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看我省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诗怡[1](2021)在《文化消费视角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转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刘俊辰[2](2021)在《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的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美贸易战,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成为了提振我国经济的重点所在,在完成全面脱贫的背景下,我国居民的生存性消费需求已经能够得到基本满足,居民消费将开始转向以文化消费为代表的高层级消费,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国文化消费的发展也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这十分不利于文化消费的整体发展,目前有关文献对文化消费的研究以从宏微观角度和供需角度研究全国文化消费的发展为主,部分对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尤其缺乏对文化消费不同发展阶段发展特征及规律的研究,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旨在通过分析文化消费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律特征,从供需两侧对我国文化消费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本文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及对地区数据特征的分析,提出我国文化消费目前东部发展处于相对成熟且存在一定饱和的阶段、中部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西部处于文化消费发展初期的合理预期,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差异系数、聚类分析、泰尔指数方法,量化呈现我国东中西部的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继而利用现实数据对理论预期进行验证,并提出具体的变量间关系预期。最后根据以上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被解释变量为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解释变量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文化产业产出,人均文化财政总支出,控制变量为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人均消费总支出,依据我国东中西部的文化消费区域间差异,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中部西部地区虚拟变量及解释变量交叉项,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变量间关系预期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东部地区文化消费发展正处在相对成熟的阶段,且文化消费发展趋于饱和,中部地区文化消费处于高速发展上升阶段,西部地区文化消费处在发展初期,目前整体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在需求侧,中部地区因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文化消费尚未饱和所以受收入的正向作用最大,东部地区由于发展相对成熟,文化消费需求已经饱和,因此收入对文化消费的正向影响弱于中部,西部地区由于处在文化消费发展的初级阶段,文化消费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在供给侧,市场供给方面,中部地区一方面因为文化产业结构占比最大,另一方面因为处于文化消费高速发展的阶段,文化产业飞速发展,因此正向作用最强,东部地区因为文化产业占比较少,同时文化产业发展处于成熟阶段发展相对平稳,因此正向作用次之,而西部地区由于处在发展初期,文化产业供给能力较差,因此不显着;政府供给方面,政府供给的作用一方面是提供基础文化活动场所及服务,另一方面是培养居民文化生活习惯进而增强文化消费意识促进文化消费,东部及中部地区处于相对成熟和高速扩张的发展阶段,本身文化基础设施服务已经较为健全,且居民文化生活习惯已经养成,政府供给不能起到通过养成文化生活习惯增强文化消费意识进而促进消费的作用,因此在东部与中部政府供给作用不显着,在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处于文化消费发展起步阶段,文化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同时由于研究年份期间西部政府开展大量扶贫工作,对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形成了挤占,更加剧了西部地区文化公共设施及服务的缺失,因此增加政府供给,对西部地区即文化消费发展起步阶段地区的文化消费水平有显着的正向影向。
傅才武,何鹏[3](2021)在《文化消费理论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管理学”转向》文中认为近年来扩大"文化消费"是国家政策的关注重点,围绕着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国内理论界展开了丰富的研究。"文化消费"理论作为西方的一种文化批判思潮而兴起,首先表现在哲学和社会学层面,此后逐渐与经济学、产业研究、社会结构等相联系。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化消费"理论传入中国,并开始了本土化演进的历程,呈现出了文艺学和文化经济学两种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学界对文化消费研究的逐渐深入,文化消费理论出现了向"文化管理学"转向的态势,具体表现在:其一,文化消费理论日渐成为体制与市场、政策与实践对接的"渡船",即文化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转向;其二,当前国内学界对文化消费理论的研究更多走向实践的策略和问题的应对层面,行动特征显着,即文化消费理论的"行动研究"转向;其三,在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中,"文化场景"已成为融冶文化消费理论从体制面向市场、政策走向实践的一种具体实现载体,以应对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和日益多元化,由此形成了文化消费理论的"文化场景"转向。
孔祥震[4](2020)在《河南省民权县“画虎村”艺术生态研究》文中指出艺术生态研究探讨的是艺术的生存环境及艺术对当代人类生存的价值。本文的研究主体“画虎村”,原是豫东平原上的典型贫困村,村里人一直保持有舞文弄墨的民间绘画传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内的一批农民画家力图通过自身的艺术才艺改变贫穷落后的生活困境,最终取得成功。本世纪初,在国家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当地政府因势利导地对“画虎村”进行产业扶持,实现了该村的脱贫致富,并间接带动邻村邻县的经济发展。但光环掩盖不了问题,当下的“画虎村”,由于新科技的使用、政府的参与度以及农民思想转变等因素逐渐暴露出了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不足。本文在对“画虎村”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尝试从艺术生态的角度阐述艺术生产、艺术消费、艺术接受等因素对“画虎村”产业升级的影响,对民间画工的生存境况予以现实关照,并尝试重新定位“农民画”村落的存在价值,考量其在民族文化积淀以及作为一项文化产业模式的复制可能性。
