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坡建筑师学会拉萨尔美术学院改造,新加坡(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提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黄山[2](2020)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大学校园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浪潮之后,数量逐渐饱和,转向追求高品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逐渐改变低密度的粗放开发建设模式,呈现出集约化发展趋势。大学校园往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而增加建筑空间容量时,尽管尝试腾出更多室外用地,但仍会因为上升的使用人数相对地降低人均外部交往空间面积及其环境品质。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场所性和开放性是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处理好集约型大学校园中外部交往空间与整体校园空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侧重关注集约型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这两个主干方向的交集。研究通过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项目提出设计参考依据。本文界定了集约型大学外部交往空间的概念,即指在大学校园的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围护建筑室内的结构以外的经有意规划营造的承担交往行为发生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对集约化相关理论、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及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主要使用人群的户外行为及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其构成要素和类型,并总结了与交往行为相关的空间因素和空间层次。通过资料收集和案例研究,总结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场地选址和校园规模。依据上述研究基础,进一步总结设计该空间时应遵循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原则。分析出目前我国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存有空间布局不合理、人均资源不足、使用率低下和环境质量受限的现状问题。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从整体集约到提升空间活力的一系列设计目标。以设计目标为导向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典型案例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从空间布局、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以及空间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整体规划的集约、空间资源的拓展、空间效率的提升以及空间交往活力的激发而营造出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校园空间环境,并实现高密度环境下校园空间高效率、高质量的追求。结合实践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验证设计策略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实践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基本符合集约型大学实践的设计需求。灵活组合策略在设计中可较为高效、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钟成森[3](2019)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澳门作为一个以旅游博彩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的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人均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产业结构方面潜藏不少隐忧。因此,澳门特区政府在回归以来便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在引领社会风潮、增强经济活力方面的作用,现以建成十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从综合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到专科类院校的多层次高校体系,然而澳门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不高,高校校园发展明显受限于澳门狭小的空间地域。在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澳门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特区政府在明显的政策利好、充足的财政保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校园建设的投入,澳门高校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未来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方向是如何?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该如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以及澳门本地城市环境的要求呢?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旨在厘清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接下来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描述提供历史依据。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澳门各高校校园规划现状,以期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有一个基本全面的认识,同时归纳分析了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则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的高校发展目标以及前一章节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问题,分析在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的地位与作用,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适应本地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第五章通过前四章对澳门高校的历史、现状以及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曾宪策[4](2019)在《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高校校园主要教学功能的载体,教学建筑的集约型设计随着高校校园集约化的建设,逐渐成为校园建筑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对于岭南地区的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而言,一方面,高密度、大体量的建筑形态与岭南高温、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通透、小尺度的传统建筑形态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集约条件下教学建筑空间的密集化和功能的复杂化,与学生在使用教学建筑时的行为需求产生了不匹配的现象。