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段美君[1](2020)在《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教育理念不断创新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已经由传统的重视知识和技能过渡到了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关系着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体育舞蹈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一个新兴项目,具有文化娱乐、社会交际、艺术观赏等特性,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便为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更好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一些具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首先,通过专家访谈和查阅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结合体育舞蹈专业特点初步编制调查问卷。其次,进行问卷的预测试。预测试包括问卷的发放与回收、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等,以便科学地确定问卷的维度和题目。信度检验采用重复测量,具体运用克伦巴赫信度系数。效度检验运用专家评定法来验证内容效度,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衡量问卷的结构效度,在进行因子分析前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再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大方差旋转法来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分析。然后,在确定问卷以后,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并运用与预测试问卷相同的数理统计法进行信效度分析。最后,将回收到的正式问卷数据进行量化处理,进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重要性-绩效表现”等分析,明确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问题等,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培养对策。研究结果:(1)通过两轮问卷确定本文学生核心素养问卷包含:六个维度和十五项指标。(2)运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各维度权重:体育舞蹈专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0.513×人文底蕴+0.397×科学精神+0.443×学会学习+0.394×健康生活+0.262×责任担当+0.381×实践创新。(3)将各维度权重带入公式得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得分:责任担当(4.62分)、科学精神(4.54分)、健康生活(4.52分)、人文底蕴(4.48分)、学会学习(4.47分)、实践创新(4.18分)和总得分(4.46分)。(4)按照各指标权重和得分绘制得出核心素养行动图表:象限I是继续保持区(高权重/高绩效)包含了B6、B7、B10、B11。象限II是过度努力区(低权重/高绩效)包含了B2、B5、B8、B12、B13。象限是III缓慢改进区(低权重/低绩效)包含了B4、B9。象限IV是集中关注区(高权重/低绩效)包含了B1、B3、B14、B15。研究结论:(1)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在各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4分,说明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整体水平较高。(2)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行动图表显示,人文积淀、审美情趣、问题解决、技术运用这4个指标位于集中关注区(第四象限),说明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指标重要性程度高,而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的问题。
程华东[2](2019)在《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2001-2018年CNKI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946篇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全部期刊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资料法、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并借助Cite 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对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刊文量、研究作者、研究机构、研究主要内容与前沿等进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把握我国体育教学模式发展研究的特征与趋势,为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到结论如下:(1)2001-2018年间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期刊文献总量与核心期刊数量变化趋势都呈波动变化的特征;2001-2009年间期刊文献总量呈急剧上升,随后稳定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且总量较大;2001-2006年间核心期刊数量在稳定的状态中不断攀升,2006-2012年间维持在较高水平波动变化,2012-2018年间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数量相对较少。(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形成了一些较稳定且联系较密切的研究合作团体,但整体发文量较低,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大多数作者或机构还处于“孤立”特征且合作较少,同时缺乏具有领军意义的研究作者与机构。(3)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波动较大,研究内容多样化且充满活力,学界对该领域研究特征呈多方关注——集体狂热——理性回归的变化趋势。(4)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现状对策与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学生体质健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置和快乐体育教学模式等方面是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主要内容,研究主题历经体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探索、体育运动方法探索、研究现状与对策探索、高职与高中体育教学探索、青少年体质健康探索等演化过程。(5)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可分为逐步拓展与基础研究积累时期、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领域继续拓展与理性回归时期三个研究阶段,而体育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为各阶段研究前沿。(6)我国体育教学模式未来研究要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发展战略,研究主题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研究内容强调实证性研究,同时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将得到深化。
刘旭明[3](2019)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异化”在学术研究中是一个古老又不断发展的概念,整体上具有脱离、转让、疏远等意。依据对其哲学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异化的要点有四:新事物出现并且与人的创造活动分离;实现目标需要的手段、过程或结果与初衷相背离;人的类特性丧失——被“新事物”所控制;群体的类特性丧失。普通高校体育是在高等教育环境下,通过体育课、体育运动、竞赛活动等途径,以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培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习惯、实现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对大学生开展的一系列身体教育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本文认为,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发生了异化。第一,它在教育中被严重边缘化,只留下一些形式化的公共体育课,大量逃避体育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仍有许多学生未掌握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大量学生缺乏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第二,理论层面普通高校体育的边界模糊,迄今缺乏独立、清晰、科学的概念理论体系,相关政策规定或学术研究大多以学校体育为参照。第三,我国的普通高校体育更像是教学、体育活动、运动竞赛、学科科研、社会服务、体育培训等一系列工作的集合体,且那些工作遵循不同的管理归属和发展逻辑。第四,大学的生态环境日益迫使高校体育任务的执行主体——体育院系的工作重心向维系自身生存发展转移,而不是完成“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等教育阶段对于人才培养和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针对过程和本质两个方面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进行研究。本文将普通高校体育视为一种开放系统视角下的“组织”,在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异化的现象、过程进行解读和解释。金观涛认为,应该从最普遍的可证实的概念开始,作为整体哲学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在对“Physical Education”和“Sport”作历史追溯和概念辨析后发现,源自于西方的近现代“体育”最初即“Physical Education”,是学校中的身体教育。