尹可昕[5](2020)在《我国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特征,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加速了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消费者可以不出国门购买世界各地的商品,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尚趋势。在此期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旺盛,消费热情高涨。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文化产品的进出口份额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文化市场中涌入大量国外产品。虽然这样丰富了消费者的商品选择,但也对本国民族文化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阻力。文化消费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更有利于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因此,维护本民族文化商品的市场地位,推动本土文化企业的发展显得迫在眉睫。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研究后,本文发现现有的文化消费研究大多从宏观角度出发,研究文化产业、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等,微观视角的研究较少。学者们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分析文化消费发展,甚少考虑到因为消费者自身因素的影响,文化消费已经出现明显的层次化,这种层次化导致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具有明显的个人偏好。导致现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局限性,不仅不利于文化消费研究的继续深入,也不利于为本土文化企业的长久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因此,为了更好地为民族文化商品的发展指明方向,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文化消费层次对于民族文化商品的消费偏好存在怎样的影响。本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造性地从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出发,并结合前人的丰富研究成果,探索消费者自身因素影响下形成了文化消费分层与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发现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对民族文化商品的消费偏好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教育程度和社会阶层对民族文化商品的消费偏好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二是以消费者的民族主义为调节变量,结合现有研究理论,提出假设,观察研究加入调节变量后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变化,得出结论: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和民族文化商品的消费偏好之间的关系能产生显着的调节作用,能削弱社会阶层与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的负相关性;三是结合两个研究结果,针对目前的文化市场情况,为企业营销和政府管理分别提出了建议,希望通过企业产品升级和政府的宏观调控,提高群众对民族文化商品的消费热情。有效促进本土文化企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商品的创新进步,最高限度地满足和刺激消费者的文化消费需求,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张燎原[6](2020)在《“网红图书”出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社交媒体深入布局,新经济形态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活跃在社交平台上的网红不断为自己赋权,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不再是负面指向的代名词。出于网红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的需要,在粉丝的支持和鼓励下,网红尝试与出版社合作出书,实现从网红到作者的转变。传统出版中的出版社、作者、读者的关系在网红出书现象中皆有所改变。本文以网红、粉丝和“网红图书”为主要研究对象,借用罗伯特·达恩顿的书籍循环模型描绘“网红图书”出版中文本生产和流通的情况。立足“网红图书”出版现象,明确网红的范围和概念,梳理“网红图书”的发展历程和规模种类。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消费的角度阐释“网红图书”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肯定“网红图书”的文化传播意义。最后,基于“网红图书”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优化策略,旨在希望“网红图书”能够长久发展,对粉丝和其他读者发挥更多的社会效益。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网络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集中运用于具有代表性的网红及其图书上,多次提到了《愿无岁月可回头》《海错图笔记》《进击的智人》等优质图书。首先,作者回顾了与“网红图书”有关的文献,对网红、“网红图书”两个概念进行界定。网红产生于新媒体时代,以鲜明的特质吸引粉丝,与粉丝积极互动,不仅具有传播力和影响力,还有商业变现的潜力。本文所涉及的网红擅长内容创作,具体包括自媒体网红、段子手等。网红活跃的平台有社交平台、电商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等,本文中的网红由于创作内容的需要更多聚集在微博、微信、知乎等平台,其中微博由于具有完善的出版功能成为核心的应用。其次,作者较为全面地总结了“网红图书”的出版概况,从图书出版时间、题材、内容和豆瓣评分四个方面来反映其图书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种类。借用达恩顿书籍传播循环模型建立了“网红图书”的书籍传播循环圈,描述“网红图书”文本的生产与流通情况,分析每个传播节点的具体活动与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文化消费的角度论述“网红图书”的价值与意义。业界对“网红图书”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不可否认“网红图书”可以提升网红的文化形象,满足粉丝的阅读期待,粉丝在出版过程中和阅读过程都可以和网红作者实现有效的积极互动。而且“网红图书”还可以为出版社带来可观的收益。最后,结合“网红图书”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从阅读方式的转变获得启发,提出了“网红图书”的优化策略,策略按照出版流程依次分为“网红图书”选题策略、印制策略、营销策略,以期对出版社和网红在实践层面有所启示。总之,本文明确了网红的范围与其活跃的社交平台,揭示了网红、粉丝、出版社和社交平台的关系,肯定了“网红图书”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发现具有实践意义,能够指导网红和出版社优化“网红图书”出版策略。
叶思齐[7](2020)在《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在出版融合背景下,唱衰纸书的声音频传耳畔,畅销日历书的销量却屡创新高。日历书出版和消费热潮已成为一个独特的出版文化现象,也折射出书籍的属性和功能的延伸。传统的书籍研究将书籍作为承载知识内容的文本介质,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西方书籍史研究开始转向书籍的媒介观。本文从日历书的形制特点入手,分析其物质形态和符号价值的变化所带来的人们对于书籍观念的变化,进而对日历书的文化意义、日常使用、消费本质展开分析,强调了书籍的媒介性;有助于出版业界和学界重新认知书籍的物质形态、媒介属性和社会功能,更好地发挥书籍的媒介优势和价值取向,在推动知识的普惠的同时,使人类在日常生活的互动仪式中更好地编织意义之网。本文从文化消费理论视角切入,结合书籍史研究、媒介环境学派的观点来分析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主要结合《故宫日历》《单向历》《健康日历》等畅销日历书的具体案例,以及日历书使用者的深度访谈资料,分析日历书的出版逻辑、文化逻辑、消费逻辑,把握生产者、传播者、消费者对日历书的意义创制与流动,进而阐释日历书作为物、媒介、仪式的消费本质。研究认为,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在于,日历书的文化意义从传统书籍的文本意义转为以消费者个人及其生活为指向,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观看、翻阅、撕页等半程式化的重复性实践来感知时间流逝的仪式感、意义建构的快感,创造了风格化的生活,并不断地进行自我的生产、更新、消费,从中收获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而且,日历书热潮彰显了书籍作为物、媒介、仪式的特性,折射出书籍从文本阅读到社会交流媒介和日常生活的文化仪式的属性及功能变化。
