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肢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

断肢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

一、大肢体离断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建峰,黄雷,范永辉,裴建锋,张克伟,段杰斌,梁康雄,李宏胤,姚红毅,赵艳兵[1](2020)在《短缩-延长技术在小腿严重创伤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应用短缩-延长技术在小腿严重创伤保肢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太原长城骨伤手外科医院采用一期急性短缩,二期骨延长技术治疗的小腿严重创伤患者8例,均为高能量损伤男性患者,平均年龄37.2(20~51)岁。受伤部位:右小腿上段1例,中下段4例(右侧3例,左侧1例),小腿远端3例(右侧2例,左侧1例)。受伤至就诊时间平均6.1(3~10)h,热缺血时间平均8.5(5~13)h。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软组织缺损面积在8 cm×4 cm~20 cm×12 cm之间。胫腓骨均同时短缩,短缩再植后患肢较健侧肢体平均短缩9.8(7~10)cm。选择4.0骨圆针固定胫腓骨(4例)、4.0骨圆针加钢丝固定胫腓骨(1例)、腓骨钢板固定加单边外固定架固定胫骨(1例)、单边外固定架加4.0骨圆针固定胫骨(2例)。骨折固定后修复血管、肌腱和神经。再植术后平均2.6(1.5~8.0)个月行Orthofix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行截骨延长术,术后1周肢体开始延长。结果本组8例患者清创后一期短缩肢体至远、近折端相接触;其中有7例术前伤口为横断创面,经彻底清创短缩肢体后,神经、肌腱、血管均无张力直接吻合,创面一期闭合;1例术前软组织损伤范围大,清创后软组织缺损面积约20 cm×12 cm,且伤口长度与肢体纵轴相一致,短缩后伤口无法一期闭合,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术后1周行邮票植皮,再植术后2周闭合创面,无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8例患者肢体延长术后均获平均2.8 (1.5~9.0)年随访。1例患者延长过程中近端3枚钉道口出现短期红肿、浆液性分泌物,经换药、口服抗生素治疗后愈合,伤口无感染。肢体延长后均与健侧等长,延长段骨矿化好。平均延长时间2.7(2.3~3.5)个月,肢体离断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6(10~15)个月。重建外固定支架佩戴时间平均16.6(12~30)个月。外固定架指数2.3个月/cm。8例骨断端和延长骨段均达到骨性愈合。足底感觉于再植术后平均3.5(2.0~9.5)年。恢复至S4 2例(小腿远端离断), S3 4例(小腿远端离断1例,中下段3例),S2 2例(小腿上段离断1例,中下段1例)。再植术后平均3.5(2.0~9.5)年按肢体再植后功能评价陈氏标准3级。Paley骨与功能分级评定肢体功能恢复结果为优2例,良6例。结论急性短缩再植,二期肢体延长技术在小腿严重创伤保肢治疗中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可以提高肢体再植的成功率,缩短和降低再植的难度,不需游离血管、神经和皮瓣的修复,一期闭合伤口,提高了再植端骨折的愈合率,治疗更简便有效。