虽然高校设计者在这两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从整体视角出发,形成既能适应岭南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学生学习、交通及交往等行为需求的形态与空间设计的研究,还处于较为空白的状态。本文从上述的现象和实际需求出发,基于岭南气候特征、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特征和学生的相关行为需求,对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结合笔者收集整理的国内外近40个岭南及相似气候区域的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案例,以及笔者跟随导师参与的多个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形成了对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形态和符合学生行为需求的建筑空间两个层面的设计策略研究,并从整体的角度,尝试提出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的综合策略。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内容展开研究1.论文的第一章,旨在提出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及相关的概念,确立研究对象、划定研究范围,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整体上把握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内容。2.论文的第二、三章,旨在分析问题。首先基于岭南地区建筑特征,分析了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的基本特征,梳理出高校学生相关行为需求与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然后结合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与岭南气候适应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相关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3.论文的第四、五章,旨在解决问题。分别从受到岭南物理气候特征影响下的高校集约型建筑形态和受到使用者学习、交通、交往行为需求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这两部分出发,提出集约型教学建筑适应岭南气候的具体设计策略和方法。4.论文的第六章,在第四、五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角度出发,对形态和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进行了总结与整合,尝试提出整体性的设计策略,总结整体设计的步骤。并结合实践项目,进一步探讨设计策略在对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实践中的运用。本文分析了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设计和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并通过分析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联性,尝试提出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的整体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仲丽晨[5](2018)在《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背景下,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一项重大发展战略。为适应时代的新需求,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高校的教学理念及培养模式发生改变,“创新”与“科研”逐渐成为高校发展的关注点。为应对新的教学模式及需求,高校教学建筑在规划设计中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注重开放共享、交流互动,易于激发创新活动的教学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此外,其集约化的布局形式又能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缺的压力,利于校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校园建筑设计逐渐展开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建筑设计的探索并完成了一些建成的实际项目,教学综合体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发挥的优势显而易见,但由于其在我国校园发展建设中仍处于新兴阶段,且对其进行的相关研究还不深入完善,缺乏理论指导,在设计中也不免存在问题。本文致力于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及典型实例,分析高校教学综合体的产生背景并对其特点及现存问题做一个相对全面深入的阐述,从布局设计,空间设计及外部营造方面,提出一些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以期为日后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及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路。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内容、目的及研究意义,并根据研内容提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高校教学综合体基础研究部分。本章通过对国内外案例分析,对教学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归纳总结其特征,优点及我国建设中现存的问题。第三章为高校教学综合体场地设计部分。在本章中,对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定位、建筑布局、流线组织进行研究。第四章为高校教学综合体内部功能及空间设计研究。对教学综合体的功能整合、功能性空间、公共交往空间及交通空间设计进行研究。第五章为高校教学综合体立面及外部空间设计研究。提出教学综合体立面设计及外部空间设计的设计方法。最后为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关于高校教学综合体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并对教学综合体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展望,以期为未来相关实践研究提供一些启发。