黄海林[8](2020)在《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受国内外复杂形势的影响,中国如何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应对西方强势文化入侵等,已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紧迫课题。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等理论视角,系统梳理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阶段与实践经验,并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强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回答了以下四个基本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及优越性;二是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状况;三是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辩证关系;四是如何借鉴学习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经验,以及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深深植根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同时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文化需求,以公益性事业为基础,强调市场调节方式配置社会文化资源,从事文化产品生产、流通及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活动的行业总称。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思想,是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价值体系。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理论思想阐明了文化实践与文化创造的动力来源及其终极目标,即文化来自社会劳动生产,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表现,其终极理想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观、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发展观、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观、习近平文化自信观等指导思想,是发展了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认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从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文化消费与文化生产的特殊价值出发,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并举,牢固地掌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划分为萌芽准备(1978~1991)、形成兴起(1992~2005)、调整深化(2006~2017)三个阶段,同时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7)的发展历程也非常重要。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源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经历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逐步进入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时代。从历程演变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逐渐形成了历史文化传承、文化体制改革、文化科技创新与文化功能延伸的发展逻辑。从治理模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政治主导、政府直接办文化、政府直接办文化与间接办文化相结合、到政府监管与市场主导相结合的文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政府监督管理、市场资源配置的现代文化治理体系。从文化发展形式来看,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先后经历了公益事业型发展、经营产业型发展到事业型与产业型并举发展的格局。而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从被动输入到主动创造也非常重要,整个历程演进有着内在逻辑。当然,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也遭遇了一些挫折,旧问题与新挑战并存。如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文化服务供需矛盾加剧、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偏低、文化产业竞争力相对较弱、文化政策法规滞后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包括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文化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新形势、新业态下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从区域发展看,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及各省份之间公益性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的绝对差距与相对差距都呈现出持续缩小的趋势,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也具有相似的趋势规律,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都将走向良性发展与稳健增长。同时,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格局日渐呈现出“东走强、西保持、中渐弱”的趋势。随着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中国过去的文化产业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中国既要重视文化产业的直接价值效益,也要重视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的持续投入,保证中国的文化产业竞争力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将有利于推进中国文化自信道路的建设与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文化性、经济性、意识形态性和创新扩散性等基本属性。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应当以公益性文化事业为基础,以服务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为中心,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的有效供给与分配正义。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构成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体两翼,两者既需要基础建设,也需要创新发展,相辅相成。