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计(截至2003年底)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计(截至2003年底)

一、Statistics for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 in China (Up to the End of 2003)(论文文献综述)

王妍[1](2021)在《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文中提出

张丽[2](2021)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国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措施。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贫困、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演变的推动者,其保护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方向,因此对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紧迫诉求。本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草海与周边社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文本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草海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三个阶段的保护历程,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保护策略。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构建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草海保护策略的演变特征,归纳了草海保护的经验,提出以实现草海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保护策略。首先,文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史的梳理总结出草海的保护策略在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年)是抢救式的保护策略,抑制社区发展;在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年)是“以发展促保护”的策略,探索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加强草海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严格管控阶段(2015年至今)是“以严治守生态”的策略,对草海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境治理,禁止旅游。其次,对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发现,草海保护策略存在两种演变过程:(1)“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过程。各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社区参与保护”寻求各自的利益,草海保护区管理处为该阶段的关键行动者,各行动者在关键行动者的利益征召下完成动员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动者网络,随着行动者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后期产生了新的强制通行点,即“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策略逐渐失效。(2)“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过程。关键行动者转变为政府,征召方式转变为以政策征召为主,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组织等行动者利益受损,网络存在诸多异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保护经验:(1)关键行动者通过利益征召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核心需求,能有效缓解草海保护区的人地矛盾;(2)若社区参与保护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不需要对草海投入维护成本就可以利用其景观价值带来益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3)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话语权不平等,会削弱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动力,容易产生异议影响网络稳定。通过对草海保护策略的研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要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现状谈保护。要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协调好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权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以全局观、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对非人类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平衡各人类行动者参与保护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广泛采纳各方行动者的保护意见;以多元化的征召方式维系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稳定。

张美琪[3](2021)在《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旅融合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本文运用产业集群、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按照“文旅融合-业态创新-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对策建议”的分析思路,研究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发展态势与特征并构建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为:第一,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阐述旅游产业集群、文旅融合、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概念和产业集群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第二,梳理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条件。从文旅资源条件、旅游市场需求条件、旅游相关支撑产业条件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张家口文化、生态资源丰富且质量较高,具备产业集群形成的资源条件。旅游客源市场需求不断增长,需求潜力巨大。旅游餐饮和住宿业、旅游出行及辅助服务业等相关支撑产业发展良好。第三,阐述文旅融合旅游新业态及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和特征。张家口已经形成了长城文化、草原文化、葡萄(酒)文化、冰雪文化、剪纸文化五种文旅融合旅游新业态,并呈现空间聚集分布状态。实证测算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具有较高水平。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具有地域多元文化特征、区域绿色生态特征、集群关联效应特征。第四,构建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旅游经济发展、旅游支撑产业水平、绿色旅游资源禀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科技投入水平、环境治理水平六方面影响因素筛选影响绿色发展的具体指标,构建三级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五,分析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运用综合评价法,实证测算绿色发展水平综合得分。2009-2018年间,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稳步提升态势。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绿色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与利用、科技投入不足,相关人才匮乏、旅游相关支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环境治理水平有待提升。第六,提出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对策建议。针对问题,提出五点对策建议: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推进文旅融合深化发展;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绿色发展机制;推动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壮大文旅融合绿色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充足人力支撑。

张芳玲[4](2020)在《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发布,我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为了响应这一指导意见,促进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的建设以及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本文收集了我国东北地区的10类57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据信息,包括建设年代,自然属性,边界范围或地理坐标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采用数理统计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数量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地区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重要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等数据对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的整合方案。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19562016年这60年间,经历了停滞、发展、爆发3个阶段,无论是类型、数量还是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受社会、经济、体制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类型之间存在范围交叉重叠的现象,其中尤以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范围重叠最多。按照自然属性给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进行归类,可将其大致归为森林生态系统,内陆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草甸和地质遗迹6类,其中,东北地区分布最广泛的是森林生态系统类型和内陆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地。(2)我国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在空间上呈现聚集分布的格局,东南密,西北疏。辽东半岛-环渤海区域,长白山区域,张广才岭区域,大黑山和小兴安岭区域是自然保护地建设的高密度区域。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倾向于分布在临近河流,交通通达性高的区域。东北国家级自然保护地建设水平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无关。(3)我国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潜在分布区域有8处,分别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呼玛河-黑河鄂伦春山地,分水岗-完达山,松嫩平原,张广才岭,长白山脉和龙岗山-千山。适宜建立国家公园的区域外,共有吉林龙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吉林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靖宇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靖宇火山地质矿泉群地质公园等3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地适宜进行优化整合。