赵丽艳[6](2018)在《被动式设计视角下炎热地区公共建筑灰空间形态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的加剧,越发需要具有被动式考量的建筑,使之从建筑设计本身就减少对能源的依赖和消耗,对于气候炎热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生态节能成为一种自觉,建筑设计一开始就综合考虑了适应气候的被动式设计,增加许多适应炎热气候的灰空间,并合理的设置在建筑的各个地方,灰空间与建筑功能、形态达到完美统一,灰空间深邃的阴影、流动的空气为其中人的活动营造了舒适良好的场所感受,无需耗费空调制冷,灰空间也为其下方的空间起到良好的遮阳效果,节能生态,是具有被动式意义的空间模式;并且灰空间增加了立面的虚实变化,丰富了造型语言,一举多得。然而,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灰空间的重视度和使用度都不高,运用也存在随意性,使得灰空间的被动式作用大打折扣、建筑品质不理想。为了解灰空间在发达国家及地区建筑案例设计中的经验,以期明晰灰空间的重要性,可为我国炎热地区的建筑设计形成借鉴意义,本文对精选出的灰空间公共建筑案例进行分析梳理,根据灰空间在建筑形态中的分布规律进行分类,按照屋顶灰空间、中部灰空间、底层架空灰空间三类进行经验归纳,进而总结了这三种灰空间的设计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优化设计了厦门的一处公共建筑。本研究提醒设计人员多加注意在设计中运用灰空间,同时也为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公共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意义。本篇论文一共有七个章节,根据文章内容可以将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第一、二章,为论文的前期铺垫。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与范围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灰空间被动式研究相关背景,包括我国夏热冬暖与炎热地区的范围;灰空间遮阳、通风以及缓冲层的防热优势;最后提出本论文中按照灰空间所在建筑中的位置分为屋顶灰空间、中部灰空间和底部灰空间。第二部分为第论文的三、四、五章,分别对屋顶灰空间、中部灰空间、底层灰空间进行介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对每个案例的分析内容包括:区位和气候、案例的基本情况以及灰空间形态。其中灰空间形态主要分析的内容包括灰空间的界面、比例与尺度、生成策略和灰空间对于气候的适应性。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六章和第七章,该部分主要通过对第二部分中各类型的灰空间案例中所涉及到灰空间形态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出适用的灰空间形态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包括灰空间的形态设计策略、灰空间形态整体化策略、灰空间的形态与使用策略,灰空间形态与被动式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灰空间形态设计策略加以运用。
李晅[7](2017)在《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大陆建筑市场第一次真正向西方世界打开。西方建筑学跟随西方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一百年中完成了从一元走向多元的演进过程,因而中国大陆建筑学迎进来的是一个前所未见的、碎片的、激变的多元全球现实。随着建筑认知与西方全盘接轨,中国本土建筑创作似乎“一切皆有可能!”,却常追问“一切从何谈起?”。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把握?本文从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现象切入——当代中国建筑师连续获得国际奖。国际建筑奖,即通过对建筑师和作品的表彰,推动全球建筑学前沿价值的思考和共同见解的形成,以应对各自社会土壤上不同的现实问题。中国获奖建筑师作为其中一员,思考与实践与西方有相通之处,因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群体——被国际关注的中国建筑师。这也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问题:他们因何而被关注?本文首先通过“前期研究构建”勾勒群像、锁定工具。从11个国际建筑奖中梳理出16组获奖者,组成获国际奖中国建筑师群像。定义“群像”的话语层面为研究视角,放入国际建筑奖所代表的外部语境,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西方哲学为工具,探求当前西方和中国对于建筑价值与本质理解上的相通点,以思考“群像”因何被国际关注。建构外部“镜像”的研究路径,引入哲学视野并通过大量文献检索和分析验证,锁定了以极具建筑学亲缘的后现代哲学家——吉尔·德勒兹(Gill Delezue)的理论为分析工具。本文随后通过“理论体系认知”和“建筑师群像解读”串联概念,层层解读。先梳理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从其创造的哲学概念中提取“高原”、“游牧”、“根茎”、“生成”四个关键概念对其哲学做体系化认知。后从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三个层面将四个概念运用于建筑学,形成“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建筑价值观:思考原则与思维图像、建筑创作逻辑四个层层递进的解读主题。本研究将获奖建筑师作为一个整体勾勒,形成“群像”,从中国大陆外部的国际视野剖析“群像”共同内涵,用德勒兹的方式提出了“碎镜”(Comminuted Mirror)的实践状态为结论。本文“见微知着”,透过国际建筑奖,呈现西方与中国前沿建筑价值的同构与共思,为当下多元而复杂的中国本土建筑学格局的总体把握提供一个由外及内的新视角,对研究未来中国建筑学如何在国际视野中形成自己的语境有一定借鉴价值。
刘骁[8](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张竞予[9](2014)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验建筑师”作为国内建筑学界的一个特定语汇,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指90年代末-20世纪初学界一批由于设计实践具有创新性而最早引起建筑界关注和讨论的建筑师的称谓,如张永和、崔恺、刘家琨、王澍等等。其思想具有批判性、边缘性、本土性的基本特征。中国实验建筑师这样一个有着鲜明自身特点的群体在世纪之初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对于国内建筑学界的发展起到了非常显着的推动作用,但对国内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特征却较少深入理性地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实验建筑师的发表论文、建筑作品、采访口述资料等进行文献文本核心词条的提取及分类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实验建筑师群体的思想成分及的主要关注方向。本文的主要思路是通过具体详实的、基于文献的统计分析过程,得出量化的统计结果,形成具有一定客观性与参考价值的结论。论文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现状以及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并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进行概述。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并总结中国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从文献、作品以及言论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进行了统计研究,并对统计结论进行汇总与分析。第四章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对都市实践、王澍、刘克成、华黎的建筑作品与思想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思想特征。论文在最后展望了我国实验建筑师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邵靖[10](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二、新加坡建筑师学会拉萨尔美术学院改造,新加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坡建筑师学会拉萨尔美术学院改造,新加坡(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
