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李静,王恒,胡杰,翟毕娇,任香凝,王春玲[1](2021)在《山西省湿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山西省湿地在其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的大背景下,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污染加剧等现象正在持续发生。文中阐述了山西省湿地类型分布区域、动植物及微生物物种组成、多样性及其研究方法。山西省湿地目前存在着面积日趋减少,湿地污染严重等问题,开展湿地多样性保护已急不可待。藉此,提出"退耕还湖还湿",增加人工湿地,增加治污资金投入,实施湿地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工程等措施。
卢娜,周一泽[2](2021)在《自然守望者》文中研究说明穿过郁郁葱葱的阔叶林,潮湿闷热的空气里混杂着泥土的芬芳,这里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野象谷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这里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亚洲象的繁衍生息之地。岩罕陆原是一名武警森林战士,退伍后选择保护野生动物做为事业,现在是亚洲象观测保护小组组长。今天他回到这里,只为探访一位老朋友——野象然然。这是一头曾在亚洲象种源繁育及救助中心被他和战友救助过的野象,"然然"是他们为它取的名字。许久未见,然然还会记得他吗?对此,岩罕陆十分笃定。果不其然,然然不仅马上认出了他,还缓缓弓下庞大的身躯同他致意,而岩罕陆也双手合十向它回礼。
吴永恒[3](2018)在《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翅噪鹛(Garrulax formosus)是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画眉科鸟类,目前该物种的繁殖资料极为缺乏。开展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有助于深化我们对该物种的认识及加强红翅噪鹛的种群保护与管理。本论文自2014年至2016年,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16年5月,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样线法对红翅噪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一共设置20条样线,每条样线的长度为1 km。样线覆盖了老君山保护区内各种植被类型和绝大部分的海拔范围。我们主要依据其雄鸟独特的鸣声进行数量统计。研究结果表明,红翅噪鹛主要栖息于天然阔叶林中,更集中分布在原始林。固定距离样线法(Fixed-distance line transects)的结果表明平均种群密度为11.806只/平方千米;应用距离取样技术(Distance sampling techniques)的结果显示平均种群密度为14.733只/平方千米(95%CI:11.727~18.511;CV:0.115),而原始林中红翅噪鹛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5.310只/平方千米(95%CI:19.539~32.786;CV:0.130)。(2)2014至2016年的繁殖季节,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红翅噪鹛的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野外观察显示,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红翅噪鹛的繁殖期在4月下旬持续至9月中上旬。3个繁殖季共找到25个巢。红翅噪鹛喜欢在竹林或者林子密度大的生境筑巢,巢址的海拔范围为1 507~1 944 m。巢址周围的植被主要由八月竹和藤本植物组成,而高大乔木较少。巢呈杯状,巢位距地面高度为2.75±0.196 m(n=29),巢外径17.8±0.7 cm(n=10),巢内径9.4±0.3 cm(n=10),巢深7.4±0.2 cm(n=10),巢高11.6±0.4 cm(n=10)。营巢植被主要是八月竹。雌鸟每天清晨产一枚卵,平均窝卵数为2.28±0.09(n=25);卵长径29.7±1.6 mm(n=6),短径21.3±1.6 mm(n=6)。产完最后1枚卵后孵卵开始。孵卵期约为14~15 d,孵化成功率60.4%;育雏期为14 d,出飞率为53.1%。天敌捕食是影响红翅噪鹛繁殖成功率的主要因子。(3)红翅噪鹛的巢址选择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红翅噪鹛倾向于在竹林生境中筑巢;喜欢乔木盖度较小、竹子均高较高、竹子盖度较大的营巢生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可能是影响红翅噪鹛巢址选择的关键生态因子。乔木盖度组成的回归模型对红翅噪鹛巢址选择的预测准确性为74.1%。
李燕芬[4](2016)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分布于我国河南、青海、西南、华南、陕西、长江流域等地,在山西省分布于南部的陵川县、沁水县、垣曲县和阳城县,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较集中,为我国猕猴分布的最北线。近20多年来该保护区的猕猴种群数量一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现有7群约480572只。自2013年8月至2015年12月,作者多次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猕猴生态学进行专题研究,着重对栖息地植物组成、物种多样性、优势种生态位、食源植物区系组成及评价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研究结果将为山西历山猕猴栖息地的合理保护和科学管理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TWINSPAN将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群落划分为16个群丛,群丛XVI的物种多样性最高,群丛Ⅺ的物种多样性最低。研究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猕猴栖息地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在垂直结构上各群丛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变化表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灌木层丰富度指数波动不大,乔木层和草本层丰富度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各群丛之间的多样性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均匀度指数方面,灌木层波动较大,但乔木层和草本层波动不大。2、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种多为猕猴食源植物,重要值排在前10位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物种中,共有15种为猕猴食源植物,同时它们也是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结构的重要组成物种。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nowii)(1.585),野核桃(Juglans cathayensis)(1.496)、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1.465)次之;灌木层中,连翘(Forsythia suspensa)(1.586)、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1.346)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生态位宽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较大,生态位窄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和相似性较小。