梁文勇[2](2018)在《农机具损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大,每年因农机具致伤、致残人数众多,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和负担。目前农机具损伤由于损伤程度严重,治疗紧迫,然而治疗方案存在众多分歧,如何寻找规范有效的治疗方式来降低经济损失和负担是当前的紧迫任务。当前农机具损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最大限度的保存患肢功能,这需要在急诊工作中寻求一条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方式。如何规范使用抗生素、寻找创伤后皮肤缺损何时行一期修复及行二期干预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不同手术式之间效果的比较,如何最大限度回复患者功能,是我们在当前临床工作中急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目的初步总结围手术期治疗经验、规范抗生素使用;寻找创伤后皮肤缺损何时行一期修复及行二期干预的手术时机及方式;比较不同手术方式之间的治疗效果,找到最佳的手术方式。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岛401医院在2014-2017年手足外科收治的238例农机具损伤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由于农机具伤造成的肢体功能损伤状况、后遗症情况;同时,收集术后12个月患者的随访资料,记录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研究结果1患者一般情况在这项研究中238例农业机械损伤的患者包括160名男性和78名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年龄50.3岁,受伤部位包含左手38例、右手160例、左足18例、右足22例。2损伤等级情况I级损伤患者共67例包括47例男性和20例女性;II级损伤患者共75例包括男性54例和女性21例;III级损伤患者共68例,其中包括41例男性和27例女性;IV级损伤患者共15例,其中包括10例男性和5例女性;V级损伤患者共13例包括8例男性和5例女性。患者自受伤到手术救治的平均时间为1.8h(范围为13.8h),患者皮肤缺损平均面积为29.76 c㎡(范围为9.8 c㎡76.03 c㎡)。3手术及疗效情况238例患者在均在进行麻醉后行止血带止血,采用局部麻醉后行清创手术、骨折复位内固定,肌腱、软组织修复,负压封闭引流(VSD)安置术;其中行1次VSD安置术的有102例,行2次VSD安置术的有78例,行VSD安置术3次的有58例。共进行两期手术。进行皮瓣转移修复术或者取皮植皮术后的达到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分别有119例、101例、18例。4抗生素使用情况及患者住院时间采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西丁、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等。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8.9天。5皮瓣修补术联合VSD装置的临床疗效所有238例均在一期手术过程中进行了清创术和VSD安置术,在7天后拆除VSD装置,如果所见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无渗液可进行二期扩创、皮瓣修补术,出现皮肤坏死和感染31例,感染率为13%。6患者12个月的随访情况238例农机具损伤中包含4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手部不同程度的僵硬,按照总主动活动度(TAM)的评分标准分别有32例优、8例良、9例中、6例差。研究结论1.根据农机具损伤累及不同程度软组织和骨关节损伤来进行分级,可为临床治疗此损伤提供一定的指导。通过及时合理有效应用抗菌药物和负压吸引可降低了感染,并提供及时有效的修复,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预后及减少致残率。2.损伤程度高的患者VSD装置使用频率明显增加,皮瓣转移修复术或者取皮植皮术联合VSD装置可降低术后感染,提高皮瓣的成活,减少换药和手术次数,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肢体的基本功能。

伊力扎提·伊力哈木[3](2018)在《两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对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比较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骨传送治疗胫骨干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接受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和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骨传送治疗的14例患者资料。男11例,女3例;根据患者采用的外固定支架种类分为2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损伤类型、初始致伤原因、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等术前一般资料。术后710 d开始行骨传送,每段骨块按1mm/d的速度传送,分46次完成。术后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骨延长区域矿化时间、骨延长长度、带架时间、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及总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组患者9例,平均年龄:40.4岁;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组患者5例,平均年龄:30.6岁。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组患者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组患者术前白蛋白平均:40.2 g/L,39.6 g/L;术前血红蛋白平均:139.8 g/L,130.0g/L;术前白细胞平均:6.75 x10^9/L,7.71 x10^9/L;矿化时间平均:48.4天,45.6天;骨延长长度平均:6.9cm,7.4cm;带架时间平均:19.1月,20.4月;骨对接端加压处理的患者分别为8例,5例;骨对接端修整植骨的患者分别为1,0例;患者踝、膝关节活动度受限患者分别为2例,5例;患者骨传送期间皮肤牵拉痛分别为5例,3例;钉道周围出现分泌物的患者分别为6例,4例;两组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提示: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组1例患者敌对因子分值>2,1例患者人际关系因子>2,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组1例患者人际关系因子>2。结论: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与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的临床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后期对患者生活、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向发松[4](2017)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中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外固定支架联合传统创面换药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2例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26例(以下简称VSD组),男18例,女8例;年龄19-64岁,平均34.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7例,挤压伤5例,农耕伤2例,坠落伤2例;合并肋骨骨折4例、肱骨骨折2例、股骨骨折3例;Gustilo分型:ⅢA型15例;ⅢB型11例。应用外固定支架联合传统创面换药治疗26例(以下简称换药组),男17例,女9例;年龄20-61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9例,农耕伤3例,挤压伤2例,坠落伤1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股骨骨折2例、肱骨骨折1例;Gustilo分型:ⅢA型19例;ⅢB型7例;术后通过记录及随访,随访时间从患者离院开始,骨折临床愈合截止,获得两组患者在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puno功能评定[1]四个方面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评价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52例病例均为获得术后随访病例,其结果如下。1.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组:术后随访12-25个月(平均16个月),本组患者经VSD治疗1-4次,7-26天(平均14.7天)后关闭创面;创面愈合时间19-42天(平均29.31天);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4个月(平均7.92个月),无骨折端成角病例,愈合率100%;术后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针道感染5例(9孔),3例固定针松动,无固定针断裂病例,无骨髓炎及肢体短缩病例,无感染性骨不连病例。按照puno等人的伤肢术后功能评定:优14例,良7例,优良率80.77%。2.外固定支架联合传统创面换药组:术后随访12-29个月(平均16.7个月),本组患者经敞幵创面换药治疗12-45天(平均27天)后关闭创面,创面愈合时间21-182天(平均46.17天);术后骨折愈合时间6-17个月(平均8.13个月),骨折端成角5例,度数均小于8°,愈合率100%;伤口感染5例,针道感染7例(11孔),固定针松动4例,无固定针断裂病例,无肢体短缩病例,无感染性骨不连病例,1例骨髓炎病例。按照puno等人的伤肢术后功能评定:优12例,良8例,优良率76.92%。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与外固定支架联合传统创面换药均是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在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于外固定支架联合传统创面换药疗法,在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

