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典型肺炎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常淑莹,贺春艳,卢颖,陈若娟,秦冰,周圆[1](2021)在《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62名护士,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31名和干预组31名。两组均通过腾讯视频APP和微信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24 h心理热线援助和网络个体心理咨询,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留观期实施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比进驻前、进驻期及留观期两组护士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睡眠质量情况、护士的主观感受及活动满意度。结果:进驻前,两组护士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观期,干预组护士焦虑、抑郁、躯体化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留观期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进驻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期的抑郁评分与进驻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留观期焦虑、躯体化症状及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进驻期(P<0.05)。干预组在主观感受即"压力有所缓解""情绪得到宣泄""可以认识自我""增加自信""获得掌控感""感觉不再孤单和无聊""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好期望"上以及活动满意度上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护士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护士睡眠质量,减少躯体化症状的发生,帮助其恢复和维持心理健康。
鲁玉桂,杨志伟,陈彦,郭锦[2](2021)在《罗伊适应模式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心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健康状态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感染科住院治疗的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传染病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心理健康状态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可提高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改善负性情绪,减轻焦虑感,值得在临床推广实践。
张悦,青莎莎,尹媛[3](2021)在《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究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理问题及全身状况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制订相应的护患沟通方式,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体温降低了,缺氧症状得到了改善,心理压力得到了缓解,能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结论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不但要重视疾病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缓解隔离病房环境对患者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的应用,既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自觉健康行为,又能提高患者依从性,更好地帮助其治疗疾病,促进早日康复。
欧雪青,喻静[4](2021)在《人文关怀在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COVID-19过渡病房特点,将人文关怀融入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并选取本院2020年1月—3月40例COVID-19过渡病房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加强人文关怀护理后,患者对本院工作整体满意度保持在98%以上。结论对过渡病房COVID-19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提高医护人员自身人文素养,有利于优质护理工作的实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王渊,韩祖成[5](2021)在《“新冠肺炎”时期人群心理危机及应对措施》文中研究说明当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部分人群表现出恐惧、焦虑、抑郁、失眠和不安等心理危机。如果不能及时关注和缓解这种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预后,也会给整个社会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针对当前可能或已经出现心理危机的新冠肺炎患者、医护人员和普通群众采取个体化的应对措施进行心理关怀和心理治疗可以防止和减轻重大疾病创伤后的恐惧心理,促进疾病和心理康复。
王琤[6](2021)在《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日趋增长态势,各种烈性传染性疾病、重大食源性疾病、有毒有害物质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灾害,不仅严重危害到公众健康,而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极大影响,尤其是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其来势之凶猛、蔓延之迅速、传播范围之广泛已经超出以往任何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造成了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到目前为止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鉴于此,如何快速高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重点和难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过程是众多部门所共同参与的防控和救治等系统活动,在我国,医学救治体系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或缺的应对体系,其公众基本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治、疾病筛查等公共职能均由公立医院担负,是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重要机构和主体力量,更是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害者医疗救助的首要场所,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应急体系的运行。