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字水印的解释攻击与关联性特征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宋伟平[1](2019)在《高鲁棒性零水印算法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针对传统数字水印技术将水印信息嵌入到载体中存在嵌入的水印信息少容易遭受攻击,嵌入的水印多又影响载体可观性等问题,提出了零水印算法。算法采用Schur分解技术提高效率、减少误报,双重加密增强安全性。首先提取原始载体的低频块并进行Schur分解获取稳定值,进一步通过上三角矩阵构建过渡矩阵,然后将该矩阵元素的平均值与矩阵的元素一一对比构造特征矩阵。嵌入载体的水印信息经过混沌映射和斐波那契变换双重加密后,与上一步通过载体构建的特征矩阵进行逻辑运算完成零水印的构建,最后在第三方权威的认证机构进行零水印的注册。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的载体测试的相似度数据均保持在0.48以下,算法可以有效减少误报率;与基于小波变换的零水印实验数据相比,本文算法具有较高的时间效率。另外,在基于Schur分解的水印算法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算法抵抗几何攻击的能力,对算法进行了改进,引入了SIFT变换技术。改进后的算法首先根据尺寸不变特征变换,在载体中心周围确定四边形安全区域,然后对安全区域进行二级冗余离散小波变换,然后对变换后提取的低频区域进行处理,构造过渡矩阵、特征矩阵、水印,最后进行第三方水印注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抗几何攻击性提高了14.21%,改进后的算法具有很好的抗几何攻击性,引入的第三方水印注册机制,有效地解决了水印嵌入到载体内部影响载体可观性的问题。该论文有图24幅,表17个,参考文献51篇。
韩志聪[2](2017)在《基于空间特征的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矢量地图数据作为地理空间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矢量地图的广泛使用,在分发、传输过程中,极易造成数据被篡改或者复制,给国家安全及数据生产商造成重大损失,因此,矢量地图数据的版权保护及完整性认证等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数字水印技术作为数字产品安全认证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已经在矢量地图数据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是因为矢量地图数据对数据精度要求较高,在一些特殊场合需要极高保真度的数据,所以研究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技术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常见的二维矢量地图数据中线图元数据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无损数字水印框架模型,如何提高可逆水印算法的容量及零水印算法的鲁棒性等问题。(1)介绍了数字水印的相关技术,并对矢量地图数据模型及空间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数字水印攻击技术总结了矢量地图的常见攻击手段,对算法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了阐述。(2)提出了两种无损数字水印算法,第一个为基于QR码的差值扩张可逆水印算法,利用每个线图元的重心构造差值序列,提高了有效水印信息的嵌入并且将QR码作为水印信息的载体,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印信息的嵌入量;第二个为基于DWT-SVD的零水印算法,利用道格拉斯-普克压缩算法提取线图元的特征点,然后采用离散小波变换(DWT)的低频小波系数构造特征零水印参数,利用奇异值分解(SVD)的前两个奇异值构造非特征点的零水印参数,并且为了抵抗解释性攻击难题,引入第三方认证,提高了零水印算法的鲁棒性。(3)利用开源QGIS,基于上述两种无损数字水印算法,设计并实现了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原型系统,经过实际测试,该软件能够满足企业对数据版权的保护及数据完整性检验,具有较为重要的实用推广价值。
陈留洋[3](2016)在《基于Contourlet域的自适应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Internet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字作品在线上线下传播,侵权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保护数字作品的方案被广泛需要,数字水印技术就是保护版权的一种方案。为了寻找最优化的水印保真度和鲁棒性,本文首先对数字水印技术的框架进行综述,其次,为了在Contourlet域里寻找合适的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对Contourlet变换进行理论介绍。然后提出了两个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数字水印算法,通过实验仿真,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水印算法在水印的鲁棒性,保真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不错的性能。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分析了Contourlet变换的理论基础,研究出Contourlet变换新的特性,为在Contourlet域里嵌入水印信息提供理论基础。(2)提出基于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和FOA-SVR的自适应鲁棒数字水印算法。