经济脱离了实体经济自行循环。这是中国流动性失衡最深层次的原因;第三,实体经济中货币传导路径失衡。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炼出影响流动性失衡的十六个指标,采取灰色关联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中国流动性失衡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得出结论,即在未来的12个月,中国仍然面临严重的流动性失衡问题。基于中国流动性失衡的现状,从二个维度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流动性过剩的政策建议,提出注入流动性和疏导流动性两种治理流动性不足的对策。总体可以表述为:政策总量控制、机构信贷监管、市场引导监督、政策配套支持。
鞠国华[10](2010)在《外部冲击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在系统疏理外部冲击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界定了外部冲击内涵;在阐述全球经济遭受的外部冲击的同时,深入地分析了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背景下,外部冲击的主要特征、成因及其影响。本文还深刻地分析了外部冲击问题产生的理论渊源,揭示了外部冲击问题的理论根源。论文从米德的“两国模型”入手,对外部冲击发生机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研究表明,传统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在应对外部冲击上面临新挑战,即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既要实现内外经济目标,又要抵御外部冲击。对此,我们运用“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分析了外部冲击下,政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并且提出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应对外部冲击的运作框架。理论与实践表明,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才能共同抵御外部冲击。本文还结合中国实际,客观地分析了中国遭受的外部冲击及其成因,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外部冲击。中国战胜外部冲击的理论依据是正确的、经济基础是雄厚的、制度上是有保障的,只要选择恰当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使之成为一道保护民族经济利益的屏障,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就既能有效地抵御外部冲击,又能在外部冲击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中国经济向前发展。
二、对抑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抑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安排 |
1.2.2 研究方法 |
1.3 创新与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2 通货紧缩的理论探源和文献述评 |
2.1 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的通货紧缩思想 |
2.1.2 供需失衡论 |
2.1.3 货币供给收缩论 |
2.1.4 债务-通货紧缩理论 |
2.2 文献述评 |
2.2.1 关于通货紧缩本质的争论 |
2.2.2 关于通货紧缩成因的研究综述 |
3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与初步诊断 |
3.1 通货紧缩的甄别机制 |
3.1.1 通货紧缩与通货紧缩风险 |
3.1.2 通货紧缩的判断标准 |
3.1.3 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 |
3.1.4 通货紧缩的分类 |
3.1.5 通货紧缩的经济效应 |
3.2 把脉中国通货紧缩风险现状 |
3.2.1 物价水平呈下跌态势 |
3.2.2 宏观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
3.2.3 货币供应量高位增长 |
3.3 中国通货紧缩初步诊断 |
3.3.1 当前是否发生通货紧缩的争论 |
3.3.2 通货紧缩风险的初步判定 |
4 通货紧缩风险的成因及实证分析 |
4.1 通货紧缩风险的形成原因 |
4.1.1 通货紧缩风险的直接原因 |
4.1.2 通货紧缩风险的结构性因素 |
4.1.3 通货紧缩风险的资源环境因素 |
4.1.4 通货紧缩风险的货币因素 |
4.1.5 通货紧缩风险的外部冲击因素 |
4.2 通货紧缩风险成因的实证分析 |
4.2.1 模型设定 |
4.2.2 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
4.2.3 实证检验 |
4.2.4 实证结果分析 |
5 国内外通货紧缩治理政策与经验借鉴 |
5.1 美国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通货紧缩 |
5.1.1 大萧条的经过 |
5.1.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2 日本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通货紧缩 |
5.2.1 日本通货紧缩的背景 |
5.2.2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3 中国20世纪90年代末的通货紧缩 |
5.3.1 通货紧缩的状况描述 |
5.3.2 通货紧缩的原因分析 |
5.3.3 通货紧缩治理政策及效果评价 |
5.4 通货紧缩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5.4.1 警惕资产价格泡沫引发金融危机 |
5.4.2 总需求管理政策并非万能解药 |
5.4.3 注重供给端的调整和结构性改革 |
6 应对通货紧缩风险的政策建议 |
6.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1.1 化解产能过剩,促进产业优化重组 |
6.1.2 调整融资结构,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
6.1.3 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6.1.4 发展绿色经济,从量变到质变 |
6.2 总需求管理政策 |
6.2.1 适度灵活的货币政策 |
6.2.2 积极的财政政策 |
6.3 其他配套改革措施 |
6.3.1 行政体制改革 |
6.3.2 要素价格改革 |
6.3.3 财税体制改革 |
6.3.4 金融体制改革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刘国光学术生涯概述 |
第一节 刘国光的学术生涯简介 |
第二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
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三、在与多种经济思想的碰撞中发展充实 |
第三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阶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