第三节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
一、“七丘”的建立 |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
小结 |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
小结 |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
小结 |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
小结 |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2)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集约利用土地的国情 |
1.1.2 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趋势 |
1.1.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重要性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集约型大学校园 |
1.2.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相关概述 |
2.1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基础研究 |
2.1.1 集约化相关理论 |
2.1.2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分析 |
2.1.3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 |
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及心理研究 |
2.2.1 大学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
2.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类型 |
2.2.3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特征 |
2.2.4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惯性 |
2.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基础研究 |
2.3.1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构成 |
2.3.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类型 |
2.3.3 影响交往行为的空间因素分析 |
2.3.4 基于交往活动的空间层次划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解析 |
3.1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1.1 自然环境 |
3.1.2 历史文脉 |
3.1.3 场地选址 |
3.1.4 校园规模 |
3.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现状问题 |
3.2.1 外部交往空间布局不合理 |
3.2.2 外部交往空间人均资源不足 |
3.2.3 外部交往空间使用率低下 |
3.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质量受限 |
3.3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3.3.1 整体性原则 |
3.3.2 集约性原则 |
3.3.3 开放性原则 |
3.3.4 人性化原则 |
3.4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目标 |
3.4.1 满足校园整体规划集约 |
3.4.2 拓展外部交往空间资源 |
3.4.3 提升外部交往空间效率 |
3.4.4 激发外部交往空间活力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
4.1 空间布局模式 |
4.1.1 鼓励公共聚集的单核式布局 |
4.1.2 丰富交往层次的多核式布局 |
4.1.3 营造领域感的分散式布局 |
4.1.4 注重开放共享的垂直式布局 |
4.1.5 多元复合的混合式布局 |
4.2 空间立体化策略 |
4.2.1 室外下沉交往空间 |
4.2.2 底层架空交往空间 |
4.2.3 空中平台交往空间 |
4.3 功能复合化策略 |
4.3.1 延长交往时段的全时复合 |
4.3.2 满足多元需求的多义复合 |
4.3.3 基于空间共享的外延复合 |
4.4 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
4.4.1 消极外部空间的活化 |
4.4.2 感知交流的渗透交融 |
4.4.3 亲切宜人的尺度划分 |
4.4.4 柔和多变的边界修饰 |
4.4.5 生态自然的景观绿化 |
4.4.6 便捷完善的场地设施 |
4.4.7 活跃氛围的色彩搭配 |
4.4.8 层次丰富的材料组合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设计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为例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 |
5.1.2 区位及基地现状分析 |
5.1.3 设计理念 |
5.1.4 密度集约的校园规划 |
5.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实践 |
5.2.1 多核式外部交往空间布局 |
5.2.2 立体化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
5.2.3 外部交往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
5.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我国关于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 |
附录2 :国内外集约型大学校园案例整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及问题的提出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相关理论 |
1.3.2 澳门高校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 |
2.1 圣保禄学院时期(1594-1835 年) |
2.2 私立东亚大学时期(1981-1987 年) |
2.3 澳门回归前过渡时期(1987-1999 年) |
2.4 澳门回归后(1999 年-至今)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及其问题 |
3.1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 |
3.1.1 综合型大学 |