为了在Contourlet域里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自适应地选择水印的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克服Contourlet变换最后一层低频子带没有被划分的缺陷,给出一种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的具体构造方法。基于该构造方法,结合混沌序列,利用果蝇算法优化支持向量回归机的参数,选择合适的水印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嵌入水印信息,使水印的鲁棒性、保真度得到提升。(3)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喷泉码和人眼视觉系统的在Contourlet域的扩频数字水印算法。为了更好地在Contourlet域里选择合适的嵌入位置和嵌入强度,提出了基于人眼视觉系统的针对Contourlet变换的视觉掩蔽。利用此视觉掩蔽在Contourlet域里选择适当的嵌入强度和嵌入位置来嵌入水印信息,提高了保真度。采用喷泉码编码对水印图像进行预处理加密,增加安全性与译码率。利用扩频水印技术来增强水印算法抵抗常见水印攻击的能力,提高鲁棒性。
王会平[4](2016)在《抗几何攻击零水印算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化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大量的数字图像在网络上被传递,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安全等一系列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数字图像版权问题的一种重要途径,因此,数字图像水印技术已成为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阐述了数字图像版权的安全需求,并基于此给出了以下两种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基于改进的Sobel8方向的零水印算法,本文分析了Sobel边缘提取的原理和前人利用Sobel进行边缘提取的方法,采用Sobel8方向边缘提取、Sobel4方向边缘提取、对数极坐标等核心技术,给出了基于改进的Sobel8方向的零水印算法。针对给出的算法进行了程序设计和实验仿真,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该算法对噪声、JPEG压缩等常规信号处理攻击和平移、旋转等几何攻击的鲁棒性有明显改善,分析了该算法在抗攻击方面的一些缺陷,并基于此给出了该算法今后的研究方向。基于SUSAN边缘检测和HU修正不变矩的零水印算法,本文研究了SUSAN边缘检测和HU不变矩的原理,采用SUSAN边缘检测、HU修正不变矩、对数极坐标等核心技术,给出了基于SUSAN边缘检测和HU修正不变矩的零水印算法。完成了零水印注册和零水印检测的算法构造和程序设计,实现了数字图像版权保护的功能,改善了循环平移、小角度旋转、缩放等几何攻击和噪声、均值滤波、JPEG压缩等常规信号处理攻击的鲁棒性,并通过对数字图像抗攻击性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探索和研究,明确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沙志鸿[5](2015)在《基于双变换域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发展至今,在网络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数字产品的安全问题和版权保护问题,而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ing)技术的出现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版权保护技术来保护数字产品的版权。目前,多媒体数字产品水印算法研究大多数是针对图像和音频视频方面,而其中对图像水印算法的研究是一个重点。目前,彩色数字图像水印技术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是如何在不可见性和鲁棒性中取舍,其中水印的不可见性会直观地影响载体图像的视觉效果,水印的鲁棒性主要反应图像中水印抗攻击的能力。根据水印嵌入载体图像的位置(嵌入域)的不同,可分为基于空间域和变换域的水印嵌入算法。由于基于空域的算法容易实现但在鲁棒性上表现不好,而基于变换域的算法是将水印的能量散布到所有像素上,所以它兼顾了不可见性和鲁棒性,因而本文主要对彩色图像上基于变换域的水印算法进行研究。论文首先对数字水印的产生背景、基本原理、影响以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其次介绍了目前针对数字水印算法的各种图像攻击方法。目前两种主要的变换域算法分别是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论文首先介绍了离散余弦变换(DCT)和Arnold图像置乱技术,并针先对灰度图像提出了基于DCT和QR码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其中引入了二维码技术用二维码图片代替普通水印。一方面利用二维码的特性抵抗数字图像的几何攻击,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二维码的加密,仿真结果也表明算法具有一定的可靠和稳定性。然后,本文对基于双变换域的水印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结合上一步内容提出了针对彩色图像的基于DCT与DWT的相结合的水印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双变换域的水印算法较之前有了一定的性能提升,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对水印算法研究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展望。