本文在充分阐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发放并回收调查问卷400份,与15名重点业务科室主任、行政后勤科室负责人面对面进行访谈,确保数据及信息的真实准确。通过调查结果对其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中的体系建设,为提高公立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管理能力提出了建议。对该公立医院的研究结果发现,医院具有较为规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近几年在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应急保障物资和设施不健全、投入不足、人员应急意识淡薄、实地演练及培训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分析存在问题的可能原因及与国外优势经验的比较,对我国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出了对策建议,包括加强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加大应急物资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建立合理的应急机制、提高医护人员应急意识、重视实战演练和培训、建立危机预警机制和公共沟通机制等,为提高我国公立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提供参考。
梁翘楚[7](2020)在《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2002年末至2003年8月,“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称“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肆虐中国。“非典”疫情在广州流行期间,中医医务人员共同抗击“非典”,成绩斐然。广州中医的口述史料是了解和研究中医抗击“非典”史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抗击“非典”时期广州中医界典型人物有关抗击“非典”的口述史料,梳理广州中医界抗击“非典”的历程,进一步了解广州中医专家赴港抗非的情况,解读中医医务人员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内涵。根据以上研究,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对于中医医务人员个人的影响,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彰显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为未来传承与发扬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经验提供借鉴。方法:1.口述史研究法依据口述史研究规范,对中医医生(含赴港专家)、护士、医院管理人员、“非典”患者、普通民众等多个群体开展口述访谈,同时向他们征集工作记录、手稿、照片等资料。采访完成后根据访谈录音听写出逐字稿,然后对逐字稿进行整理、归纳,运用“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理论对逐字稿进行分析。2.文献调研法借助现有的广州抗击“非典”相关史料,全面查阅、搜集、整理各类年鉴,相关档案资料,检索CNKI、万方、读秀等数据库及互联网中“非典”相关论文、报道,收集相关专着、采访报道等文献史料。3.多学科综合研究综合利用口述史学、医学、社会学、文献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广州抗击“非典”史的相关资料,凝练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基本轨迹,总结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经验,分析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及当代价值。成果:结合口述史料与文献史料,将中医医务人员的抗非历程分为“初发阶段”、“高发阶段”、“控制阶段”、“援外阶段”、“基本胜利”五个时间段进行回顾。通过医务人员的口述史料,分析医务人员建构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挖掘出作为集体记忆模式的“抗击‘非典’精神”具有“无畏”、“团结”、“奉献”“中医药自信”的内涵,而个体记忆的精神内涵呈现则分为“机遇”、“温暖”、“伤痛”、“幕后英雄”及“警觉”五种类型,分别解读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建构的原因。结论:广州中医抗击“非典”成功,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促使其敬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工作能力等;对于中医界而言,推动中医药进入国家疫病防治体系、广东省走上“中医药强省”之路、中医进入香港公立医院系统和提升了中医药的国际地位;对于2019年末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言,广州中医抗击“非典”的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当代中医抗击疫情殷鉴不远。
靳英辉,蔡林,程真顺,程虹,邓通,范逸品,方程,黄笛,黄璐琦,黄桥,韩勇,胡波,胡芬,李柄辉,李一荣,梁科,林丽开,罗丽莎,马晶,马琳璐,彭志勇,潘运宝,潘振宇,任学群,孙慧敏,王莹,王云云,翁鸿,韦超洁,吴东方,夏剑,熊勇,徐海波,姚晓梅,袁玉峰,叶太生,张笑春,张莹雯,张银高,张华敏,赵剡,赵明娟,訾豪,曾宪涛,王永炎,王行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课题组[8](2020)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完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的肺炎,因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发现,并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命名。在之后的一个月时间内,2019-nCoV在湖北省内外甚至其他国家传播造成了数以千计的病例出现,同时也引起了民众一定程度的恐慌。