同时,集群创新文化产业竞争力与价值效益文化产业竞争力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循环的辩证关系,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辩证看待中国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要明确文化产品或服务的意识形态性这一本质要求,综合运用政府工具、市场手段与社会力量来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在新常态新形势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坚持围绕服务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中心点,在确保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创造符合大众的、科学的、民族特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从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经验来看,法兰克福学派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揭示了文化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并坚决否定和批判文化工业所造成的人的异化状态,但缺少对文化自我调节、文化与政治经济的依赖关系、大众主观能动性等方面的系统批判。而英美文化学派并不认为文化消费者仅仅是一个同质化群体,而是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同时文化不再以“艺术作品”为核心,而是兼具文化属性与产业属性,文化产业的外延也扩展到了文化休闲、旅游遗产、网络娱乐、文化信息传输等新兴领域。这是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向,对中国的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启发意义。而从美英日韩等主要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其发展路径有重视文化产业强国与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联动‖、健全文化产业发展的多元融资渠道、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优化调整文化事业体制结构与管理激励机制等,这对中国未来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基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并参考国外有益经验启示,来构建未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包括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进一步推进中国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并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文章提出了一种实现辩证认识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观解释框架与改革路径,这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实现文化法治强国梦想、推动主流意识形态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过,文章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文本分析不够系统深入,在实证研究指标体系设计、研究数据及方法上也有改进之处,对国外经验数据的比较分析存在缺位等等,这有待于未来相关研究进一步推进与探索。
刘志毅[9](2020)在《文化消费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传统观念下,“消费”一词很难与博物馆发生关联。一个属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概念,接受着市场机制与商品逻辑的制约与管控。一个则自诞生之日起,即被作为人类文明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存在,文化属性是其最为重要的特征。从表面上看,两者不仅没有关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矛盾与对立的存在。而这种情况随着文化消费的兴起被彻底颠覆。文化消费兴起的使人们对于消费的关注点逐渐从物质层面的需求转移到了更高层面的精神文化方面,文化消费不仅是消费内容与行为上的拓展,更是消费观念的颠覆,继而成为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影响着当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作为众多文化机构中的主要代表,势必受到影响。本文希望以文化消费这一特殊背景作为研究的视角,通过梳理抓住文化消费的核心内涵与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契合,探究其对博物馆及其公共服务空间所造成的所出诸多影响,并从商品价值的两个角度,研究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发展趋势与手法,借而越出传统的建筑学领域为博物馆建设设计理论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本文共四个部分,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案例分析的研究逻辑展开。第一部分(第一章):提出问题。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与对象,形成研究目的、意义,并进一步提出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二部分(第二章):分析问题。首先笔者先分别对文化消费的内涵以及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新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及其公共服务空间性质的转变,总结出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成为一种特殊商品的既成事实,并从商品的两个价值层面探讨了当今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发展的两个趋势,即使用价值方面的空间功能多元复合趋势以及符号价值方面的空间文化差异表达。第三部分(第三章、第四章):解决问题。在这两章中笔者结合大量实际案例,针对上一部分提及的两个趋势提出了具体的空间设计策略,以期促成空间消费性与文化性的双重丰富。针对空间功能多元复合的趋势,笔者分析了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基本类型,总结了五种复合化的空间功能的布局方式。同时,探讨了公共服务空间功能配置理念的更新与公共服务空间的多元化配置策略;针对空间文化的差异表达,笔者从宏观城市文化、中观地域文化、微观观众行为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策略。第四部分(第五章):综合案例分析,基于上述章节的研究成果,笔者对国内外两个极其相似并同时兼具文化性与消费性的案例,即伦敦泰特现代博物馆以及上海当代博物馆为案例进行详尽的解读,以期进一步加深对文化消费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策略的论述。