程兴宏[6](2013)在《基于图像离散矩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成为多媒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数字水印技术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针对数字水印系统的攻击主要分为常规信号处理和几何攻击,常规信号处理削弱了水印信号的能量,而几何攻击破坏了水印信号的同步性,阻止了水印信号的正常提取。到目前为止,抗几何攻击的水印算法仍然是一个开放的课题。零水印算法最大的特点是不改变图像内容,利用图像的特征构造水印信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水印算法不可感知性、鲁棒性和嵌入容量相互制约的问题。目前已有的零水印算法主要是利用图像整体特征构造水印信息,对常规信号处理的鲁棒性较强但对几何攻击和大面积剪切等图像局部区域攻击的鲁棒性较差。本文的研究内容围绕图像的离散矩在零水印技术中的应用,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分析了图像的Tchebichef矩性质,对Zernike矩和Tchebichef矩对图像的重构能力进行了比较,由于数字图像是离散信号,采用离散矩对图像特征的提取具有连续矩所不具有的优越性。利用图像单位圆归一化的方法提取图像的全局特征,避免了图像旋转攻击而造成尺寸变化和局部内容丢失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利用Tchebichef矩构造的零水印算法比基于Zernike矩的零水印算法有较好的鲁棒性。(2)为了解决基于图像全局特征的水印算法对剪切攻击的鲁棒性较差的问题,将第二代水印算法的思想和零水印技术有效地结合。采用Harris-Laplace算子提取图像的局部特征区域,利用图像局部特征区域的Hu矩构造零水印,实验证明这种水印算法可以有效地抵抗常规信号处理、几何攻击以及剪切攻击。
吴万琴[7](2013)在《数字水印算法研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数字多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创作与生产成果以数字方式进行存储和传输,多媒体网上交易为数字产品的宣传推广以及进一步的利用和转化提供了便利的途径。然而,新的技术和服务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多媒体数字作品在未经版权所有者的许可下很容易被非法用户复制和传播,另外,部分网络运营商出于商业目的,非法上传大量未经授权的数字产品,极大地侵害了数字产品创作者的合法权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单纯依靠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等已经无法解决电子商务中的安全问题。近几年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即数字水印技术。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导致商业领域对水印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水印技术的要求随着应用的不同而不同。一个水印方案很难满足所有应用的要求,因此,水印的发展趋势向全面化方向发展。论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双正交小波变换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该方法通过整数小波变换技术实现可逆水印,以分块直方图技术抑制数据溢出,利用双向Arnold变换置乱水印,从而提高算法鲁棒性。水印提取与恢复过程按嵌入过程的逆过程进行,操作简单,实现容易。其次研究了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将基于整数双正交小波变换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应用于数字版权管理模型中,给出了一种数字版权管理模型系统。在该系统中,密码技术与数字水印技术相结合,增强了安全优势,更好的保护数字作品的完整性,防止非法篡改追查非法盗版。
白冬慧[8](2013)在《抗几何攻击的最低有效位数字水印算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日渐普及,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也越来越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虽然网络化与数字化的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高效便捷的生活,但同时信息系统也面临了各种安全威胁,因此,信息安全是我们必须面对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现在,数字水印技术已经成为安全认证、隐秘通信和版权保护等的有效手段,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已经研究出了各种数字水印的算法,但许多算法的抗几何攻击能力明显不足,且鲁棒性较差。因此,本文针对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空域的最低有效位的数字水印算法。文中简述了信息隐藏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信息隐藏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分类等内容,介绍了数字水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一般框架、特性、性能评价指标及其应用领域。介绍了数字水印的各种攻击手段,尤其是几何攻击,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分类介绍了几种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算法。接着,阐述了经典的LSB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抗攻击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虽然基本的LSB数字水印算法的水印嵌入容量比较大,实现起来比较容易,但不足之处是它的抗几何攻击能力差。因此,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几何攻击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然后与可视密码学和图像归一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新的抗几何攻击的LSB数字水印算法。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首先,对水印进行预处理,文中利用了可视密码学技术,将水印信息隐藏到多幅图片中,与此同时,仅选取其中的一幅图片作为待嵌入的水印;然后,归一化载体图像,并提取图像的重要区域,此时应当选取图像的几何中心作为中心;最后,按照重要区域的大小对水印进行缩放操作,这样可以达到不破坏水印与载体之间的同步性的目的,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选取随机性良好的嵌入位置将水印信息嵌入进去。通过相关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抗几何攻击能力良好。
