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一、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玲,王宗成,罗小芳,覃佐东[1](2022)在《药物化学中构效关系的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构效关系是先导化合物修饰、新型药物设计的基础,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学生的掌握情况不理想。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药物的构效关系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为"三部分一核心多构型"三类,每一类都进行举例讲解,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药物化学的构效关系提供一种可行的方式。

张鹤营[2](2021)在《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早期作为抗菌药应用于兽医临床。近些年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抗结核杆菌、抗虫及抗真菌活性。特别是针对抗结核杆菌和抗原虫活性的新型喹恶啉类化合物的发现及结构改造成为药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下产生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ROS进攻细菌DNA双链造成DNA双链发生断裂,最终导致细菌死亡。喹恶啉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厌氧选择活性,其在还原性酶的作用下,得到一个单电子被还原,并释放出羟基自由基(OH·)。OH·是生物体内的一种ROS,它能够通过修饰DNA双链进而降解DNA,这也是目前研究所得到的最为认可的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对喹恶啉类化合物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较为广泛,但对其抗结核杆菌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目前基于结核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巨噬细胞内各种通路的调控作用,其中包括ROS和自噬。ROS可以进攻M.tb细胞膜上的电子传递链(Electron transport chain,ETC),干扰其能量代谢及稳态;高水平的ROS也能诱导细胞自噬,通过自噬可以抑制并清除胞内感染的M.tb。本课题首先运用药效团融合的药物设计策略,保留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药效团,分别重点对喹恶啉环C2位和C6位进行结构改造,获得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衍生物。对获得的目标化合物进行抗菌活性评价,建立构效关系。然后从ROS、DNA合成与修复以及诱导细胞自噬等方面阐明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发挥抗菌作用的作用方式。1.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本课题拟通过结构改造得到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完善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并筛选出潜在的先导化合物为喹恶啉类化合物研究与发展奠定基础。研究表明喹恶啉环的C2和C7位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影响较大,并且本实验室前期也对该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进行了分析,同样发现C2位取代基对其抗菌活性影响较大。近些年来,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主要借助药效团融合、化合物骨架跃迁和电子等排等方法,从而获得具有潜在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噻唑酮环广谱的抗菌活性为本课题化合物的设计改造提供了思路,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的策略设计了C2位含有不同取代噻唑酮环的化合物,在经过氧化反应、Beirut反应、水解反应、醛胺缩合及环化缩合反应后得到26个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TZN1~26的抗菌、抗真菌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表明:TZN4、TZN5、TZN10、TZN11、TZN15、TZN16、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革兰氏阳性菌表现出显着的抗菌活性,较喹乙醇抗菌活性提高2~8倍,如化合物TZN20和TZN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为16μg/m L。化合物TZN19-26对白色念珠菌(C.albicans,ATCC90028)、热带念珠菌(C.tropicalis,ATCC7349),A.fumigatus(3.5352)和C.neoformans(2.3201)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MIC≤8μg/m L)。TZN20、TZN21、TZN25和TZN26对M.tb具有显着的活性(MIC=1.56μg/m L)。分析后发现,在喹恶啉环C7位或苯环C4位引入F原子或Cl原子后能增加化合物活性,当取代甲基或甲氧基后会明显降低化合物活性。通过建立3D-QSAR模型分析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7位和苯环的C4位取代体积大、电负性强或亲水性基团有利于提高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活性;在喹恶啉环C7位引入正电性基团会显着降低化合物的亲和力,导致化合物抗菌活性的降低;在喹恶啉环C2位侧链引入亲水性基团和氢键供体基团同样会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2.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目前对喹恶啉环C6位的结构改造较少,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在C6位引入卤素原子或甲基基团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未见更多的结构改造,导致该位置构效关系的空缺。本课题采用药效团融合策略重点针对C6位进行结构改造,引入多种含氮杂环,同时在C2位取代酯基或酰基,C3位引入甲基或三氟甲基,C7位取代氟原子,在经过一系列氧化反应、Beirut反应及亲核取代反应后得到33个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MABA法分别测定化合物NCH1~33的抗菌活性和抗结核杆菌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CH1~33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抗菌活性较差,仅NCH5、NCH6和NCH25的MIC值为4~8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4、NCH28和NCH29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与标准菌相比,并未有明显降低的现象,说明耐药大肠杆菌对这些化合物并未产生明显的耐药性,也间接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方式可能与氟喹诺酮类药物有所差异。NCH1~33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TCC27090的MIC低至0.25μg/m L,对副猪嗜血杆菌HPS0165的MIC低至1μg/m L。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化合物的MIC低至0.5μg/m L,较乙酰甲喹抗菌活性提高256倍。对于临床分离耐药金葡菌,化合物的MIC低至1μg/m L;化合物对MRSA的MIC值低至4μg/m L。化合物NCH16、NCH20、NCH28和NCH29对M.tb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MIC≤0.25μg/m L,与乙酰甲喹相比活性提高了16~32倍。化合物NCH29在不同浓度下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孵育不同时间均表现出显着的胞内抗菌活性,在40×MIC浓度时与细胞孵育4 d后可以减少2.73-log数值的胞内M.tb;当不同浓度的NCH29与细胞孵育1 d后,胞内M.tb表现出0.1~1.69-log数值的降低。分析后发现,当喹恶啉环C2位乙酯或苄酯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3位引入-CF3后发现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活性;C6位咪唑或1,2,4-三氮唑取代时,化合物抗菌活性较高;C7位引入氟原子显着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尤其当C6位引入官能团后,C7位须有氟原子取代才可以起到提升化合物抗菌活性的作用。3D-QSAR结果表明,在喹恶啉环C6位增加取代基的电负性,可以提高化合物的活性;C6位取代亲水性基团、C3位取代疏水性基团能够增加化合物的活性;在C2/C6位置的侧链基团,应该考虑具有更多氢键供体的基团。3.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文献调研和前期研究结果,本课题对喹恶啉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做出假设: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自身产生的ROS对细菌的DNA造成损伤;同时它还能干扰细菌对损伤的DNA修复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选取DNA合成与修复相关的酶,主要包括DNA聚合酶I、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DNA回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IV)等,通过对上述蛋白酶进行活性抑制试验阐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与DNA损伤修复系统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喹恶啉类化合物对DNA连接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无明显的抑制作用;(2)对DNA聚合酶I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如喹多辛和替拉扎明在128μg/m L时对DNA聚合酶I的抑制率分别为80.2%和78.7%;(3)与底物d NTPs同时竞争酶的活性中心,并且能够抑制酶活性,且N-O键是化合物发挥作用的必要结构。上述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喹恶啉类化合物通过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发挥作用。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测定了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分别通过膜完整性试验、ATP消耗试验和RT-q PCR评估喹恶啉类化合物对M.tb能量稳态的影响。结果显示:NCH29处理M.tb后,细胞膜完整性受到破坏、菌体内ATP水平显着降低并且II型NADH脱氢酶(Type II NADH-dehydrogenase,NDH-2)相关m RNA(ndh和ndh A)的表达水平显着下调。上述结果表明,NCH29与M.tb作用后,造成细胞膜的损伤和破坏,使菌体无法维持稳态平衡以及自身生存;NCH29能够继续作用于ETC,干扰NDH-2功能的正常发挥,破坏菌体的氧化还原稳态,阻碍电子在ETC的正常传递,造成菌体内ATP水平显着下调,能量稳态受到破坏,导致M.tb的死亡。为研究喹恶啉类化合物作用于巨噬细胞后对M.tb的抗菌作用机制,本课题分别通过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胞内ROS及线粒体超氧自由基的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 II的变化则由WB和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CH29能够刺激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内ROS水平的增加,并且ROS水平与化合物浓度和孵育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NCH29处理M.tb感染的细胞后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并且可以在胞内观察到大量自噬体标志物的堆积。上述结果表明,当NCH29作用于M.tb感染的巨噬细胞后,一方面可以刺激巨噬细胞产生大量的ROS,ROS进攻胞内的M.tb,起到杀菌作用;另一方面,高水平的ROS也可以诱导巨噬细胞自噬的发生,通过自噬这一生物过程清除胞内的M.tb,进一步发挥抗菌作用。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合成了59个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并对其抗菌活性进行评价。采用3D-QSAR建立了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喹恶啉类化合物不仅可以通过ROS破坏细菌DNA双链,还可以抑制DNA聚合酶I的活性、干扰细菌能量稳态、诱导细胞自噬发挥抗菌作用。本课题深入研究了喹恶啉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并建立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喹恶啉类药物设计与改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艳杰[3](2021)在《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年以来,恶性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研究显示,肿瘤患者编码基因PI3K、AKT和mTOR出现高频率的激活突变,导致该通路活性升高,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存活和血管生成。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恶性肿瘤的增殖、生长、细胞转化、血管生成、糖代谢和DNA修复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当今,对PI3K/AKT/mTOR信号途径的关键激酶为靶点的新结构类型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正成为药学科研工作者广泛开展的方向。据文献报道,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结构被认为是作用于ATP位点相关激酶的特殊结构,这种化学结构已被用于PI3K/mTOR途径的新调节剂并进行了优化。药物化学家经结构改造开发得到PI3K/mTOR双重抑制剂NVP-BEZ235,以及衍生物BGT-226、PF-04979064。尽管这些化合物有很强的激酶抑制活性和细胞抑制活性,但仍然存在水溶性较差,代谢动力学性质尚不够理想,以及毒性与不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故开发一种水溶性好、活性强和毒性低的小分子抑制剂显得很有实际意义。