二、二十一世纪之交对宏观调控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在批判和反思中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 |
三、大无畏的革命批判精神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经济思想 |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结合论 |
一、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不是排斥的,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
二、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的模式 |
第二节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 |
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注意点 |
第三节 双重模式转换 |
一、双重模式转换的含义 |
二、两种模式转换是相互促进的 |
三、促进双重模式的转换 |
第四节 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论 |
一、抑制通货膨胀 |
二、治理通货紧缩 |
三、“软着陆”理论 |
四、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五节 简要的评论 |
一、刘国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杰出探索者 |
二、刘国光是最早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为两个根本性转变决策作出了先行的论证 |
三、刘国光是经济发展的稳健派 |
第三章 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争论 |
一、“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 |
二、公有经济是否低效论 |
第二节 落实贯彻“两个毫不动摇” |
一、公有制经济必须把握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二、探索多种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途径 |
三、有序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四、尊重市场规律,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营运理论 |
三、把遵循市场规律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相结合起来 |
四、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第四章 论新时期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的观点 |
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原因分析 |
三、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讨论 |
第二节 解决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
二、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性 |
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对公平和效率的认识是历史、具体的 |
二、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建议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第五章 对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的反思 |
第一节 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一、学术界对改革方向讨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刘国光关于改革方向的观点 |
第二节 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推进 |
一、唯物论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二、辩证法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不走老路、邪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 |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六章 坚决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 |
第一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分析 |
一、警惕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教学中的干扰 |
二、对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盛行的原因分析 |
三、新自由主义实质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主要经济观点的批判 |
一、反对全面私有化,掉卫社会主义公有制 |
二、要尊重市场规律,但不能迷信市场 |
三、批判极端的自由化,强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三节 应对新自由主义挑战的建议 |
一、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舆论导向 |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 |
第四节 简要评论 |
一、引起社会各界巨大的反响 |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经济学的正确走向 |
三、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繁荣发展 |
第七章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
一、立场上,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
二、方法论上,唯物辩证法是基本的方法论 |
三、内容构建上,要系统地梳理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义本质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五、宏观经济调控 |
六、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
一、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主流和主导 |
二、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
三、要防止两种教条主义 |
第四节 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教学的建议 |
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教学方针 |
二、要重视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 |