罗丹妮[9](2013)在《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产品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字信息版权保护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在分析现有数字水印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两种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1)基于HU不变矩的DCT域零水印算法。针对数字图像的版权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u不变矩的DCT域零水印算法。首先,对数字图像Lab空间的亮度通道进行DCT8×8分块变换,通过构造其系数数组的Hu不变矩,并利用线性数组的权值来生成水印信息,然后在第三方(IPR信息库)注册水印,加盖时间戳并签名。检测时,根据特定的阈值与IPR信息库中的水印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图像的版权所有者。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空域零水印算法的鲁棒性和安全性,克服了传统水印保护数字图像的实现复杂度等问题,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适用于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2)基于LPM和DFT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针对数字水印的抗几何攻击问题,提出一种无需水印同步的抗几何攻击零水印算法。其核心是在图像的变换域结合极坐标映射(LPM)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的特性,通过计算图像的旋转、缩放和平移不变(RST)特征量来实现图像抗几何攻击的能力。为了保证灰度水印的安全性和不可见性,利用奇异值分解(SVD)对灰度水印图像进行预处理,完成零水印的嵌入。由于水印提取时,不需要原始图像和原始水印的参与,因而本算法属于盲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解决了几何校正和不变域算法的实现复杂度问题,在与既有文献方法的比较中也体现出更好的鲁棒性和检测精度。
李九高[10](2013)在《医学CT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在网络间的传输越来越方便,人们对版权的保护和信息的隐藏也更加重视了。因此数字水印技术出现并迅猛的发展起来了。随着CT图像在网络间的存储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存在可能会遭到篡改、非法复制等信息安全问题,而数字水印技术可以将标志性数字信息或者一些隐秘信息嵌入到CT图像之中,实现信息的隐藏或者版权认证。本文设计了三种基于医学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划分的无失真水印算法,算法的创新点在于利用所选CT图像的特征,用不同的方法实现了在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不失真的情况下嵌入相关水印信息。本论文有如下几点重要内容:(1)介绍了所选课题的背景和意义,也介绍了一些关于数字水印在图像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基础理论,说明了数字水印在医学图像应用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设计了一种基于医学图像的感兴趣区域的人工划分的无失真水印算法。该算法利用了所选CT图像的特征,将三种水印嵌入到医学CT图像的非感兴趣区域中,实现了鲁棒和脆弱等多种水印的嵌入。该算法在保证感兴趣区域不失真的情况下,实现了CT图像认证和确认CT图像是否被篡改过的双重功能。(3)设计了一种基于医学图像中感兴趣区域的自动划分的无失真水印算法。该算法也利用所选CT图像的特征,将包含病人重要信息的文本文件、医院logo图像和消息摘要码经BCH编码后,作为水印嵌入到医学CT图像的非感兴趣区域。该算法实现了CT图像认证和通过比较消息摘要码是否一样来确认CT图像是否被篡改过的双重功能。(4)设计了一种基于DWT的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无失真水印算法。该算法也利用所选CT图像的特征,将两种原始水印信息经过混沌序列加密后作为最终的水印信息用量化的方式嵌入到非感兴趣区域的离散小波变换的低频系数上,实现了CT图像认证和确认CT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是否被篡改过的双重功能。
二、数字水印的解释攻击与关联性特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字水印的解释攻击与关联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鲁棒性零水印算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数字水印的历史和研究现状 |
1.3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1.4 数字水印的使用领域 |