3.1.2 多科类应用型院校 |
3.1.3 专业专科型院校 |
3.2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特点 |
3.2.1 校园建设模式多样化 |
3.2.2 空间布局模式多元化 |
3.2.3 校园建筑风格现代化 |
3.2.4 单一校区与多校区并存 |
3.3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 |
3.3.1 校园空间面积仍显局促 |
3.3.2 各层次院校发展不均衡 |
3.3.3 部分高校校园校区分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发展方向研究 |
4.1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带来的启示 |
4.1.1 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高校规划概况 |
4.1.2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4.1.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目标 |
4.2 粤港澳大湾区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影响 |
4.2.1 澳门高等教育理念趋势发展背景 |
4.2.2 澳门高校与大湾区内地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
4.2.3 澳门高校与香港地区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
4.2.4 澳门高校规划的机遇与挑战 |
4.3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 |
4.3.1 结合澳门城市格局的集约化趋势 |
4.3.2 适应高密度城市的综合化趋势 |
4.3.3 融合教育建筑新理念的立体化趋势 |
4.3.4 满足国际化都市需求的开放化趋势 |
4.3.5 匹配澳门产业特色的专业化趋势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 |
5.1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
5.1.1 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宏观整体性 |
5.1.2 结合澳门特色的文化地域性 |
5.1.3 着眼于世界的共享开放性 |
5.1.4 面向未来的发展可持续性 |
5.2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2.1 基于大湾区整体性的高校规划应对策略 |
5.2.2 澳门城市地域性的高校规划设计策略 |
5.2.3 综合体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2.4 改扩建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高校集约化与集约型教学建筑发展的必然性 |
1.1.2 学科背景: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的矛盾与趋势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高校校园集约化 |
1.2.2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 |
1.2.3 适应性 |
1.2.4 岭南建筑及气候适应性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及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研究 |
2.1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基本特征 |
2.1.1 岭南地区建筑特点 |
2.1.2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发展与动因 |
2.1.3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
2.1.4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现状 |
2.2 岭南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
2.2.1 岭南地域特征与气候概述 |
2.2.2 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基本要求 |
2.2.3 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2.3 高校学生行为需求与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 |
2.3.1 学生行为需求的分类 |
2.3.2 学生行为需求与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关系 |
2.3.3 学生行为需求与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
3.1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与岭南气候适应性设计存在的矛盾 |
3.1.1 集约建筑形态与岭南建筑特征的矛盾 |
3.1.2 学习、交往需求与教学建筑空间特征的矛盾 |
3.1.3 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关联性的矛盾 |
3.2 设计原则 |
3.2.1 地域性原则 |
3.2.2 集约性原则 |
3.2.3 适应性原则 |
3.2.4 舒适性原则 |
3.2.5 功能复合性原则 |
3.2.6 教学开放性原则 |
3.3 设计目标 |
3.3.1 设计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教学建筑形态 |
3.3.2 营造满足学习、交通、交往行为的教学建筑空间 |
3.3.3 探求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设计策略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4.1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
4.1.1 形成因地制宜的建筑组合形态 |
4.1.2 分散式组团布局 |
4.1.3 集中式单体布局 |
4.2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体型关系设计策略 |
4.2.1 合理控制体型的比例关系 |
4.2.2 减小建筑进深 |
4.2.3 错落变化形成自遮阳体系 |
4.2.4 形体开洞处理 |
4.3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外部界面设计策略 |
4.3.1 建筑外部空间界面 |
4.3.2 建筑围护结构界面 |
4.4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缓冲区域设计策略 |
4.4.1 架空区域 |
4.4.2 中庭 |
4.4.3 立体化共享平台 |
4.4.4 廊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5.1 学习行为影响下的教学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5.1.1 正式学习空间的组织 |
5.1.2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构建 |
5.1.3 共享协作空间的营造 |
5.2 交通行为影响下的交通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水平交通空间组织合理化 |
5.2.2 垂直交通空间功能复合化 |
5.2.3 交通枢纽空间形态多样化 |
5.3 交往行为影响下的公共交往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5.3.1 开放舒适的室外交往空间 |