汉字“体育”是一个舶来品,且它自晚清时期进入中国后,指称对象不断泛化,导致社会大众各有其“体育观”。泛化后的汉字“体育”是以西方Sport运动项目为核心开展的系列活动总和,而不是学校的身体教育。核心概念的不准确,是异化的根源,且贯穿于整个异化过程。由于作为“身体的教育”的本质属性被遮蔽,学校体育在中国缺乏明确科学的理论指引,而是在政策任务的要求下,模仿一些国外学校体育的活动开展手段、方式。学校体育关于“帮助学生习得运动技能、养成自主锻炼习惯”的任务迄今难以完成,甚至那些手段反而会取代、背离目标本身。并且,基于二者之间的密切相关性,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讨论需要以“学校体育异化”为基础。异化的完整判定需要将异化要点与过程解析相结合。历史考察发现,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可以分为发端、发展以及复杂化三个阶段,且这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并受制于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因而理论依据和解析模式也不完全相同。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体育、清末民初体育以及建国后中国体育的外部政治、经济等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相继产生作用。最初,制度环境在强意义上主导了学校体育异化的发端和发展。清末民初“体育救国”催生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但从一开始西方“Physical Education”只是形式、内容进入了中国近代的“学校教育”的活动场域,并没有从根本上进入中国的“教育”。西方Sports和“Physical Education”的体系、内容和外延功能被混杂着引进中国的学校体育(China school tiyu)外衣之内。中国的学校体育在本质内核和功能上都不同于西方的学校体育。本质上,近代中国学校体育相当于系列身体活动项目、内容、组织方式的集合;功能上,政治功能取代了“健全人性”成为根本功能,目的在于强体救国。文革之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逐渐体现在中国体育、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大学与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之间的横向互动关系之中。此时需要采取“组织-结构”的分析模式进行考察。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体育直接主导了学校体育的整体工作内容,模糊了其本质属性、目标。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中的应试教育和政策干预迟滞不仅没有扭转学校体育的与其本质的“偏离”;反而在围绕“应试”展开的诸种机会主义、功利主义行为的推动下,进一步模糊了学校体育的内容和边界。再加上中国大学特殊的生态环境,普通高校体育被迫遵循“合法性”机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总之,中国体育、教育、高等教育以及大学的系列发展变化一环又一环的作用于高校体育院系,最终使其在今日之大学的场域内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生存困境。当体育院系自己开始逐渐将其传统“三大工作”推向边缘的时候,很可能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职能转移的前兆。如此一来,看似高校体育院系在不断地进入向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但是实质上他们的行为与学校体育的根本功能渐行渐远。本文还从中微观行动者的角度,结合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观点,考察普通高校体育院系遵从“合法性”背后采取的系列“反抗”之举。即各个层面的行动者在履行学校体育任务时存在大量的机会主义行为,而且大多数行为具有强同化性。同时,正式制度的约束无形中向“权力关系”转移,即关键行动者和资源反而成为制约普通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要素。此外,有些异化源自于相关行动者在资源制约下的无奈之举或意外后果。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发生于行动者的认知、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循环互动之中,其本质在于组织功能的异化。对于组织系统而言,异化表现为组织运行过程中开展活动的手段对于目的、任务的背离,最初设定的那些应然性目标沦为象征或者口号。对普通高校体育而言,异化则体现为“完人”发展目标被工具理性导向下的“组织工作”所取代,甚至“维系体育院系生存发展”变成了新的组织目标。其根本功能是政治性的,教育属性和本质功能几乎被完全遮蔽,与身体的教育活动越来越远。另外,从组织演化的角度看,系统内目前并没有产生新的结构。我们所看到的诸多“有问题”的现象,是普通高校体育组织中许多子系统的功能异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无组织力量汇集交织的结果。
王秀强[4](2018)在《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大学体育文化传承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西方体育文化。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受到西方大学体育发展模式和体育理念的深刻影响,“依附性发展”成为中国近代大学体育的显着特点;但同时也受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学体育文化又具有“内生性”特征。大学体育文化内在制约着大学体育的发展。中国近现代大学体育起源于“强国强种”、“富国强兵”的实用主义目的,在西方科学主义和工具理性指引下,大学体育主动斩断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致力于为社会服务的功利性目标。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大学体育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却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追根溯源,主要是关系到大学体育战略目标的大学体育理念的缺乏和大学体育文化自觉的缺失。因此,唤醒大学体育的文化自觉,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体育文化,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本研究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23所国内具有百年以上历史大学的体育发展史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扎根理论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进行大学体育文化的要素分析,确立代表性体育人物及思想、体育规章制度、体育活动和竞赛、体育教学、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等五要素作为研究的横轴;其次对中国大学体育的百年发展历程进行了历史分期研究,将中国大学体育的发展历程分为清末、民国、新中国初期、“文革”、复苏、新发展时期等六个历史阶段,确立研究的纵轴。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历史研究等方法,以大学体育文化五要素为具体研究对象,探究各文化要素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背景、特征与发展规律;梳理出比较清晰的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概貌;并从百年大学体育发展进程中总结出历史经验和规律。在百年大学体育文化传承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现状,运用系统论和战略管理理论,首先进行了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之后进行了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包括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1.教育家和体育家的体育思想传承是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主线。大师的体育思想一直伴随着强国强种的民族思想,而且一直伴随中西方体育文化间的碰撞与融合、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碰撞与融合。纵观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近现代体育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始终围绕着“健身强国,以实现民族复兴,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这一主题。2.中国大学体育制度深受社会政治背景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大学体育制度设计;回顾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发展历程,呈现出清朝末期的借鉴摸索、民国时期的深入发展、建国初期的苏联模式、“文革”时期的破坏停滞、新时期的学习欧美等阶段性特征;中国大学体育制度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制度建设路径,即政府层面主导,大学负责具体实施。3.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内涵上经历了“体操—体育—体育与健康”的发展历程;形式上表现了“课外—课内—课内外相结合”的发展趋势;价值功能上体现了“生物学—心理学—人文社会学”的认识提升;发展上呈现了“拿来主义—本土化探索—国际化”的三阶段发展模式;并且表现出钟摆式演变特征。4.大学体育精神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核心;体育场馆设施等物质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基础;体育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保障;体育行为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动力之源。大学体育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层面所包含的体育文化要素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体育文化系统。5.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发展历经清末的发端、民国的发展、新中国的新生、“文革”时期的挫折、改革开放的重生、新时期的发展与繁荣六个发展时期。