1.5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2 数字水印技术理论基础 |
2.1 数字水印的评价标准 |
2.2 零水印 |
2.3 零水印在数字版权中的实际应用 |
2.4 矩阵Schur分解 |
2.5 抗几何攻击算法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 使用Schur分解的高效零水印算法 |
3.1 离散小波变换 |
3.2 基于Schur分解的快速零水印算法描述 |
3.3 实验结论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 |
4.1 抗几何攻击算法 |
4.2 安全区域的确定 |
4.3 增加算法稳定性 |
4.4 算法实际应用 |
4.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零水印算法的实际应用及意义 |
5.1 算法的实际应用 |
5.2 应用意义 |
5.3 发展期望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基于空间特征的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空间域的水印算法 |
1.2.2 基于变换域的水印算法 |
1.2.3 可逆水印算法 |
1.2.4 零水印算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矢量地图数字水印技术基础 |
2.1 数字水印技术 |
2.1.1 数字水印定义和特征 |
2.1.2 数字水印分类 |
2.1.3 关键技术 |
2.2 矢量地图数据模型及空间特征 |
2.2.1 矢量地图数据模型 |
2.2.2 矢量地图空间特征 |
2.3 矢量地图数字水印攻击方法 |
2.4 矢量地图数字水印算法评价 |
2.4.1 矢量地图水印容量 |
2.4.2 矢量地图水印算法误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QR码的差值扩张可逆水印算法 |
3.1 QR码技术 |
3.1.1 QR码结构 |
3.1.2 QR码特征 |
3.2 差值扩张可逆水印技术 |
3.2.1 基于图像的差值扩张可逆水印算法 |
3.2.2 基于矢量地图的差值扩张可逆水印算法 |
3.3 基于QR码的差值扩张矢量地图可逆水印 |
3.3.1 算法概述 |
3.3.2 水印信息生成 |
3.3.3 水印信息嵌入 |
3.3.4 水印信息提取及数据恢复 |
3.4 实验及分析 |
3.4.1 可视化测试及分析 |
3.4.2 水印容量和误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WT-SVD的零水印算法 |
4.1 零水印技术 |
4.1.1 零水印框架模型 |
4.1.2 矢量地图零水印框架模型 |
4.2 算法数学基础 |
4.2.1 离散小波变换(DWT) |
4.2.2 奇异值分解(SVD) |
4.3 基于DWT-SVD的零水印算法 |
4.3.1 算法概述 |
4.3.2 特征点提取 |
4.3.3 零水印构造 |
4.3.4 零水印提取 |
4.3.5 零水印认证机制 |
4.4 实验及分析 |
4.4.1 鲁棒性测试及分析 |
4.4.2 区分度测试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矢量地图数字水印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开发环境 |
5.1.1 QGIS简介 |
5.1.2 QGIS二次开发 |
5.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4 系统功能实现 |
5.4.1 系统主界面 |
5.4.2 用户信息验证登录模块 |
5.4.3 水印信息生成 |
5.4.4 水印信息嵌入 |
5.4.5 水印信息提取及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基于Contourlet域的自适应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数字水印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 自适应水印算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 数字水印的定义 |
2.2 数字水印的框架 |
2.3 对数字水印的评价 |
2.3.1 保真度 |
2.3.2 鲁棒性 |
2.3.3 嵌入容量 |
2.4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4.1 时域水印与变换域水印 |
2.4.2 可见水印和不可见水印 |
2.4.3 对称水印和非对称水印 |
2.4.4 扩频水印和量化水印 |
2.5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
2.5.1 数字版权保护 |
2.5.2 声像数据的隐藏标识和篡改提示 |
2.5.3 证件、票据等内容的真伪辨别 |
2.5.4 隐蔽通信及对抗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Contourlet变换 |
3.1 拉普拉斯塔式(LP)分解 |
3.2 二维方向滤波器组 |
3.2.1 梅花滤波器组模块和平移操作模块 |
3.2.2 DFB的具体步骤 |
3.3 Contourlet变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和FOA-SVR的自适应鲁棒数字水印算法 |
4.1 算法涉及的其它相关技术 |
4.1.1 混沌序列及基于混沌序列的图象加密算法 |
4.1.2 支持向量机 |
4.1.3 果蝇优化算法 |
4.2 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及构造方法 |
4.2.1 小波系数方向数的构造 |
4.2.2 Contourlet系数虚拟树结构的构造 |
4.3 数字水印算法步骤 |
4.3.1 水印嵌入 |
4.3.2 水印提取 |
4.4 实验与分析 |
4.4.1 水印嵌入和提取分析 |
4.4.2 保真度测试与分析 |
4.4.3 鲁棒性测试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喷泉码和人眼视觉系统在Contourlet域的扩频数字水印算法 |
5.1 算法设计需要的其它相关技术 |
5.1.1 喷泉码 |
5.1.2 扩频水印原理 |
5.1.3 人眼视觉系统 |