乔木层优势种生态位有不同程度的重叠,且食源植物之间的重叠较大,如鹅耳枥-千金榆(0.672);生态位重叠程度在灌木层优势种之间并不明显。3、对历山猕猴栖息地进行实地调查,共记录有336种种子植物,隶属66科,170属,其中食源植物共有263种,隶属52科,122属。猕猴食源植物蔷薇科(Rosaceae)所含植物种类最多,有15属42种,其次为豆科(Leguminosae),含11属22种。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所属的52科可划分为6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以温带分布性质的科占优势,占总科数的56.25%,其次以热带性质的科居多,占总科数的43.75%;食源植物所属的122个属可划分为11个分布型和6个变型,以温带分布性质的属占优势,占总属数的79.63%,其次是热带性质的属较多,占总属数的20.37%,说明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属于暖温带性质。4、历山猕猴春季可供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16个科中,共计49属,124种,其中豆科所含种类最多(9属/19种,下同),榆科(Ulmaceae)(5/12)次之;夏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13个科中,共计51属,125种,蔷薇科所含种类最多(13/32),豆科(9/19)、榆科(5/12)次之;秋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9个科中,共计44属,117种,其中蔷薇科所含种类最多(13/39),其次豆科(11/22)、榆科(5/12);冬季可采食的种子植物主要集中在3个科中,分别是豆科(9/19)、榆科(5/12)和壳斗科(Fagaceae)(2/8)。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千金榆(叶)、鹅耳枥(叶)和唐松草(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sibiricum)(叶)得分较高;在夏季,黄刺玫(Rosa xanthina)(果)、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果)和唐松草(叶)得分较高;在秋季,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a)(果)、紫椴(Tilia amurensis)(叶)、败酱(Patrinia scabiosifolia)(全株)和湖北海棠(果)得分较高;在冬季,华山松(Pinus armandii)(果)和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果)得分较高。5、对历山各季节猕猴食源种子植物营养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是植物丰富度、粗脂肪、水分;在夏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有水分、嫩度、丰富度;在秋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有嫩度、粗脂肪、水分、粗蛋白;在冬季,影响猕猴取食的主要因子是水分、粗脂肪、粗蛋白、嫩度和丰富度。综合来看,猕猴喜欢选择高水分、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为食。
白建伟,王建军,弓晓敏[5](2015)在《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认为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4年11月在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自动相机拍摄技术对野生动物进行监测,在65个样区运用130台红外相机共拍摄到照片资料44 688张。其中,野生动物照片8 838张,共鉴定出29种动物,拍摄率高的野生动物有猪獾、狍、野猪、猕猴等;保护区濒危等级最高的金钱豹实体照片66张,首次发现红腹锦鸡在山西省境内分布。最后讨论了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保护区监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旨在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侯沁文,白海艳,铁军,边高鹏,史宝忠[6](2014)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演化阶段林型蛾类多样性》文中提出【目的】本文旨在揭示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次生红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辽东栎林3种不同演替阶段林型蛾类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方法】在保护区内次生红桦林、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辽东栎林3种林型中分别设置3块样地,每块样地到林缘的距离≥100 m;于2012年7—8月采用灯诱法在不同林型中采集蛾类标本,并对3种林型分别进行蛾类群落组成、多样性指数比较分析。【结果】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种林型共采集蛾类标本6 090只,隶属23科221种,其中卷蛾科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有41种1 217只,分别占总种数和总个体数的18.6%和20.0%。从不同演替阶段林型的蛾类群落组成来看,次生红桦林和原始辽东栎林蛾类种数显着高于次生针阔混交林(P=0.001,P=0.006),次生红桦林与原始辽东栎林蛾类种数差异不显着(P=0.080)。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拟合结果表明,3种林型中蛾类种-多度均为对数正态模型(P>0.050)。对3种林型中蛾类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和α-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蛾类群落均匀度与α-指数一致,与多样性指数不一致。从多样性指数来看,次生红桦林最高(2.971),次生针阔混交林次之(2.958),原始辽东栎林最小(2.472);前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前两者与后者差异均显着。从α-指数来看,稀有蛾类种数次生红桦林>原始辽东栎林>次生针阔混交林。采用Jaccard相似系数和Bray-Curtis Measure系数矩阵两种方式进行蛾类相似性比较,演替阶段相近蛾类群落结构不一定相似。【结论】森林由次生林向顶级群落演替过程中,蛾类的优势类群、物种数和稀有种数均不完全一样;蛾类多样性降低,稀有种减少,优势种数量变化明显。蛾类所处环境中植被演替速度是决定蛾类群落演替进程快慢的主要因素。蛾类群落结构除了与演替阶段有关外,还与林型的植被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李丁男[7](2014)在《中国受胁雁鸭类的地理分布及保护状况研究》文中认为雁鸭类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也是湿地保护的主要内容。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建立了多处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雁鸭类提供了很好的繁殖地、迁徙停息地与越冬地,对雁鸭类的生存、繁衍与保护起到了重大的意义。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规模的农业开垦、乱捕滥猎等人类活动的干扰,导致我国湿地面积减少,这也导致了我国雁鸭类的分布与数量急剧减少。