百年大学体育思想也经历了由机体活动能力发展观到身体、心理发展观,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发展观,最后转变到身体、心理、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观,充分体现了人类对体育文化发展的认知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到如今,体育人文价值观念逐渐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核心理念。6.引入战略管理理论;在构建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基础上,从战略的系统要素、内容体系和战略对策三个方面进行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规划研究。提出中国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从大学体育文化各层面切入,明晰目标定位,健全决策机制,最大化发挥体育学科育人优势,跨学科合作、培养少而精的体育专业人才、凝练科研方向。7.总结百年大学体育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供从国家到大学各层面的体育文化发展以借鉴。人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体,代表性体育人物的思想是大学体育文化系统构建中最为关键的要素,大学也因此成为整个中国体育教育的思想高地。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民族复兴”的主题,大学体育人应有引领中国体育思想的主动性意识,传承发展,注重战略,以助力于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常泽军[5](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学界对于课程的研究方兴未艾。体育课程作为课程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学者从多个研究视角出发,采取多种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定义、体育课程改革与实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课程体系、体育课程目标和体育课程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推动了体育课程研究不断深入和全面,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教学甚至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良性发展,为体育教学及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用篇名以“体育”并含“课程”或含“体育课程”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1996年至2016年体育课程领域研究文献2361篇,采用文献资料、共现分析、内容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理论及观点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了解体育课程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及以往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未来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进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课程研究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体育教学、体育课程改革、体育课程理念、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主体和体育课程内容。体育课程改革是推动体育课程发展的直接因素;体育课程理念不断拓宽,“人的全面发展”在体育课程理念中的作用得以体现;体育课程目标从“理想化设计”向“可操作性”转变,但对于学生道德、情感、兴趣的评价操作上仍有难度。体育课程目标评价仍存在争议,体质评价应该在体育课程评价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仍然存疑,虽然体质评价在课程评价中占重要位置,但是对“改善青少年体质”作用不足。2.相关科研机构及学者合作研究较少,研究较为分散、协同效应发挥不明显,相关科研机构和学者应加强合作,聚焦研究视角对体育课程进行深入持续研究。3.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基本涵盖了课程论研究范畴,其研究与体育课程改革实践联系密切,初步形成了研究者群体规模。4.体育课程学术研究的规范性仍不足,体育课程的研究范畴还待进一步明确,大部分研究成果停留于重复性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和群体合作。5.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主要包括母学科课程发展、社会环境及相关政策导向作用和体育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三个方便因素。6.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包括亟需厘清体育课程研究范畴,加强学术规范性,在研究中注重体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高校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程进行合作式研究;体育课程研究方法更趋于多元。
金涛[6](2017)在《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正在不断的发展,教育模式也在随之不断的改革,高校学生毕业后面临着就业的问题,而很多社会岗位更注重于学生的整体素养而不像从前仅仅只注重于学生的成绩。因此,高校更要注重于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让素质教育渗透于每个科目的教学当中,对高校体育的教学更是如此。我国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既要明确新世纪下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与过去高校体育教育在定位、观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区别,也要正视问题,积极深入改革,不断完善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具有较高体育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王树宏[7](2010)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实践和制度改革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学体育教育以及社会公平公正都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进行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制度和政策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结构功能、社会影响、改革与创新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与唐朝至明清时期实施的武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本质是一种体育专门人才的选拔性教育考试制度。(2)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是对约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入学考试和录取学生活动中组织和人行为的各种规则的总称。既包括由国家、政府、高校制定的相关法律和规章等正式制度,也包括约束招生考试工作的道德观念、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3)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具有以下四种功能:为高校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体育人才,促进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中学体育教育和后备体育人才的培养起到导向与激励作用;促进体育人才的社会分层和向上流动;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4)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的正式制度主要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来实施,非正式制度则通过考生及招生考试工作人员的自我实施机制起作用。(5)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模式有以下四种:“身体素质”模式、“身体素质+专项”模式、“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和“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6)“身体素质”术科测试模式下的体育术科测试效率较高,但该模式对中学课余体育训练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该模式下术科测试内容的科学性较差,难以考查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和体育特长,不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也不利于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模式下的考试规则看似公平,但选才结果对多数高校和部分体育特长生来说是不公平的。(7)“身体素质+专项”术科测试模式下的体育术科测试效率一般,该模式有利于中学课余体育训练。“身体素质+专项”测试模式下高校选拔的新生运动技能整体水平较好,能够满足术科教学的要求,有利于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身体素质+专项”术科测试模式下的专项考试规则看似不公平,但考试的科学性较好,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选才结果对高校和体育特长生来说都是公平的。(8)“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术科测试模式下的体育术科测试效率较高,该模式对中学体育课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术科测试模式下高校选拔的新生的运动技能整体水平较好,能够满足术科教学的要求。该模式下的考试规则在形式上具有公平性,但是对非篮球、足球专项的体育特长生来说是不公平的。(9)“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术科测试模式下的体育术科测试效率较低,但该模式对中学体育课和课余体育训练起到了好的导向作用。