程美容[10](2020)在《基于供需双侧驱动的扩大文化消费研究 ——以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文化消费凭借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特殊优势,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政府制定了积极的“扩大”文化消费总基调,并循序渐进地推进文化消费激励政策。2016年,文化部在全国遴选了包括重庆在内的45个试点城市作为扩大文化消费的开端。2018年,国务院又提出“总结、推广、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经验和有效模式”。政策的演变标志着我国扩大文化消费已从试点摸索来到经验总结阶段。而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总结与完善,对进一步释放文化消费潜能,优化文化供需环境,刺激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2016年11月,重庆市被设立为首批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并以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主要内容,开展了系列文化消费激励工作。经过近四年的动态发展后,重庆如何从供需双侧发力扩大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季形成了何种特色?又有哪些不足?为构建扩大文化消费长效机制,重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应当如何完善与优化?这些都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结合文化资本理论、消费者主权理论与互联网营销理论的理论观点,从供给与需求双侧出发,依托资料内容分析,发现重庆文化消费季在历经四届的发展与演进后,形成了以“企业参与、活动造势、激励创新”为主要特色的消费季实践逻辑。然而该实践逻辑在需求侧存在长期消费动力不足、供给侧遗有宣传平台僵化的短板。因此,为优化重庆扩大文化消费工作,进一步激励重庆文化消费有序增长。基于对重庆居民文化消费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本研究从居民的“文化消费”视角出发,挖掘消费反馈下的重庆文化供需特征,发现重庆在文化需求侧显现出“中青年是主力,互联网为主渠道,时间、价格与文化资本成抑制因素”的特征,在文化供给侧存在“新兴文化供给少,公共文化效率低,渠道窄化与品牌稀缺”的问题。最后,针对消费季遗留的短板与重庆文化供需特征,在借鉴武汉、山东、南京与北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在文化需求侧: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升级消费券方案,打造夜间文化消费新业态。在文化供给侧:丰富新兴文化供给,打造文化品牌,搭建互联网信息集成平台。期望本研究所得成果,能为重庆政府扩大文化消费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促进重庆文化产业发展,增进重庆居民文化消费福祉。
二、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看我省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看我省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的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理论分析 |
2.1 文化消费基础理论概述 |
2.2 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理论分析 |
2.3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
2.4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理论预期 |
第3章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现实分析 |
3.1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
3.2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区域差异分析 |
3.3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变量间关系区域差异分析 |
第4章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
4.1 基于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分析的模型构建 |
4.2 我国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因素区域差异的实证研究 |
4.3 模型稳健性检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文化消费理论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管理学”转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方文化消费理论的兴起与发展 |
(一)大众文化批判理论与文化消费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经济学对文化消费理论的发展 |
二、文化消费理论在中国接受的两种基本路径 |
(一)文艺学的方法路径 |
(二)文化经济学的方法路径 |
三、“文化管理学”转向:中国本土化文化消费理论的生成 |
(一)文艺消费理论的“中层理论”转向 |
(二)文化消费理论研究中的“行动研究”转向 |
(三)文化消费研究中的“文化场景”转向 |
四、结论 |
(4)河南省民权县“画虎村”艺术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中的概念及范畴 |
第一章 “画虎村”概述 |
第一节 “画虎”溯源与现状 |
第二节 产业聚集成因 |
一 血缘与地缘 |
二 师徒与画室 |
三 政策因素 |
第二章 “画虎村”的艺术生态系统 |
第一节 艺术生产 |
一 生产主体与生产内容 |
二 生产技艺和商品形式 |
三 画家生计 |
四 其他辅助人员 |
第二节 艺术分配 |
第三节 艺术消费 |
一 “粉丝经济”下的直播模式 |
二 受众分析 |
第三章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画虎村”绘画产业 |
第一节 文化产业园区生态与传播 |
第二节 复制、快销、品质与价格 |
第三节 农本思想与当代审美 |
第四节 存在与价值 |
第四章 传承与展望 |
第一节 传承 |
一 “画虎村”的传承人 |
二 “虎画”离非遗有多远 |
第二节 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
一 基础问题探讨 |
二 联动开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一:“画虎村”作品慈善拍卖方案 |
附录二:部分主播直播数据 |
(5)我国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2 研究现状和理论梳理 |
2.1 文化消费 |
2.1.1 文化消费的概念 |
2.1.2 文化消费的研究现状 |
2.2 社会分层 |
2.2.1 社会分层的概念 |
2.2.2 社会分层的研究现状 |
2.2.3 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 |
2.2.4 影响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的因素 |
2.3 民族主义 |
2.3.1 民族主义的概念 |
2.3.2 中国民族主义的形成有两个来源 |
2.3.3 民族主义的二重性 |
2.3.4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 |
2.4 消费偏好 |
2.4.1 消费偏好的定义和分类 |
2.4.2 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研究 |
3 研究假设及模型 |
3.1 研究假设 |
3.1.1 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对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的影响 |
3.1.2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的影响 |
3.2 研究模型 |
4 研究量表设计与数据收集 |
4.1 研究量表设计 |
4.1.1 社会阶层的研究量表 |
4.1.2 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的研究量表 |
4.1.3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倾向的研究量表 |
4.1.4 消费偏好研究量表 |
4.2 数据收集 |
5 实证研究与数据分析 |
5.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5.2 量表信度分析 |
5.3 量表效度分析 |
5.4 相关性分析 |
5.5 假设检验 |
5.6 结果讨论 |
5.6.1 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对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的影响 |