5.3.2 集约复合的室内交往空间 |
5.3.3 多元互动的灰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整体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
6.1 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联 |
6.1.1 形态对空间的影响 |
6.1.2 空间对形态的制约 |
6.1.3 岭南气候条件作用下的整体性 |
6.2 形态与空间设计策略整合 |
6.2.1 整体视角下的集约设计 |
6.2.2 形态与空间相互结合适应岭南气候特性 |
6.2.3 以人为本提升建筑整体舒适性 |
6.3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整体设计步骤总结 |
6.3.1 气候条件与使用者需求的研究 |
6.3.2 设计目标与思路的提出 |
6.3.3 整体设计策略的分析 |
6.3.4 设计策略的具体实施 |
6.4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实践 |
6.4.1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实践 |
6.4.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集约型教学建筑概念设计实践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发展新需求 |
1.1.2 高等教育新发展 |
1.1.3 高校建设新趋势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高校教学综合体基础研究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2.1.1 高校教学建筑 |
2.1.2 建筑综合体 |
2.1.3 高校教学综合体 |
2.2 高校教学综合体的产生及发展 |
2.2.1 高校教学综合体产生原因 |
2.2.2 高校教学综合体发展历程 |
2.3 高校教学综合体特点 |
2.3.1 功能集聚 |
2.3.2 形体巨大 |
2.3.3 行为多样 |
2.4 高校教学综合体的优势与现存问题 |
2.4.1 高校教学综合体优势 |
2.4.2 高校教学综合体现存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校教学综合体场地设计研究 |
3.1 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定位 |
3.1.1 呼应整体规划 |
3.1.2 满足发展需求 |
3.1.3 结合建设环境 |
3.2 高校教学综合体建筑布局 |
3.2.1 线式布局 |
3.2.2 鱼骨式布局 |
3.2.3 网格式布局 |
3.2.4 院落式布局 |
3.2.5 辐射式布局 |
3.2.6 共栖式布局 |
3.2.7 竖向布局 |
3.2.8 立体交通式布局 |
3.3 高校教学综合体外部流线组织 |
3.3.1 出入口的设置 |
3.3.2 动态交通设计 |
3.3.3 静态交通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校教学综合体内部功能整和及空间设计研究 |
4.1 教学综合体功能整合设计 |
4.1.1 功能整合原则 |
4.1.2 功能整合模式 |
4.1.3 功能整合策略 |
4.2 教学综合体功能性空间设计 |
4.2.1 功能性空间设计原则 |
4.2.2 功能性空间类型及设计重点 |
4.2.3 功能性空间设计方法 |
4.3 教学综合体交往空间优化设计 |
4.3.1 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4.3.2 内部公共交往空间类型及设计重点 |
4.3.3 交往空间优化设计方法 |
4.4 教学综合体交通空间设计 |
4.4.1 交通空间设计原则 |
4.4.2 交通组织要素分析 |
4.4.3 交通空间设计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教学综合体立面及外部空间设计研究 |
5.1 高校教学综合体立面设计 |
5.1.1 教学综合体立面设计原则 |
5.1.2 教学综合体立面设计策略 |
5.2 高校教学综合体外部空间设计 |
5.2.1 外部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
5.2.2 外部公共节点空间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被动式设计视角下炎热地区公共建筑灰空间形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被动式设计的生态意义 |
1.1.2 灰空间对炎热气候的适应性 |
1.1.3 我国炎热地区灰空间被动式设计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灰空间的被动式研究相关背景 |
2.1 我国炎热气候区的分布与被动式设计要求 |
2.1.1 炎热地区分布 |
2.1.2 被动式设计要求 |
2.2 灰空间的防热优势 |
2.2.1 遮阳 |
2.2.2 通风 |
2.2.3 缓冲层 |
2.3 灰空间形态分类 |
2.3.1 分类依据 |
2.3.2 灰空间形态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屋顶灰空间 |
3.1 独立式屋顶灰空间 |
3.1.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3.1.2 范例分析 |
3.2 一体式屋顶灰空间 |
3.2.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3.2.2 范例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部灰空间 |
4.1 中部掏空式灰空间 |
4.1.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4.1.2 范例分析 |
4.2 外廊式灰空间 |
4.2.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4.2.2 范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底部灰空间 |
5.1 架空式灰空间 |
5.1.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5.1.2 范例分析 |
5.2 雨棚式灰空间 |
5.2.1 形态特点及气候应对 |
5.2.2 范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灰空间形态设计策略及运用 |
6.1 灰空间形态与被动式设计策略 |
6.1.1 遮阳相关设计策略 |
6.1.2 通风相关设计策略 |
6.1.3 灰空间内部植物的配置策略 |
6.2 灰空间形态与使用策略 |
6.2.1 灰空间的便捷可达策略 |
6.2.2 灰空间的尺度匹配策略 |
6.3 灰空间形态设计策略 |
6.3.1 加法与减法操作策略 |
6.3.2 灰空间形态整体化设计策略 |
6.4 灰空间形态设计优化——以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
6.4.1 区位与气候 |
6.4.2 案例简介 |
6.4.3 设计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总结前文 |
7.2 创新之处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WTO时代的起飞: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陆的建筑创作 |
1.1.2 建筑学的发展趋势: 从一元秩序走向多元现实 |
1.1.3 建筑理论的哲学趋向: 探求多元的本源 |
1.2 研究缘起: 中国建筑师开始受国际关注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视阈: 外部语境 |
1.3.2 研究工具: 哲学借用 |
1.3.3 研究策略: 以微知着 |
1.4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5.1 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解读 |