吡啶、嘧啶、喹啉和喹唑啉等杂环是激酶抑制剂的常见结构特征,其中氮原子作为关键的氢键受体,与位于蛋白激酶铰链区的氨基酸残基发生结合。本论文为了评估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的C-8位取代基区域对抗肿瘤活性的重要性,在该区域引入苯环、吡啶、喹啉和吡唑等多种芳香杂环取代基。N-1位也是可变的结构修饰位点,引入苯环、哌啶环等不同的取代基。共设计合成了四个系列基于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结构的类似物,并进行了蛋白激酶抑制作用和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的研究。期待合成结构新颖、活性更优的PI3K/mTOR小分子抑制剂,建立化合物库,并对含有该骨架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构效关系研究。本文共设计合成了32个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经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所合成的化合物均为新化合物,未见文献报道。实验结果表明,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中,大多数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活性,在缺氧条件下对肿瘤细胞HIF-1α的IC50值均小于100 nmol/L。其中,以骨架结构C-8位引入“2,3’-联吡啶基”的化合物17d(IC50=28.3 nmol/L)和N-1位引入“4-(1-乙酰哌啶-4-基)苯基”的化合物28a(IC50=35.5 nmol/L)活性较优。采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在常氧条件下对Hep3b细胞活性的影响,显示出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的细胞毒性,表明其抑制HIF-1α转录的活性并不是化合物本身对细胞产生毒性所引起的。在mTOR与PI3Kα激酶的抑制实验中,所有化合物对于两种激酶都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7a,17d,17f,28a~28e,36a~36e,44a~44e具有mTOR(IC50<10nmol/L)与PI3Kα(IC50<100 nmol/L)“双”激酶抑制活性。接着对HIF-1α抑制效果最佳的化合物17d进行Western-blot实验、Ed U实验、细胞迁移能力和集落细胞形成实验等进一步生物学评价,均显示出较好的活性。分子对接实验中,结果显示17d和28a都可以很好地与PI3Kγ受体蛋白的结合口袋相互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相关受体蛋白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化合物17d和28a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为探索开发PI3K/mTOR双重抑制剂提供了良好的出发点。目前,正在进行成药性等进一步实验研究。构效关系分析,结合对HIF-1α抑制活性的比较,咪唑酮并[4,5-c]喹啉骨架C-8位吸电子基氟原子的引入与化合物抑制活性呈正相关;C-8位以“2,3’-联吡啶基”或“2,4′-联吡啶基”取代时,其活性强于“(6-苯基)吡啶基”取代;以“2,3′-联吡啶基”取代时其活性高于“2,4′-联吡啶基”取代。且C-8位引入双环取代基的化合物活性大于引入三环取代基的化合物,提示适当缩小取代基的空间体积,有助于提高化合物活性,可能这样更有利于与受体靶蛋白的活性口袋相匹配。N-1位引入的取代基对活性影响呈现普遍构效关系是-COCH3>-COCH2OH>-SO2CH3>-COCH(CH3)OH>1,2,4-三唑甲酰基。另外,在母体结构的N-1位哌啶基、1,2,3,6-四氢吡啶-4-基、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等基团上再引入三唑环、吡喃环、恶嗪环或环丁基等基团对HIF-1α抑制活性有不利影响,导致其对活性降低。免疫抑制剂是一种常用于移植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抗排斥治疗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免疫抑制剂大多数选择性不强,长期使用导致正常机体免疫反应降低,诱发感染。FTY720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本文对FTY720进行结构改造以提高活性、降低毒性,改善理化特性,并进一步确定其作为免疫抑制的活性必要基团。本文合成了5种新的C-7位含醚或硫醚的β-氨基醇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确证了目标化合物结构。通过[35S]GTPγS结合试验评价其对鞘氨醇1-磷酸受体-1型(S1P1)激动作用。以上化合物都显现对于S1P1受体有激动作用,尤其化合物54(EC50=0.698μmol/L)活性最佳,可能开发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更安全、更有效的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同时,本文依靠手性拆分试剂,针对我们早期研究中所描述的β-氨基醇化合物87~89的外消旋体进行手性拆分,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旋光异构体,所有化合物右旋体活性略优于左旋体活性(但两者间比较并无显着性差异)。提示所合成的β-氨基醇衍生物右旋体有可能成为活性更好的S1P1激动剂类免疫抑制剂,但是今后还需经过进一步的生物活性实验来确证。

朱宁艺[4](2021)在《抗菌肽Mastoparan-C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构效关系及其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作用研究》文中指出抗生素耐药性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是21世纪最重要的三大公共卫生威胁之一。为了解决抗生素耐药性问题,开发新型抗生素或新的治疗方案迫在眉睫。抗菌肽由于其独特的膜溶解作用机制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特点而引起了广泛关注。Mastoparan-C(MP-C)是从欧洲大黄蜂(Vespa crabro)的毒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典型的阳离子α-螺旋抗菌肽,具有很强的广谱抗菌活性。然而,MP-C对正常哺乳动物细胞的高细胞毒性,严重限制了其直接作为抗菌药物的应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工作为了降低MP-C的细胞毒性并探究其构效关系,采用氨基酸替换和肽链截短策略合理设计、合成了24条MP-C类似物。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类似物都保留了MP-C的广谱抗菌活性,且毒性显着降低。研究发现,疏水性是控制类似物生物活性的主要因素,疏水性降低,抗菌活性和细胞毒性随之降低。随后,我们筛选出了3条最具潜力的类似物L1G、L7A和L1GA5K并进行了安全性、稳定性和作用机制等系统评估。结果显示,3条类似物都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和低诱导耐药性,并在生理盐和蛋白酶环境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此外,3条类似物与传统抗生素联合用药对抗革兰氏阴性菌均表现出协同或增效作用。杀菌动力学、内外膜渗透性、扫描电镜和PI摄取结果表明,3条类似物能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方式破坏细胞膜,导致膜渗透性改变和细胞内容物泄露,在短时间内快速杀灭细菌。另外,治疗指数最高的类似物L1GA5K对利福平耐药大肠杆菌(RRE)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L1GA5K与利福平联用使用可抑制大肠杆菌对利福平耐药性的产生,并能通过增强细菌外膜通透性逆转RRE对利福平的耐药性。总之,MP-C类似物不仅自身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而且还能作为抗生素佐剂抑制和逆转抗生素的耐药性。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工作进一步探索了L1GA5K作为抗生素佐剂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L1GA5K可以抑制利福平在革兰阴性菌中耐药性的产生,也可抑制庆大霉素在革兰阴性菌中(除铜绿假单胞菌之外)耐药性的产生。另外,L1GA5K对一系列利福平和庆大霉素耐药菌株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并且能够在亚抑制浓度下逆转耐药菌对利福平或庆大霉素的耐药性,使细菌对已耐药抗生素重新敏感。初步作用机制研究显示,L1GA5K主要通过增强细菌外膜渗透性,使细胞内抗生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而与外排泵抑制作用无关。除了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之外,L1GA5K与不同抗生素联合使用还具有协同或增效作用,能显着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杀菌动力学实验表明,L1GA5K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杀死抗生素耐药菌,且杀菌速度明显优于传统抗生素,与传统抗生素联合使用后还可加快抗生素的杀菌速度。除此之外,L1GA5K还能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这将有利于L1GA5K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总之,L1GA5K与抗生素联合用药能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提升抗生素的杀菌速度,还能通过增强细菌外膜渗透性抑制和逆转抗生素在革兰阴性菌中的耐药性,是较理想的抗生素佐剂候选化合物。本研究的第三部分工作采用不同电荷排列模式和不同带电氨基酸种类的修饰策略设计、合成了11条L1GA5K类似物,对L1GA5K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期望得到具有更高细胞选择性的类似物。实验结果表明,类似物K-1具有比L1GA5K更强的抗菌活性、更低的细胞毒性,说明电荷聚集于肽链N端的排列模式可能是降低抗菌肽细胞毒性并保留抗菌活性的一种可行方法。另外,酶解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K-1在胰蛋白酶中的稳定性相比L1GA5K提高了10倍。K-1与传统抗生素联合对抗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均具有协同或增效作用,并能在短时间内将细菌杀死,表现出快速杀菌作用。内外膜渗透性、扫描电镜、PI摄取和DNA泄露实验结果表明,K-1能破坏细菌细胞膜,增强细菌外膜渗透性,导致细胞内容物泄露而发挥抗菌作用。然而,K-1对细菌内膜渗透性仅表现出微弱的影响,说明电荷排列模式不同可能会导致抗菌肽作用机制的改变。综上所述,为了降低MP-C的毒性、研究其构效关系,我们递进式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类似物,筛选出了3条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和低溶血活性的类似物,并进行了安全性、稳定性、作用机制等系统评估。然后,考察了最优类似物L1GA5K作为抗生素佐剂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的潜能。同时,通过对L1GA5K进一步优化,得到了活性和稳定性更强、毒性更低的类似物K-1。本研究为今后抗菌肽设计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抗菌肽作为抗生素佐剂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王洁[5](2021)在《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应对微生物耐药带来的挑战,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亟需开发新药遏制微生物耐药性蔓延。喹唑酮是一类与临床抗感染药物喹诺酮仅在3-位有区别的抗菌骨架,而研究报道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与其3-位的羧基有关,从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近年来的研究也显示出喹唑酮类化合物在治疗微生物感染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该类衍生物不仅对许多耐药菌株有优异的抗菌活性和较宽的抗菌谱,还显示出良好的药代动力学性质,而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唑环的存在。五元芳杂环噻唑可通过氢键、静电作用等非共价键力与微生物体内的关键代谢酶、核酸和氨基酸等重要的生物学靶标结合从而增强化合物的活性,广泛存在许多抗菌药物中,为抗感染疾病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因此,本论文基于喹唑酮的结构特征和开发趋势及本课题组对噻唑的研究,利用药物拼合设计原理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构建全新结构的抗菌分子。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喹唑酮噻唑类化合物。并运用现代波谱手段对其结构和纯度进行了证实,通过探究所有新化合物的抗微生物效果,对其构效关系进行讨论和研究,并初步探索高活性分子的成药潜力和潜在的抗菌作用机制,具体的研究工作总结如下:1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a)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醋酸甲脒和含有不同取代基的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构建喹唑酮骨架Ⅱ-2a-d,再与溴化的2-乙酰基噻唑进行取代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Ⅱ-3a-d。化合物Ⅱ-3a分别与伯胺和肼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对应的目标产物甲亚胺类衍生物Ⅱ-4a-e和腙类化合物Ⅱ5a-e。此外,将Ⅱ-3a与盐酸羟胺缩合得到肟Ⅱ-6,再与不同卤代烃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Ⅱ-7a-g。(b)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为起始原料,分别与各种五元芳杂环醛、苯甲醛、苯并杂环醛和萘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一系列相应的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类目标产物Ⅲ-1a-e、Ⅲ-2a-n、Ⅲ-3a-e和Ⅲ-4。此外,还通过Ⅱ-3a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在80℃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备脂肪族喹唑酮噻唑Ⅲ-5。根据抗菌结果,以喹唑酮上含不同取代基的中间体Ⅱ-3b-c为起始原料,与对三氟甲基苯甲醛反应得到目标产物Ⅲ-6a-b。(c)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制备:以重要中间体Ⅱ-3a-e为起始原料,与不同的膦酸酯发生反应,得到膦酸酯类目标产物Ⅳ-1a-k,并将Ⅱ-3a与硼氢化钠反应,得到还原产物Ⅳ-2,该化合物再经二氯亚砜氯化得到氯化产物Ⅳ-3。