“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术科测试模式下的考试内容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核考生的体育素质,该模式下高校选拔的新生的运动技能整体水平要好于其它三种模式,有利于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该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制度,从规则形式上看似不公平,但是考试的科学性好,有利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选才‘结果对高校和体育特长生都是公平的。(10)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具有内生性,它的产生与变革是制度主体基于自身利益理性估算的基础上,与其他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利益博弈的结果。(11)“身体素质”术科测试模式下的术科测试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单位对制度变革存在普遍诉求,体育教育专业制度变迁的预期总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预期总成本,存在较大的获利空间。“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和“身体素质+专项”模式是可供选择的最优方案和次优方案,“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为可选择方案。(12)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需要选择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制度变迁模式,采用由中间向两边扩散的方式。制度改革与创新中需要处理好科学选才、公平选才与选才效率之间的关系,充分依托制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减轻非正式制度对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不良影响。
朱奇志[8](2006)在《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 ——以文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典型案例,通过调查访谈、文献研究及逻辑分析等定性方法,结合教学实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定量方法,对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社会背景以及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为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的指导依据,并对促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1、为了适应21世纪社会体育的发展,高校体育必须改革,首先表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上,更新观念,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构建内容丰富,结构完善的课程体系。2、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必须遵循的思路是:强调运动的健康性,侧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文化素养;强调健身实效性,为终生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强调重视自我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3、高校体育在完成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全民族的体质增强,照顾到社会体育的系统性和长期性,积极与社会体育接轨,向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4、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功能,激发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同时也为终身体育及素质教育奠定了基础,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上与社会体育接轨。5、广西大学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符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高校体育改革的方向,是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有效途径。在我校已取得了初步的实践成效,具有可行性,值得推广。
赵晚霞[9](2004)在《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社会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世界是以知识、信息为资源,以人才为资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竞争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特征。各国间国力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等新的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并深入人心。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作为教育理念的载体,教育的实践者和组织者,是教育的根本。故可以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的重要过程。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体育院系是培养体育教师的基地,高等体育院系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未来体育教师的素质及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时代的发展对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针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需求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特征,探讨如何优化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有关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探讨与分析的松散研究,以及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理论探讨。这些研究以我国高校普通系科的公共体育课教师为研究对象,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现状,可对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但是,以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并提出优化策略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然而,这种综合性研究,对了解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实际状况,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对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新要求,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体育教师,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以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比较研究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社会需求和优化策略进行了综合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由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面构成.身体素质是基础层,心理素质是中介层,社会素质是最高层。社会素质又包含思想道德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方面。 2.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总体身体健康状况良好,身体素质符合工作要求。但教龄在21一30年段的体育专业教师中,健康状况 “非常差”的比例较高。反映了体育专业中、老年教师的身体素质状况欠佳,应引起注视。 3.心理素质方面,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体育职业心态情况良好;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其中理论教师低于术科教师的自我控制能力;心理健康情况不乐观,华东地区的体育教师感觉压力“很大”的情况突出。体现了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心理素质差异受内在研究方向和外在地域差别的影响. 4.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整体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比较理想,但教龄在1一10年的体育专业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需要加强;教龄在11一20年的体育专业教师职业道德需要提高。反映了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中、青年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低于老教师,建议加强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 5.知识结构方面,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中学历以本科为主,硕士、博士比例少且分布不均衡;工具类学科基础知识掌握情况欠佳,英语和计算机水平有限;相关学科知识认识及学习利用不足;体育学科专业知识结构有老化趋向;在不同教龄、地域、研究方向方面表现各有差异. 6.能力结构方面,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总体的教育管理能力、体育教学能力、训练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都比较强;学习能力与审美能力情况一般;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其中,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同教龄、地域、研究方向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表明了能力结构受教龄、研究方向内在因素和地域差别外在环境影响,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欠合理。 7.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既包含源自教育系统自身提出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内在需求,也包含知识经济时代和小康社会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外在的社会需求。目前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的素质结构中,存在着教育观念滞后、知识结构老化和能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反映了社会发展对完善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迫切需求。 8.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体系是根据我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以教育学、社会学和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充分挖掘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健康教育、终身