三、要提高师资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四、要保证高校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
第五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是对政治经济学科建设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思考的经济学家 |
二、刘国光关于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
三、刘国光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结论 |
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二、通过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可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 |
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的经济工作人学习的榜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论文研究思路 |
(二)论文研究方法 |
三、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论文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 |
一、通货膨胀内涵及理论演进 |
(一)通货膨胀定义及衡量 |
(二)通货膨胀理论演进过程 |
二、通货膨胀预期界定、形成与测度 |
(一)通货膨胀预期范畴界定 |
(二)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三)通货膨胀预期测度实践 |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膨胀预期关系说明 |
第二章 通货膨胀预期基础理论 |
一、通货膨胀预期分类 |
(一)适应性预期 |
(二)理性预期 |
(三)有限理性预期 |
(四)粘性预期 |
二、通货膨胀预期研究要素 |
(一)经济行为主体、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 |
(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与宏观经济稳定 |
(三)菲利普斯曲线与通货膨胀预期 |
三、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 |
(一)不确定性是通货膨胀预期的本质属性 |
(二)对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的进一步说明 |
第三章 中国通货膨胀及其预期的历史观察 |
一、中国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测算与分析 |
(一)方法的选取 |
(二)数据的测算 |
(三)图表的解读 |
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的历史考察 |
(一)1981-2012 年中国通货膨胀预期考察 |
(二)预期通货膨胀率的测算 |
第四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机理 |
一、通货膨胀预期主体异质性 |
(一)经济行为主体与通货膨胀预期 |
(二)不同经济行为主体的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分析 |
二、异质性、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一)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与预期形成 |
(二)通货膨胀预期不确定性与预期形成 |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事实 |
(一)预期异质性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二)预期不确定性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三)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短期和长期性质 |
第五章 市场环境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 |
一、市场环境与信息把握 |
(一)总需求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二)总供给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三)其他因素变动与通货膨胀预期形成 |
二、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关联分析 |
(一)序列及数据的选取 |
(二)灰色关联结果及分析 |
(三)房价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关系进一步探讨 |
三、市场参数与通货膨胀预期的 VAR 模型解释 |
(一)Var 模型与指标选取 |
(二)模型实证分析 |
(三)模型结论 |
第六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效应研究 |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总供求变动 |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总需求变动 |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总供给变动 |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主体行为实践 |
(一)企业家信心与通货膨胀预期 |
(二)通货膨胀预期与个人行为预期改变 |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 |
三、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 |
(一)通货膨胀预期与中国实际通货膨胀形成 |
(二)通胀预期与中国宏观经济稳定实证检验 |
(三)关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效应的进一步说明 |
第七章 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体系构建 |
一、通货膨胀预期目标管理 |
(一)目标管理国际经验与教训 |
(二)顶层设计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
二、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分类管理与分期管理体系构建 |
(一)通货膨胀预期分类管理与横向体系建构 |
(二)通货膨胀预期分期管理与纵向体系建构 |
三、政府公信力与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
(一)政府公信力与公众信心形成 |
(二)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国际借鉴 |
(三)中国政府公信力提升与通货膨胀预期管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和选题意义 |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结构 |
1.3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财政政策理论的主要观点 |
2.2 财政政策有效性和周期性文献综述 |