薛英森[5](2016)在《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及新辅助化疗的影像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肩胛骨恶性肿瘤保肢治疗回顾性分析目的评价不同手术重建方式对肩胛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功能和外观的影响。方法2001年5月至2012年5月,19例累及肩胛骨恶性骨肿瘤患者在我科接受保肢手术治疗。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年龄673岁,平均35.7岁。转移瘤4例;骨组织原发恶性肿瘤15例。Enneking外科分期:ⅡB期15例,Ⅲ期4例。转移瘤保肢患者中2例接受保留盂肱关节肩胛骨部分切除术;1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肱骨头悬吊术;1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限制性全肩关节假体置换术。原发恶性肩胛骨肿瘤保肢患者中有7例接受保留盂肱关节肩胛骨部分切除术;1例接受异体肩胛骨移植术;1例接受病灶刮除、骨水泥填充;1例接受自体肩胛骨灭活回植术;3例接受全肩胛骨切除肱骨头悬吊术;2例接受了全肩胛骨切除人工限制性全肩关节置换术。依据MSTS(1993)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患肢功能进行评分。结果19例患者平均随访36个月(660个月)。6例死亡,2例肝癌肩胛骨转移瘤患者和1例血管肉瘤肩胛骨转移瘤患者死于原发肿瘤相关疾病。1例肩胛骨骨肉瘤患者死于肺转移。1例肩胛骨滑膜肉瘤患者死于局部复发并肺转移。1例肩胛骨骨髓瘤患者死于非相关疾病。MSTS(1993)评分:1例异体肩胛骨重建18分,1例自体肩胛骨灭活回植患者26分,10例肩胛骨部分切除保留肩胛盂患者平均24.2分,4例肩胛骨全部切除肱骨头悬吊患者平均21分,3例人工限制性全肩关节置换患者平均24.7分。结论肩胛骨部分切除保留肩胛盂和全肩胛骨切除人工全肩关节置换术均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肩关节功能,对于学龄前儿童肩胛骨恶性肿瘤采用自体肩胛骨灭活回植术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无论是人工假体还是自体或异体肩胛骨均可以恢复肩关节稳定性和部分功能,改善其外观。第二部分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保肢治疗回顾性分析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手术方式对累及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功能和外观的影响。方法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85例累及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在我中心接受保肢治疗,骨肉瘤78例,尤文肉瘤5例,软骨肉瘤1例,滑膜肉瘤1例。男性52例,女性33例,平均18.4岁(857岁)。enneking外科分期:Ⅰb期1例,Ⅱa期3例,Ⅱb期79例、Ⅲ期2例。累及股骨远端49例,累及胫骨近端36例。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54例,接受腓骨瓣复合异体骨重建10例,接受腓骨瓣复合灭活瘤骨重建7例,接受异体骨移植6例,接受异体骨复合人工假体的8例。依据msts(1993)功能评分系统对术后患肢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76个月,平均随访个24月。23例死亡(均死于肿瘤相关疾病),49例无瘤存活,13例带瘤存活。34(4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肺转移或者其他部位多发转移。17(20%)例局部复发,5例为软组织复发接受手术治疗,5例最终截肢。8例局部复发并肺转移。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生3年生存率为67.2%,5年生存率为51%。msts(1993)评分:平均24.5分,人工肿瘤膝关节置换患者平均23分,自体腓骨瓣复合重建患者平均26分,接受异体半髁或者异体半髁复合半髁假体患者平均27分。结论保肢治疗已经成为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在保证安全边界切除的前提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的功能。人工肿瘤膝关节置换是主要的重建方式,可以恢复患者部分膝关节功能;自体腓骨瓣复合大段异体骨重建可以减少骨不连及延迟愈合;自体腓骨瓣复合灭活瘤骨的远期结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儿童恶性骨肿瘤,保留骨骺大段异体骨重建是非常理想的一种选择,但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第三部分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价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初步研究目的探索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DCE)分析及监测骨肉瘤化疗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选择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长骨骨肉瘤的初诊患者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723岁,平均15.8岁;其中胫骨近端6例,股骨远端9例。患者均在术前行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获得―DICOM‖格式文件。根据DCE图像的时间-增强曲线,将肿瘤区域划分,将感兴趣切面的存活肿瘤、坏死肿瘤及界于存活和坏死之间的肿瘤进行分割,并计算出各部分肿瘤比例,计算影像学坏死率。将影像学肿瘤坏死率和组织病理学肿瘤坏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9个层面影像学坏死率为0.55±0.11,组织病理学坏死率为0.81±0.12,前者较后者偏小,有统计学差异(t=32.84,P<0.001),但二者具有显着的相关性(r=0.69,P<0.01)。结论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区域划分的方法评价骨肉瘤化疗疗效的方案,能够识别出残存肿瘤和坏死肿瘤,并且能够估算肿瘤坏死率,且与组织病理学坏死率存在显着相关。但其精确性还有待大样本量的进一步研究。