5.2 基于喷泉码和人眼视觉系统在Contourlet域的扩频数字水印算法 |
5.2.1 待嵌入水印信息的生成 |
5.2.2 水印嵌入 |
5.2.3 水印提取 |
5.3 实验分析 |
5.3.1 水印的嵌入和提取测试 |
5.3.2 保真度测试 |
5.3.3 鲁棒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抗几何攻击零水印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本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 传统数字水印技术 |
2.1.1 数字水印系统流程 |
2.1.2 数字水印基本特征 |
2.2 零水印技术 |
2.2.1 零水印研究现状 |
2.2.2 零水印原理和特征 |
2.3 数字水印攻击方法 |
2.4 数字水印置乱技术 |
2.4.1 Arnold变换 |
2.4.2 幻方变换 |
2.4.3 Hilbert变换 |
2.5 数字水印评价标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Sobel8方向边缘提取的零水印算法 |
3.1 对数极坐标原理 |
3.2 Sobel算子 |
3.2.1 Sobel算子原理 |
3.2.2 Sobel4和Sobel8边缘检测 |
3.3 改进的Sobel算法 |
3.3.1 Sobel8和Sobel4方法的结合 |
3.3.2 Sobel8方法的改进 |
3.4 零水印算法 |
3.4.1 零水印构造 |
3.4.2 零水印检测 |
3.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6 相似性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USAN边缘检测和HU修正不变矩的零水印算法 |
4.1 彩色图像研究 |
4.1.1 彩色图像概述 |
4.1.2 彩色模型分类 |
4.1.3 RGB和Lab的空间转换原理 |
4.2 SUSAN边缘检测原理 |
4.3 HU几何不变矩原理 |
4.3.1 连续图像的几何矩和中心距 |
4.3.2 数字图像的几何矩和中心距 |
4.3.3 HU矩 |
4.4 改进的修正矩 |
4.4.1 原始HU修正矩 |
4.4.2 改进HU修正矩 |
4.5 零水印算法 |
4.5.1 零水印构造 |
4.5.2 零水印检测 |
4.6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1 实验数据结果 |
4.6.2 实验数据分析 |
4.6.3 误检率测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基于双变换域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内容安排 |
2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 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3 数字水印的经典算法 |
2.4 数字水印的常见攻击方法 |
2.5 数字水印算法性能评估 |
2.6 数字水印的应用 |
3 基于DCT和QR码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 |
3.1 DCT变换概述 |
3.1.1 DCT变换的概念和发展 |
3.1.2 DCT变换主要应用 |
3.2 QR码概述 |
3.3 Arnold置乱预处理水印 |
3.4 结合DCT和QR码的水印算法 |
3.4.1 算法的嵌入流程 |
3.4.2 算法的提取流程 |
3.4.3 实验仿真及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变换域的的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 |
4.1 人类的视觉特性与颜色模型 |
4.1.1 人类视觉特性 |
4.1.2 彩色图像颜色模型 |
4.2 小波变换概述 |
4.2.1 小波变换的发展和概念 |
4.2.2 连续小波变换 |
4.3 DWT系数与DCT系数结合使用的嵌入选择 |
4.4 结合DCT和DWT的水印算法 |
4.4.1 算法的嵌入流程 |
4.4.3 算法的提取流程 |
4.5 实验仿真及结果分析 |
4.5.1 算法的仿真实现 |
4.5.2 算法的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5 结束语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6)基于图像离散矩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印技术的发展历程 |
1.3 水印算法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 数字水印技术的概念 |
2.2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 |
2.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4 数字水印的攻击手段和评价标准 |
2.4.1 数字水印的攻击手段 |
2.4.2 数字水印的评价标准 |
2.5 数字图像水印的典型算法 |
2.5.1 基于空域的图像水印算法 |
2.5.2 基于变换域的图像水印算法 |
2.5.3 基于图像矩的水印算法 |
2.5.4 第二代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
2.6 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零水印技术的概述 |
3.1 零水印的概念 |
3.2 零水印的分类 |
3.3 零水印的典型算法 |
3.3.1 单比特零水印算法 |
3.3.2 多比特零水印算法 |
3.4 零水印算法的可行性 |
3.5 零水印的攻击手段和评价标准 |
3.5.1 零水印的攻击手段 |
3.5.2 零水印水印的评价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Tchebichef矩的零水印算法 |
4.1 引言 |
4.2 图像的Tchebichef矩 |
4.2.1 Tchebichef矩的定义 |
4.2.2 图像的Tchebichef矩 |
4.3 图像的单位圆归一化 |
4.4 基于图像Tchebichef矩的零水印算法实现 |
4.4.1 零水印的构造 |
4.4.2 零水印的检测和阈值的确定 |