冯斌[5](2020)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是保护生态安全的重点功能区域。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正在推动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方式的改变。开展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其在变化的环境中优化管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自然保护区价值。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f Bilogical Diversity,CBD)第十次缔约国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评估”、“发展适应性管理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有效性,解决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就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以及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选取了虎纹蛙(Hoplobatrachus rugulosus)、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斑腿泛树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 Hallowell)、泽陆蛙(Fejervarya multistriata)和饰纹姬蛙(Microhyla ornata)5种两栖动物,基于当前和2050年的19个环境变量,使用最大熵(Maximum Entropy,Max Ent)模型对其在广西范围内适宜分布区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5种两栖动物2050年适宜分布区面积均较当前有大幅度增加,适宜分布区面积平均变化率为78.36%,适宜分布区平均海拔升高7.76m;模型计算贡献率平均值最大的3个环境变量依次为最暖季平均温(26%)、最暖月最高温(17.32%)和气温年范围(12.08%),温度变化较降水变化对5种两栖动物影响更显着;右江河谷地带是两栖动物迁移、扩散的重要区域,需要关注这些物种的保护,而且适应气候变化需要在更大的背景下考虑对策。基于问卷调查对广西原林业系统的48个自然保护区进行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结果表明,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均感受到了温度、降水变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频率升高的事实;降水量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范围、程度和持久性最为显着;极端气候事件对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周边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冰冻雨雪、洪涝和台风是损毁基础设施最主要的3种极端气候类型,受影响对象与极端气候类型直接相关;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生计影响较大的极端气候事件类型包括冰冻雨雪、洪涝、干旱和台风,主要受影响的生产活动包括养殖、种植和捕捞;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应对气候变化管理需求差异显着,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基础设施需求强烈,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注重适应技术提升。(2)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基于39个动植物物种和39类优先保护植被类型分布数据使用Marxan模型识别了桂东北、大瑶山-大桂山区、桂西北、九万山、桂西南、大明山和十万大山7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9.01万km2,约为广西国土面积(23.76万km2)的37.92%,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部位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以喀斯特,喀斯特向土山过渡地貌为主,气候变化影响下脆弱性较高;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内自然保护区65处1.12万km2,仅占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面积的12.43%,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空缺,难以满足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需要。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野生动植物的适宜生境将发生变化并突破现有自然保护区边界的范畴,仅依靠现有自然保护区在将来难以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群、自然保护区之间建立生态廊道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本方法。(3)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基于世界保护区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Protected Area,WCPA)评估框架提出了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Assessment Tool of Mitigation and Adaption on Climate Change,MEATMACC),并使用该工具和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Management effectiveness tracking tool,METT)对5个实施全球环境基金(Global Environmental Facility,GEF)项目和作为参照的7个典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估。GEF项目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得分(76.4分)明显高于非项目自然保护区得分(49.7分),实施GEF项目自然保护区与未实施GEF项目的自然保护区6年得分存在显着差异(p=0.003),初始时间管理有效性非6年后管理有效性决定性因素(F=56.585,P=0);METT中规划(P=0.003)和过程(P=0)两个要素首末两个时间点得分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资金充足且管理科学的条件下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可以在短期(≤6年)内显着提升,在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优先开展规划和过程两个要素的管理活动;自然保护区MEATMACC平均分(63分)明显高于METT(52.8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TT得分无显着差异(t=2.202,df=10,P=0.052),但国家级与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MEATMACC得分差异极显着(t=4.747,df=10,P=0.001),说明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较常规管理有效性低,常规管理有效性较高的自然保护区在减缓和适应气候管理方面也可能存在短板。两评估工具得分率呈线性相关且差异不显着(r=0.668,P=0.018);两评估工具背景(P=0)、规划(P=0)与影响(P=0)3要素得分率存在极显着差异,说明自然保护区常规管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相似性高,但加强背景、规划和影响3个要素的管理活动有助于自然保护区提升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