1.5.2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应用 |
1.6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6.1 研究范围 |
1.6.2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框架 |
本章参考文献 2 走出去——当代国际获奖中国建筑师群像 |
2.1 现象锁定: 当代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 |
2.1.1 研究对象界定 |
2.1.2 获奖线索与人物 |
2.2 国际奖呈现 |
2.2.1 奖项总览 |
2.2.2 奖项简介 |
2.2.3 主要奖项解读 |
2.3 获奖建筑师呈现 |
2.3.1 评审辞 |
2.3.2 大事记 |
2.3.3 统计表 |
2.4 “群像”作为一种研究视角 |
2.4.1 隐含趋势: 从“个案”到“群体” |
2.4.2 学术价值: 作为建筑话语的建筑师“群像” |
2.5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3 看回来——哲学工具 |
3.1 研究路线与理论工具 |
3.1.1 研究路线构建 |
3.1.2 哲学工具引入 |
3.1.3 哲学工具验证 |
3.2 德勒兹哲学的思想特征 |
3.2.1 德勒兹简介 |
3.2.2 概念的王者 |
3.3 德勒兹哲学的建筑学潜行 |
3.3.1 建筑学的“多元”时期——德勒兹反对理性 |
3.3.2 建筑学的“奇观”时期——德勒兹抵抗虚无 |
3.3.3 建筑学的“纷繁”当下——德勒兹的生命哲学 |
3.4 本章小结 |
本章参考文献 4 德勒兹哲学的体系化认知 |
4.1 德勒兹的生命哲学线索简述 |
4.2 “高原”(Plateaux) —在地的认识论 |
4.2.1 超线性的时间观 |
4.2.2 地质学的历史观 |
4.2.3 潜在问题与解决之道 |
4.3 “游牧”(Nomadic)——此时此地,打开压抑的生命 |
4.3.1 游牧思想 |
4.3.2 游牧的内心价值 |
4.3.3 无意识与“解域”( De-territorialization)——欲望生产的动力 |
4.4 “根茎”(Rhizome)——此时此地,关联自由的世界 |
4.4.1 根茎思维 |
4.4.2 生产力与“抽象机器”(Abstract Machine)——欲望生产的导管 |
4.5 “生成”(Becoming)——介入的行动论 |
4.5.1 生成—他者 |
4.5.2 生成的概念工具箱 |
4.6 本章小结: 一切皆是此刻——从“潜在”到“现实” |
4.6.1 打碎: 欲望与离散性 |
4.6.2 重塑: 生命与传承性 |
本章参考文献 5 “群像”的建筑认知基础—“商原”(Plateaux) |
5.1 建筑的时间存在——实体的历史 |
5.1.1 重建非线性的建筑史观 |
5.1.2 建筑是具有多重时空的整体 |
5.2 建筑的地域存在——时间的地层 |
5.2.1 建筑的地域性: 三个时间地层 |
5.2.2 建筑学的横断面: 地域主义 |
5.3 高原的文脉——潜在之域的现实化线索 |
5.3.1 刘家琨的《高地》与德勒兹的“高原” |
5.3.2 建筑学: 潜在问题的现实化解决之道 |
5.3.3 文脉: 连续的现实化线索 |
5.4 本章小结:“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6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一: 思考原则——“游牧”(Nomadic) |
6.1 思想转向: 从“本质之思”到“问题之思” |
6.1.1 永恒的建筑: 追寻本质 |
6.1.2 当前的建筑: 直面问题 |
6.2 建筑学的游牧精神 |
6.2.1 “游牧精神”: 与国家形态建筑体系的对话和反叛 |
6.2.2 “游牧民族”: 建筑师的独立与抵抗 |
6.2.3 “游牧行动”: 建造的特殊与具体 |
6.3 将无意识写入建筑——“解域” |
6.3.1 建筑解域: 满足人类潜在诉求的创造 |
6.3.2 解域无意识: 个体—事件 |
6.3.3 碎片的建筑: 事件—空间 |
6.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7 “群像”的建筑价值观之二: 思维图像——“根茎”(Rhizome) |
7.1 思维转向:由“纵向思维”到“横向思维” |
7.1.1 纵向思维: 风格之树 |
7.1.2 横向思维: 对象之网 |
7.2 “建筑—世界”: 根茎式的认知框架 |
7.2.1 网络化进程与根茎思维 |
7.2.2 建筑的关系属性 |
7.2.3 建筑: 人类的生活世界 |
7.3 自组织的建筑——“机器” |
7.3.1 建筑机器: 引发事物潜在联系的机制 |
7.3.2 自组织机器: 差异—连接 |
7.3.3 在场的建筑: 连接—建构 |
7.4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8 “群像”的建筑创作逻辑——“生成”(Becoming) |
8.1 建筑的生成 |
8.1.1 追寻建筑本体 |
8.1.2 建筑师的黑匣子 |
8.2 介入对象——“图解”(Diagrams) |
8.2.1 内容投射——建筑共同体的形成 |
8.2.2 案例透视: 贝森·西村大院——自主共享的共同体 |
8.3 介入时间——“不合时宜”(Timeless) |
8.3.1 时空抽离——建筑旅程的开启 |
8.3.2 案例透视: 南戴河海边图书馆——不合时宜的戏剧 |
8.4 介入空间——“褶子”(Fold) |
8.4.1 身心折叠——建筑物态的超越 |
8.4.2 案例透视:哈尔滨大剧院——身与心的折叠 |
8.5 本章小结: “群像”断面 |
本章参考文献 9 结语 |
9.1 “碎镜”(Comminuted Mirror) |
9.2 小结 |
9.3 主要创新点 |
9.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附录1: 十六位获奖建筑师事务所的理论与实践概览 附录2: 获奖中国建筑师评审辞 作者简历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
1.3 研究对象 |
1.3.1 绿色校园 |
1.3.2 湿热地区范围 |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创新点 |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
2.5.3 统计结果 |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
2.8.2 平均指标分析 |
2.8.3 相关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
3.1.3 建筑气候学 |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
3.3 案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
4.2.2 景观生态规划 |
4.2.3 绿色交通规划 |
4.2.4 水资源规划 |
4.2.5 风貌维护规划 |
4.2.6 物理环境规划 |
4.2.7 绿色建筑规划 |
4.2.8 能源系统规划 |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
4.3 案例分析 |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
5.4.5 室内环境质量 |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
5.5.1 建筑空间布局 |
5.5.2 遮阳隔热 |
5.5.3 建筑通风 |
5.5.4 采光照明 |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
5.5.6 立体绿化 |
5.5.7 绿色建材 |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
5.5.9 Green BIM应用 |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
5.6 案例分析 |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
6.4.2 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与目标 |