2.2.1 财政政策有效性 |
2.2.2 财政政策的周期性 |
2.3 财政政策体系一般框架 |
2.3.1 财政政策目标 |
2.3.2 财政政策工具 |
2.3.3 财政政策种类 |
2.3.4 财政政策实施主体 |
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政策的实践过程 |
2.4.1 1979 年—1984 年经济转型的准备阶段 |
2.4.2 1985 年—1991 年经济转型的适应阶段 |
2.4.3 1992 年—1996 年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 |
2.4.4 1997 年—2002 年通货紧缩的治理阶段 |
2.4.5 2003 年—2007 年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 |
2.4.6 2008 年以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阶段 |
第3章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及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分析 |
3.1 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检验 |
3.2 “李嘉图等价”命题及欧拉方程检验 |
3.2.1 引言 |
3.2.2 李嘉图等价的理论模型和检验形式 |
3.2.3 数据和经验分析方法 |
3.2.4 李嘉图等价在中国的实证结果 |
3.2.5 主要结论 |
3.3 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 |
4.1 我国财政政策主要变量的时间序列特征 |
4.2 我国财政政策周期性识别及主要特征 |
4.2.1 结构时间序列分解方法 |
4.2.2 数据的选取和检验 |
4.2.3 我国财政政策变量周期性成分识别 |
4.3 我国财政政策周期性与经济周期相依性 |
4.3.1 相依性度量方法 |
4.3.2 我国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依性度量 |
4.3.3 主要结论 |
第5章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期限结构研究 |
5.1 引言 |
5.2 财政政策冲击的识别 |
5.2.1 VAR 模型设定与识别方法 |
5.2.2 施加符号约束 VAR 模型的估计和识别方法 |
5.3 施加符号约束的我国财政政策冲击效果分析 |
5.4 我国积极财政支出政策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 |
5.4.1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冲击反应函数 |
5.4.2 积极财政支出政策的期限结构 |
5.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章 国债期限结构的管理与风险监控 |
6.1 国债期限结构的定义与构成 |
6.1.1 国债期限结构的定义 |
6.1.2 国债期限结构的一般构成 |
6.1.3 合理国债期限结构的重要性 |
6.2 国债期限结构的最优配置 |
6.2.1 国债期限结构模型 |
6.2.2 国债期限结构中的经济体假设 |
6.2.3 国债期限结构中完全市场的拉姆齐配置 |
6.2.4 国债期限结构中固定国债的最优期限结构 |
6.3 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 |
6.3.1 我国国债期限结构历史与现状 |
6.3.2 我国国债的结构问题 |
6.3.3 对国债期限结构的整的建议 |
6.4 欧债危机与我国国债期限结构风险管理 |
6.4.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分析 |
6.4.2 欧债危机中对财政政策的争论 |
6.4.3 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
6.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中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的研究 |
1.3.2 关于政策搭配的研究 |
1.3.3 关于汇率政策的研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与不足 |
1.5.1 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内外均衡的理论框架与政策选择分析 |
2.1 对均衡问题的界定 |
2.2 基于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理论的诞生 |
2.2.1 “米德冲突”的产生机理 |
2.2.2 米德的理论贡献与局限性 |
2.3 政策搭配理论的斯旺模型 |
2.3.1 模型框架及内容 |
2.3.2 斯旺模型关于内外均衡调整的原理 |
2.3.3 对斯旺模型的评价 |
2.4 政策搭配理论的规则——丁伯根法则 |
2.4.1 丁伯根法则模型及基本原理 |
2.4.2 丁伯根法则的指导意义 |
2.5 内外均衡理论的指导模型: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1 蒙代尔的“政策搭配说” |
2.5.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
2.5.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的讨论 |
2.5.4 政策效力总结 |
2.5.5 对蒙代尔“政策搭配说”及 M-F 模型的总结 |
2.6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的创新 |
2.6.1 关于斯旺模型的创新 |
2.6.2 关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创新 |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经济均衡的汇率政策理论分析 |
3.1 汇率决定理论综述 |
3.1.1 铸币评价理论(Theory of Gold Parity) |
3.1.2 国际借贷理论 |
3.1.3 购买力平价理论 |
3.1.4 基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 |
3.1.5 利率平价理论 |
3.1.6 决定汇率的货币模型 |
3.1.7 资产组合平衡理论 |
3.2 基于内外经济均衡的汇率管理理论 |
3.2.1 “三元悖论” |
3.2.2 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制度选择 |
3.2.3 汇率管理的目标—对实际均衡汇率的讨论与研究 |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管理政策演变及现状分析 |
4.1 经济转轨下的人民汇率制度与内外均衡调节回顾 |
4.1.1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内部贸易结算汇率并存的时期(1981-1985) |
4.1.2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时期(1985-1993) |
4.1.3 经济转轨时期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内外均衡的关系 |
4.2 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政策与经济协调机制分析(1994-2005) |
4.2.1 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与内部经济过热并存(1994-1997) |
4.2.2 实际有效汇率贬值与通货紧缩时期(1998-2001) |