4.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5.1 常规信号处理 |
4.5.2 几何攻击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图像局部特征区域的零水印算法 |
5.1 引言 |
5.2 图像的特征点和特征区域的提取 |
5.2.1 Harris-Laplace检测器 |
5.2.2 图像局部特征区域的选择 |
5.3 图像的Hu矩 |
5.4 零水印算法的构造和检测过程 |
5.4.1 水印算法的构造 |
5.4.2 水印的检测 |
5.5 实验仿真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数字水印算法研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电子商务面临的安全威胁 |
1.1.2 电子商务的安全保障 |
1.2 电子商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解决电子商务中信息安全问题的传统技术及其局限性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安排 |
第2章 数字水印理论基础与小波分析 |
2.1 数字水印基本原理 |
2.1.1 数字水印的概念、基本原理 |
2.1.2 数字水印的技术特性 |
2.1.3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1.4 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 |
2.1.5 数字水印性能评估 |
2.2 小波分析的基本理论 |
2.2.1 连续小波变换 |
2.2.2 离散小波变换 |
2.2.3 多分辨分析 |
2.2.4 小波包分析 |
2.3 可逆水印技术处理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整数双正交小波变换的鲁棒可逆水印算法 |
3.1 理论知识 |
3.1.1 整数可逆双正交小波变换(IWT) |
3.1.2 分块直方图技术 |
3.2 水印图像置乱处理 |
3.3 本文提出的算法 |
3.3.1 水印嵌入算法 |
3.3.2 水印提取与载体恢复算法 |
3.4 实验结果与算法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数字水印在电子商务安全中的应用 |
4.1 数字水印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4.2 数字版权管理模型 |
4.2.0 数字版权管理的功能框架 |
4.2.1 数字版权管理的一般框架模型 |
4.2.2 数字水印与密码技术相结合的数字版权管理系统 |
4.3 系统性能及优势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抗几何攻击的最低有效位数字水印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数字水印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2.1 信息隐藏技术 |
2.1.1 信息隐藏技术的概念 |
2.1.2 信息隐藏技术的分类 |
2.2 数字水印技术 |
2.2.1 数字水印的基本原理 |
2.2.2 数字水印的基本特点 |
2.2.3 数字水印的常见算法 |
2.2.4 数字水印的性能评估 |
2.2.5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
2.3 小结 |
第三章 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算法 |
3.1 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 |
3.2 几何攻击 |
3.2.1 全局几何攻击 |
3.2.2 局部几何攻击 |
3.3 抗几何攻击的数字水印算法 |
3.3.1 穷举法 |
3.3.2 同步模板法 |
3.3.3 不变水印法 |
3.3.4 绝对同步法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图像空域的LSB数字水印算法 |
4.1 人类视觉系统理论 |
4.2 LSB基本理论 |
4.2.1 位平面的基本概念 |
4.2.2 LSB基本概念及理论 |
4.3 LSB算法实现及测试 |
4.3.1 试验环境和相关数据 |
4.3.2 水印的嵌入 |
4.3.3 水印的提取 |
4.3.4 水印的安全性测试 |
4.4 小结 |
第五章 抗几何攻击的LSB数字水印算法 |
5.1 算法背景 |
5.2 水印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
5.3 水印算法的技术与实现 |
5.3.1 可视密码学 |
5.3.2 图像的归一化 |
5.3.3 重要区域 |
5.4 预处理算法 |
5.4.1 预处理水印 |
5.4.2 预处理载体 |
5.5 水印的嵌入与检测 |
5.5.1 嵌入位置的选取策略 |
5.5.2 水印嵌入 |
5.5.3 水印检测 |
5.6 实验及结果分析 |
5.6.1 感知性评价指标 |
5.6.2 感知性实验 |
5.6.3 几何攻击实验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工作安排 |
第2章 数字图像水印技术 |
2.1 引言 |
2.2 数字水印技术的特性及分类 |
2.2.1 数字水印的特性 |
2.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2.3 数字水印的基本模型 |
2.4 数字水印的攻击类型 |
2.5 数字水印的典型算法 |
2.5.1 时/空域水印算法 |
2.5.2 变换域水印算法 |
2.6 零水印技术 |
2.6.1 零水印技术的概念 |
2.6.2 零水印算法的分类 |
2.7 数字水印算法的评价标准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 |
3.1 引言 |
3.2 彩色图像的研究 |
3.2.1 彩色图形的研究背景 |
3.2.2 彩色模型 |
3.2.3 RGB 与 Lab 的空间转换 |
3.3 Hu 不变矩的构造 |
3.3.1 原点矩、中心矩及标准化中心矩 |
3.3.2 构造不变矩的方法和原理 |
3.3.3 不变矩空间的构造与扩充 |
3.4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 |