高宏[6](2020)在《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志广泛编纂,积累了丰富的编纂理论和经验,本文以省级旅游志为研究对象,从编纂的角度考察了旅游志编修源流、背景和体例,对旅游志的内容、特点、价值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旅游志内容梳理的基础上回顾了当代旅游的发展变迁。当代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当代旅游业白手起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遇挫折但徘徊前行,拨乱反正之后,在改革开放之初,旅游业开始崭露头角,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被国家确定为支柱产业。为适应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家不断调整管理体制,扩大对外开放,扩大旅游的空间和地域。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居民收入增加,旅游出行人数和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旅游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旅游业资料的收集和汇编,总结旅游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反映旅游发展的历史进程已经成为共识。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各级政府开始编修旅游志。旅游类志书的编纂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地方志在起源和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元素就是志书记述的一个重要方面。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旅游类专志开始产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志书也愈来愈丰富,出现了包括山志、水志、寺庙志、湖泊志、名胜志等诸多的旅游类志书,民国时期,名胜、古迹被纳入志书定例,逐步奠定了当代旅游志的基础。当代志书编纂过程中,旅游起初是作为部分区域志的篇章之一,随着旅游发展,逐步单独成志,并成为省级志书中一个重要的分志。首轮省级旅游志各地启动时间不一,发展极不平衡,纂修部门多,既有旅游部门,也有外事部门,还有外事部门和旅游部门联动修志。20世纪90年代后期,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开始部署,省级旅游志的续修也开始启动,但由于首轮志书进展不一,故仅有7个省份完成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的编纂。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过程中呈现出工作体制的一致性、机构人员的趋同性、工作程序的相似性、志书编纂和旅游业发展不对称等特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根据各省旅游的实际情况和资料情况,按照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拟定的相关规定,对志书结构进行设计和规划。篇目主要采用篇(编)、章、节三级,涉及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经营与管理等篇章。两轮志书基本都采用了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设序言、凡例、概述、卷目等,为全书之纲。省级旅游志的文体,在遵循传统和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旅游志记述内容的情况,尤其景区景点景色的记述,略微有些创新和变通。两轮志书相比较,体例结构既有继承,也有变革和发展。篇章数量有所损益;篇目分类由“静”到“动”,与时俱进,更加科学;体裁运用更加丰富和合理;文风更加精炼、简洁和实用。省级旅游志主要记述了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线路与规划、旅游类型、旅游市场、旅游服务施设、旅游管理等事象。在这些记述的内容中,展现了当代旅游业的发展和变迁:旅游活动类型更加丰富、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后起勃发、消遣性旅游幅度增大、自费旅游和自助旅游增加;旅游的时空极大拓展,客源地和目的地全球化,旅游时间更加灵活;旅游业的属性从外事接待逐步向经营接待型转变,最终形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机构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旅游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得到极大的改善;旅游功能也更加多元。省级旅游志在多方面都具有价值,不仅是记录区域旅游发展的载体,也是经济和文化史料的重要来源;在旅游开发中,是旅游宣传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旅游规划与开发的重要参考,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借鉴。对于旅游文化研究、旅游史研究、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重大。省级旅游志编纂成果丰硕,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在编纂组织时,存在组织机构的临设与调整、修志人员的不稳定性、内容不断调整和变化、编纂工作持续周期长等问题;在体例编排方面,篇目分类不够科学、篇目设置存在太“全”和太“简”等现象;在内容记述方面,存在遗漏、失真、地图运用不足、关联性不够等问题;在理论运用方面,对方志学理论和旅游学理论有待进一步融汇贯通。针对省级旅游志编纂中存在的问题,有待从资料收集、篇目设置、内容建构和理论创新四个方面进行着手,提高志书的编纂质量。在资料收集方面,加强微观资料、口述史料、网络资料和旧方志资料收集;在篇目的设置时,注意行业分工实际和发展、篇目标题客观简洁、篇目设置注意整体性和逻辑性;在内容建构上,凸显地域特色、彰显时代变化、突出专业性;在理论方面加强创新,尤其是加强对省级旅游志的续修理论的研究、正确处理旅游志和其他志之间的关系,力争早日构建形成旅游方志学。