为了更好地了解雁鸭类物种在现今的分布状况及保护现状,本文通过建立雁鸭类分布数据库,从中选取6个受胁代表物种即鸿雁(Anser cygnoides)、小白额雁(Anser erythropus)罗纹鸭(Anas falcata)、花脸鸭(Anas formosa)、青头潜鸭(Aythya baeri)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为重点研究对象,基于数据库中各物种的分布点记录,确定出各受胁物种包括繁殖地、迁徙停歇地和越冬地的地理分布以及基于此筛选出雁鸭类受胁物种分布的重要的湿地及自然保护区,所得结果如下:鸿雁的重要越冬地位于江西鄱阳湖,安徽升金湖以及安庆沿江湿地的湖泊;鸿雁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位于黑龙江的三环泡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密山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白额雁的重要越冬位于湖南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升金湖以及江西鄱阳湖;黑龙江齐齐哈尔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小白额雁的重要迁徙停歇地;罗纹鸭的重要越冬位于湖南的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安徽升金湖以及江西鄱阳湖等;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是罗纹鸭的重要迁徙停歇地;花脸鸭的重要越冬地位于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和上海崇明东滩湿地;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吉林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花脸鸭的重要中途停歇地;青头潜鸭的重要越冬地在江西鄱阳湖;黑龙江三江平原是青头潜鸭的重要繁殖地;重要的迁徙停歇地位于黑龙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地集中在江西省弋阳县的信江河段和婺源县的安乐河段;黑龙江带岭碧水中华秋沙鸭自然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地。受胁雁鸭类的繁殖地、迁徙停歇地与越冬地的集中分布区分别如下:繁殖地主要位于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三江平原、吉林长白山地区以及内蒙古东部等地区;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安徽升金湖以及安庆沿江湖群,江西鄱阳湖,湖南洞庭湖以及湖北、上海、等地的湿地及自然保护区;其次是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湿地。在受胁雁鸭类集中分布的自然保护区中,记录到全部有6个物种分布的有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武汉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及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湖自然保护区;记录到5个物种分布的自然保护区分布在11个省市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北京、河北、河南、江西、湖南,上海、江苏及云南。在受胁雁鸭类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中,有5个物种分布在黑龙江兴凯湖,4个物种分布在江西鄱阳湖,3个物种分布在安徽升金湖,2个物种分别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上海崇明东滩湿地。
林巧香[8](2011)在《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提出以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3S技术,基于1992年和2001年两期的TM图、2004年二类调查数据和1:10万地形图等数据,从森林景观格局、物种多样性、土壤异质性、景观格局的环境因子解析、景观格局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尺度效应分析等方面对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格局及其环境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如下:(1)天宝岩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针阔混交林为该研究区的优势景观类型,二者占总面积的75%。除常绿针阔混交林外,各森林景观类型面积均呈增加趋势,以竹林的面积增幅最大为32.94 hm2,其次是常绿阔叶林,其面积增加32.22 hm2,落叶阔叶林的面积增幅最小。泥潭藓沼泽的破碎度、分离度和斑块密度最大,分别为0.511、5.835、0.163,且呈减少的趋势,常绿阔叶林的斑块形状指数、斑块形状近圆指数和分维数值较大,分别为1.916、0.706、1.084,亦呈下降的趋势,而落叶阔叶林和泥潭藓沼泽的斑块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都接近于1,且斑块形状近圆指数在0.4左右,各森林景观类型的指数变化不明显。天宝岩自然保护区总体景观多样性、均匀度有所增加,优势度有所减少,但3个指标的变化幅度都很小。(2)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群落科、属区系分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以热带性质与亚热带性质的科、属量上均占较大比例,其中竹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等科、属数较多,而山顶矮曲林和灌草丛较少。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各层物种均匀度、多样性指数大小次序一致,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而丰富度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山顶矮曲林>竹林>灌草丛。(3)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土壤异质性及其内演机制:除灌草丛和泥炭藓沼泽外,各森林景观类型土壤理化性质良好,其中泥潭藓沼泽具有极强的蓄水、调节水文的能力和较高养分含量,但在通气性和渗透性能方面却不如其他林型;不同景观类型土壤各层次间养分含量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竹林、灌草丛和泥潭藓沼泽的土壤各层间N含量达到了显着水平(P<0.01),其他林型不显着;泥潭藓沼泽、落叶阔叶林和灌草丛的P含量各层间差异性达到极显着或显着,其他林型亦不显着;除泥潭藓沼泽和山顶矮曲林的K含量差异性极显着外,其他亦不显着;此外,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和竹林在养分储量上占绝对优势。乔木层中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均不显着,灌木层中物种丰富度、Brillouin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分别为-0.84、-0.77、-0.75,且这3种指数与有效蓄水量、总蓄水量和渗透率的相关系数为0.72~0.93,与土壤P相关系数高达0.83(H′-P2)、0.81(H′-P3);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与总蓄水量之间的关系密切,为0.86~0.91,与其他因子关系不显着。(4)不同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各景观类型在海拔、坡度和坡向上的分布情况较为不均匀。竹林分布范围最广,在1400m以下,皆有分布。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主要分布于中海拔;其他特殊景观类型的分布较为集中,落叶阔叶林集中分布在1000m左右,山顶矮曲林分布于1200m以上,泥潭藓分布于1000-1400m,灌草丛在800m以上才有分布。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多分布于中等坡度(5-35°),山顶矮曲林适宜分布于较高坡度,落叶阔叶林、灌草丛和泥潭藓沼泽适宜分布在较低坡度上。竹林在各坡向上的分布较为均匀,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山顶矮曲林在半阴坡和半阳坡上的分布最多,而其他坡向上分布的较少,落叶阔叶林约有一半以上分布在半阴坡,灌草丛和泥潭藓沼泽的分布极不均匀,灌草丛多分布在阳坡和半阳坡,泥潭藓沼泽则在阴坡和半阴坡上分布地最广。