4.2.3 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压力与经济的高速增长时期(2002-2005) |
4.2.4 对人民币钉住美元汇率的评价 |
4.3 爬行钉住的汇率机制与内部经济的脆弱均衡(2005 年至今) |
4.3.1 货币升值、流动性过剩与经济泡沫(2005-2007) |
4.3.2 扩张性财政政策冲击与宏观经济再调整(2008 年至今) |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汇率政策管理与内外均衡的借鉴—日本案例 |
5.1 日本案例的研究动因—日元、人民币汇率升值背景分析比较 |
5.1.1 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主要指标相似度分析 |
5.1.2 对美贸易顺差逐年扩大 |
5.1.3 汇率升值与股市、房地产市场升值同步 |
5.2 日元升值与泡沫经济 |
5.2.1 日元升值前的宏观经济分析 |
5.2.2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
5.2.3 针对泡沫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及后果 |
5.3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分析 |
5.3.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 |
5.3.2 国内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于金融自由化步伐,监管错位 |
5.3.3 金融脆弱性和羊群行为 |
5.4 日元、人民币升值原因的另类角度分析—基于巴拉萨-萨缪尔逊模型的分析 |
5.4.1 模型的回顾与构建 |
5.4.2 对日元和人民汇率的实证检验 |
5.4.3 实证结论 |
5.5 本章总结 第六章 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分析 |
6.1 研究均衡汇率的意义 |
6.2 均衡汇率的理论依据 |
6.3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3.1 汇率选择 |
6.3.2 变量选取 |
6.3.3 数据来源 |
6.4 因子分析 |
6.4.1 数据处理 |
6.4.2 主成分因子分析 |
6.4.3 正交旋转 |
6.4.4 均衡汇率估算 |
6.5 汇率失调分析 |
6.5.1 失调程度估算 |
6.5.2 失调原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经济内外均衡与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1 均衡汇率调整的目标 |
7.2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2.1 内外均衡的重要性 |
7.2.2 内外均衡对汇率的调整机制 |
7.3 基于内外均衡的汇率模型构建 |
7.3.1 基本逻辑 |
7.3.2 汇率模型 |
7.4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7.4.1 变量选取 |
7.4.2 数据来源 |
7.5 实证检验与估计 |
7.5.1 单位根检验 |
7.5.2 Johansen 协整检验 |
7.5.3 误差修正模型 |
7.6 汇率调整与内外部失衡的影响度分析 |
7.6.1 汇率调整机制分析 |
7.6.2 脉冲响应函数 |
7.6.3 方差分解 |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基于汇率平衡与稳定的国际协调分析 |
8.1 金融自由化与脆弱性 |
8.1.1 全球跨国资本流动的加强和全球金融泡沫的形成 |
8.1.2 资本冲击与货币危机理论的演变 |
8.1.3 对金融脆弱性(financial fragility)理论的研究与讨论 |
8.2 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及其改革 |
8.2.1 后布雷顿森林时代国际货币体系的无序性及其争论 |
8.2.2 前景暗淡的国际金融体系改革 |
8.3 国际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 |
8.3.1 外部性与金融合作 |
8.3.2 区域金融合作理论的发展 |
8.4 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国际协调——人民币地区地区化与国际化 |
8.4.1 东亚区域经济的融合为人民币汇率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区域基础 |
8.4.2 人民币汇率国际协调的路径选择 |
8.5 本章总结 第九章 本文的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相关建议 |
9.3 进一步研究展望 附件一:人民币汇率改革大事记 附件二:人民币、日元升值前后的主要经济指标走势对比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 |
(7)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 |
1.2.2 国内研究文献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表现和特点的理论分析 |
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表现 |
2.1.1 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 |
2.1.2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主要表现 |
2.2 经济不确定性形成根源 |
2.2.1 不确定性产生的根源 |
2.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表现及特点 |
2.3.1 信贷风险与金融风险的概念 |
2.3.2 信贷风险的种类 |
2.3.3 信贷风险的特征 |
2.4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 |
2.4.1 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一般分析 |
2.4.2 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2.4.3.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的博弈分析 |
3.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作用于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机理分析 |
3.1 风险的源泉:不确定性 |
3.1.1 “风险”的信息经济学解释 |
3.1.2 金融风险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表现形式 |
3.1.3 不确定性: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 |
3.2 信贷风险与银行危机 |
3.3 宏观经济不确定与金融风险传导机制分析 |
3.3.1. 金融的不稳定性 |
3.3.2 经济周期与金融风险的作用传导 |
3.4 经济不确定性影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机理 |
3.5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机理分析 |
4.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 |
4.1 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理论及演变 |