3.4.1 算法基本思想 |
3.4.2 水印的生成和注册 |
3.4.3 零水印的检测 |
3.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 |
4.1 引言 |
4.2 SVD 分解 |
4.2.1 SVD 的定义与性质 |
4.2.2 SVD 在图像处理中所具有的特征 |
4.3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 |
4.3.1 几何不变原理 |
4.3.2 灰度水印图像预处理 |
4.3.3 水印生成和提取算法 |
4.3.4 阈值的确定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文物图像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
5.1 文物版权保护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5.2 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版权保护中的应用 |
5.2.1 基于 Hu 不变矩的 DCT 域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中的应用 |
5.2.2 基于 LPM 和 DFT 的盲灰度级零水印算法在数字壁画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医学CT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信息安全技术与研究现状 |
1.2 数字水印研究背景 |
1.3 数字水印的概念 |
1.4 数字水印的特性 |
1.5 数字水印的分类 |
1.6 数字水印技术的攻击方法 |
1.7 数字水印技术的应用 |
1.8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 |
2.1 图像数字水印技术的研究 |
2.2 图像数字水印的定义和基本要求 |
2.2.1 图像数字水印的定义 |
2.2.2 图像数字水印的基本要求 |
2.3 人类视觉系统基本知识 |
2.4 数字图像水印的评价标准 |
2.4.1 主观评价标准 |
2.4.2 客观评价标准 |
2.5 典型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 |
2.5.1 时/空域算法 |
2.5.2 变换域算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内容认证的医学图像 NROI 水印算法 |
3.1 常见的几种图像置乱方法 |
3.1.1 Arnold 图像置乱变换 |
3.1.2 Fibonacci 置乱变换 |
3.1.3 Hilbert 曲线变换 |
3.1.4 仿射变换 |
3.1.5 幻方变换 |
3.2 LSB 算法介绍 |
3.3 选取载体医学 CT 图像的 NROI |
3.4 水印的生成 |
3.5 水印嵌入过程 |
3.6 水印提取过程 |
3.7 实验仿真与分析 |
3.7.1 实验仿真结果 |
3.7.2 鲁棒性实验与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医学图像感兴趣区域的无失真算法 |
4.1 算法思路 |
4.2 纠错码介绍 |
4.3 MD5 介绍 |
4.3.1 MD5 的应用类别 |
4.3.2 MD5 的算法原理及实现 |
4.4 水印算法方案 |
4.4.1 水印的生成 |
4.4.2 选择嵌入水印信息的 NROI 区域 |
4.4.3 水印的嵌入过程 |
4.4.4 水印的提取过程 |
4.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4.5.1 实验仿真结果 |
4.5.2 鲁棒性实验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 DWT 的医学图像的 ROI 无失真水印算法 |
5.1 算法思路 |
5.2 混沌序列介绍 |
5.2.1 混沌系统特性 |
5.2.2 混沌二值序列的产生 |
5.3 选择嵌入水印信息的 NROI 区域 |
5.4 水印算法过程 |
5.4.1 水印的生成 |
5.4.2 量化过程 |
5.4.3 水印的嵌入过程 |
5.4.4 水印的提取过程 |
5.5 实验仿真与分析 |
5.5.1 实验仿真结果 |
5.5.2 鲁棒性实验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期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四、数字水印的解释攻击与关联性特征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鲁棒性零水印算法研究及应用[D]. 宋伟平.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9(07)
- [2]基于空间特征的矢量地图无损数字水印算法研究[D]. 韩志聪.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基于Contourlet域的自适应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D]. 陈留洋. 吉首大学, 2016(03)
- [4]抗几何攻击零水印算法的研究[D]. 王会平. 长春工业大学, 2016(08)
- [5]基于双变换域彩色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D]. 沙志鸿. 安徽理工大学, 2015(08)
- [6]基于图像离散矩抗几何攻击的零水印算法研究[D]. 程兴宏. 西北大学, 2013(S1)
- [7]数字水印算法研究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D]. 吴万琴. 兰州理工大学, 2013(S1)
- [8]抗几何攻击的最低有效位数字水印算法[D]. 白冬慧. 太原理工大学, 2013(03)
- [9]抗几何攻击的数字图像零水印算法研究[D]. 罗丹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10]医学CT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的研究[D]. 李九高. 南京邮电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