(5)不同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尺度效应:随着取样尺度的变小(scale1scale5),各特征值之和呈增大趋势,依次为:3.137、3.349、3.484、4.660及4.848;而累积物种-环境解释量和种类-环境相关系数皆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分别在scale3和scale2达到最大;景观类型分布呈现较为明显的纬度梯度规律(纬度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354~-0.604)和垂直分布规律(海拔与第一轴的相关系数:-0.597~-0.835),其中沿纬度梯度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依次为:竹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农田→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山顶矮曲林→灌草丛→泥潭藓沼泽;在较低海拔上分布的景观类型主要有竹林和农田,在较高海拔上分布着泥潭藓沼泽、灌草丛和山顶矮曲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具有尺度效应,随着取样尺度变小略有变化。(图16,表24)
张桂萍[9](2010)在《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山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4,800hm2。历山保护区是我省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是我省自然保护区中面积最大、物种资源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素有“山西省动植物资源宝库”的美誉。历山旅游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历山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历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该区旅游环境承载力和客源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旅游活动对保护区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及其对植被状况的影响,旨在为该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规划提高依据。历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有良好的旅游形象、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经调查统计,历山旅游客流有逐年上升趋势,但增长较为缓慢,客流量由2000年的8,600余人次/a增加到2004年的12,000余人次/a。旅游高峰期主要集中于“五一节”前后,其次是暑假期间。1999年和2000年“五一节”期间旅游人数达到高峰,最高时2,000人次/d,随后的几年有所回落,高峰期间游客人数基本稳定在800-1,200人次/d左右。与其它山岳型风景区相比,目前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客流空间潜力较大。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结果表明,不同旅游承载力分量指标的结果差异较大,其中,大气环境承载力最大,分别为23,397人/d (TSP)和48,125人/d(SO2);其次是社会环境承载力(10,000人/d)和资源空间承载力(6,400人/d);水环境承载力最小,成为历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所有分量中的限制因子,分别为4,416人/d(CODCr)和1,830人/d(NH3-N)。与旅游客流量相比,目前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数量尚未达到旅游环境承载力。历山自然保护区的空气环境质量与水环境质量均符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在旅游高峰期,空气环境中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总悬浮颗粒物(TSP)浓度均有所增加,但涨幅不显着。水体个别污染物指标也随旅游强度的增加略有上升趋势,如CODMn、NH3-N、LAS、P等,但增长幅度均未超过国家一级标准限值。该保护区饮用水环境质量除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外,其它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环境质量一级标准。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景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最为严重的是西峡河漫滩景区。调查表明,旅游活动对西峡河漫滩植被盖度已造成显着影响(p<0.05),对物种数的影响虽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但优势种物种组成已发生了改变。旅游干扰越强,植被盖度越低,伴人植物所占比例越大;反之,旅游干扰越弱,植被盖度增加,伴人植物所占比例下降,其地位和作用减弱。TWINSPIN聚类分析及DCA排序结果证实了这点。旅游活动对白云洞景区乔木层植被尚未造成明显影响,对灌木层植被造成的影响也不甚明显,但对草本植物造成的影响较为严重。旅游对白云洞景区草本植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草本植物盖度的影响,其变化幅度为5%-80%,有些样方几乎没有草本植物的生存。旅游对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影响不甚明显。旅游活动已对舜王坪亚高山草甸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首先,旅游活动造成草甸植被盖度减少,距离游径越近,旅游干扰越大,群落盖度越小。其次,旅游活动造成了物种多样性的改变,1)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优势种逐渐由土着种被伴人植物所取代;2)群落生活型发生改变,一年生所占的比重略增,多年生植物所占比重略减;3)物种多样性下降,其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下降,均匀度指数变化不明显。第三,旅游干扰造成了该草甸优势种种间关联性的改变,距离游径越远,旅游干扰逐渐减少,群落结构越趋稳定,物种间总体关联性越弱,物种更趋于独立。这点无论从方差比率法,还是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其检测结果均可得到证实。就目前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来看,应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与监督。1)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应通过围栏等方式界定游客的有效活动范围,以减少游客因践踏而造成的游径加宽或另辟新径,进而减少对植被的踩踏。2)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保护设施,以增加环境承载力,改善生态环境。3)加强行政监督管理,严禁采挖偷猎等破坏环境行为,禁止在景区内摆摊设点,出售商品。4)加强对管理者、经营者、旅游者及社区居民的环境教育。