吴玉姣[7](2019)在《地方立法谦抑论》文中研究表明“谦抑”一词体现了谦让、抑制、慎密、恭谨等意思。大致说来,地方立法谦抑一般是指地方立法者以及地方立法参与者在进行地方立法活动时有必要秉承审慎、节制的宗旨,尽可能地达到地方性法规数量恰当以及地方性法规质量良好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立法思想和实践中都蕴含着谦抑的理念。例如,在西方世界中,无论是柏拉图对法律的不信任,奥古斯丁要求世俗法必须遵循永恒法,孟德斯鸠所提到的立法权需要制约,还是萨维尼反对的立法狂热,莱奥尼有关立法之法泛滥会背离个人自由的论证,爱波斯坦所直言的简约法律的力量等,都是西方社会有关立法谦抑思想的重要理论论述。我国古代“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汉初约法省刑”、“唐律疏而不漏”、“持法深者无善治”等思想及制度实践,以及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开展的习惯调查运动、新中国时期“成熟一部,制定一部”和“试点立法”等立法原则和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与制度运行无不体现了立法的谦抑精神。然而,尽管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有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的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有必要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角度去总结我国地方立法的相关问题并反哺地方立法实践。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修订,地方立法主体扩容至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和四个不设区的市。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一级地方立法主体,以及自治州这类市一级地方立法主体,我国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多达354个。地方立法主体数量的增加,又直接导致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截止至2019年1月1日,仅新增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243个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总数已达906部,其中程序性地方性法规206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700部。然而,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不仅表现在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等数量方面,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先立法、地方性法规超出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等内容方面,也对地方立法谦抑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这一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既有从立法理论上展开地方立法谦抑研究的必要性,又有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讨论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代议制立法失灵和法律局限性两个方面向地方立法谦抑提出的要求。所谓代议制立法失灵,即是指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总是能刻意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实实在在地是立法者表述的成果,而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立法表达媒介的误差以及现代法律理论研究也证明,法律在立法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再加上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少被质疑的地方,这使得制定法在其根基上存在问题。法律局限性主要在于,法律仅仅是道德、习俗、政策、市场规则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因而其管辖范围有限;且因为绝对的公正不可得、耗费的成本巨大等原因,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而由于人的认知有限、社会复杂多变、立法过程漫长等原因,法律还往往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繁杂也可能会存在众多危害,比如可能会干预私人领域进而吞噬自由,可能会带来权利主张的狂热进而妨碍公正,还可能会使得人们因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而不敢创新,进而束缚人类进步。因而,从立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必要性。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地方立法权异化等三个方面对地方立法谦抑所提的要求。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既包括地方立法主体资格受限、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清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包括地方立法机构不健全、地方立法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地方立法技术不到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包括省一级、较大的市以及新增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祁连山事件、潘洪斌事件以及其他违法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2016)等诸多观赏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地方立法权异化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部门会借助地方性法规来“要人”、“要钱”、“要权”以及“推责”。比如在地方性法规中通过设立增设专门机构、增设下属事业单位、为协调性虚职机构挂牌设编的条款来增设编制,通过设立巧设罚款明目、增加收费项目、侵占第三方经费的条款来创设经费,通过设立新设或扩充部门职权的条款来增加权力,以及通过设立剥夺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条款来推脱责任。因而,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迫切性。上述地方立法谦抑的实际操作,就其有效路径来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方立法权的规制,包括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第二,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包括健全地方立法程序、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第三,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包括普遍性的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以及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第四,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包括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上措施旨在确保地方立法谦抑,以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进而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而由于地方治理优先化、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以及地方立法相较于中央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地方立法权的适度下放成为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在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中得到体现。并且从地方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在地方立法主体、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等方面还有待进行适度扩张。因此,地方立法在秉承谦抑理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度扩张,二者不可偏颇。当然,现今在我国地方立法暂不成熟之时,地方立法应该以谦抑为主,辅之以稳步适度的扩张。综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杂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且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于萍萍[8](2019)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城市无序蔓延、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城镇化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在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同时,又实现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为城市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本生态安全格局,是当前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工作面临的巨大挑战。自然保护地作为全球和世界各国自然保护战略的核心,也是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对于协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缓解快速城市化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实现更系统和有效的自然保护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意义。国外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国内虽然保护地建设工作起步较早,但对于自然保护地的研究和应用实践仍然处于初期阶段。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自然保护地的概念内涵和发展历程,IUCN保护地管理分类与管理目标,国外应用实践案例,国内建设现状与研究进展等内容进行研究,总结国外参照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构建本国保护地体系的实际经验,国内存在对自然保护地研究与应用缺乏的问题。以此为基础,针对自然保护地作为目前最有效的自然保护管理工具,在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和省域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建议展开研究和探讨。广东省应用实践研究方面。本文基于自然保护地理论基础,回顾广东省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建设历程,总结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理解自然保护地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产生的原因;评估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省域规划中的相关管理内容,分析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针对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提出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制定省域规划层面针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框架和管理内容等应用建议。并尝试基于对广东省现状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分类、管理目标、资源类型和特征的归纳分析,对应IUCN保护地分类体系,进行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的探索实践。本文为广东省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引入更具体和广泛的管理工具——自然保护地,为实现有效的自然保护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尝试。