蒋继亮,李颖,王飞,周强,童梁成,江立红[6](2015)在《43例离断大肢体再植临床回顾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对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与成活后肢体的功能康复进行总结。方法回顾分析43例离断大肢体再植病例,采用早期通血、导管灌注、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进行再植手术,并于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43例成活40例(1例再植成活,但无功能截除,不算成活率),成活率93.0%。成活肢体随访536个月,平均18个月。按断肢再植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4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早期通血、导管灌注、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等进行再植手术能提高再植成功率;术后早期功能康复训练能促进患肢功能恢复。

邢福中,熊晓峰,余雷,鲁巍[7](2013)在《新生儿软组织环扎意外伤157例分析》文中指出软组织环扎伤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意外伤之一,其发生率明显高于儿童及成人。国内外鲜见相关的大宗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为了分析其特点,以降低发病率,改善预后效果。我院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新生儿软组织环扎伤157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全部157例中,男92例,女65例;年龄1230 d;体质

叶沪菊,熊小琴[8](2012)在《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断肢再植的护理》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断肢再植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对32例断肢再植患者应用封闭负压引流(VSD),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后注意再植肢体的观察及护理,创面薄膜、负压引流管道的观察与护理、引流管的更换等措施。结果:32例再植肢体全部存活,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VSD应用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观察护理措施,能对肢体成活提供有效的保障。

郭华英,连文,周小琼[9](2011)在《舒适护理在断肢再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断肢再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本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46例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并分析患者的精神状态、护理目标达标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①术后2周,研究组的精神状态要优于对照组,除了"躯体性"外,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并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②研究组的护理目标达标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改善断肢再植患者的焦虑和忧郁的心理以及精神状态,同时提高护理目标的达标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断肢再植围手术期进行推广。

苗平[10](2011)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病人不良情绪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了解断指再植病人术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水平;2.探讨心理干预(主要指认知、放松训练)对断指再植病人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40例断指再植病人按性别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病人均采用相同的手术方法及常规术后治疗。实验组病人除上述治疗外,每天予以心理干预1次,主要由相对固定的专业心理医师实施,采用以认知、放松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心理干预方法,共2周。并于术后当天(心理干预前)、术后1周和术后2周,应用Zung氏抑郁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焦虑、抑郁水平分别进行测评,同时分别记录两组病人在2周内血管危象发生的例数,计算两组病人的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焦虑、抑郁水平的变化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心理干预前,即术后当天,男、女不同性别SDS、SAI两项评分,在各自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与国内常模比较,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高于常模, p<0.01。表明断指再植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在心理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焦虑、抑郁水平无显着差异;2.对术后2周以内未作心理干预的对照组病例进行男女性别之间的SDS、S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本课题研究未发现断指再植病人在术后2周以内的焦虑、抑郁水平有明显性别差异。3.术后当天、术后1周、术后2周,男、女各组病例,不同测量时间下实验组与对照组SDS、SA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实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经心理干预后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明显下降;4.术后男实验组病人共发生血管危象8例、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19例,女实验组发生血管危象6例、对照组发生血管危象16例。男、女各自实验组与对照之间,其血管危象发生率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断指再植病人经心理干预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显着下降;5.男女两实验组之间、两对照组之间血管危象发生率比较,经X2检验,均无显着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未发现断指再植病人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有性别差异;采取同样的心理干预方法,对降低男女血管危象发生率亦无明显差异。结论1.断指再植病人术后存在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情绪;2.综合采取认知、放松训练等心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缓解断指再植病人术后焦虑、抑郁水平;3.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断指再植病人的血管危象发生率;4.建议建立术后断指再植病人不良情绪国内常模,对显着高于常模者进行重点、针对性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5.尽管心理干预在降低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率方面有其重要意义,但断指再植适应症的选择及血管吻合质量等因素仍不容忽视,仍是决定断指成活的主要因素。