钱杰,姜忠阳[10](2002)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透析》文中研究表明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加强高校体育教育对策研究是一条完善高等体育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和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科学途径。高等体育教育应在更新体育教育观念、深化体育课程改革和加强对策性研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综述 |
1.3.3 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研究综述 |
1.3.4 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综述 |
1.3.5 文献述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重要性-绩效表现分析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问卷的确立 |
3.1.1 调查问卷的编制 |
3.1.2 调查问卷编制的预测试 |
3.1.3 调查问卷的最终确立 |
3.2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
3.2.2 调查问卷指标权重确定 |
3.2.3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整体水平分析 |
3.3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
3.3.1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
3.3.2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对策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专家评定问卷 |
附录 B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预测问卷 |
附录 C 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 D 专家效度评价表 |
附录 E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体育教学模式的概念 |
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综述 |
2.2.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分类研究 |
2.2.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
2.2.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2.2.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述评 |
2.3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的应用现状 |
2.3.1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与特征 |
2.3.2 科学知识图谱在国内体育领域运用现状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数据来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领域发文量分析 |
4.2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分析 |
4.2.1 研究文献作者特征 |
4.2.2 研究文献机构特征 |
4.3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分析 |
4.4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分析 |
4.4.1 研究主要内容特征 |
4.4.2 研究主题演化特征 |
4.5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分析 |
4.5.1 研究阶段划分 |
4.5.2 研究前沿内容特征 |
4.6 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 |
4.6.1 研究将继续服务于素质教育发展战略 |
4.6.2 研究主题将凸显学生体质健康与主体性特征 |
4.6.3 中小学及幼儿体育教学模式实证性研究将得到加强 |
4.6.4 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方面研究将得到加强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研究文献数量变化特征 |
5.1.2 研究文献作者与机构特征 |
5.1.3 研究文献关键词数量变化特征 |
5.1.4 研究内容与主题演化特征 |
5.1.5 研究阶段划分与前沿内容特征 |
5.1.6 研究发展趋势特征 |
5.2 建议 |
5.2.1 加强理论成果深层次的探讨 |
5.2.2 建立稳定且具有流转性学术交流合作平台 |
5.2.3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应增加对自身功能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2.4 学生体质健康研究应适当增加对非体育影响因素的关注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文献综述 |
1.5 理论基础 |
1.6 研究思路 |
1.7 研究方法 |
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判定 |
2.1 什么是普通高校体育 |
2.2 异化及其判定方式 |
2.3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问题表征 |
2.4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判定 |
3 历史考察: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影响 |
3.1 中国古代体育的独特属性和学校体育的式微 |
3.2 中国近代体育发端于“内容嫁接式”体育课 |
3.3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的曲折发展 |
3.4 外部环境对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作用方式 |
4 互动关系:中国体育、教育、大学系统对普通高校体育的影响 |
4.1 中国体育模糊了学校体育的边界 |
4.2 教育系统内的应试同化与干预迟滞导致良性学校体育重塑艰难 |
4.3 中国大学内部生态迫使普通高校体育遵循多重工作逻辑 |
5 行动者分析:行动者的策略选择、行为与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呈现 |
5.1 被迫趋同与主动模仿:普通高校体育组织遵从“合法性机制” |
5.2 “反抗”与“权力”转移:行动者自由行动的多种表现 |
5.3 无奈之举与“意外”后果 |
6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综合分析 |
6.1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形成过程的特点 |
6.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6.3 普通高校体育异化本质在于组织功能异化 |
6.4 异化消解的可能性 |
7 研究结论 |
7.1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过程 |
7.2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及其本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主要访谈对象统计表 |
(4)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理论基础 |
1.3.1 大学体育文化概述 |
1.3.2 战略与战略管理 |
1.3.3 研究相关理论视角 |
1.4 研究对象、分期与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分期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思路 |
1.5.3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说明 |
1.6.1 时间范围 |
1.6.2 空间范围 |
1.6.3 研究指标 |
第2章 百年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背景 |
2.1 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
2.1.1 “武”的演变历程 |
2.1.2 儒、道、释的体育精神 |
2.2 西方体育文化的传入 |
2.2.1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示范与推动 |
2.2.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 |
2.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百年历程 |
2.3.1 清朝末期: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端 |
2.3.2 民国时期:中西体育的冲突与融合 |