钟立[9](2013)在《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 ——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建筑设计实践与体会》文中研究表明传染病医院设计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是医疗建筑设计中最具有挑战的一项。综合医院,包括一般的专科医院,往往以一条医疗街顺畅地串连起各功能单元,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而传染病院由于某些功能区间的严格分离要求,往往在空间组织和流线设计上具有特殊性。SARS的肆虐,不仅需要人类对自身的生活习惯进行反省,同时也对传染病院各类病患的有效分离以及洁污流线的严格分流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总体布局和流线组织日趋复杂,对多变的空间适应性和前瞻性要求更加迫切,因此设计需要建立起完整、完善的功能环,并且为若干年后功能环的重铸留有余地。同时,各种人工智能系统和防护措施被不断开发,大大提高了防护效果,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这都将成为21世纪医院建筑、特别是传染病医院设计的发展方向。2003年初,广东乃至全国等地区爆发非典型肺炎的突发事件,对传统的医疗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同年9月8日,市长张广宁主持召开广州市政府常委会议,会议决定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等项目迁到白云区嘉和进行扩建。这充分体现了广州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促进卫生事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决心与行动。笔者有幸从2005年开始便参与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院项目一期的建设,从建筑方案招投标到方案深化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完成并试运行的全过程,并担任建筑专业设计。在整个过程中,从医院建筑规划到建筑单体设计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传染病医院设计的核心内涵,从医院管理学、医院卫生学、病人心理学等多个方面汲取知识,理论结合实际,配合使用方提出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
舒云[10](2006)在《解读小汤山奇迹——为中华民族战胜“非典”三周年而作(长篇连载)》文中研究表明面对“非典”蔓延,小汤山医院火速决策,火速建成,火速接受患者。然而,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也毕竟是血肉之躯,面对无孔不入的危险,他们能抗得住吗?这支来自全国各大军区、上千人的队伍,能磨合得好吗?57天医治680名“非典”患者,创造了零感染率、低死亡率的世界纪录,他们靠的是什么?请继续关注解读小汤山奇迹的下半部分。
二、非典型肺炎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典型肺炎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心理护理干预小组组织结构与具体分 |
1.2.2 干预方法 |
1.2.2.1 观察组干预方法 |
1.2.2.2 干预组干预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3.1 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 |
1.3.2 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 |
1.3.3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 |
1.3.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 |
1.3.5 干预活动后的主观感受及满意度调查表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2.2 两组在进驻前、进驻期和留观期的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及睡眠障碍的发生情况比较 |
2.3 两组在进驻期及留观期GAD-7、PHQ-9、SSS、PSQI评分比较 |
2.4 两组干预后的主观感受及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2)罗伊适应模式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心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入选标准: |
1.3 评估及干预措施 |
1.3.1 生理功能方面。 |
1.3.2 心理应激方面。 |
1.4 观察指标 |
1.5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比较 |
2.2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
3 讨论 |
(3)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 方法 |
2.1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供齐全的病房设施,实施详细的入院宣教 |
2.1.1 在硬件方面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护理 |
2.1.2 在软件方面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护理 |
2.2 护理沟通具有灵活性、针对性 |
2.3 护理人员语音、语调的重要性 |
2.4 让患者享受全程健康教育,正确掌握疾病健康知识 |
2.5 积极关注患者的基础疾病,给予患者正确指导 |
3 结果 |
4 小结 |
(4)人文关怀在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人文关怀在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措施 |
2.1 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人文关怀护理观念 |
2.2 培养护士关怀能力,提高护理人员人文修养 |
2.3 构建和谐、轻松的人文氛围 |
2.4 提供物质保障,消除患者顾虑 |
2.5 注重护理服务细节,营造良好的人文关怀氛围 |
2.6 多元化健康教育 |
2.7 让患者安心出院,做好随访工作 |
3 结果 |
4 小结 |
(5)“新冠肺炎”时期人群心理危机及应对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 |
1.1 患者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
1.2 心理治疗方案 |
2 医护人员 |
2.1 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
2.1.1 前期准备相对不足,工作压力大,身心俱疲 |
2.1.2社会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影响 |
2.1.3 职业恐惧与同情无助相互作用 |
2.2 心理治疗方案 |
3 普通居家隔离群众 |
3.1 普通群众产生心理危机的原因 |
3.2 心理治疗方案 |
4 结语 |
(6)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公共危机 |
2.1.2 公共危机管理 |
2.1.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危机管理4R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第3章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现状 |