2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高分辨质谱和/或X-射线单晶衍射等现代波谱手段证实了所有新制备的喹唑酮噻唑的结构,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试了化合物的纯度。3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活性:(a)系列Ⅱ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部分目标分子能够明显的抑制细菌或真菌的生长。其中化合物Ⅱ-7d对铜绿假单胞菌(MIC=0.01 mM)显示出较好的抑制活性,优于临床药物氯霉素和诺氟沙星。(b)系列Ⅲ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苯基类衍生物对被测细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其中含4-三氟甲基苯基的化合物Ⅲ-2j的抗菌效果最好,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均优于诺氟沙星。(c)系列Ⅳ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化合物中,大部分目标化合物显示出了较差的抗菌活性,而不含膦酸酯的目标化合物Ⅳ-3能够有效的抑制大肠杆菌和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生长,MIC值均为0.003 mM,优于临床药物诺氟沙星的抗菌活性。4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构效关系:(a)喹唑酮7-位上氯原子的存在和3-位上的乙酰噻唑的引入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都发挥着关键作用。(b)系列Ⅱ中,肟类衍生物比其它席夫碱类的抗菌效果更好。甲亚胺类衍生物中,水溶性基团有益于抗菌活性,而疏水性的脂肪链对抗菌活性是不利的。肟上饱和烷基链的存在比不饱和烷基链对化合物发挥生物活性更有利。(c)系列Ⅲ中,苯基的引入比其他芳香环的引入对抗菌效果更有利,并且苯基上取代基的存在也对抑制细菌的生长至关重要。(d)系列Ⅳ中,膦酸酯的引入尽管增大了化合物的水溶度但不利于化合物发挥抗菌活性,而氯原子的存在比羟基的存在更有利。5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成药潜力:(a)系列Ⅱ中,活性分子Ⅱ-7d不仅具有良好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物相似性和对正常肝细胞显示出较低的细胞毒性,还能够快速杀死铜绿假单胞菌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b)系列Ⅲ中,化合物Ⅲ-2j具有低溶血的性质,且该化合物还可以通过阻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诱导活性氧的产生而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此外,化合物Ⅲ-2j在与诺氟沙星联合使用时对抗革兰阴性菌表现出协同作用。(c)系列Ⅳ中,活性化合物Ⅳ-3不仅对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发展缓慢,并且满足里宾斯基五规则内,与诺氟沙星具有相同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评分,显示出良好的药物相似性和优异的药代动力学特性。6喹唑酮噻唑类新化合物的抗菌机制:(a)系列Ⅱ中,化合物Ⅱ-7d可以扰乱细菌细胞膜诱导细菌死亡,同时可以通过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和嵌入DNA阻止细菌生长。(b)系列Ⅳ中,化合物Ⅲ-2j不仅能够破坏细菌的外膜和内膜导致细胞质内容物泄漏,而且通过抑制乳酸脱氢酶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功能。同时,Ⅲ-2j可以插入DNA发挥强大的抗菌作用。(c)系列Ⅳ中,化合物Ⅳ-3不仅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细菌代谢,且能够与DNA拓扑异构酶Ⅳ结合从而阻止细菌生长。本论文将喹唑酮与噻唑杂合设计合成了三个系列的目标分子,并初步研究它们的抗菌能力、成药性和作用靶点。本论文共合成了 68个化合物,包括59个新目标化合物和9个中间体。一些目标化合物显示出强于临床药物或与之相当的抗菌能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低毒性、耐药性发展缓慢和快速杀菌的特性,且与临床药物联用显示出协同作用;初步的抗菌机制发现高活性化合物能干扰细菌细胞膜、导致膜内蛋白泄露、抑制细菌代谢和嵌入DNA等功能。这些研究表明这些高活性化合物具有作为新抗菌药的发展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王艳玲[6](2020)在《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菌耐药性问题目前已然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这一问题是伴随着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开始出现的。临床上出现严重耐药菌的感染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使用多黏菌素这一古老的抗生素,然而质粒携带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mobile colistin resistance gene,mcr-1)的出现,迅速引起科学家和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因为它使得多黏菌素作为治疗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感染“最后一道防线”也被冲破。如果临床上出现同时携带mcr-1和ndm-1(new delhi metallo-β-lactamases-1,ndm-1)等基因的“超级细菌”感染将会面临“无抗可用”,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急需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或制定新的抗耐药菌感染策略。我国科学家于2015年首次报道了位于质粒上的多黏菌素抗性基因mcr-1。目前全世界范围内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检测并报道了mcr-1基因的存在,由此可见mcr-1已经出现了全球流行的趋势。mcr-1基因序列全长1626 bp,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mcr-1基因与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相似性高达63%,MCR-1耐药酶具有和磷酸乙醇胺相同的生物学作用。MCR-1是位于质粒上的可快速水平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酶,其快速广泛的传播将导致细菌对多黏菌素的耐药性程度进一步加深,耐药范围进一步扩大。对耐药酶抑制剂联合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效果的评价是进行临床试验的必要前提。通过改良棋盘法从本实验室天然化合物库中筛选出具有潜在协同效果的MCR-1酶抑制剂,其中本研究以染料木素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了耐药酶抑制作用和机制的研究。染料木素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毒副作用较小,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目前还没有商品化的染料木素产品投入临床使用,其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研究至今无人报道。本研究首先对本实验室收集的mcr-1阳性菌进行基因鉴定和耐药性鉴定,然后通过棋盘法MIC试验、杀菌曲线试验、生长曲线试验、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和多黏菌素药敏检测等试验验证了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类抗生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即染料木素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所有mcr-1阳性受试菌株的抗菌活性。当染料木素为32μg/mL时,对不同MCR-1阳性菌的生长均无明显影响,进一步的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证实了染料木素并非通过抑制MCR-1耐药酶的表达来提高多黏菌素的抗菌活性的。此外,本研究应用实验室构建菌株E.coli W3110(pUC19-mcr-3)进行了多黏菌素与染料木素协同试验验证,发现染料木素同样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对MCR-3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本研究通过LDH检测试验和粘附试验确定了染料木素在32μg/mL浓度条件下对各种不同来源的细胞无潜在细胞毒性,同时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由细菌造成损伤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mcr-1阳性肺炎克雷伯菌建立小鼠肺炎模型,并应用染料木素和多黏菌素E进行不同的处理,通过检测小鼠的死亡率、菌落定植、炎性因子和病理变化等判断染料木素是否可增强多黏菌素E对小鼠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与感染组相比,染料木素(50 mg/kg)和多黏菌素E(10 mg/kg)单独治疗后,小鼠死亡率未见显着提高,肺脏组织病变程度未见改善,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植数也没有显着降低,而染料木素(50 mg/kg)联合多黏菌素E(10 mg/kg)治疗后,小鼠存活率显着提升,小鼠肺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显着的改善。因此,染料木素与多黏菌素具有显着的体内外协同抗耐药菌作用。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阐明了染料木素与MCR-1耐药酶之间的互作机制,确证了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结合位点。其中,介导MCR-1与染料木素结合的关键氨基酸残基为GLY-282、THR-283、TYR-287、ASN-482和ARG-490。通过氨基酸残基突变对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染料木素通过结合至MCR-1的酶催化活性区域附近,抑制MCR-1的功能使其失去活性,从而恢复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作用。此外,本研究还通过疏水性试验和MPNP检测试验进一步确证染料木素与MCR-1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恢复MCR-1阳性菌的膜表面电负性。综上所述,染料木素作为MCR-1耐药酶抑制剂,可显着提高多黏菌素类抗生素对携带MCR-1耐药酶的肠杆菌的体内外抗菌活性,有望为多黏菌素治疗临床耐药肠杆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胡松[7](2020)在《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免疫学分析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在检测领域备受关注。侧向流动免疫层析法(Lateral flow immunochromatography,LFI)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作为免疫学分析中最常用且发展最为成熟的两大筛查平台,因其简便、快速、特异性强且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环境监控以及食品安全检测等领域。然而,这两种免疫学分析方法的最大局限在于其检测灵敏度偏低,无法对微量及痕量目标物进行准确的定性及定量分析,难以满足某些实际应用的需求。如何提高这两种免疫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既往研究表明寻找新型标记物以及优化抗原(Antigen,Ag)与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亲和力是提高LFI和ELISA灵敏度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探讨了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可行性,从而拓宽了其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范围。第一章绪论对包括LFI和ELISA在内的免疫学分析方法系统地进行了介绍;对本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喹诺酮类(FQs)及磺胺类(SAs)药物进行了分述,其中包括两者的危害、限量标准及现有的检测方法等。第二章建立了基于时间分辨荧光微球的LFI用于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Sulfamethazine,SMZ)残留。本章创新性地将一种时间分辨荧光微球Eu(Ⅲ)-doped polystyrenenanoparticles(EuNP)与新设计的全抗原同时应用于LFI系统。动态光散射表征结果表明EuNP-mAb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系数,生物膜层干涉结果显示新设计的Ag与mAb之间的亲和力(3.214×10-5 M)远低于传统Ag与mAb之间的亲和力(3.875×10-9 M)。在最优工作条件下,EuNP-LFI用于检测生牛乳中SMZ残留时的最低定量检测限、线性范围及回收率分别为4.5 pg/mL、0.05-10 ng/mL 及 96.1%-108.2%。第三章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SMZ残留的LFI。本章利用了金磁纳米粒子(gold-magenetic nanobeads,AuMB)的富集作用、显色作用以及淬灭作用。简言之,AuMB与mAb偶联后,能够对样本中游离的目标物进行富集,AuMB-mAb复合物与试纸条测试线(Test line,Tline)上喷涂的全抗原结合后能够在T线上显色(起到肉眼判读作用),AuMB-mAb复合物能够淬灭T线上喷涂的荧光物质所发出的荧光信号(起到荧光定量作用)。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本方法的肉眼定性判读阈值为5 ng/mL,最低定量检测限及线性范围分别为 0.39 及 0.5-200 ng/mL。第四章建立了基于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的LFI用于检测九种食品基质中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的残留。本章利用微乳液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AIE荧光微球(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Fluorescent Microbeads,AIEFM),荧光光谱表征结果表明,AIEFM的荧光强度及Stoke’s shift比商业化的FITC荧光微球大,动态光散射表征结果表明,AIEFM-mAb复合物体系具有良好的分散系数,上述特性均有利用LFI灵敏度的提高。本方法在对蜂蜜、鸡蛋、鸡肉、生牛乳、牛肉、羊肉、鱼肉、猪肝以及猪肉中的NOR检测时,其最低定量检测限分别为0.03、0.03、0.02、0.04、0.14、0.30、0.15、0.04 和 0.22ng/mL,相应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05-20、0.05-10、0.05-10、0.05-20、0.5-100、1-200、0.5-100、0.05-10 和 0.5-200ng/mL。