5.6.2 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对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和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关系的影响 |
6 管理建议 |
6.1 对企业营销的建议 |
6.1.1 打造自主品牌,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
6.1.2 调整营销策略,适当调动消费者的民族情感 |
6.1.3 丰富产品文化内涵,把握消费者的文化需求 |
6.2 对政府管理的建议 |
6.2.1 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督机制 |
6.2.2 加大对中小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 |
6.2.3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
6.2.4 正确引导民族情感,提高国民意识 |
7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1 研究局限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调查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网红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交媒体的深入布局 |
1.1.2 新经济形态的发展 |
1.1.3 网红进军图书市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名人图书研究 |
1.3.2 网红与网红经济研究 |
1.3.3 网红的出版活动研究 |
1.4 研究基础 |
1.4.1 研究理论 |
1.4.2 概念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特色 |
2 “网红图书”出版概况 |
2.1 “网红图书”的兴起原因 |
2.1.1 平台助力——社交媒体重构网络传播中心 |
2.1.2 商业驱动——资本运作推进网红IP开发 |
2.1.3 文化打造——政策环境约束网红规范发展 |
2.2 “网红图书”的发展分期 |
2.2.1 初探期(2012-2015) |
2.2.2 成长期(2016-2017) |
2.2.3 沉淀期(2018-至今) |
2.3 “网红图书”的规模种类 |
2.3.1 “网红图书”的题材种类 |
2.3.2 “网红图书”的内容分类 |
3 “网红图书”的文本生产与流通 |
3.1 网红的内容生产 |
3.1.1 线上发布——赋权自身达到出版门槛 |
3.1.2 线下创作——实现向作者身份的转变 |
3.2 出版社的文本再生产 |
3.2.1 内容的重新编排 |
3.2.2 载体的变换更迭 |
3.3 粉丝的文化消费 |
3.3.1 消费载体 |
3.3.2 消费内容 |
3.3.3 消费符号 |
3.4 社交平台参与出版流程 |
3.4.1 前期——社交平台提供出版资源 |
3.4.2 中期——社交平台宣传“网红图书” |
3.4.3 后期——社交平台汇集反馈信息 |
4 “网红图书”的意义与价值 |
4.1 “网红图书”的文化意义 |
4.1.1 “网红图书”生产中的文化转移效应 |
4.1.2 “网红图书”消费中的文化放大效应 |
4.2 “网红图书”的价值体现 |
4.2.1 对网红的价值——提升文化形象 |
4.2.2 对粉丝的价值——满足阅读期待 |
4.2.3 对出版社的价值——低成本与高收益 |
4.2.4 对社交平台的价值——扩充平台内部图书销售渠道 |
5 “网红图书”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5.1 “网红图书”存在的问题 |
5.1.1 图书同质化严重 |
5.1.2 编辑能动性不足 |
5.1.3 社会效益有待提高 |
5.2 “网红图书”的优化策略 |
5.2.1 “网红图书”的选题策略 |
5.2.2 “网红图书”的印制策略 |
5.2.3 “网红图书”的营销策略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日历书的研究 |
(二)关于消费文化和文化消费的研究 |
(三)关于书籍的媒介观念和文化转向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日历书的兴起与发展 |
一、日历书的定义 |
(一)时代变迁中的日历 |
(二)作为文化创意出版物的日历书 |
二、日历书的发展现状 |
(一)日历书的兴起过程 |
(二)日历书的出版规模与结构 |
第三章 日历书的出版逻辑:融合性文创型书籍的意义创制 |
一、形式产生意义:日历书的形制特点分析 |
(一)媒材:日历、书籍、日记的融合 |
(二)文本:碎片化内容的新脉络 |
(三)装帧:分众化的精巧摆件 |
(四)定位:自用送礼两相宜 |
二、渠道传播意义:作为产消中介的营销系统 |
(一)广告文案:视觉陈列和品牌话语的凸显 |
(二)社群推介:人媒和信任代理的意义加成 |
三、创意延伸意义:周期边界和内容边界的突破 |
(一)日历书的生命周期:从短期效益到长期经营 |
(二)日历书的意义转化:文本意义和主体意义的变迁 |
第四章 日历书的文化逻辑:为生活语境赋予更多文化意义 |
一、日历书的媒介特征与文化价值 |
(一)日历书的传播偏向:在时空平衡中倚重视觉和个人 |
(二)日历书的文化价值:以审美、科普和收藏价值为核心 |
二、日历书的暗示意义链:广告符码的话语秩序 |
(一)畅销日历书广告文案的关键概念 |
(二)被建构的美学图景和使用场景 |
(三)在日常中超越日常的文化仪式 |
第五章 日历书的消费逻辑:自我建构、意义交流的媒介与仪式 |
一、使用者的意义产消:自我的投射、生产与消费 |
(一)“为我所用”的日历书:个人叙事和自我导向 |
(二)作为“生活风格”的日历书:风格化的日常生活与自我 |
二、无处不在的仪式感:作为物、媒介、仪式的日常实践 |
(一)日历书作为日常的物品:有“形”和有“用” |
(二)日历书作为接触的媒介:有机互联的媒介多元体 |
(三)日历书作为生活的仪式:固定意义的形式化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5 年版至2020 年版日历书出版情况汇总表 |
附录二 日历书使用者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相关核心概念界定 |
0.2.1 文化 |
0.2.2 文化产业 |
0.2.3 文化产业发展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1 文化建设与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
0.3.2 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理论和发展历程研究 |
0.3.3 文化产业竞争融合发展研究 |
0.3.4 文化产业创新效率与政策规制研究 |
0.3.5 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
0.3.6 国内外研究状况总结 |
0.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0.4.1 研究内容 |
0.4.2 研究框架 |
0.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0.5.1 研究方法 |
0.5.2 创新之处 |
第1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 |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 |
1.1.1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立论之基:现实人的劳动实践 |
1.1.2 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的核心内容 |
1.2 列宁、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2.1 列宁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 |
1.2.2 斯大林的文化建设思想 |
1.3 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 |
1.3.1 毛泽东的文化建设观 |
1.3.2 邓小平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观 |
1.3.3 江泽民的先进文化建设观 |
1.3.4 胡锦涛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观 |
1.3.5 习近平文化自信观 |
1.4 他山之石:西方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经验 |