3.1 医院基本概况、人才队伍及医疗技术水平现状 |
3.2 突发事件各项制度和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
3.3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置及医疗救治能力 |
3.4 应急物资储备现状 |
3.5 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情况 |
第4章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存在的问题 |
4.1.1 医院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
4.1.2 应急人员队伍建设不足 |
4.1.3 医院硬件能力建设不足 |
4.1.4 缺乏与政府其他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协助 |
4.2 滨医附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缺乏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 |
4.2.2 医院各类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欠缺 |
4.2.3 应急资金、物资等的保障建设不完善 |
4.2.4 跨部门协作能力欠缺 |
第5章 国外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的做法与经验 |
5.1.1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
5.1.2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模式 |
5.1.3 美国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措施 |
5.1.4 美国经验的启示 |
5.2 日本的做法与经验 |
5.2.1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处置保障体系建设 |
5.2.2 日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援管理模式 |
5.2.3 日本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措施 |
5.2.4 日本经验的启示 |
第6章 完善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策略及建议 |
6.1 建立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
6.1.1 建立高效权威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 |
6.1.2 制定科学合理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
6.1.3 建立现代化先进性监测预警机制 |
6.1.4 信息交流与宣传机制建设 |
6.1.5 构建与政府部门协同联动机制 |
6.2 提升各类人员的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
6.2.1 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意识 |
6.2.2 加强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培训 |
6.2.3 按期举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 |
6.3 建立有序有力的保障体系 |
6.3.1 政府要健全相关法律保障 |
6.3.2 打造高素质应急队伍保障 |
6.3.3 加强应急资金投入保障 |
6.3.4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保障 |
6.4 重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心理健康 |
6.4.1 加强医护人员的心理建设 |
6.4.2 重视患者的心理干预 |
第7章 结语 |
附录1 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机管理问卷调查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历程 |
第一节 初发阶段(2003年1月31日前) |
第二节 高发阶段(2003年2月1日~3月31日) |
第三节 控制阶段(2003年4月1日~30日) |
第四节 援外阶段(2003年5月1日~31日) |
第五节 基本胜利(2003年6月1日后) |
第二章 广州中医的集体记忆 |
第一节 “无畏”的记忆内涵 |
第二节 “团结”的记忆内涵 |
第三节 “奉献”的记忆内涵 |
第四节 “中医药自信”的记忆内涵 |
第三章 广州中医的个体记忆 |
第一节 “机遇”的记忆内涵 |
第二节 “温暖”的记忆内涵 |
第三节 “伤痛”的记忆内涵 |
第四节 “幕后英雄”的记忆内涵 |
第五节 “警觉”的记忆内涵 |
第四章 中医抗击“非典”的影响与意义 |
第一节 中医抗击“非典”对个人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历史意义 |
第三节 中医抗击“非典”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附件 |
(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完整版)(论文提纲范文)
1指南制订方法学 |
1.1组建指南制订小组 |
1.2指南的目标用户 |
1.3指南的目标人群 |
1.4快速评估利益冲突 |
1.5指南结构的确定 |
1.6证据来源与评价 |
1.6.1一般性说明 |
1.6.2检索资源 |
1.6.3本次疫情一手资料收集与汇总 |
1.7证据及推荐意见分级标准 |
1.8推荐意见确定 |
1.9指南撰写和发布 |
2流行病学特征 |
2.1爆发范围 |
2.2宿主 |
2.3传播途径 |
2.4病因学及发病机理 |
2.5分子流行病学 |
2.6潜伏期和感染期 |
2.7影响预后的因素 |
3疾病筛查及人群预防 |
3.1病例定义 |
3.1.1疑似病例 |
3.1.2确诊病例 |
3.1.3聚集性病例 |
3.1.4密切接触者 |
3.1.5可疑暴露者 |
3.2人员预防 |
3.2.1密切接触者及可疑暴露者 |
3.2.2疑似2019-nCoV感染患者 |
3.2.3出行人员 |
3.3口罩的使用[29] |
3.3.1口罩的类型及使用对象 |
3.3.2使用后口罩处理原则 |
3.3.3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 |
3.4药物预防 |
3.4.1疫苗研发 |
3.4.2单克隆抗体研发 |
3.4.3中医中药预防 |
4疾病诊断 |
4.1临床表现 |
4.2体格检查 |
4.3影像学检查 |
4.3.1 CT影像学检查(强推荐) |
4.3.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线数据分享 |
4.4鉴别诊断 |
4.5实验室检测技术 |
4.5.1血液学检查 |
4.5.2呼吸道病原学检测 |
4.5.3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线数据分享 |
4.6其他早期诊断方法 |
5治疗 |
5.1治疗原则 |
5.2治疗方案 |
5.3药物治疗 |
5.3.1抗病毒药物治疗 |
5.3.2抗菌药物治疗 |
5.3.3激素治疗 |
5.3.4其他药物治疗 |
5.4中医中药治疗 |
5.4.1指导原则 |
5.4.2预防 |
5.4.3治疗[12] |
5.5重症病人治疗 |