2.3.3 新中国初期:毛主席题词和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2.3.4 “文革”时期: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挫折与教训 |
2.3.5 复苏时期:扬州会议重新确立了学校体育的地位 |
2.3.6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文化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 |
第3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承 |
3.1 体育人物及思想的整体研究思路 |
3.2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萌芽 |
3.2.1 维新派体育思想 |
3.2.2 “新政”时期体育思想 |
3.2.3 军国民体育思想 |
3.3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发展 |
3.3.1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发展的背景 |
3.3.2 大学校长体育思想 |
3.3.3 体育家群体体育思想 |
3.4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转向 |
3.4.1 对资产阶级体育观的批判 |
3.4.2 学校体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3 “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
3.5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复苏 |
3.5.1 体质教育思想的局限 |
3.5.2 学校体育思想的争鸣 |
3.6 中国大学体育思想的繁荣 |
3.6.1 “健康第一”思想 |
3.6.2 “终身体育”思想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的传承 |
4.1 大学体育制度的发端 |
4.1.1 大学体育制度发端的背景 |
4.1.2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1.3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1.4 区域体育组织的初现 |
4.2 大学体育制度的定型 |
4.2.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2.2 大学内部的体育制度 |
4.2.3 学校体育制度的今昔对比 |
4.2.4 校际体育组织 |
4.3 大学体育制度的转型 |
4.3.1 政府层面的大学体育制度 |
4.3.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4 大学体育制度的复兴 |
4.4.1 政府关于大学体育制度建设 |
4.4.2 大学内部体育制度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行为文化的传承 |
5.1 大学体育教学的传承 |
5.1.1 大学体育课程的开端 |
5.1.2 专业体育教育的开端 |
5.1.3 苏联体育教育理论的影响 |
5.1.4 体育教学改革成为潮流 |
5.1.5 新世纪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
5.1.6 小结 |
5.2 大学体育活动和竞赛的传承 |
5.2.1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开端 |
5.2.2 课外活动和竞赛的发展 |
5.2.3 新中国初期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
5.2.4 大学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合法化 |
5.2.5 新发展时期大学体育要素的互动 |
5.2.6 小结 |
第6章 中国百年大学体育物质文化的传承 |
6.1 体育场地设施的初步建设 |
6.2 室内体育场馆建设的勃兴 |
6.3 体育场馆设施的蓬勃发展 |
6.3.1 体育场馆建设特点 |
6.3.2 存在的问题 |
6.3.3 体育场馆设施的前景 |
6.4 体育场馆建设的文化性特征 |
6.4.1 大型室内综合场馆成为主流 |
6.4.2 新世纪体育场馆特征与趋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大学体育文化的发展战略研究 |
7.1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系统要素 |
7.1.1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的构建 |
7.1.2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主体要素 |
7.1.3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客体要素 |
7.1.4 大学体育文化系统中介要素 |
7.2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战略的内容体系 |
7.2.1 指导思想 |
7.2.2 发展现状 |
7.2.3 战略目标 |
7.2.4 战略重点 |
7.2.5 战略路径 |
7.3 大学体育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研究 |
7.3.1 健全大学体育战略决策机制 |
7.3.2 百年大学体育精神文化建设 |
7.3.3 百年大学体育制度文化建设 |
7.3.4 百年大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3.5 百年大学体育学科能力建设 |
7.3.6 体育文化研究与实践的互动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5)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课程 |
2.1.2 体育课程 |
2.2 体育课程研究综述 |
2.2.1 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2.2.3 关于体育课程体系的研究 |
2.2.4 关于体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2.2.5 关于体育课程目标的研究 |
2.2.6 关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研究 |
2.2.7 关于体育课程管理的研究 |
2.2.8 关于知识图谱软件在体育研究应用中的研究 |
3.研究对象、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共现分析法 |
3.2.3 可视化分析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2.5 访谈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数据分析 |
4.2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分析 |
4.2.1 体育课程研究关键词特征描述 |
4.2.2 体育课程研究的内容分析 |
4.3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3.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描述 |
4.3.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机构特征分析 |
4.4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与分析 |
4.4.1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描述 |
4.4.2 体育课程研究成果作者特征分析 |
4.5 对体育课程期刊论文研究的思考 |
4.5.1 体育课程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 |
4.5.2 影响体育课程研究的外部动力 |
4.5.3 对体育课程研究的反思 |
4.5.4 体育课程研究的趋势 |
5.结论与研究不足 |
5.1 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 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
2 素质教育在各项体育课程中的应用 |
2.1 素质教育在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
2.2 素质教育在篮球教学中的应用 |
2.3 素质教育在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
3 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现状 |
3.1 硬件设施和体育器材不能满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发展 |
3.2 应试教育和竞技体育对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影响 |
3.3 体育师资力量不足, 综合素质不能满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要求 |
4 高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改革 |
4.1 改善体育活动环境,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增加体育器材 |
4.2 全面深入建设高校体育素质教学体系 |
4.3 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
(7)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现状 |
1.2.1 体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研究内容 |
1.2.2 学科视角与研究方法 |
1.2.3 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价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假设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假设 |
1.3.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研究法 |
2.2 调查法 |
2.2.1 问卷调查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地考察法 |
2.3 数理统计法 |
2.4 制度分析和政策分析法 |
3 本研究涉及到的基本理论 |
3.1 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
3.1.1 交易成本理论 |
3.1.2 制度生成理论 |
3.1.3 制度变迁理论 |
3.2 公共物品和公共选择理论 |
4 与本研究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界定 |
4.1 制度 |
4.2 高考与体育高考 |
4.3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 |