王晓华[10](2010)在《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记述了采自山西省的叶蜂共计281种(其中包括亚种和有文献记载但本次研究中未见标本的山西叶蜂21种),隶属于6科12亚科77属。其中包括1个新属,72个新种,6个中国新纪录种:黄角刺腹三节叶蜂Spinarge metallica (Klug,1834)、黑腹腹扁刺叶蜂Hemichroa australis (Serville,1823)、侧斑凹颜叶蜂Heterarthrus nemoratus (Fallen,1808)、长附齿唇叶蜂Rhogogaster naias Benson,1965、黄基扁蜂Pamphilius kyuteparki Shinohara,1991、八纹扁蜂Pamphilius varius (Serville,1823)和147个山西新纪录种,并建立了1个新组合:Pseudopepatamena verticina (Wei,1998) comb.nov.和2个新异名关系:Tenthredo eburata Konow,1900=T. rubrocaudata (Takeuchi,1936), syn. nov.和Tenthredo gigas Malaise,1931=T. nitidiceps Takeuchi,1955,syn. nov.。编制了山西省叶蜂分总科检索表和分科检索表。详细描述了10个新种:中华樱唇叶蜂Perineura sinica Wei et Wang, sp. nov.、尖鞘异片叶蜂Astethomostus acutitheca Wei et Wang, sp. nov.、下斑钩瓣叶蜂Macrophya maculoepimera Wei et Zhu, sp.nov.、马氏方颜叶蜂Pachyprotasis mai Wei & Zhong, sp. nov.、白转钩瓣叶蜂Macrophya leucotrochanterata Wei et Li, sp. nov.、黑色钩瓣叶蜂Macrophya melanosomata Wei et Niu, sp.nov.、脊顶钩瓣叶蜂Macrophya carinovertexila Wei et Li sp. nov.、刘氏钩瓣叶蜂Macrophya liufeii Wei et Niu, sp. nov.、鼓顶钩瓣叶蜂Macrophya convexivertexa Wei, sp. nov.、尖鞘侧跗叶蜂Siobla pseudoplesia Niu et Wei, sp. nov.,包括其形态上的描述,词源、正副模信息、鉴别特征等,并附有新种的形态构造图。根据东亚昆虫区系划分方法,东亚成分在山西省叶蜂区系中占绝对优势,占总种数的82.9%,其次是古北成分,占总种数的11.0%,广布成分居第3位,占总种数的4.3%,全北成分最少,仅占总种数的1.8%。在构成东亚成分的5种分布类型中,中国特有分布种最多,占总种数的61.5%。故山西省叶蜂呈现出以东亚成分为主体,而在东亚成分中又以中国特有分布种占多数的区系特点。根据Jacard(1901)提出的昆虫区系二元相似性系数公式计算,分析了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京津冀地区区域的叶蜂区系相似性。其中山西省和京津冀地区叶蜂的相似系数最大(0.253),山西省与河南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次之(0.163),京津冀地区和河南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排第3位(0.132),其余的相似系数均不超过0.100,而河南省和山东省叶蜂的相似系数最小(0.041)。
二、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山西省湿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地类型及分布区域 |
2 湿地研究现状 |
2.1 生物物种组成 |
2.1.1 植物物种组成 |
2.1.2 动物物种组成 |
2.1.3 微生物物种组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
2.2.2 动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研究 |
2.2.3 物种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 |
3 湿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
3.1 湿地面积日趋减少 |
3.2 湿地污染严重 |
3.3 解决措施 |
4 湿地未来研究趋势 |
(2)自然守望者(论文提纲范文)
从黑嘴鸥到藏羚羊 |
为自然“代言”的志愿者 |
守望之路,任重道远 |
与自然为友,与万物同行 |
组织简介 |
与自然为友 |
一直在行动 |
刘慧莉:用传播的力量“让候鸟飞” |
花蚀:野保是动物园该做的正经事 |
十大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区 |
卧龙自然保护区 |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
太行山猕猴自然保护区 |
厦门珍稀海洋物种自然保护区 |
安徽扬子鳄自然保护区 |
张家界大鲵自然保护区 |
石首麋鹿自然保护区 |
大连斑海豹自然保护区 |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 |
惠东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 |
(3)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鸟类繁殖生态学简介 |
1.2 巢址选择 |
1.3 中国噪鹛属鸟类名录及濒危状况 |
1.4 国内噪鹛属鸟类研究进展 |
1.4.1 繁殖 |
1.4.2 分子生物学 |
1.4.3 巢寄生 |
1.4.4 栖息地 |
1.4.5 生理方面 |
1.4.6 行为 |
1.4.7 分类与分布 |
1.4.8 其他 |
1.4.9 研究展望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地区 |
1.6.1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及地理位置 |
1.6.2 气候 |
1.6.3 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内主要动植物资源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7.1 研究目的 |
1.7.2 研究意义 |
第2章 红翅噪鹛的繁殖种群密度调查 |
2.1 研究方法 |
2.1.1 野外工作 |
2.1.2 数据分析 |
2.2 研究结果 |
2.2.1 保护区内繁殖种群密度 |
2.2.2 红翅噪鹛的数量分布 |
2.3 讨论 |
2.3.1 两种分析方法对红翅噪鹛种群数量评估结果的比较 |
2.3.2 红翅噪鹛种群密度现状及保护 |
2.4 小结 |
第3章 红翅噪鹛的繁殖生物学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野外调查 |
3.1.2 数据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繁殖期 |
3.2.2 营巢生境和巢 |
3.2.3 产卵、孵化及育雏 |
3.2.4 雏鸟发育 |
3.2.5 繁殖成功率及其影响因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红翅噪鹛的巢址选择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野外调查 |
4.1.2 数据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栖息地类型 |
4.2.2 影响巢址选择的栖息地参数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猕猴的概述 |
1.1.1 猕猴的地理分布 |
1.1.2 猕猴的分类地位 |
1.2 猕猴的研究概况 |
1.2.1 猕猴的繁殖习性 |
1.2.2 猕猴的社群动态 |
1.2.3 猕猴食性研究 |
1.2.4 猕猴栖息地研究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2 技术路线 |
1.3.3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植被类型 |
2.4 猕猴分布 |
3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1.1 取样调查 |
3.1.2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历山猕猴栖息地种子植物种类组成 |
3.2.2 历山猕猴栖息地群丛分类 |
3.2.3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被群落类型与多样性的关系 |
3.2.4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关系 |
3.3 讨论 |
3.3.1 历山猕猴栖息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影响因子 |
3.3.2 历山猕猴栖息地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与均匀度指数 |
4 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 |