4.1.1 资产管理理论 |
4.1.2 负债管理理论 |
4.1.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 |
4.2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与风险控制分析 |
4.3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现状 |
4.3.1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现状 |
4.3.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现状 |
4.4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与不足 |
4.4.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特点 |
4.4.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不足 |
5.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条件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配置与风险管理的经验分析 |
5.1 模型分析与研究假设 |
5.2 计量模型与检验 |
5.2.1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代理变量的获取 |
5.2.2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5.2.3 样本选取与统计描述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启示与建议 |
6. 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防范信贷风险的对策建议 |
6.1 注重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信贷风险分析 |
6.2 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内部控制制度 |
6.3 提高宏观经济不确定条件下的行业信贷配置效率 |
6.4 建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6.4.1 银行信贷风险预警体系 |
6.4.2 建立我国银行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
6.5 加大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外部监管 |
6.6 加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下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 |
6.6.1 宏观经济不确定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
6.6.2 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1章 财政政策理论评述 |
1.1 西方财政政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财政政策实践 |
1.3 国内外财政政策有效性的研究综述 |
1.4 结构安排与创新点 |
第2章 IS-LM 框架下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 |
2.1 标准的IS-LM 模型中的财政政策效应 |
2.2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中的财政政策效应 |
第3章 财政政策中性与“李嘉图等价”命题 |
3.1 “政策中性”命题及其模型 |
3.2 “李嘉图等价”命题及其模型 |
3.3 李嘉图等价命题在我国的实证检验 |
第4章 财政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 |
4.1 财政预算约束与财政政策规则 |
4.2 我国财政政策的时间一致性检验 |
第5章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及其实证检验 |
5.1 宏观经济冲击的传导机制 |
5.2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
5.3 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检验 |
第6章 财政政策的作用机制及其有效性检验 |
6.1 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滤波 |
6.2 财政政策的动态“乘数效应”及其计量检验 |
6.3 财政政策“紧缩效应”的形成机制及其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9)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2 流动性及流动性失衡理论 |
2.1 理论渊源 |
2.2 流动性概念界定 |
2.3 流动性的传导机制 |
2.4 流动性失衡相关理论 |
2.5 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辨析 |
2.6 流动性失衡的影响 |
3 流动性测度 |
3.1 研究说明 |
3.2 流动性指标体系 |
3.3 中国流动性状态判定 |
3.4 流动性主体的相互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4 流动性失衡影响因素研究 |
4.1 研究思路 |
4.2 广义货币量对流动性失衡影响分析 |
4.3 货币传导机制对流动性失衡影响分析 |
4.4 国际流动性影响分析 |
4.5 货币周转总量对流动性失衡的交替机制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流动性失衡冲击效应研究 |
5.1 研究思路 |
5.2 流动性失衡对宏观主体的冲击效应 |
5.3 流动性失衡对中观主体的冲击效应 |
5.4 流动性失衡对微观主体的冲击效应 |
5.5 本章小结 |
6 流动性失衡结构分析 |
6.1 研究思路 |
6.2 路径分析介绍 |
6.3 流动性主体间路径分析 |
6.4 宏观流动性影响路径分析 |
6.5 流动性结构因素影响路径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流动性失衡风险预警体系设计 |
7.1 研究思路 |
7.2 预警简介 |
7.3 方法简介 |
7.4 中国流动性失衡预警体系设计 |
7.5 流动性失衡风险预测 |
8 政策建议 |
8.1 流动性过剩对策 |
8.2 流动性不足对策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结论 |
9.2 论文的局限性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外部冲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价值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目的 |
0.1.3 研究价值 |
0.2 相关概念内涵及其界定 |
0.2.1 宏观经济冲击与外部冲击 |
0.2.2 内外均衡的涵义 |
0.2.3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
0.2.4 汇率制度选择 |
0.3 研究思路、内容及结构安排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主要内容 |
0.3.3 论文基本框架 |
0.4 论文主要观点、创新及不足 |
0.4.1 本论文主要观点 |