王原[9](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资源保护是促进森林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和强化物种的繁衍,提高森林功能、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效益的保护性策略。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对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资源进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超过了森林的承受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湖南省作为中国中南地区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困境,因此,如何优化森林资源保护过程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研究中,以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应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来评估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颇有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64%。此外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达359处;邵阳市城步县的南山国家公园,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国家林业局2011年确定的拟拯救的首批120种极小种群植物中,湖南地区自然分布有14种,占全国的10.8%。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基于SWOT分析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矩阵得出四大科学策略:扩张型、扭转型、多样化、防御型,策略组合既要保证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又要缓解保护工作面临现实困境,迎接挑战。结果显示:扩张型策略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外部机会,打造湖南省森林公园品牌。扭转型策略充分利用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机会,弥补资金投入、技术力量不足等内部劣势,来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完善林业产业规划。多样化策略可以通过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的方法,增强森林资源的防护能力。防御型策略,通过提高森林资源培育手段,来降低森林资源受损率,还可以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提高国民保护森林的意识。本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的研究不仅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全国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邱成[10](2019)在《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是保护生物学和保护区学的前沿科学问题,也是保护地管理和优化的重要基础。在区域宏观尺度上,很难针对每个保护地的保护对象开展详查去实施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目前也缺乏成熟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且亟待探索。由于人为压力(或干扰)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驱动力,植被生态系统是绝大多数保护地的主要保护对象或为主要保护对象提供生境,人为压力指数和植被指数常被用来评估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状况,用以间接反映区域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已建立以自然保护区为核心的较为成熟的保护地体系,取得较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但对其整体保护成效缺乏研究和认识,难以为云南省迫切需要开展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提供支撑。本研究以云南省为案例区,以云南省20个国家级和38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为对象,收集了 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云南省人口和经济(GDP)数据、30 m分辨率的土地利用类型数据,获取了云南省1998-2015年空间分辨率为1 km、时间分辨率为年的SPOTVegetationNDVI数据,采用人口密度、经济密度和人为土地利用率三类人为活动因子来构建并计算自然保护区内部和外部(边界外2 km环形区域)的人为压力指数(1995、2000、2005、2010、2015年),利用SPOTVegetation-NDVI数据(1998-2015年)计算自然保护区内、外部植被指数,通过时序变化和空间(自然保护区内外)对比分析相结合,构建基于单项指标、两者耦合的区域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揭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识别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并从区域宏观和局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尺度上探索优化策略。主要的结论如下:(1)人为压力现状(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总体以低和较低为主;省级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临着较高或高的内、外部土地利用压力;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人为压力大致由高而低依次为地质遗迹类、湿地生态类、森林生态类、野生动物类、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人为压力来自土地利用,其次是人口,且两者相伴相生。(2)基于综合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综合人为压力变化趋势表明,云南省大部分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1995-2005年较好、2005-2010年一般、2010-2015年明显变差。内外人为压力增长差异表明,1995-2010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好;2010-2015年大部分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较差。从自然保护区级别来看,国家级比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好,但2010-2015年时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相对下降。从自然保护区类型来看,保护成效由高到低依次是森林生态类、野生植物类、野生动物类、湿地生态类、地质遗迹类,但2010-2015年时段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相对下降。(3)基于NDVI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1998-2015年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总体保护成效较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总体上要好于省级自然保护区;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保护成效较好,野生植物类和野生动物类保护成效一般,湿地生态类和地质遗迹类较差。(4)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58个自然保护区中,综合保护成效良、中、差的数量分别为14、28、16个;国家级相对比省级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要好;就自然保护区类型而言,森林生态类和野生动物类综合保护成效较好,而其他类型综合保护成效为中等甚至差(湿地生态类);滇中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差,以滇中为中心向东(曲靖)、向西(大理)一带的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较差,是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5)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中有17个需优先关注,其中苍山洱海、大山包和文山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剑湖、珠江源和沾益海峰三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应重点优先关注。本研究表明,人为压力指数、植被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间接评估区域保护地的保护成效。前者能较好地揭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人为压力现状特征,后者能更好地揭示植被生态的保护成效,两者耦合能反映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综合保护成效。这一研究为区域宏观尺度上的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估方法探索提供了参考。

二、Statistics for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 in China (Up to the End of 2003)(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tatistics for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 in China (Up to the End of 2003)(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研究区概况与保护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3.3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草海30 年保护史
    4.1 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 年)
    4.2 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 年)
    4.3 严格管控阶段(2015 年-至今)
    4.4 草海3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1 “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2 “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3 网络演变的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优化草海保护策略
    6.1 社区参与保护制度的策略设计
    6.2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3 政府积极调度各方资源配合保护工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拟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进展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旅游产业集群
        2.1.2 文旅融合与旅游产业集群
        2.1.3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产业集群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3.1 文旅资源条件
        3.1.1 文化资源
        3.1.2 生态资源
    3.2 旅游市场需求条件
        3.2.1 旅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2.2 旅游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3.3 旅游相关支撑产业条件
        3.3.1 旅游餐饮和住宿业
        3.3.2 旅游出行及辅助服务业
    3.4 本章小结
4 张家口文旅融合旅游新业态及产业集群的形成
    4.1 文旅融合旅游新业态及空间集聚
        4.1.1 文旅融合发展形成的旅游新业态
        4.1.2 文旅融合旅游新业态的空间集聚
    4.2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测度
        4.2.1 区位熵测算方法
        4.2.2 旅游产业集群测度
        4.2.3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形成
    4.3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特征
        4.3.1 地域多元文化特征
        4.3.2 区域绿色生态特征
        4.3.3 集群关联效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1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影响因素
        5.1.1 旅游经济发展
        5.1.2 旅游支撑产业水平
        5.1.3 绿色旅游资源禀赋
        5.1.4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
        5.1.5 科技投入水平
        5.1.6 环境治理水平
    5.2 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
        5.2.1 指标选择遵循的原则
        5.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解释
        5.2.3 评价指标权重
    5.3 本章小结
6 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
    6.1 数据来源、处理与评价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标准化
        6.1.3 综合评价法
    6.2 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结果
        6.2.1 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
        6.2.2 旅游经济发展要素分析
        6.2.3 旅游支撑产业水平要素分析
        6.2.4 绿色旅游资源禀赋要素分析
        6.2.5 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要素分析
        6.2.6 科技投入水平要素分析
        6.2.7 环境治理水平要素分析
    6.3 存在的主要问题
        6.3.1 绿色旅游资源有待进一步保护与开发
        6.3.2 科技投入不足,相关人才匮乏
        6.3.3 旅游相关支撑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6.3.4 环境治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6.4 本章小结
7 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7.1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推进文旅融合深化发展
    7.2 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绿色发展机制
    7.3 推动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
    7.4 壮大文旅融合绿色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
    7.5 加快人才培养与引进,提供充足人力支撑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专家打分问卷
附录B 张家口文化资源名录
附录C 张家口生态资源名录
作者简历
致谢