1.4.1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产业批判理论 |
1.4.2 英国的文化学派理论 |
1.4.3 美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理论 |
第2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 |
2.1 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的文化建设期(1949~1977) |
2.1.1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的文化发展格局 |
2.1.2 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
2.1.3 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 |
2.2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萌芽准备期(1978~1991) |
2.2.1 1978 年改革开放至1983年:文化事业逐步恢复 |
2.2.2 1984 年至1991年:文化产业开放发展 |
2.3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形成兴起期(1992~2005) |
2.3.1 1992 年至1999年:文化产业逐步形成 |
2.3.2 2000 年至2005年:文化产业繁荣兴起 |
2.4 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调整深化期(2006~2017) |
2.4.1 2006 年至2012年:调整管理体制,探索新兴文化 |
2.4.2 2013 年至2017年:文化产业的全面深化与创新改革 |
第3章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
3.1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特点 |
3.1.1 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与文化经济的增长 |
3.1.2 文化服务事业投入与文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
3.1.3 新形势、新业态下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
3.1.4 文化产业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
3.1.5 主流意识形态面临文化认同危机 |
3.2 当前中国不同地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比较分析 |
3.2.1 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 |
3.2.2 公益性文化事业基建投资 |
3.2.3 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设施 |
3.2.4 公益性文化事业队伍建设 |
3.2.5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
3.3 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
3.3.1 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 |
3.3.2 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3.3.3 省际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 |
第4章 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 |
4.1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
4.1.1 文化性是中国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根本 |
4.1.2 经济性是中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
4.1.3 意识形态性是中国文化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 |
4.1.4 创新扩散性是中国文化产业高效、优质发展的抓手 |
4.2 以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为中心的文化产业发展 |
4.2.1 主流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产业发展的辨证关系 |
4.2.2 主流意识形态与新闻出版业 |
4.2.3 主流意识形态与广播电视业 |
4.2.4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传播业 |
4.3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辩证统一 |
4.3.1 数据来源及模型设定 |
4.3.2 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4.3.3 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竞争力与价值效益竞争力的辩证关系 |
4.4 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
4.4.1 社会效益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内容的核心价值 |
4.4.2 文化消费需求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
4.4.3 基于社会效益促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效率供给 |
第5章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
5.1 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合法性的顶层设计 |
5.1.1 塑造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意识形态文化 |
5.1.2 务实党内建设文化领导权的认同基础 |
5.1.3 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载体作用 |
5.1.4 正确处理“一元主导+多元并存”的文化发展关系 |
5.2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体制改革 |
5.2.1 健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法制 |
5.2.2 加快推进文化机构改革与文化治理职能转变 |
5.2.3 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行“分类指导” |
5.2.4 推动市场配置、政府扶持与社会参与的协同机制建设 |
5.3 增进文化产业发展竞争力与文化服务均等化 |
5.3.1 优化财政保障均衡制度 |
5.3.2 强化落后地区文化产业政策的扶持力度 |
5.3.3 健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投资竞争机制 |
5.3.4 完善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创新发展机制 |
5.4 构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人才培养机制 |
5.4.1 实行“产学研”一体化的高层次文化专门人才合作培养模式 |
5.4.2 加快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创新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保护激励机制 |
5.4.3 完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法律规范与监管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阶段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文化消费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文化与消费的共生:文化消费的兴起 |
1.1.2 文化与消费并重的后博物馆时代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1 文化消费 |
1.3.2 当代博物馆 |