利用建立好的 AIEFM-LFI对135个食品样本(基于上述九种食品基质)中的NOR进行了检测,并与液质联用技术的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AIEFM-LFI能够准确地筛查出阳性样本。第五章利用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同时结合机器学习方法,成功筛选到了目标异源竞争抗原(Heterologous competitive antigen,HCA)从而显着提高了 ELISA灵敏度。本章首先成功制备了抗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的mAb。利用Molelular Operating Enviroment操作软件计算了不同FQs的分子描述符。随后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对分子描述符以及相应全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进行了分类学习,结果表明分类学习能够很好地辅助筛选到目标HCA。基于筛选到的竞争抗原(sarafloxacin-BSA)的ELISA的灵敏度比传统ELISA的灵敏度提高了10倍。本章提出的策略能够在制备出普通抗体(不对免疫原进行额外修饰的情况下)的基础上,有效地筛选合适的HCA以提高ELISA的灵敏度。第六章探讨了利用半抗原之间的交叉反应率筛选目标HCA用于提高ELISA灵敏度的可行性。本章首先研究了同源包被原与mAb配对情况下,15种FQs之间的交叉反应率。随后将上述15种FQs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偶联形成包被原,并测定这15种包被原与mAb配对情况下的ELISA灵敏度。结果表明,交叉反应率为0.77%至49.92%的FQs所对应的HCA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高于同源包被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随后测定了其他四种FQs的交叉反应率及相应全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并利用聚类分析、逻辑回归等算法对上述结果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均验证了上述交叉反应率范围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生物膜层干涉及分子模拟结果也揭示了可通过交叉反应率找到潜在的HCA,从而提高ELISA或其他免疫学分析方法的灵敏度。第七章对全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展望了未来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方向与思路。

王涛[8](2020)在《苄(亚)砜香豆素和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指出磷酸肌醇-3激酶(PI3K)在细胞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生理过程,其异常活化会导致肿瘤的发生。以PI3K为靶点开发抗肿瘤药物成为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目前仅有三个PI3K抑制剂在全球上市,加快PI3K抑制剂的研制十分必要。PI3K抑制剂Rigosertib能有效抑制PI3Kα和PI3Kβ的活性,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广泛的增殖抑制活性,且在临床研究中抗肿瘤作用明显,是一种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基于Rigosertib开展新结构的PI3K抑制剂研究,对研发高效安全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意义。电离辐射会导致动物和人机体多系统损伤,亦能直接或间接损伤DNA,引起急性放射病,危害人类健康。抗辐射药物能够对抗辐射所致多系统损伤,有效缓解急性放射病的症状。虽然国内外发现了一系列有效的药物,但还存在很多缺点。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批准针对DNA损伤修复的人体辐射防护药物。Ex-Rad是一种作用于p53信号通路、修复DNA损伤的新型辐射防护剂,在体内外研究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辐射活性。基于Ex-Rad开展新结构的抗辐射活性分子研究,对研制高效、低毒、质量稳定的抗辐射新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igosertib和Ex-Rad结构相似,都属于苯乙烯苄基砜类化合物,但生物活性差别很大。本论文以二者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设计合成新结构化合物,以期获得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抗肿瘤或抗辐射药物分子。主要工作包括:1、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与合成(1)从苯乙烯苄砜类化合物的母核出发,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将苯乙烯苯环邻位取代与烯烃的2-位相连,得到含香豆素或2-喹诺酮片段的新母核;结合前期合成的香豆素类化合物和苯乙烯苄砜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母核中保留磺酰基或亚磺酰基,确定了芳香环上取代基的种类、数量和位置。最终,设计了一系列苄(亚)砜香豆素和苄(亚)砜喹诺酮类化合物。(2)经文献调研和实验探索,确定了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最终合成得到84个苄(亚)砜香豆素类化合物和42个苄砜喹诺酮类化合物,结构经NMR和HRMS确证。2、化合物的活性评价对上述合成的126个化合物及前期合成的88个类似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全部或部分进行了抗肿瘤、抗辐射和抗炎活性研究。(1)通过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初步评价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N29、Br12和17e的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最为突出。N29和Br12对6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15~30μM和30~40μM;17e对五种肿瘤细胞的IC50为11~20μM;合成得到的苄砜喹诺酮类化合物普遍没有抗肿瘤活性,IC50大于100μM。(2)采用ELISA方法计算化合物对PI3K活性的抑制作用。在浓度为20μM时,N29和Br12对PI3K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50.3±4.8%和50.8±7.0%,与Rigosertib(抑制率53.2±3.6%)相当。(3)初步评价了化合物的抗辐射活性。细胞学实验结果显示,苄亚砜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辐射活性普遍高于苄砜香豆素。与阴性照射组相比,在20μM、30μM和40μM三个浓度时,化合物16n、16o、16aa、19s和N18均能极显着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与Ex-Rad相比,16n和16aa在20μM时显着提高细胞存活率,19s和N18在30μM时显着提高细胞存活率(P<0.05)。(4)选取4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评价。多数受试化合物能显着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激酶活性抑制实验表明,在浓度为10μM时,化合物9c、15m和15i对环氧酶-1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45.6±2.0%、46.2±4.6%和46.7±4.6%,Br01和Br02对环氧酶-2的抑制作用最强,抑制率分别为33.5±5.0%和35.7±4.0%;小鼠耳肿胀抑制实验评价了6个化合物的体内抗炎活性,当剂量为10 mg/kg时,Br02在目标化合物中的活性最好,对鼠耳肿胀的抑制率为34.6%。3、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不同取代基取代的苄(亚)砜香豆素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抗辐射或抗炎活性:当n=2,R1为F或Br,R2为6-NO2或6-Br取代时,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强;当n=1,R1为卤素或4-CH3,R2为6-NO2时,化合物抗辐射活性强;当n=1,R1为NO2,R2为甲氧基取代时,化合物对环氧酶-1的抑制作用强;当n=2,R1为甲氧基,R2为Br取代时,化合物对环氧酶-2的抑制率高,抗炎活性强。本论文合成126个目标化合物,对目标化合物和前期合成的88个类似结构类型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和抗辐射活性评价,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抗炎活性评价。发现2个化合物(N29和Br12)抗肿瘤活性显着,4个化合物(16n、16aa、19s和N18)抗辐射活性强于Ex-Rad,1个化合物(Br02)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初步分析总结了化合物的构效关系。以上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结构设计合理,获得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同类化合物,也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孙姣姣[9](2020)在《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的治疗癌症手段有:手术治疗、化疗、放疗、激素疗法、中药疗法等。其中化疗是最多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化疗作为全身性治疗癌症的药物,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有一定的损害,且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常常导致化疗失败,因此开发出具有靶向性、低毒副作用、患者方便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仍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氟诺酮类抗菌药因其具有抗菌活性好、耐药率低、体内分布广、抗菌谱广等优良特性,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氟诺酮抗菌药的代表药物有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氟喹诺酮是通过DNA促旋酶和DNA拓扑异构酶Ⅳ来发挥抗菌作用。研究表明拓扑异构酶也是抗肿瘤重要的靶点,且已有拓扑异构酶抑制剂上市,如喜树碱、依托泊苷、阿霉素和米托蒽醌等。构效关系表明:氟喹诺酮C-3羧基被认为是抗菌必不可少的基团,却不是抗肿瘤必要的基团。因此对氟喹酮类化合物进行C-3位的修饰改造,有望将其抗菌作用转变为抗肿瘤作用。靶向药物因其具有副作用小、针对性强以及患者方便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其中小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PTK IS)的研究最为火热。在小分子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化合物的结构类型中(喹啉类、嘧啶胺及嘧啶类、喹唑林类、芳香脲类等)均有活性基团芳香胺或氨基嘧啶结构。基于此本文利用药效团拼合原理将优势药效团氨基嘧啶替代氟喹诺酮C-3羧基,设计出33个氟喹酮嘧啶衍生物。通过药效团的拼合,实现活性的叠加,为构建新型结构的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提供新的途径和参考。本文以临床使用的抗菌药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为原料,与酰化试剂酸酐-醋酸反应生成乙酰环丙沙星/乙酰诺氟沙星,诺氟沙星与氨基保护试剂BOC-酸酐反应生成BOC-诺氟沙星。三种原料在DMF溶剂中与羰基二咪唑(CDI)反应生成乙酰环丙沙星/乙酰诺氟沙星/BOC-诺氟沙星咪唑酰胺,接着在吡啶中与盐酸羟胺反应生成乙酰环丙沙星/乙酰诺氟沙星/BOC-诺氟沙星羟肟酸,经过洛森(Lossen)重排反应生成氟喹诺酮-3-胺。氟喹诺酮中间体与2,4-二氯嘧啶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嘧啶氟喹诺酮3-胺,最后与芳香胺进行缩合反应生成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其结构经1HNMR、LC-MS和IR确证。用MTT法评价了所合成的33个目标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结肠癌细胞CT-26的体外抗细胞增殖作用。结果显示,所合成的化合物对三种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强于原料药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总体来说,化合物对A549和CT-26的抗肿瘤作用比SMMC-7721强(除了化合物7j对SMMC-7721的IC50低于对照品阿霉素),其中对A549的效果最好。目标产物7d、7f、7i、8b、8d、8e、9a、9b、9c、9f和9j对A-549的抗肿瘤活性的IC50低于10μg/m L。实验结果表明:吸电子取代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优于给电子基取代的化合物,特别含有3,4-二氯和间三氟甲基取代的化合物对A549的抗肿瘤活性显着高于其它取代基,其中7d、7f、8d、9b和9f与对照品阿霉素活性相当。芳香胺取代的嘧啶喹啉酮盐酸盐目标产物对A549的抗增殖作用强于SMMC-7721和CT-26,对SMMC-7721的作用最差,其中9b和9f对A549的IC50低于对照品阿霉素。综上可知,将优势药效团氨基嘧啶替代氟喹诺酮的C-3羧基,构建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有利于提高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这也为研究氟喹诺酮抗肿瘤方面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郑育基[10](2020)在《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文中指出目前危害养鸡业的细菌性疾病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和支原体,其中大肠杆菌病与沙门氏菌病是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为此在育雏期通过适当途径给予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药物防治雏鸡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感染已成为养鸡业的惯例。恩诺沙星为第一个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防控鸡的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集约化养鸡中恩诺沙星通过混饲或混饮方式给药极容易被滥用,进而导致耐药性产生。