1.2.1 课题研究意义 |
1.2.2 课题研究目标 |
1.3 课题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范围与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课题研究方法 |
1.5.2 课题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6.1 普遍性的建筑理论框架 |
1.6.2 统计学与词条统计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群体特征概述 |
2.1 中国实验建筑师概念界定 |
2.1.1 根据起源定义 |
2.1.2 根据特征定义 |
2.1.3 根据时间定义 |
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社会特征概述 |
2.2.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概述 |
2.2.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群体的年龄层次 |
2.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
2.2.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的实践执业形态 |
2.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概述 |
2.3.1 中国当代实验建师思想发展历程 |
2.3.2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基本特征 |
2.3.3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意义 |
第三章 当代中国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的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与意义 |
3.1.1 文献统计分析范围 |
3.1.2 统计分析方法及过程 |
3.1.3 文献统计分析的意义 |
3.1.4 保证统计结论正确性的措施 |
3.2 期刊文献统计 |
3.2.1 期刊文献统计步骤及方法 |
3.2.2 建筑师群体思想特征统计 |
3.2.3 建筑师个人思想特征统计 |
3.2.4 建筑师从业时间与思想特征的关联统计 |
3.3 建筑作品统计 |
3.3.1 建筑作品的选取与分析方法 |
3.3.2 作品类别统计 |
3.3.3 建筑作品总体思想特征统计 |
3.3.4 建筑师个人创作思想特征统计 |
3.4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总结 |
3.4.1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的思想成分 |
3.4.2 对于建筑热点问题的关注方向总结 |
3.4.3 具有代表性的若干建筑思想 |
第四章 个案分析:部分实验建筑师的探索活动 |
4.1 个案分析建筑师选取原则 |
4.2 公共空间与城市视角:都市实践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2.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分析 |
4.2.2 建筑作品的分析与解读 |
4.2.3 都市实践建筑思想解读 |
4.3 传统的自然观:王澍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3.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3.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3.3 王澍建筑思想小结 |
4.4 建造的美学:华黎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4.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4.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4.3 华黎建筑思想小结 |
4.5 遗产保护与地域传统:刘克成的建筑思想统计与解读 |
4.5.1 相关论文文献的统计与分析 |
4.5.2 建筑作品的统计与解读 |
4.5.3 刘克成建筑思想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的启示与展望 |
5.1 实验建筑思想的主要特征 |
5.2 实验性探索的启示 |
5.3 实验性探索发展趋势与方向 |
附录:统计文献范围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文化背景 |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
三、 公共花园雕塑 |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
一、 美术团体 |
二、 美术期刊 |
三、 美术展览 |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
二、 李金发 |
三、 江小鹣 |
四、 刘开渠 |
五、 滑田友 |
六、 张充仁 |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
一、 孙中山雕像 |
二、 名人塑像 |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美协的成立 |
二、 向苏联学习 |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四、 “两结合” |
五、 “大跃进” |
六、 文化大革命 |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
五、 名人雕塑作品 |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 政治背景 |
二、 艺术背景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
一、 工作职能 |
二、 存在问题 |
三、 改变方法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一、 存在问题 |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
结语 |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
引用文献 |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新加坡建筑师学会拉萨尔美术学院改造,新加坡(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黄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钟成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4]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曾宪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5]高校教学综合体设计研究[D]. 仲丽晨.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8(05)
- [6]被动式设计视角下炎热地区公共建筑灰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 赵丽艳. 华侨大学, 2018(12)
- [7]基于德勒兹哲学的中国建筑师国际获奖现象研究[D]. 李晅. 浙江大学, 2017(12)
- [8]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9]中国当代“实验建筑师”思想特征研究 ——基于文献核心词统计方法和个案的研究[D]. 张竞予.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