0.4.2 论文创新 |
0.4.3 研究方法与不足 |
第1章 外部冲击问题研究现状及评述 |
1.1 外部冲击问题研究的缘起 |
1.1.1 外部冲击问题研究溯源 |
1.1.2 外部冲击成为国际经济的热点问题 |
1.1.3 外部冲击内涵亟待澄清 |
1.2 厘清外部冲击内涵 |
1.2.1 国外关于外部冲击内涵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外部冲击内涵的研究 |
1.2.3 本论文的外部冲击含义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及评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1.3.3 研究文献评述 |
小结 |
第2章 全球经济遭受的外部冲击及其成因 |
2.1 “3F 危机”冲击世界经济 |
2.1.1 金融风暴席卷全球 |
2.1.2 国际石油价格冲击 |
2.1.3 国际粮食价格冲击 |
2.2 全球经济遭受外部冲击的实证分析 |
2.2.1 基本计量模型简介 |
2.2.2 外部冲击实证分析 |
2.3 外部冲击的特征及成因 |
2.3.1 外部冲击特征 |
2.3.2 外部冲击成因 |
小结 |
第3章 外部冲击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
3.1 外部冲击下,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
3.1.1 前苏联经济转型失败 |
3.1.2 日本经济陷入十年萧条 |
3.1.3 拉美国家经济动荡不定 |
3.1.4 美国经济遭受巨大冲击 |
3.1.5 中国经济面临新挑战 |
3.2 外部冲击的理论渊源 |
3.2.1 外部冲击源于经济周期理论 |
3.2.2 外部冲击理论源于两大经济学派 |
3.2.3 新自由主义思想导致外部冲击 |
3.3 从思想源头上抵御外部冲击 |
3.3.1 遭受外部冲击的重灾区 |
3.3.2 深刻反思新自由主义的本质 |
3.3.3 外部冲击对经济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
小结 |
第4章 外部冲击机理 |
4.1 全球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世界经济 |
4.1.1 发达经济体遭受巨大冲击 |
4.1.2 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遭受冲击 |
4.1.3 全球经济遭受外部冲击中的机理分析 |
4.2 基于“两国模型”的外部冲击机理 |
4.2.1 米德的“两国模型” |
4.2.2 基于中美两国的外部冲击机理分析 |
4.2.3 基于“两国模型”的外部冲击实证分析 |
4.3 基于相互需求原理的外部冲击机理分析 |
4.3.1 相互需求与外部冲击 |
4.3.2 基于共生效应的外部冲击机理分析 |
4.3.3 世界经济链中的外部冲击机理 |
4.4 外部冲击传导机理 |
4.4.1 外部冲击传导机制的演变 |
4.4.2 外部冲击传导渠道 |
4.4.3 全球金融风暴冲击的传导路径分析 |
小结 |
第5章 外部冲击对政府宏观经济政策提出了新课题 |
5.1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 |
5.1.1 全球金融风暴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
5.1.2 外部冲击下国际宏观经济合作加强 |
5.1.3 外部冲击要求国际经济理论创新 |
5.2 外部冲击下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
5.2.1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的局限性 |
5.2.2 基于“M-F 模型”的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 |
5.2.3 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的历史视角 |
5.3 政府宏观经济政策面临新挑战 |
5.3.1 溢出效应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
5.3.2 外部冲击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 |
5.4 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分析 |
5.4.1 应对外部冲击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 |
5.4.2 运用“M–F 模型”分析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效应 |
5.4.3 中国的“米德冲突”之迷 |
小结 |
第6章 中国经济遭受的外部冲击及其应对 |
6.1 外部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6.1.1 中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外部冲击 |
6.1.2 中国遭受外部冲击的实证分析 |
6.1.3 中国遭受外部冲击的原因 |
6.2 中国将面临的外部冲击分析 |
6.2.1 外部冲击的全球经济视角 |
6.2.2 外部冲击的国内视角 |
6.3 中国应对外部冲击的有利因素 |
6.3.1 应对外部冲击的经济理论 |
6.3.2 抵御外部冲击的制度保障 |
6.3.3 雄厚的经济基础 |
6.3.4 国外应对外部冲击的经验教训 |
6.4 在外部冲击中寻求发展机遇 |
6.4.1 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 |
6.4.2 加快新能源开发与传统能源替代 |
6.4.3 建立国际大宗商品进出口战略联盟 |
6.4.4 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与合作 |
6.4.5 中国经济崛起之路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对抑制通货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2]新常态下中国通货紧缩风险成因及对策研究[D]. 周继燕. 东北财经大学, 2016(06)
- [3]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何海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中国通货膨胀预期研究[D]. 马利军.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5]财政政策的周期性及有效性研究[D]. 蔡志远. 吉林大学, 2012(03)
- [6]基于内外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研究[D]. 李维刚.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3)
- [7]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 沈全芳.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4)
- [8]我国财政政策传导机制与动态有效性的计量研究[D]. 方雯. 吉林大学, 2010(08)
- [9]中国货币流动性失衡研究[D]. 秦洋. 中国矿业大学, 2010(04)
- [10]外部冲击问题研究[D]. 鞠国华. 吉林大学, 2010(08)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国债利率论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论文; 经济论文; 通货紧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