开展恩诺沙星注射液用于1日龄雏鸡耐受性和药动学研究,不仅对指导恩诺沙星注射液的临床合理用药、预测药物在雏鸡体内蓄积特性和残留消除规律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且为育雏早期细菌性疾病的防控提供了一种可替代选择药物,对减少目前喹诺酮类药物在育雏期混饮或混饲这种群体给药方式的种种弊端、防止或延缓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1、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耐受性试验120只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成5组,采用多剂量水平给药进行耐受性研究,其中受试药物分别设最大推荐剂量(2mg/只)、3倍最大推荐剂量(6mg/只)、5倍最大推荐剂量(10mg/只)和10倍最大推荐剂量(20mg/只)共四个剂量组,另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给药途径均为一侧颈部皮下注射,每只注射体积均为0.1mL。试验期间通过一般临床观察、增重、死亡率、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参数测定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靶动物试验期间各剂量组的所有雏鸡临床表现正常。WBC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在7d时,与对照组相比1倍、3倍和5倍剂量组差异显着(P<0.05),10倍剂量组差异极显着(P<0.01),对ALB、GLO、ALP和CHO生化指标有影响,其他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参数指标无剂量相关差异。实验结果表明,2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推荐剂量下皮下注射给药对1日龄雏鸡有较高的安全性,雏鸡可耐受5倍高的推荐剂量而不会对雏鸡产生明显不良反应。2、建立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血浆样品中的药物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色谱柱采用Agilent HP-C18(4.6×250mm,5μ m),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278nm,发射波长450 nm;流动相为0.05mol/L磷酸/三乙胺-乙腈(82:18,V/V)溶液。结果表明,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在0.05~10m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低、中、高三个添加浓度(0.05、0.5、1Omg/L)下平均回收率在87.26%~106.36%之间,日内变异系数低于8.97%,日间变异系数在低于7.92%,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mg/L和0.05mg/L。将处理好的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标准液在-20℃冻存条件下放置6个月可保持稳定,自动进样器样品盘可稳定保持8h,循环冻融对血浆中待测物稳定性无影响。本方法建立的血浆提取净化和检测条件可用于准确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的含量。3、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240只体重约50g的1日龄雏鸡随机分成两个剂量组,其中一组经颈部一侧皮下单次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lmg(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20mg/kg·bw),另一组同样给药2mg(稀释后的注射体积为0.1mL,相当于40mg/kg·bw)。给药后按预定的时间点采集血样,血样中的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环丙沙星含量采用经验证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实测药时数据采用WinNolin8.0软件处理非房室模型分析。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20 mg/kg·bw和40 mg/kg·bw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4h,Cmax分别为3.75μg/mL和4.92μg/mL,AUClast分别为 40.45 h·μg/mL 和 78.2 h·μg/mL,t1/2 分别为 7.37h 和 6.53h,MRTlast 分别为 8.6h和11.42h,CL为0.49L/h/kg。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随给药剂量增加,吸收达峰时间相应地提前,其峰浓度并没有与给药剂量成比例升高(两者之比为1:1.31),但反映药物吸收程度的AUC具有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93)。结果还表明,给药剂量和鸡的日龄对恩诺沙星在1日龄雏鸡体内的消除半衰期无明显影响。恩诺沙星的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的Tmax分别为8h和12h,Cmax分别为0.46μg/mL 和 0.54μg/mL,AUClast 分别为 3.97 h·μg/mL 和 6.66 h·μg/mL,t1/2 分别为 4.23h和5.29h。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单剂量皮下注射恩诺沙星注射液后,活性代谢物环丙沙星的达峰时间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延迟。达峰浓度无剂量相关性(两者比为1:1.17),但AUC具有一定剂量相关性(两者之比为1:1.67)。结合前期临床有效性和靶动物耐受性实验结果,防治1日龄雏鸡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建议20%恩诺沙星注射液皮下注射的推荐剂量为20 mg/kg·bw(约相当于1 mg/只)。

二、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药物化学中构效关系的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三部分”
    1.1 与受体结合的药物
    1.2 与酶作用的药物
2 “一核心”
3 “多构型”
4 结论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前言
    1.1 立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喹恶啉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1.2.2 喹恶啉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2.3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4 细胞自噬和ROS发挥抗结核杆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细胞
        2.1.2 药物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溶液配制
        2.1.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2.1.6 细菌培养
        2.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2.1.8 抗真菌活性的测定
        2.1.9 细胞培养
        2.1.10 细胞毒性
        2.1.11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2.1.12 3D-QSAR
        2.1.13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2.2 结果
        2.2.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的结构表征
        2.2.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理化性质
        2.2.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TZN1~26)抗菌活性
        2.2.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2.2.5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2.3 讨论
        2.3.1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2.3.2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2.3.3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2.3.4 新型噻唑烷酮-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2.4 小结
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种与细胞
        3.1.2 药物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溶液配制
        3.1.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合成
        3.1.6 细菌培养
        3.1.7 抗菌活性的测定(MIC)
        3.1.8 细胞培养
        3.1.9 细胞毒性
        3.1.10 抗结核杆菌活性的测定
        3.1.11 3D-QSAR
        3.1.12 化合物理化性质预测
    3.2 结果
        3.2.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的结构表征
        3.2.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理化性质
        3.2.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NCH1~33)抗菌活性
        3.2.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细胞毒性结果
        3.2.5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3D-QSAR研究
    3.3 讨论
        3.3.1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设计与合成
        3.3.2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抗菌活性的分析
        3.3.3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构效关系分析
        3.3.4 新型含氮杂环-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3.4 小结
4 喹恶啉类化合物抗菌作用机制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蛋白酶
        4.1.2 菌种与细胞
        4.1.3 药品与试剂
        4.1.4 溶液配制
        4.1.5 主要仪器和设备
        4.1.6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试验
        4.1.7 酶动力学试验
        4.1.8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1.9 E.coli DNA Topoisomerase Ⅳ活性抑制试验
        4.1.10 细胞复苏、传代和冻存
        4.1.11 细胞毒性
        4.1.12 体外结核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
        4.1.13 细胞膜完整性检测
        4.1.14 结核杆菌ATP水平测定
        4.1.15 胞内氧自由基检测(cROS、mROS)
        4.1.16 qRT-PCR检测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
        4.1.17 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蛋白表达水平
        4.1.18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4.1.19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DNA聚合酶Ⅰ活性抑制结果
        4.2.2 DNA连接酶活性抑制试验
        4.2.3 DNA拓扑异构酶活性抑制试验
        4.2.4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的细胞毒性
        4.2.5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干扰结核杆菌能量稳态的平衡
        4.2.6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增加
        4.2.7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诱导结核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自噬
    4.3 讨论
        4.3.1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3.2 喹恶啉类化合物对结核杆菌作用机制的研究
    4.4 小结
5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Ⅰ 研究生简介
    附录Ⅱ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Ⅲ 新型喹恶啉-N~1,N~4-二氧化物核磁图谱
    附录Ⅳ 菌种PCR鉴定
    附录Ⅴ 文献综述 抗菌药物主要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

(3)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抗肿瘤药概况
    1.2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概况
        1.2.1 蛋白激酶抑制剂
        1.2.2 单克隆抗体
    1.3 PI3K/AKT/mTOR信号轴通路
    1.4 缺氧诱导因子
    1.5 PI3K/AKT/mTOR抑制剂研究进展
        1.5.1 PI3K抑制剂
        1.5.2 mTOR抑制剂
        1.5.3 PI3K class I与 mTOR双重抑制剂
        1.5.4 AKT抑制剂
    1.6 小结
第2章 C-8 位含取代吡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与逆合成分析
        2.1.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2.1.2 目标化合物的逆合成分析
    2.2 合成实验部分
        2.2.1 仪器与化学试剂
        2.2.2 合成路线
        2.2.3 合成方法
    2.3 体外活性实验
        2.3.1 实验材料
        2.3.2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2.3.3 噻唑蓝(MTT)实验