4.1 研究方法 |
4.1.1 取样调查 |
4.1.2 生态位特征值计算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的重要值 |
4.2.2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分析 |
4.2.3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重叠分析 |
4.2.4 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 |
4.2.5 历山猕猴栖息地猕猴食源植物特点 |
4.3 讨论 |
4.3.1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树种生态位宽度 |
4.3.2 栖息地森林群落优势种生态位重叠及相似性 |
4.3.3 栖息地森林优势树种生态位与猕猴取食植物的关系 |
5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组成 |
5.1 研究方法 |
5.1.1 野外调查法 |
5.1.2 食源植物的确定 |
5.1.3 分布型分析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组成 |
5.2.2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地理成分 |
5.3 讨论 |
5.3.1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特点 |
5.3.2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区系特征 |
6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资源及评价 |
6.1 研究方法 |
6.1.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6.1.2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历山猕猴可采食植物资源 |
6.2.2 历山猕猴食物资源的季节性分配 |
6.2.3 历山猕猴的食物资源谱 |
6.2.4 历山猕猴栖息地食源植物评价 |
6.2.5 历山猕猴栖息地各季节食源植物分析 |
6.3 讨论 |
6.3.1 食源植物季节性分配 |
6.3.2 食源植物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猕猴食源(种子植物部分)植物名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图 |
1.1 历山猕猴 |
1.2 历山猕猴栖息地 |
1.3 猕猴食源植物 |
(5)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安置相机区域设计 |
2.2 红外相机设置 |
2.3 数据整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2 讨论 |
(6)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演化阶段林型蛾类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调查方法 |
2.2 数据分析 |
2.2.1 多样性分析 |
2.2.2 对数正态模型参数估计 |
2.2.3 群落相似性指标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蛾类群落物种组成 |
3.2 蛾类群落种-多度曲线 |
3.3 不同演替阶段蛾类多样性 |
3.4 不同演替阶段蛾类群落相似性比较 |
4 讨论 |
4.1 不同林型蛾类群落物种变化 |
4.2 蛾类群落的种-多度关系及多样性动态 |
4.3 蛾类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
(7)中国受胁雁鸭类的地理分布及保护状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中国雁形目鸟类研究的主要内容 |
1.1.1 区系及分布调查 |
1.1.2 种群的分布、数量与群落结构 |
1.1.3 种群生态 |
1.1.4 形态与分类 |
1.1.5 栖息地选择 |
1.1.6 迁徙动态及监测 |
1.1.7 细胞及分子生物学 |
1.1.8 驯养繁殖 |
1.1.9 禽流感及疫病防治 |
1.2 中国雁鸭类地理分布的研究进展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文献的检索与整理,建立中国雁形目鸟类分布数据库 |
3.1.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1.2 数据库组成 |
3.2 受胁代表物种的确定 |
3.3 重要湿地的确定 |
3.4 运用DAVI-GIS绘制物种地理分布图 |
4. 研究结果 |
4.1 鸿雁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1.1 生物学特性 |
4.1.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1.3 鸿雁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记录 |
4.1.4 鸿雁的保护现状 |
4.1.5 鸿雁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 |
4.2 小白额雁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2.1 生物学特性 |
4.2.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2.3 小白额雁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记录 |
4.2.4 小白额雁的保护现状 |
4.2.5 小白额雁分布的重要湿地与自然保护区 |
4.3 罗纹鸭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3.1 生物学特性 |
4.3.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3.3 罗纹鸭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记录 |
4.3.4 罗纹鸭的保护现状 |
4.3.5 罗纹鸭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 |
4.4 花脸鸭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4.1 生物学特性 |
4.4.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4.3 花脸鸭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记录 |
4.4.4 花脸鸭的保护现状 |
4.4.5 花脸鸭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 |
4.5 青头潜鸭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5.1 生物学特性 |
4.5.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5.3 青头潜鸭在中国的地理分布记录 |
4.5.4 青头潜鸭的保护现状 |
4.5.5 青头潜鸭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 |
4.6 中华秋沙鸭地理分布与保护状况 |
4.6.1 生物学特性 |
4.6.2 分布与种群数量 |
4.6.3 中华秋沙鸭在中国的分布记录 |
4.6.4 中华秋沙鸭的保护现状 |
4.6.5 中华秋沙鸭分布的重要湿地及自然保护区 |
5 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国受胁雁鸭类分布的自然保护区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8)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
1.1 景观格局研究 |
1.2 景观异质性研究 |
1.2.1 物种多样性研究 |
1.2.2 土壤异质性研究 |
1.3 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研究 |
1.3.1 景观格局的地形解析 |