(4)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技术路线
2.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概念及发展现状
        2.1.1 自然保护地概念
        2.1.2 我国自然保护地类型及发展现状
    2.2 国家公园概念及研究进展
        2.2.1 国家公园的概念
        2.2.2 国家公园的研究进展
    2.3 自然保护地及国家公园分布格局研究
        2.3.1 自然保护地分布格局和优化整合研究
        2.3.2 国家公园选址布局研究
3.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质地貌
    3.3 气候
    3.4 水文
    3.5 野生动植物资源
4.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数量特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自然保护地发展历程分析
        4.2.2 自然保护地类型统计分析
        4.2.3 自然保护地重叠情况分析
        4.2.4 自然保护地自然属性分析
    4.3 小结与建议
        4.3.1 小结
        4.3.2 建议
5.东北地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探究
    5.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自然保护地省际及类型分布结构特征
        5.2.2 自然保护地最邻近指数分析
        5.2.3 自然保护地核密度分析
        5.2.4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地表水域的关系
        5.2.5 自然保护地分布与自然地貌的关系
        5.2.6 自然保护地交通可达性分析
        5.2.7 自然保护地分析与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 讨论与小结
        5.3.1 讨论
        5.3.2 小结
6.东北地区国家公园空间布局与自然保护地整合
    6.1 研究方法
        6.1.1 指标选取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结果分析
        6.2.1 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分析
        6.2.2 东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的适宜区域分析
        6.2.3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7.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东北国家公园潜在分布区内自然保护地统计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1.3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1.4 自然保护区管理有效性
    1.5 广西基本情况
        1.5.1 地形地貌
        1.5.2 气候概况
        1.5.3 气候变化事实
        1.5.4 水文
        1.5.5 生物多样性
        1.5.6 自然保护区
        1.5.7 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科学问题
    1.8 技术路线
    1.9 创新点
2 气候变化对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
    2.1 数据与方法
        2.1.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1.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气候变化对两栖动物的影响
        2.2.2 气候变化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
    2.3 结论与讨论
3 广西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研究
    3.1 数据与方法
        3.1.1 基础数据
        3.1.2 优先保护植被类型
        3.1.3 焦点物种选择及其潜在分布
        3.1.4 优先区域评价
        3.1.5 不可替代性指数计算
        3.1.6 优先区边界核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
        3.2.2 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概况
    3.3 结论与讨论
4 广西自然保护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
    4.1 数据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工具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管理有效性跟踪工具
        4.2.2 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管理有效性评估工具
    4.3 结论与讨论
5 结论和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6)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架构
第一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背景
    第一节 当代旅游业快速发展
    第二节 旅游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第三节 居民收入与旅游消费增长
    小结
第二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概要
    第一节 旅游志编纂溯源
    第二节 首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三节 第二轮省级旅游志编纂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编纂特点
    小结
第三章 省级旅游志体例安排
    第一节 省级旅游志结构设计
    第二节 省级旅游志的体裁
    第三节 省级旅游志的文体
    第四节 两轮省级旅游志体例比较
    小结
第四章 省级旅游志记述的事象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开发
    第二节 旅游线路与规划
    第三节 旅游类型
    第四节 旅游市场
    第五节 旅游服务设施
    第六节 旅游管理
    小结
第五章 旅游志中旅游业的发展变迁
    第一节 旅游活动类型的变化
    第二节 旅游时空的拓展
    第三节 旅游业属性的变迁
    第四节 旅游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
    第五节 旅游设施的发展
    第六节 旅游功能多元化
    小结
第六章 省级旅游志的价值
    第一节 资料价值
    第二节 应用价值
    第三节 研究价值
    小结
第七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组织工作问题
    第二节 体例编排问题
    第三节 内容记述问题
    第四节 理论应用问题
    小结
第八章 省级旅游志编纂优化建议
    第一节 资料收集
    第二节 篇目设置
    第三节 内容建构
    第四节 理论创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古籍
    二、地方志
    三、资料汇编
    四、着述
    五、期刊论文
    六、硕博论文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7)地方立法谦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1 地方立法谦抑的界定
        2.1.1 谦抑的词义及法学上的涵义
        2.1.2 地方立法谦抑的具体涵义
    2.2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2.2.1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渊源的概述
        2.2.2 地方立法谦抑制度实践的追溯
第3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3.1 地方立法数量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1.1 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3.1.2 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3.2 地方立法内容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2.1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
        3.2.2 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3.2.3 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第4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4.1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1.1 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4.1.2 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4.2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2.1 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4.2.2 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4.2.3 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第5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5.1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1.1 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5.1.2 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5.2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2.1 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5.2.2 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5.2.3 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5.3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3.1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来“要人”
        5.3.2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来“要钱”
        5.3.3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来“要权”
        5.3.4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忽视公民权益的条款来“推责”
第6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6.1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6.1.1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6.1.2 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6.1.3 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6.1.4 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6.1.5 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6.2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6.2.1 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6.2.2 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6.2.3 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6.3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6.3.1 普遍性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6.3.2 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6.4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6.4.1 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6.4.2 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6.4.3 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余论: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市化产生的城市问题
        1.1.2 国家层面的政策背景
        1.1.3 自然保护地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问题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自然保护地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自然保护地的概念与内涵
        2.1.1 自然保护地的定义
        2.1.2 世界自然保护地的发展历程
    2.2 IUCN自然保护地分类体系
        2.2.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体系
        2.2.2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
    2.3 IUCN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的国际应用研究
        2.3.1 确定自然保护地管理分类
        2.3.2 指导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
    2.4 国内自然保护地研究综述
        2.4.1 自然保护地建设概况
        2.4.2 自然保护地研究进展
    2.5 小结
3.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史研究
    3.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历程阶段划分及特征
        3.1.1 1956 -1980:关注自然保护阶段
        3.1.2 1981 -2000:游憩功能兴起,自然保护加强阶段
        3.1.3 2001 至今:类型和功能多样化,自然保护完善阶段
        3.1.4 自然保护地建设归纳总结
    3.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与政策演变情况
    3.3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和问题分析
        3.3.1 自然保护地建设的总体特征分析
        3.3.2 自然保护地建设产生的问题分析
    3.4 小结
4.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评估
    4.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编制情况
        4.1.1 自然保护地相关规划管理概况
        4.1.2 省域规划编制情况
    4.2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的广东省域规划研究
        4.2.1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概述
        4.2.2 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管理对比分析
        4.2.3 自然保护地视角下省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4.3 小结
5.自然保护地在广东省规划建设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5.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探索
        5.1.1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管理思路
        5.1.2 统一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的管理要求和内容
    5.2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探索
        5.2.1 自然保护地的管理目标分析
        5.2.2 自然保护地的资源类型和特征分析
    5.3 基于管理目标的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
        5.3.1 自然保护地的分类原则
        5.3.2 自然保护地类型的判定方法
        5.3.3 与IUCN分类体系的对应关系
        5.3.4 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
结语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不足与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广东省域规划中自然保护地相关内容
致谢
附件