        2.3.4 mTOR激酶活性实验
        2.3.5 PI3K激酶活性实验
        2.3.6 蛋白免疫印迹实验
        2.3.7 EdU实验
        2.3.8 细胞迁移实验
        2.3.9 细胞集落形成实验
    2.4 分子对接实验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合成实验部分
        2.5.2 目标化合物17a~17m对 HIF-1α表达抑制作用及细胞活力的影响
        2.5.3 目标化合物17a~17m对 mTOR/PI3K激酶活性的影响
        2.5.4 代表化合物17d对HIF-1α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5.5 分子对接实验
    2.6 小结
第3章 N-1 位含取代哌啶基、1,2,3,6-四氢吡啶-4-基、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3.2 合成实验部分
        3.2.1 仪器与试剂
        3.2.2 N-1 位含取代哌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28a~28e)合成
        3.2.3 N-1 位含1,2,3,6-四氢-4-吡啶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36a~36i)合成
        3.2.4 N-1 位含8-氮杂双环[3.2.1]辛-2-烯-3-基的咪唑酮并[4,5-c]喹啉衍生物(44a~44e)合成
    3.3 体外活性实验
        3.3.1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3.3.2 噻唑蓝(MTT)实验
        3.3.3 mTOR激酶活性实验
        3.3.4 PI3K激酶活性实验
    3.4 分子对接实验
    3.5 结果与讨论
        3.5.1 合成实验部分
        3.5.2 目标化合物28a~28e,36a~36i,44a~44e对 HIF-1α表达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3.5.3 目标化合物28a~28e,36a~36i,44a~44e对 mTOR/ PI3K激酶活性的影响
        3.5.4 分子对接实验
    3.6 小结
第4章 C-7 位含醚或硫醚的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
    4.1 研究背景及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4.1.1 研究背景
        4.1.2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4.2 合成实验部分
        4.2.1 仪器与试剂
        4.2.2 C-7 位含取代硫醚基的β-氨基醇衍生物 54~56 合成
        4.2.3 C-7 位含取代硫醚的衍生物64 合成
        4.2.4 中间体69、73和78 的合成
        4.2.5 C-7 位含醚键的衍生物86 合成
        4.2.6 (±)-(2-氨基-7-正辛基-1,2,3,4-四氢萘-2-基)((±)-87)的手性拆分
        4.2.7 (±)-(2-氨基-6-(((3-苯甲氧基)苯基)硫代)-1,2,3,4-四氢萘-2-基)甲醇((±)-88)的手性拆分
        4.2.8 (±)-((2-氨基-7-((4-(苯甲氧基)苯基)硫代)-1,2,3,4-四氢萘-2-基)甲醇((±)-89)的手性拆分
    4.3 [~(35)S]GTPγS结合试验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实验部分
        4.4.2 [~(35)S]GTPγS结合试验
    4.5 小结
第5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部分化合物光谱图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抗菌肽Mastoparan-C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构效关系及其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抗生素的发展及其耐药性
        1.1.1 抗生素的发展
        1.1.2 抗生素耐药性
    1.2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的解决措施
        1.2.1 发展新的抗生素
        1.2.2 恢复现有抗生素的活性
    1.3 抗菌肽简介
        1.3.1 抗菌肽的概念、来源及结构
        1.3.2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1.3.3 影响抗菌肽生物活性的主要相关参数
        1.3.4 抗菌肽作为抗生素佐剂的应用研究
        1.3.5 抗菌肽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3.6 提高抗菌肽稳定性的修饰策略
        1.3.7 降低抗菌肽全身毒性的修饰策略
    1.4 天然抗菌肽Mastoparan-C的研究背景
第二章 抗菌肽Mastoparan-C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构效关系研究
    2.1 设计思路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1 实验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Mastoparan-C及其类似物的固相合成
        2.3.2 最低抑菌浓度(MIC)
        2.3.3 溶血活性
        2.3.4 细胞毒性
        2.3.5 二级结构
        2.3.6 酶解稳定性
        2.3.7 盐敏感
        2.3.8 杀菌动力学
        2.3.9 联合用药
        2.3.10 诱导耐药
        2.3.11 血浆稳定性
        2.3.12 抗炎活性
        2.3.13 外膜渗透性
        2.3.14 内膜渗透性
        2.3.15 PI摄取
        2.3.16 扫描电镜
        2.3.17 急性毒性
        2.3.18 统计学分析
    2.4 实验结果
        2.4.1 类似物的合成
        2.4.2 类似物的理化性质
        2.4.3 类似物的二级结构、抗菌活性和体外毒性
        2.4.4 酶解稳定性
        2.4.5 盐敏感
        2.4.6 杀菌动力学
        2.4.7 联合用药
        2.4.8 诱导耐药
        2.4.9 耐药逆转及其机制
        2.4.10 血浆稳定性
        2.4.11 炎症因子
        2.4.12 作用机制
        2.4.13 急性毒性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抗菌肽Mastoparan-C类似物L_1GA_5K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作用的进一步拓展研究
    3.1 设计思路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1 实验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最低抑菌浓度(MIC)
        3.3.2 联合用药
        3.3.3 诱导耐药
        3.3.4 外膜渗透性
        3.3.5 生物膜抑制
        3.3.6 杀菌动力学
    3.4 实验结果
        3.4.1 诱导耐药
        3.4.2 获得耐药性菌株的MIC测定
        3.4.3 耐药逆转
        3.4.4 作用机制考察
        3.4.5 杀菌动力学
        3.4.6 抑制生物膜活性
        3.4.7 联合用药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抗菌肽Mastoparan-C类似物L_1GA_5K的进一步优化
    4.1 设计思路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L_1GA_5K类似物的固相合成
        4.3.2 最低抑菌浓度(MIC)
        4.3.3 溶血活性
        4.3.4 细胞毒性
        4.3.5 二级结构
        4.3.6 酶解稳定性
        4.3.7 盐敏感
        4.3.8 杀菌动力学
        4.3.9 联合用药
        4.3.10 抑制生物膜
        4.3.11 诱导耐药
        4.3.12 外膜渗透性
        4.3.13 内膜渗透性
        4.3.14 DNA泄露
        4.3.15 扫描电镜
        4.3.16 炎症因子
    4.4 实验结果
        4.4.1 L_1GA_5K类似物的合成
        4.4.2 L_1GA_5K类似物的理化性质
        4.4.3 二级结构
        4.4.4 抗菌活性
        4.4.5 溶血活性
        4.4.6 细胞选择性
        4.4.7 细胞毒性
        4.4.8 酶解稳定性
        4.4.9 盐敏感
        4.4.10 联合用药
        4.4.11 杀菌动力学
        4.4.12 抑制生物膜活性
        4.4.13 诱导耐药
        4.4.14 作用机制研究
        4.4.15 抗炎活性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工作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喹唑酮化合物抗微生物研究新进展及论文选题
    1.1 引言
    1.2 喹唑酮衍生物抗菌研究
        1.2.1 五元芳杂环修饰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2 席夫碱衍生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3 熔融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2.4 其它的喹唑酮抗菌衍生物
    1.3 喹唑酮衍生物抗结核杆菌研究
    1.4 喹唑酮衍生物抗病毒研究
    1.5 喹唑酮衍生物抗寄生虫研究
    1.6 本章小结
    1.7 论文选题思想
第二章 亚胺衍生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2.1 引言
    2.2 设计思想
    2.3 实验部分
        2.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2.3.3 生物活性实验步骤
        2.3.4 杀菌动力学实验步骤
        2.3.5 耐药性实验步骤
        2.3.6 细胞毒性实验步骤
        2.3.7 ADME实验步骤
        2.3.8 细胞膜通透性实验步骤
        2.3.9 分子对接步骤
        2.3.10 与DNA相互作用实验步骤
    2.4 结果与讨论
        2.4.0 合成
        2.4.1 单晶分析
        2.4.2 抗菌活性研究
        2.4.3 杀菌动力学
        2.4.4 细菌耐药性
        2.4.5 细胞毒性
        2.4.6 ADME预测
        2.4.7 细胞膜通透性
        2.4.8 分子对接
        2.4.9 与DNA的相互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烯酮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3.1 引言
    3.2 设计思想
    3.3 实验部分
        3.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3.2 目标化合物及其中间体的合成
        3.3.3 抗菌活性步骤
        3.3.4 溶血研究
        3.3.5 活性氧测定
        3.3.6 抗生物膜研究
        3.3.7 耐药性研究
        3.3.8 细菌细胞膜
        3.3.9 细胞代谢
        3.3.10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3.11 药物联用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合成
        3.4.2 单晶分析
        3.4.3 抗菌活性和溶血研究
        3.4.4 细胞内活性氧
        3.4.5 抗生物膜研究
        3.4.6 细菌耐药性
        3.4.7 细菌细胞膜
        3.4.8 细菌代谢研究
        3.4.9 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3.4.10 药物联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羟乙基桥联的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抗菌作用研究
    4.1 引言
    4.2 设计思想
    4.3 实验部分
        4.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3.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4.3.3 性质实验步骤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合成
        4.4.2 抗菌活性研究
        4.4.3 耐药性
        4.4.4 ADME预测
        4.4.5 细胞膜通透性
        4.4.6 细胞代谢
        4.4.7 分子对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代表性化合物的谱图
基金支持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成果

(6)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1 我国细菌耐药性现状
        1.1.1 我国临床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1.1.2 我国动物源性细菌耐药性现状分析
        1.2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
        1.2.1 产生相关耐药酶
        1.2.2 改变抗生素作用靶点
        1.2.3 改变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1.2.4 通过主动外排作用
        1.2.5 形成生物被膜
        1.3 细菌耐药性与致病性
    第2章 MCR-1介导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2.1 MCR-1介导的多黏菌素耐药机制
        2.1.1 MCR-1的发现及传播机制
        2.1.2 MCR-1的流行现状
        2.1.3 MCR-1介导的耐药机制
        2.1.4 MCR-1传播造成的危害
        2.2 多黏菌素研究现状
        2.2.1 多黏菌素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2.2.2 多黏菌素的特性
        2.2.3 多黏菌素的临床应用情况
        2.2.4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特点
        2.2.4.1 多黏菌素的药理学特点