1.3.3 公共服务空间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4.1 文化消费概念的相关研究综述 |
1.4.2 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文化消费对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影响 |
2.1 文化消费的内涵探究 |
2.1.1 文化消费的实质 |
2.1.2 文化消费的作用 |
2.1.3 文化消费的核心内涵 |
2.2 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的概念解析 |
2.2.1 当代博物馆的定义与分类 |
2.2.2 公共服务空间的定义与基本特征 |
2.3 文化消费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及其公共服务空间的性质转变 |
2.3.1 从“文化圣殿”到“文化消费场所” |
2.3.2 从“空间中消费”到“空间的消费” |
2.4 商品角度下公共服务空间发展的两个趋势 |
2.4.1 使用价值: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 |
2.4.2 符号价值:空间文化的差异表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空间功能多元复合的设计策略 |
3.1 公共服务空间的构成 |
3.1.1 核心空间 |
3.1.2 交通空间 |
3.1.3 休闲服务空间 |
3.2 空间功能组织的复合化 |
3.2.1 核心式空间布局 |
3.2.2 线性式空间布局 |
3.2.3 分散式空间布局 |
3.2.4 混合式空间布局 |
3.2.5 融合式空间布局 |
3.3 空间功能配置理念的更新 |
3.3.1 市场营销的理念 |
3.3.2 以人为本的理念 |
3.3.3 区域协同的理念 |
3.4 空间功能的多元化配置策略 |
3.4.1 公共教育功能的发挥 |
3.4.2 社区服务功能的强化 |
3.4.3 休闲娱乐功能的渗入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空间文化差异表达的设计策略 |
4.1 城市文化的多元融入 |
4.1.1 空间形态的开放 |
4.1.2 空间边界的消隐 |
4.1.3 城市活动的引入 |
4.2 地域文化的特色彰显 |
4.2.1 历史沉淀的挖掘 |
4.2.2 自然资源的利用 |
4.2.3 人文习俗的隐喻 |
4.3 “文化体验”的个性塑造 |
4.3.1 基于行为特点的观众分类 |
4.3.2 空间体验的连续性与随机性 |
4.3.3 空间体验的启发性与层次性 |
4.3.4 空间体验的趣味性与互动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案例的分析 |
5.1 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Tate Modern) |
5.1.1 项目概况 |
5.1.2 泰特现代美术馆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 |
5.1.3 泰特现代美术馆空间文化的差异表达 |
5.2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5.2.1 项目概况 |
5.2.2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空间功能的多元复合 |
5.2.3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空间文化的差异表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际工程项目概况 |
致谢 |
(10)基于供需双侧驱动的扩大文化消费研究 ——以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2 文献综述 |
1.2.1 文化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
1.2.2 经济学方面的研究 |
1.2.3 扩大文化消费工作的研究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文化供给 |
2.1.2 文化需求 |
2.1.3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2.1.4 基于供需双侧驱动的扩大文化消费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文化资本理论 |
2.2.2 消费者主权理论 |
2.2.3 互联网营销理论 |
3 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实践逻辑与问题分析 |
3.1 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基本情况 |
3.2 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具体内容 |
3.2.1 文化项目:一大战略联盟,双百佳新领地 |
3.2.2 文化活动:三大板块联动,千场主题活动 |
3.2.3 文化红包:微信红包,逸购文惠卡,电商平台红包 |
3.2.4 文化奖励:鼓励网络营销,推动模式创新 |
3.2.5 文化宣传: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整合联动 |
3.3 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实践逻辑 |
3.3.1 企业参与下的“消费券方案” |
3.3.2 活动造势下的“供给展销” |
3.3.3 财政奖励下的“供给创新” |
3.4 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的问题分析 |
3.4.1 文化需求侧:消费粘性不强,长期动力不足 |
3.4.2 文化供给侧:质量参差不齐,宣传平台僵化 |
4 “文化消费”视域下的重庆文化供需现状 |
4.1 重庆居民文化消费问卷分析 |
4.1.1 文化消费群体 |
4.1.2 文化消费倾向 |
4.1.3 文化消费渠道 |
4.1.4 文化产品供给满意度分析 |
4.2 重庆居民文化消费访谈分析 |
4.2.1 “模糊”的文化消费 |
4.2.2 “低端”的文创产品 |
4.2.3 “狭窄”的消费渠道 |
4.2.4 “缺位”的文化品牌 |
4.2.5 “无趣”的公共文化服务 |
4.3 “文化消费”视域下的供需现状总结 |
4.3.1 文化需求侧:中青年是主力,互联网为主渠道,时间等成抑制因素 |
4.3.2 文化供给侧:新兴文化供给少,公共文化效率低,渠道窄化与品牌稀缺 |
5 重庆扩大文化消费优化建议 |
5.1 其他试点城市经验借鉴 |
5.1.1 武汉模式:联动文化事业,运作积分奖励 |
5.1.2 南京模式:演出市场打头阵,服务平台做保障 |
5.1.3 山东模式:立足地方特色,线下引流线上 |
5.1.4 北京模式:文交会谋合作,品牌榜促发展,夜间经济成助推 |
5.1.5 经验总结 |
5.2 重庆扩大文化消费优化建议 |
5.2.1 文化需求侧:优化公共文化,升级消费券,发展夜间经济 |
5.2.2 文化供给侧:丰富新兴文化供给,打造文化品牌,搭建信息集成平台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文化消费、文化产业的兴起看我省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消费视角下博物馆文创产品转型设计研究[D]. 杨诗怡. 江南大学, 2021
- [2]我国文化消费区域差异的计量研究[D]. 刘俊辰. 吉林大学, 2021(01)
- [3]文化消费理论本土化进程中的“文化管理学”转向[J]. 傅才武,何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3)
- [4]河南省民权县“画虎村”艺术生态研究[D]. 孔祥震. 江苏大学, 2020(07)
- [5]我国文化消费的社会分层、民族主义与民族文化商品消费偏好[D]. 尹可昕.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6]“网红图书”出版研究[D]. 张燎原. 南京大学, 2020(02)
- [7]作为媒介与仪式的书籍 ——日历书的文化消费逻辑研究[D]. 叶思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新时期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经验研究[D]. 黄海林. 湘潭大学, 2020(12)
- [9]文化消费背景下当代博物馆公共服务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志毅. 湖南大学, 2020(08)
- [10]基于供需双侧驱动的扩大文化消费研究 ——以重庆文化惠民消费季为例[D]. 程美容. 西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