(9)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2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1.3.4 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森林资源保护概析
        2.1.1 森林资源保护概念界定
        2.1.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界定
        2.1.3 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分析
    2.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2.2.1 森林资源分析理论
        2.2.2 保护生物学理论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2.2.4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2.3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
        2.3.1 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2.3.2 新西兰实施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2.3.3 日德推行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2.3.4 实践经验启示
    2.4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分析
        2.4.1 北京实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2.4.2 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2.4.3 实践经验启示
    2.5 世界各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所采用的实际措施
        2.5.1 建立自然保护区
        2.5.2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
        2.5.3 设立森林公园
        2.5.4 推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规划
        2.5.5 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
    2.6 本章小结
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3.1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述
        3.1.1 湖南省地理分布状况概述
        3.1.2 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3.1.3 湖南省林业用地分布状况概述
    3.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3.2.1 湖南省森林保护现状的总体评价
        3.2.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突出成果
        3.2.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3.3 本章小结
4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SWOT分析
    4.1 优势分析
        4.1.1 地形地貌条件优越
        4.1.2 气候适宜
        4.1.3 丰富的森林资源
    4.2 问题及原因分析
        4.2.1 管理不到位
        4.2.2 技术不完善
        4.2.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4.3 机会分析
        4.3.1 国家生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4.3.2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开展
        4.3.3 林业碳汇项目推进
        4.3.4 森林保险率先启动
    4.4 挑战分析
        4.4.1 自然与人为灾害频繁
        4.4.2 外来物种入侵
        4.4.3 保护和利用存在矛盾
    4.5 SWOT定量分析
        4.5.1 指标权重与评分计算
        4.5.2 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5.1 基本原则
        5.1.1 可持续性原则
        5.1.2 整体性原则
        5.1.3 重点原则
        5.1.4 可行性原则
        5.1.5 生态原则
        5.1.6 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原则
    5.2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5.2.1 扩张型策略
        5.2.2 扭转型策略
        5.2.3 多样化策略
        5.2.4 防御型策略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和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湖南省森林分布图
附录2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含国家级和省级)
附录3 湖南森林公园名单
附录4 湖南省森林公园分布图
附录5 湖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
附录6 湖南省国有林场分布图
附录7 专家关于指标权重的评估调查问卷
附录8 专家关于指标因子影响程度评分的调查问卷
致谢