        2.2.4.2 多黏菌素的毒理学特点
        2.3 多黏菌素耐药菌的防治策略
        2.3.1 多种抗生素联合策略
        2.3.2 开发新型抗菌药物
        2.3.3 MCR-1抑制剂的研究
    第3章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现状
        3.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
        3.1.1 抗癌作用研究
        3.1.2 抗氧化作用研究
        3.1.3 抗菌作用研究
        3.1.4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作用研究
        3.1.5 异黄酮对脑血管的作用研究
        3.1.6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作用研究
        3.2 染料木素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3.2.1 染料木素抗癌作用
        3.2.2 抗氧化作用研究
        3.2.3 心血管保护作用研究
        3.2.4 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3.2.5 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研究
    第4章 染料木素提取分离和结构改造研究现状
        4.1 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4.2 染料木素的构效关系研究现状
        4.3 染料木素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现状
        4.3.1 提取方法
        4.3.2 纯化方法
        4.3.3 其它方法
        4.4 染料木素与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 药品及试剂
        1.1.1.2 菌株
        1.1.1.3 相关仪器和设备
        1.1.2 试验方法
        1.1.2.1 临床分离mcr-1阳性菌的鉴定
        1.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1.1.2.3 MCR-1抑制剂的筛选
        1.1.2.4 统计学分析
        1.2 试验结果
        1.2.1 mcr-1阳性菌鉴定结果分析
        1.2.2 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
        1.2.3 MCR-1耐药酶抑制剂的筛选结果
        1.2.4 其他异黄酮类化合物的抑制效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体外协同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1.1 药品及试剂
        2.1.1.2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1.3 菌株
        2.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如下:
        2.1.2 试验方法
        2.1.2.1 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检测
        2.1.2.2 生长曲线试验
        2.1.2.3 时间-杀菌曲线试验
        2.1.2.4 抑菌环试验
        2.1.2.5 统计学分析
        2.2 结果
        2.2.1 染料木素特异性增强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的抗菌活性
        2.2.2 染料木素对受试菌株生长的影响
        2.2.3 染料木素协同多黏菌素对受试菌株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2.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药敏检测
        2.3 讨论
        2.4 小结
    第3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由细菌介导的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1.1 受试菌株与细胞株
        3.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3.1.2 方法
        3.1.2.1 染料木素对不同细胞的细胞毒性检测试验
        3.1.2.2 黏附实验
        3.1.2.3 统计学分析
        3.2 结果
        3.2.1 染料木素的细胞毒性
        3.2.2 染料木素可增强多黏菌素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3.3 讨论
        3.4 小结
    第4章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阳性菌感染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1.1 菌株和试验动物来源
        4.1.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
        4.1.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4.1.2 方法
        4.1.2.1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4.1.2.2 评价指标
        4.1.2.3 统计学分析
        4.2 结果
        4.2.1 染料木素提高多黏菌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
        4.2.2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缓解肺炎克雷伯菌对小鼠肺脏组织的损伤
        4.2.3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降低肺炎克雷伯菌在小鼠肺组织中的定植
        4.2.4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E可显着改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肺脏水肿症状
        4.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可降低小鼠肺组织中的炎性反应
        4.3 讨论
        4.4 小结
    第5章 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机制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1.1 药品及试剂
        5.1.1.2 菌株和仪器
        5.1.2 方法
        5.1.2.1 Western blot试验
        5.1.2.2 MPNP检测试验
        5.1.2.3 Zeta点位的测定
        5.1.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分子对接
        5.1.2.5 MCR-1突变体菌株构建
        5.1.2.6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重组菌株的MIC检测
        5.2 结果
        5.2.1 染料木素对MCR-1表达的影响
        5.2.2 MPNP检测结果分析
        5.2.3 Zeta电位检测结果分析
        5.2.4 染料木素与MCR-1的相互作用分析
        5.2.5 染料木素联合多黏菌素对MCR-1突变子的MIC检测
        5.3 讨论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索引
第1章 引言
    1.1 方法学概述
        1.1.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1.1.2 免疫层析法(LFI)
        1.1.3 ELISA及LFI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1.2 氟喹诺酮类药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2.1 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1.2.2 FQs残留的毒性
        1.2.3 限量标准
        1.2.4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1.3 磺胺类药物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1 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1.3.2 SAs残留的毒性
        1.3.3 限量标准
        1.3.4 磺胺类药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1.4 新型信号输出纳米材料研究进展
    1.5 异源竞争模式研究进展
    1.6 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意义
第2章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超灵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2.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试剂材料
        2.1.2 仪器设备
        2.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2.2 实验方法与步骤
        2.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2.2.2 EuNP的表征
        2.2.3 EuNP-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2.2.4 抗原抗体亲和力的测定
        2.2.5 EuNP-LFI的研制
        2.2.6 加标生牛乳样本的前处理
        2.2.7 试纸条检测性能的评估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两种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2.3.2 EuNP及EuNP-mAb的表征
        2.3.3 抗体与两种检测抗原的亲和力
        2.3.4 抗体偶联量的优化
        2.3.5 PBS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2.3.6 特异性实验
        2.3.7 生牛乳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2.3.8 准确度及精密度评价
    2.4 本章小节
第3章 双信号模式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3.1 主要实际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试剂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3.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3.2.2 FM-BSA的制备
        3.2.3 AuMB的表征
        3.2.4 AuMB-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3.2.5 AuMB-LFI的研制
        3.2.6 试纸条关键参数的优化
        3.2.7 免疫学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3.2.8 特异性分析
        3.2.9 生牛乳中SMZ的检测
    3.3 结果与讨论
        3.3.1 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3.3.2 AuMB及AuMB-mAb的表征
        3.3.3 AuMB-LFI关键参数的优化结果
        3.3.4 免疫动力学优化结果
        3.3.5 AuMB-LFI的特异性评估结果
        3.3.6 生牛乳样本中SMZ的检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九种动物源性食品中的诺氟沙星残留
    4.1 主要实际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试剂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4.2.1 检测抗原的制备与表征
        4.2.2 AIE荧光微球的制备
        4.2.3 AIEFM-mAb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4.2.4 AIEFM-LFI的研制
        4.2.5 试纸条体系免疫动力学曲线的建立
        4.2.6 试纸条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4.2.7 九种样本的前处理方法
        4.2.8 AIEFM-LFI实现对九种样本中NOR的检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检测抗原的成功制备
        4.3.2 AIEFM及AIEFM-mAb的表征
        4.3.3 AIEFM-LFI关键参数优化结果
        4.3.4 免疫动力学分析结果
        4.3.5 AIEFM-LFI在PBS中检测灵敏度的确定
        4.3.6 AIEFM-LFI在九种食品样本中标准曲线的建立
        4.3.7 回收率实验
        4.3.8 仪器法确证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辅助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5.1 仪器与化学试剂
        5.1.1 材料与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紫外鉴定
        5.2.2 小鼠免疫
        5.2.3 细胞融合
        5.2.4 细胞的培养与筛选
        5.2.5 杂交瘤细胞的亚克隆
        5.2.6 杂交瘤细胞的冻存
        5.2.7 体内诱生腹水瘤法制备单克隆抗体
        5.2.8 单克隆抗体的鉴定
        5.2.9 对训练样本的分子描述符及其相应的CR进行机器学习
        5.2.10 利用测试样本对分类学习结果进行评价
        5.2.11 分析单克隆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的识别能力
        5.2.12 以合适异源竞争抗原作为包被原检测原料乳中的ENR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全抗原的成功合成
        5.3.2 小鼠抗血清效价鉴定结果
        5.3.3 单克隆抗体的效价鉴定结果
        5.3.4 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标准曲线
        5.3.5 抗体与喹诺酮类物质的交叉反应率