1.3.2 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尺度研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其研究意义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自然条件 |
2.1.2.1 地质地貌 |
2.1.2.2 气候条件 |
2.1.2.3 土壤状况 |
2.1.3 自然资源 |
2.1.3.1 植物资源 |
2.1.3.2 动物资源 |
2.1.3.3 景观资源 |
2.1.4 人文条件 |
2.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意义 第3章 天宝岩森林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遥感数据处理 |
3.1.2 景观格局指数测度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天宝岩森林景观总体特征 |
3.2.2 天宝岩森林景观斑块特征 |
3.2.3 景观异质性分析 第4章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物种多样性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4.1.2 物种多样性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种子植物科、属的区系特征分析 |
4.2.2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物种多样性分析 |
4.2.3 天宝岩森林景观类型总体多样性分析 第5章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土壤异质性分析 |
5.1 研究方法 |
5.1.1 土壤样地调查方法 |
5.1.2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及计算方法 |
5.1.3 土壤特征分布图的建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空间分布特征 |
5.2.1.1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类型空间分布 |
5.2.1.2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厚度空间分布 |
5.2.1.3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腐殖质空间分布 |
5.2.1.4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 |
5.2.2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土壤水源涵养能力特征 |
5.2.3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养分异质性分析 |
5.2.3.1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养分特征分析 |
5.2.3.2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养分差异显着性分析 |
5.2.3.3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养分储量特征分析 |
5.2.4 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异质性的关系 第6章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1 研究方法 |
6.1.1 遥感信息提取 |
6.1.2 分析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类型海拔分布规律 |
6.2.2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坡度分布规律 |
6.2.3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类型坡向分布规律 第7章 天宝岩不同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尺度效应分析 |
7.1 研究方法 |
7.1.1 数据处理 |
7.1.2 网格样点取样 |
7.1.3 典范对应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排序轴特征值的比较 |
7.2.2 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 |
7.2.3 森林景观格局与环境关系的尺度效应 |
7.2.4 森林景观内演机制与尺度关系 第8章 小结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9)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旅游的发展及生态旅游 |
1.1.1 旅游的产生及其发展 |
1.1.2 生态旅游的产生及其发展 |
1.1.3 传统旅游与生态旅游 |
1.1.4 其它旅游概念体系 |
1.2 自然保护区 |
1.2.1 自然保护区概述 |
1.2.2 中国自然保护区 |
1.2.3 山西自然保护区 |
1.2.4 历山自然保护区 |
1.3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
1.3.1 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正面影响 |
1.3.2 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负面影响 |
1.3.3 自然保护区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历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1 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历山自然保护区的地理地貌 |
2.1.2 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气候条件 |
2.1.3 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水文状况 |
2.2 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概况 |
2.2.1 植物资源概况 |
2.2.2 动物资源概况 |
2.3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概况 |
2.3.1 历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旅游资源 |
2.3.2 历山自然保护区人文旅游资源 |
2.3.3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设施建设 |
2.4 历山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概况 |
2.4.1 人口状况 |
2.4.2 经济状况 |
2.5 历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
3.1 旅游客源市场的影响因素 |
3.1.1 经济因素 |
3.1.2 文化因素 |
3.1.3 自然环境因素 |
3.1.4 性别与年龄 |
3.1.5 其它因素 |
3.2 研究方法 |
3.2.1 旅游客源市场调查指标 |
3.2.2 样本选择和问卷分析 |
3.2.3 统计分析 |
3.3 结果及分析 |
3.3.1 人口学特征分析 |
3.3.2 行为学特征分析 |
3.3.3 心理学特征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
4.1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基本理论 |
4.1.1 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
4.1.2 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 |
4.1.3 历山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子 |
4.1.4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 |
4.2 研究方法 |
4.2.1 大气环境承载力 |
4.2.2 水环境承载力 |
4.2.3 经济环境承载量测算 |
4.2.4 社会环境承载量 |