(10)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保护成效评价是保护地管理优化和区域保护地体系优化的重要基础
        1.1.2 云南保护地体系优化亟待开展保护地体系保护成效研究
        1.1.3 人为压力增长下的云南保护地体系的保护成效评价和优化迫在眉睫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保护地的保护成效界定
        1.2.2 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2.3 区域宏观尺度上的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评估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对比空间确定
        1.4.3 基于人为压力的保护成效评估
        1.4.4 基于NDVI的保护成效评估
        1.4.5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与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
        1.4.6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1.5 总体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河湖水系
        2.1.3 气候
        2.1.4 植被
        2.1.5 土壤
    2.2 社会经济情况
        2.2.1 人口增长态势
        2.2.2 经济发展态势
    2.3 云南省生物多样性
        2.3.1 物种多样性
        2.3.2 生态系统多样性
        2.3.3 生物多样性保护现状
    2.4 云南省已建自然保护区
        2.4.1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数量变化
        2.4.2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面积及其覆盖率变化
        2.4.3 云南省不同类型、规模及等级自然保护区数量、面积变化
第三章 基于人为压力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3.1 数据与方法
        3.1.1 自然保护区空间数据库
        3.1.2 人为压力数据
        3.1.3 人为压力指数构建与计算
        3.1.4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判识
    3.2 结果分析
        3.2.1 当前人为压力状况
        3.2.2 人为压力动态变化
        3.2.3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保护成效分析
    3.3 讨论
        3.3.1 现状人为压力对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启示
        3.3.2 人为压力增长对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的影响
        3.3.3 2010-2015年人为压力快速增长对保护成效的可能影响
    3.4 小结
        3.4.1 自然保护区人为压力现状
        3.4.2 基于人为压力变化的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第四章 基于NDVI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分析
    4.1 数据与方法
        4.1.1 内外部NDVI计算
        4.1.2 基于NDVI变化趋势的保护成效分析
        4.1.3 基于内外部NDVI变化稳定性的保护成效分析
        4.1.4 均值比较和检验
    4.2 结果分析
        4.2.1 不同时段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2 1998-2015年NDVI变化特征与保护成效
        4.2.3 1998-2015年不同级别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2.4 1998-2015年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NDVI变化与保护成效
    4.3 讨论
        4.3.1 NDVI动态变化与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3.2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
    4.4 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综合保护成效分析
    5.1 方法
        5.1.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模式构建
        5.1.2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识别和排序
    5.2 结果分析
        5.2.1 基于单一指标评估的保护成效
        5.2.2 基于综合评估的保护成效
        5.2.3 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
    5.3 讨论
        5.3.1 综合保护成效评估的可信度
        5.3.2 未来调控或优化的重要区域
    5.4 小结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1 数据与方法
        6.1.1 优化思路
        6.1.2 基于保护成效评估的优化类型划分
        6.1.3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
    6.2 结果分析
        6.2.1 不同保护成效类别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2.2 代表性重点优先关注自然保护区优化策略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云南省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附表2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表3 云南省代表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访谈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Statistics for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s in China (Up to the End of 2003)(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公园体制内自然、人与权力的研究 ——以三江源杂多县昂赛乡为例[D]. 王妍.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张家口文旅融合产业集群绿色发展评价研究[D]. 张美琪.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4]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地特征及整合研究[D]. 张芳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自然保护区体系的管理有效性研究[D]. 冯斌.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6]省级旅游志编纂研究[D]. 高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09)
  • [7]地方立法谦抑论[D]. 吴玉姣. 湘潭大学, 2019(12)
  • [8]广东省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研究[D]. 于萍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D]. 王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10]基于人为压力和植被指数的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研究[D]. 邱成. 云南大学, 2019

标签:;  ;  ;  

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计(截至2003年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