二、大肢体离断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肢体离断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短缩-延长技术在小腿严重创伤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
        1. 病例选择标准:
        2.患者来源:
    二、方法
        1.术前准备:
        2.一期短缩再植:
        3.二期肢体延长:
        4.肢体延长术后处理:
结 果
讨 论
    一、 短缩、延长技术的优势及外固定架的选择
        1.短缩、延长技术:
        2.外固定架的选择:
        3.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二、修复原则
        1.彻底清创:
        2.神经和肌腱尽量一期修复:
        3.尽量避免骨和肌腱外露:
    三、肢体延长时机
        1.必须在软组织达到基本正常的生理结构后方可进行肢体延长:
        2.截骨平面尽量选择在胫骨近端:
    四、肢体延长速度
    五、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钉道感染:
        2.长期带架肢体延长过程中引起相邻关节并发症:

(2)农机具损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现状
    实际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手术方法
    3 术后处理
    4 手术疗效评价
    5 随访情况
    6 统计学方法
研究结果
    1 农机具损伤的具体情况
    2 农机具损伤的随访情况
典型病例分析
    病例1
    病例2
    病例3
    病例4
讨论
    1 农机具损伤的发病特点
    2 手部皮肤损伤缺损的处理方式
    3 预防性抗菌药物的运用的重要性
    4 负压封闭引流术的运用及疗效
    5 VSD联合皮瓣修补、游离植皮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6 VSD联合皮瓣修补、游离植皮治疗的缺点和注意事项
    7 V级患者中合并血运障碍的截指和截趾术的手术方式
    8 研究的创新之处
    9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3)两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1.2 一般资料
    2.治疗方法
        2.1 骨传送手术指征
        2.2 扩大清创
        2.3 Orthofix单臂轨道式重建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2.4 Ilizarov环形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
        2.5 截骨
        2.6 手术器械及耗材
    3.术后处理及疗效评定
        3.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原理
        3.2 术后随访及治疗
        3.3 术后功能锻炼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4)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中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1.1 资料来源
        2.1.2 诊断、分型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实验材料和设备
    2.2 方法
        2.2.1 术前评估
        2.2.2 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的手术方法
        2.2.3 术后处理
    2.3 随访及评价方法
    2.4 统计方法
三、结果
    3.1 临床随访结果
    3.2 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puno功能评定的对比分析
四、讨论
    4.1 胫腓骨解剖特点
    4.2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4.3 骨折固定方式的选择
    4.4 腓骨骨折的固定
    4.5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应用
    4.6 合并症的处理
    4.7 技术的优点及不足
    4.8 展望
五、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及新辅助化疗的影像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肩胛骨恶性肿瘤保肢治疗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保肢治疗回顾性分析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评价骨肉瘤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初步研究
    1 病例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病人不良情绪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1
附件2
附件3

四、大肢体离断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短缩-延长技术在小腿严重创伤中的应用[J]. 李建峰,黄雷,范永辉,裴建锋,张克伟,段杰斌,梁康雄,李宏胤,姚红毅,赵艳兵.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0(01)
  • [2]农机具损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D]. 梁文勇. 青岛大学, 2018(02)
  • [3]两种外固定架治疗胫骨干创伤后骨髓炎的疗效对比[D]. 伊力扎提·伊力哈木.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1)
  • [4]外固定支架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胫腓骨GustiloⅢA、B型骨折中的临床分析[D]. 向发松.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5]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及新辅助化疗的影像学评价研究[D]. 薛英森.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6]43例离断大肢体再植临床回顾性分析[J]. 蒋继亮,李颖,王飞,周强,童梁成,江立红. 东南国防医药, 2015(06)
  • [7]新生儿软组织环扎意外伤157例分析[J]. 邢福中,熊晓峰,余雷,鲁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3(09)
  • [8]封闭负压引流(VSD)治疗断肢再植的护理[J]. 叶沪菊,熊小琴.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2(06)
  • [9]舒适护理在断肢再植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郭华英,连文,周小琼. 中外妇儿健康, 2011(08)
  • [10]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植病人不良情绪及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D]. 苗平. 第三军医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断肢再植35例回顾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