5.5.1低氧性呼吸衰竭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救治 |
5.5.2感染性休克处理 |
5.6阶段评估和治疗效果评估 |
5.6.1撤离ECLS标准 |
5.6.2撤离有创呼吸标准 |
5.6.3转出ICU标准 |
5.7出院标准 |
6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7疾病护理 |
7.1居家隔离患者的护理 |
7.2普通住院患者的护理 |
7.2.1氧疗护理 |
7.2.2用药护理 |
7.2.3营养支持 |
7.2.4心理护理 |
7.3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
7.3.1病情监测 |
7.3.2序贯氧疗护理 |
7.3.3特殊治疗护理 |
7.3.4感染预防 |
7.3.5营养支持 |
7.3.6心理护理 |
8本指南的局限性 |
附件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案例分析 |
1病例救治经过 |
1.1患者入院经过 |
1.2患者在我院诊疗经过概述 |
2病例成功救治经验分享 |
2.1及时复查肺部影像学是病情评估必不可少的手段 |
2.2 ECMO的早期评估和运用是危重症病毒性肺炎的重要治疗手段 |
2.3抗凝的管理是ECMO正常运行的关键 |
2.4做好个人防护是医护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保障 |
附件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院救护经验与教训 |
1集中病例发现时应立刻响应医院应急方案,从组织、信息、流程、诊疗、救治、防控、保障等迅速反应 |
2标准预防原则,尤其是非隔离区域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保障 |
3对潜伏期患者要引起足够重视 |
4对医务人员防护及时充分必要的培训 |
5对患者要给予及时充分必要的科普 |
6保证后勤保障物资通道顺畅 |
7常规治疗 |
7.1氧疗 |
7.2抗病毒药物选择 |
7.3抗菌药物的选择方案 |
7.4糖皮质激素 |
8疾病进展较快,密切观察、复查指标、调整治疗方案 |
9疑似病人居家隔离 |
(9)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 ——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建筑设计实践与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家政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二章 项目分析 |
2.1. 项目背景——广州亚运重点工程 |
2.2. 项目定位——平时为三甲综合性医院,战时为传染病专科医院 |
2.3. 项目选址——远离城市主要中心 |
2.4. 设计内容及目标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设计理念 |
3.1. 项目建设意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传染病专科医院 |
3.2. 项目设计理念——以传染病的防治为主综合医疗为辅、平战结合的医院 |
第四章 项目总体规划分析 |
4.1. 项目区域定位 |
4.2. 项目全年风向分析 |
4.3. 常年风向对总体布局的影响分析 |
4.4. 环保措施 |
4.5. 功能布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院内交通组织 |
5.1. 交通流线设计原则 |
5.2. 出入口设计 |
5.3. 交通系统 |
第六章 建筑单体分析 |
6.1. 单体设计原则 |
6.2. 门诊楼 |
6.3. 急诊楼(发热门诊) |
6.4. 医技楼 |
6.5. 突发事件预留用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传染病住院楼 |
7.1. 住院楼布置原则 |
7.2. 总平面布置 |
7.3. 呼吸道住院楼 |
7.4. 病人心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给排水环保措施 |
8.1. 由给排水引起的典型 SARS 事件 |
8.2. 不同类型传染病特点所采取的措施要点 |
8.3. 洁具选择和维修所采取的措施及要点 |
8.4. 污水处理所采取的措施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暖通空调环保措施 |
9.1. 呼吸道住院楼通风设计原则 |
9.2. 控制污染源 |
9.3. 空调系统形式 |
9.4. 病房气流组织 |
9.5. 病区的气流流向 |
9.6. 压力梯度 |
9.7. 排风处理 |
9.8. 节能问题 |
9.9. 临时简易负压隔离病房改造 |
9.10.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非典型肺炎隔离病房病人的心理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结构式团体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房一线护士心理危机的影响[J]. 常淑莹,贺春艳,卢颖,陈若娟,秦冰,周圆. 中国医学创新, 2021(36)
- [2]罗伊适应模式对新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心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 鲁玉桂,杨志伟,陈彦,郭锦. 甘肃医药, 2021(12)
- [3]人文关怀与护患沟通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 张悦,青莎莎,尹媛.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1(10)
- [4]人文关怀在COVID-19过渡病房优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欧雪青,喻静.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1(10)
- [5]“新冠肺炎”时期人群心理危机及应对措施[J]. 王渊,韩祖成. 西部中医药, 2021(07)
- [6]公立医院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以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D]. 王琤. 山东大学, 2021
- [7]广州中医抗击“非典”口述史研究[D]. 梁翘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8]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完整版)[J]. 靳英辉,蔡林,程真顺,程虹,邓通,范逸品,方程,黄笛,黄璐琦,黄桥,韩勇,胡波,胡芬,李柄辉,李一荣,梁科,林丽开,罗丽莎,马晶,马琳璐,彭志勇,潘运宝,潘振宇,任学群,孙慧敏,王莹,王云云,翁鸿,韦超洁,吴东方,夏剑,熊勇,徐海波,姚晓梅,袁玉峰,叶太生,张笑春,张莹雯,张银高,张华敏,赵剡,赵明娟,訾豪,曾宪涛,王永炎,王行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课题组. 医学新知, 2020(01)
- [9]新形势下传染病医院建筑规划与设计理念的探索 ——记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新址建筑设计实践与体会[D]. 钟立. 广州大学, 2013(04)
- [10]解读小汤山奇迹——为中华民族战胜“非典”三周年而作(长篇连载)[J]. 舒云. 啄木鸟, 2006(05)