5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基本问题研究 |
5.1 从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历史起源探其本质 |
5.1.1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与武举制度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
5.1.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本质探究 |
5.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结构 |
5.2.1 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制度结构 |
5.2.2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结构 |
5.2.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构成要素 |
5.3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功能 |
5.3.1 提高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 |
5.3.2 对中学体育教育起到导向与激励作用 |
5.3.3 促进体育人才的社会分层与流动 |
5.3.4 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
5.4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实施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6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及人才培养的影响 |
6.1 交易成本、招生考试制度及其与体育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 |
6.1.1 高考制度的经济学本质 |
6.1.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中的交易成本分析 |
6.1.3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对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分析 |
6.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
6.2.1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专业教育 |
6.2.2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特征 |
6.2.3 管窥新课标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 |
6.2.4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 |
6.3 不同术科测试模式对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人才培养影响的实证研究 |
6.3.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 |
6.3.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术科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3 "身体素质"模式——以山西省为例 |
6.3.4 "身体素质+专项"模式——以河南省为例 |
6.3.5 "身体素质+综合运动技能"模式(江西模式) |
6.3.6 "身体素质+非专项基本技能+专项"模式——以辽宁省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中学体育教育及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
7.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与中学体育教育关系的理论研究 |
7.1.1 高考目的与中学体育教育目的的关系 |
7.1.2 体育教育专业选才标准、选才方法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
7.1.3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结果与中学体育教育的关系 |
7.2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中学体育教育影响的实证研究 |
7.2.1 不同术科考试模式对高中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影响 |
7.2.2 不同术科考试模式对高中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 |
7.3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影响 |
7.3.1 素质教育、高考改革背景下的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
7.3.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对高中体育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 |
7.3.3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下的应试训练 |
7.3.4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高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负面影响分析 |
7.4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对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8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问题研究 |
8.1 高考公平、高等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 |
8.1.1 高考公平是高等教育公平的前提和基础 |
8.1.2 高考公平是社会公平在考试领域中的要求与体现 |
8.2 公正的高考制度是实现高考公平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
8.3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性探讨 |
8.3.1 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测试模式的公平性探讨 |
8.3.2 体育教育专业录取制度的公平性探讨 |
8.3.3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考试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平问题探讨 |
8.4 本章小结 |
9 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9.1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是利益主体之间博弈的结果 |
9.1.1 制度内生性的涵义 |
9.1.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的内生性 |
9.1.3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变革的一个实例 |
9.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条件 |
9.2.1 条件一:该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 |
9.2.2 条件二:制度变迁的预期总收益大于制度变迁的预期总成本 |
9.3 对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的评价与选择 |
9.3.1 利益相关者政策分析模式理论 |
9.3.2 对四种不同术科测试模式的影响评价——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式 |
9.4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
9.4.1 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9.4.2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
9.5 体育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与创新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9.5.1 处理好科学选才、公平选才与选才效率之间的关系 |
9.5.2 充分依托于制度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
9.5.3 减轻非正式制度对制度改革和创新的不良影响 |
9.6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1 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 ——以文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概念解说 |
3.1.1 社会体育 |
3.1.2 学校体育 |
3.1.3 高校体育 |
3.1.4 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发展的关系 |
3.1.4.1 高校体育促进社会体育发展 |
3.1.4.2 社会体育的发展促使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
3.2 案例分析 |
3.2.1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背景 |
3.2.2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性分析 |
3.2.2.1 21 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化取向 |
3.2.2.2 认清社会形势发展,更新体育观念 |
3.2.2.3 改革高校体育课程设置 |
3.2.3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具体尝试——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 |
3.2.3.1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指导思想 |
3.2.3.2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现代教育观 |
3.2.3.3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
3.2.3.4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运作管理 |