4.2.5 资源空间承载量测算 |
4.2.6 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测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大气环境承载力 |
4.3.2 水环境承载力 |
4.3.3 经济环境承载力 |
4.3.4 社会环境承载力 |
4.3.5 空间资源承载力 |
4.3.6 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值 |
4.4 讨论 |
第五章 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的影响 |
5.1 旅游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
5.1.1 研究方法 |
5.1.2 结果及分析 |
5.2 旅游对地表水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结果及分析 |
5.3 旅游对饮用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
5.3.1 研究方法 |
5.3.2 结果及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旅游开发对白云洞植被景观的影响 |
6.1 白云洞植被概况 |
6.2 研究方法 |
6.2.1 样地的选取 |
6.2.2 TWINSPAN聚类分析及DCA排序 |
6.2.3. 旅游干扰程度(TDD) |
6.2.4 植被景观的生态效应值(EIV) |
6.3 结果及分析 |
6.3.1 植被盖度、植物种数的变化趋势 |
6.3.2 TWINSPAN聚类分析 |
6.3.3 DCA排序 |
6.3.4 旅游干扰程度 |
6.3.5 旅游干扰与植被景观的生态效应值 |
6.4 讨论 |
第七章 旅游开发对西峡湿地植被景观的影响 |
7.1 西峡植被概况 |
7.2 研究方法 |
7.2.1 样地的设置 |
7.2.2 TWINSPAN聚类分析及DCA排序 |
7.2.3 旅游干扰程度(TDD) |
7.2.4 植被景观的生态效应值(EIV) |
7.3 结果及分析 |
7.3.1 植被盖度、物种种数的变化趋势 |
7.3.2 植被优势种物种组成的变化 |
7.3.3 TWINSPAN分类 |
7.3.4 DCA排序 |
7.3.5 旅游活动对植被的干扰程度 |
7.3.6 植被景观对旅游干扰的生态响应 |
7.4 讨论 |
第八章 生态旅游对舜王坪亚高山草甸植被的影响 |
8.1 舜王坪亚高山草甸植被概况 |
8.2 研究方法 |
8.2.1 样地的选取 |
8.2.2 TWINSPAN分类 |
8.2.3 不同旅游距离带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变化 |
8.2.4 不同旅游距离带优势种种间关系 |
8.2.5 不同旅游距离带旅游干扰程度(TDD) |
8.2.6 不同旅游距离带植被景观的生态效应值(EIV) |
8.3 结果及分析 |
8.3.1 不同旅游距离带植被盖度和物种数的变化 |
8.3.2 TWINSPAN聚类分析 |
8.3.3 旅游对舜王坪亚高山草甸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8.3.4 旅游干扰对舜王坪草甸优势种种间关系的影响 |
8.3.5 不同旅游距离带旅游干扰程度 |
8.3.6 不同旅游距离带旅游干扰对植被景观的生态效应值 |
8.4 讨论 |
8.4.1 旅游干扰对植被景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
8.4.2 旅游干扰对历山舜王坪草甸植被景观的影响程度 |
第九章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与旅游资源的保护 |
9.1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9.1.1 有关旅游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 |
9.1.2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 |
9.1.3 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失衡 |
9.1.4 监督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
9.2 历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措施 |
9.2.1 对旅游管理者的管理 |
9.2.2 旅游经营者 |
9.2.3 旅游者 |
9.2.4 社区居民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况 |
(10)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区系研究 |
2.1.1 世界动物区系 |
2.1.2 中国动物区系 |
2.1.3 中国昆虫区系 |
2.2 叶蜂分类研究 |
2.2.1 世界叶蜂分类研究 |
2.2.2 中国叶蜂分类研究 |
2.3 叶蜂的生物地理研究 |
2.4 叶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
2.5 山西省生物区系研究概况 |
2.5.1 山西省植物研究 |
2.5.2 山西省动物区系研究 |
2.5.3 山西省昆虫区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1.1 研究材料 |
3.1.2 研究地概况 |
3.2 研究方法 |
3.2.1 野外叶蜂标本采集及简易制作方法 |
3.2.2 叶蜂标本室内制作方法 |
3.2.3 叶蜂雌雄虫外生殖器制作方法 |
3.2.4 鉴定与新种描述 |
3.2.5 展翅与摄像 |
3.2.6 区系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山西省叶蜂分类研究 |
4.1.1 山西省叶蜂分布名录 |
4.1.2 山西省叶蜂分总科检索表 |
4.1.3 山西省叶蜂分科检索表 |
4.1.4 山西省叶蜂新种描述 |
4.2 山西省叶蜂区系研究 |
4.2.1 山西省叶蜂科属种统计 |
4.2.2 山西省叶蜂区系成分划分与统计 |
4.2.3 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和京津冀地区叶蜂区系相似性比较 |
5 结论和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山西省叶蜂采集样点分布图 |
附录B: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省湿地研究进展[J]. 李静,王恒,胡杰,翟毕娇,任香凝,王春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21(03)
- [2]自然守望者[J]. 卢娜,周一泽. 财富生活, 2021(07)
- [3]四川老君山自然保护区的红翅噪鹛繁殖生态学研究[D]. 吴永恒.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4]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D]. 李燕芬.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5]红外自动相机技术在野生动物监测中的应用——以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白建伟,王建军,弓晓敏. 山西林业科技, 2015(03)
- [6]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演化阶段林型蛾类多样性[J]. 侯沁文,白海艳,铁军,边高鹏,史宝忠. 应用昆虫学报, 2014(05)
- [7]中国受胁雁鸭类的地理分布及保护状况研究[D]. 李丁男.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2)
- [8]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格局动态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林巧香.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9]旅游对历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 张桂萍. 山西大学, 2010(11)
- [10]山西省叶蜂分类与区系研究[D]. 王晓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