        5.3.6 分子描述符与交叉反应率的机器学习结果
        5.3.7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
        5.3.8 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的识别能力分析
        5.3.9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实际样本检测效果
        5.3.10 SAR-BSA作为包被原时ELISA体系的回收率
        5.3.11 方法学验证结果
    5.4 本章小节
第6章 交叉反应率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6.1 仪器与化学试剂
        6.1.1 材料与试剂
        6.1.2 实验仪器
        6.1.3 缓冲溶液及其配制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6.2.1 完全抗原的合成与紫外鉴定
        6.2.2 ELISA灵敏度的评价
        6.2.3 小分子交叉反应率的计算
        6.2.4 不同包被原存在下ELISA灵敏度的测定
        6.2.5 抗体与不同包被抗原之间亲和力的测定
        6.2.6 半抗原与赖氨酸的分子对接
        6.2.7 以异源竞争抗原作为包被原实现对生牛乳中NOR的检测
    6.3 实验结果与讨论
        6.3.1 全抗原的成功合成
        6.3.2 同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ELISA灵敏度
        6.3.3 目标异源竞争抗原提高ELISA灵敏度
        6.3.4 抗体与异源竞争抗原之间的亲和力对ELISA灵敏度的影响
        6.3.5 抗原决定簇电荷分布对抗原抗体识别的影响
        6.3.6 异源竞争抗原存在下的实际样本检测效果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法超灵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7.1.2 双信号模式同时定性及定量检测生牛乳中磺胺二甲基嘧啶残留
        7.1.3 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材料的免疫层析法定量检测九种动物源性食品中诺氟沙星残留
        7.1.4 半抗原的分子描述符辅助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7.1.5 交叉反应率筛选异源竞争抗原以提高ELISA灵敏度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试剂材料
附录B 仪器设备
附录C 缓冲液配方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苄(亚)砜香豆素和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
第1章 绪论
    1.1 PI3K及其抑制剂
        1.1.1 PI3K简介
        1.1.2 PI3K抑制剂研究进展
        1.1.3 靶向抗肿瘤药物Rigosertib
    1.2 电离辐射及抗辐射药物
        1.2.1 电离辐射的危害
        1.2.2 抗辐射药物研究进展
        1.2.3 新型辐射防护剂Ex-Rad
    1.3 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与合成路线设计
    2.1 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设计
        2.1.1 先导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1.2 设计思路
    2.2 合成路线的设计
        2.2.1 苄(亚)砜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2.2 苄(亚)砜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苄(亚)砜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合成
        3.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1.2 第一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1.3 第二类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1.4 含硝基苄(亚)砜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还原
    3.2 苄(亚)砜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3.2.2 合成路线
        3.2.3 中间体的合成
        3.2.4 目标化合物20a-20v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3.2.5 讨论
    3.3 Rigosertib的合成
        3.3.1 合成路线
        3.3.2 中间体的合成
        3.3.3 Rigosertib的合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目标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4.1 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活性评价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原理
        4.1.3 实验步骤
        4.1.4 结果与讨论
    4.2 目标化合物对PI3K的抑制作用
        4.2.1 实验材料
        4.2.2 细胞蛋白提取及浓度测定
        4.2.3 PI3K活性抑制实验
    4.3 化合物与PI3K的分子对接研究
        4.3.1 分子对接步骤
        4.3.2 对接结果
    4.4 细胞划痕实验
        4.4.1 划痕实验简介
        4.4.2 实验材料
        4.4.3 实验步骤
        4.4.4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目标化合物辐射保护作用研究
    5.1 目标化合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5.1.1 实验材料
        5.1.2 细胞毒性实验
        5.1.3 抗辐射细胞学实验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部分目标化合物抗炎活性评价
    6.1 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实验
        6.1.1 实验材料
        6.1.2 细胞毒性实验
        6.1.3 LPS诱导RAW264.7 细胞释放TNF-α抑制实验
    6.2 环氧酶活性抑制实验
        6.2.1 细胞培养及蛋白提取
        6.2.2 化合物对COX-1和COX-2 活性的抑制实验
    6.3 化合物体内抗炎活性评价
        6.3.1 实验步骤
        6.3.2 实验结果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论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发展史
    1.2 喹诺酮类化合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1.2.1 DNA拓扑异构酶和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1.2.2 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菌作用靶点
        1.2.3 喹诺酮类化合物抗肿瘤作用靶点
    1.3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构效关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4 抗肿瘤作用靶点-蛋白酪氨酸激酶
        1.4.1 蛋白酪氨酸激酶
        1.4.2 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4.3 嘧啶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1.5 立题依据
第二章 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试剂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2.2.1 目标化合物乙酰环丙沙星C-3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2.2.2 目标化合物乙酰诺氟沙星C-3嘧啶衍生物的合成
        2.2.3 目标化合物诺氟沙星C-3嘧啶盐酸盐衍生物的合成
    2.3 实验结果
        2.3.1 乙酰环丙沙星C-3嘧啶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2.3.2 乙酰诺氟沙星C-3嘧啶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2.3.3 诺氟沙星C-3嘧啶盐酸盐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2.3.4 6-氟-7-(4-乙酰哌嗪-1-基)-1-乙基-3-(((2-(对甲基苯基)氨基)-嘧啶-1-基)-4-氨基)-4-(1H)-喹啉酮(8h)单晶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肿瘤细胞株及来源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MTT法
        3.2.2 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对体外细胞毒性考察
    3.3 讨论
    3.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1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 恩诺沙星简介
    2 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3 药动学特征
        3.1 在反刍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3.2 在单胃动物的药动学特征
        3.3 在禽类的药动学特征
    4 恩诺沙星安全性及药效研究
        4.1 恩诺沙星制剂的安全性
        4.2 恩诺沙星体外抑菌活性
        4.3 恩诺沙星制剂在家禽临床应用
    5 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
        5.1 组织残留的检测
        5.2 血药浓度检测
    6 研究目的及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表现
        2.2 临床病理学检测结果
        2.3 病理学变化
    3 讨论
        3.1 一般临床观察
        3.2 对血常规及生化的影响
        3.3 组织病理学变化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雏鸡血浆中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
    1 材料
        1.1 仪器和试剂
        1.2 溶液配制
    2 方法
        2.1 血浆样品处理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2.3 检测限和定量限
        2.4 回收率和精密度的测定
        2.5 色谱条件
        2.6 干扰性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实际样品检测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准曲线及线性关系考察
        3.2 检测限与定量限
        3.3 回收率和精密度
        3.4 干扰性试验
        3.5 稳定性试验测试结果
        3.6 实际样品检测结果
    4 讨论
        4.1 提取条件的优化
        4.2 色谱条件的优化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的药动学特征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观察结果
        2.2 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在雏鸡体内血药浓度
        2.3 不同剂量恩诺沙星在雏鸡体内药动学参数
    3 讨论
        3.1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皮下注射后药动学特征
        3.2 活性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药动学特征
        3.3 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的药动学研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喹诺酮类药物构效关系及结构改造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药物化学中构效关系的教学方法研究[J]. 李玲,王宗成,罗小芳,覃佐东. 化学通报, 2022(01)
  • [2]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喹恶啉-N1, N4-二氧化物的设计、合成和作用机制研究[D]. 张鹤营.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2)
  • [3]咪唑酮并[4,5-c]喹啉及β-氨基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李艳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抗菌肽Mastoparan-C新型类似物的设计、合成、构效关系及其抑制和逆转抗生素耐药性作用研究[D]. 朱宁艺. 兰州大学, 2021(09)
  • [5]喹唑酮噻唑新化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抗微生物研究[D]. 王洁. 西南大学, 2021
  • [6]染料木素抑制MCR-1活性的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D]. 王艳玲. 吉林大学, 2020(01)
  • [7]基于新型标记物及异源竞争系统提高免疫学分析方法灵敏度的研究[D]. 胡松. 南昌大学, 2020(01)
  • [8]苄(亚)砜香豆素和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王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9]氟喹诺酮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 孙姣姣. 河南大学, 2020(02)
  • [10]恩诺沙星注射液在1日龄雏鸡耐受性及药动学研究[D]. 郑育基. 扬州大学, 2020

标签:;  ;  ;  

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及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