3.2.3.5 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特色优势 |
3.3 成效检验 |
3.3.1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欢迎与认可 |
3.3.2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养成了经常锻炼的习惯 |
3.3.3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显着提高 |
3.3.4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3.3.5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学质量 |
3.3.6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升华了学生的体育意识 |
3.3.7 广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参考文献 |
6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7 附件 |
8 致谢 |
(9)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社会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数理统计法 |
2.2.4 比较研究法 |
2.2.5 逻辑归纳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素质与素质结构 |
3.1.1 素质 |
3.1.2 素质结构 |
3.1.2.1 素质结构的概念界定 |
3.1.2.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 |
3.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教龄段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教龄段体育专业教师身体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教龄段体育专业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3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教龄段体育专业教师社会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地域的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2.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地域的体育专业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2.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地域的体育专业教师社会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3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3.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体育专业教师心理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3.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不同研究方向的体育专业教师社会素质结构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3.3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研究 |
3.3.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系统分析 |
3.3.1.1 素质教育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1.2 创新教育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1.3 健康教育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1.4 终身体育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1.5 小康社会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1.6 知识经济时代对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需求系统分析 |
3.3.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社会需求体系的构建 |
3.3.2.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体系结构 |
3.3.2.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社会需求体系分析 |
3.4 满足社会需求的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优化策略 |
3.4.1 树立人才市场观念,形成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需求导向系统 |
3.4.1.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需求导向系统形成的意义 |
3.4.1.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需求导向系统实施的途径 |
3.4.2 强化人才评价的激励作用,形成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评价系统 |
3.4.2.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评价系统形成的意义 |
3.4.2.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评价系统实施的途径 |
3.4.3 发挥人才竞争机制的瓶颈作用,形成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竞争系统 |
3.4.3.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竞争系统形成的意义 |
3.4.3.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竞争系统实施途径 |
3.4.4 加强体育教师的学习与交流,形成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交流系统 |
3.4.4.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交流系统形成的意义 |
3.4.4.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交流系统实施的途径 |
3.4.5 树立继续教育的理念,形成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职后教育系统 |
3.4.5.1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职后教育系统形成的意义 |
3.4.5.2 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优化的职后教育系统实施的途径 |
4 结论 |
5 参考文献 |
6 致谢 |
(10)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透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研究与分析 |
1.1 从高校体育教育的学科特性上把握思想 |
1.2 从社会意义上更新体育教育观念 |
1.3 从新世纪人才战略方面提高认识 |
2 对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分析 |
2.1 国外的研究情况 |
2.2 国内的研究情况 |
2.3 对部分高校的调研、分析和研究的结果 |
3 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探析 |
3.1 对高等体育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分析 |
3.2 对高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分析 |
3.3 深化高等体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透析 |
3.3.1 加强体育文化修养和体育欣赏能力的培育 |
3.3.2 强化心理“素质教育” |
3.3.3 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
3.3.4 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和构建课外群众体育组织机构 |
4 结束语 |
四、21世纪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河南大学体育舞蹈专业课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研究[D]. 段美君. 河南大学, 2020(02)
- [2]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研究[D]. 程华东. 华东交通大学, 2019(04)
- [3]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异化的过程与本质研究[D]. 刘旭明.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4]中国百年大学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秀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5]基于知识图谱软件对1996-2016年体育课程期刊文献的研究[D]. 常泽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6]浅谈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金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6)
- [7]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现行招生考试制度研究[D]. 王树宏. 山西大学, 2010(03)
- [8]21世纪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研究 ——以文本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例[D]. 朱奇志. 苏州大学, 2006(12)
- [9]中国高等体育院系体育专业教师素质结构的现状、社会需求及优化策略研究[D]. 赵晚霞. 曲阜师范大学, 2004(04)
- [10]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透析[J]. 钱杰,姜忠阳.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